第6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霍夫曼並沒有流露出什麼不悅的表情,在他看來,指揮若定、場面平和才是高明的指揮官,氣氛緊張、臉色大變多半是情況不妙,如果指揮部里這些參謀忙得滿頭大汗跑來跑去、到處都是聲嘶力竭的吼聲那估計就離失敗或重挫不遠了。

  他看了看沙盤有關敵我態勢的分布,問道:「前線情況怎麼樣?」

  「很好,我們順利推進,敵人節節敗退……」曼施坦因先描繪了大致的交戰情況,然後又跟了一句俏皮話,「不過推進速度似乎有點快,超過了計劃期望,也不符合您的要求,我在想辦法怎麼打慢一點,卻又不能表現得太明顯,以免讓俄國人看出破綻——這讓我很傷腦筋。」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哄堂大笑起來,連霍夫曼也被逗樂了,他不知道曼施坦因居然還有如此幽默的一面。

  「俄國人很不經打麼?」凱特爾疑惑地問道。

  「也不是,主要是我們的部隊比較厲害。」曼施坦因想了想解釋道,「經過近3個月時間對人員、裝備補充與調整後,部隊戰鬥力有了飛速提升,別看只是諸如換裝新式步槍(G43半自動步槍和STG43突擊步槍)、增加自行火炮、半履帶裝甲車等細微變化,疊加在一起就使部隊面貌有了脫胎換骨的提升,再加坦克數量的增加,現在1個裝甲師比從前2個裝甲師還厲害,2個步兵師相當於過去3個師。」

  「這一切完全歸功於元首的調整與堅持。」他停了一下,最後又總結了這一句。所有人都會意地笑了起來:大家都理解這不是廉價的奉承話。霍夫曼當初一力推動「擴師裁軍」和編列1943型部隊編制時曾遭到各種各樣抵制,一些被解除軍長職務的高級將領無處可去,人事安排成為難題——直到大清洗才解決了這個問題,而1943型部隊編制調整與新裝備換裝又帶來各種麻煩與問題,在激烈的作戰中調整編制本身就是一種冒險,還對工業生產與補給帶去了極大壓力與挑戰。

  當初霍夫曼和施佩爾在坦克軍備重整案中毅然決定停掉全部三號生產線並轉產四號坦克時曾遭遇很大阻力,因為所有人都預計會出現短期裝備減少,但霍夫曼用總動員解決了這個困難,硬著頭皮堅持下來後,所有裝備補充與更新最終全部如期完成,效果非常好,就連最挑剔的人也不能再對軍備部的工作說出什麼不是來。

  「裝備和補給你得感謝施佩爾部長,他在本土可是忙瘋了。」霍夫曼公開肯定了施佩爾的成績後說道,「我是來看1943型裝甲師和步兵師的戰鬥情況的,聽到你這麼說我很高興。」

  凱特爾對此很感興趣,推動標準化師改造並增強部隊戰鬥力是最高統帥部1943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後備軍總司令勃洛姆堡元帥也豎起耳朵仔細聽曼施坦因說下去,南方集團軍群最近幾個月得到的補充部隊全是他主持訓練出來的。

  由於其他幾個原定第一批換裝和整補的王牌師一直在東征西討,所以胡貝老爹的第16裝甲師反而是第一批完成換裝的,根據「4團6營8連制」的核心原則,構成第16裝甲師作戰核心的裝甲團下設4個裝甲營,整體達到了4營16連的規模。其中3個坦克營統一裝備4號H型坦克,滿編後坦克總數達到了284輛(3個坦克營共276輛+團部8輛),此外坦克殲擊營還有92輛三號突擊炮。整編後總人數高達2萬人——曼施坦因評價這樣的裝甲師一個頂倆確實毫不誇張。

  第010章 高加索(4)

  1943型整編裝甲師的坦克數量已超越兩個蘇聯坦克軍的實力,考慮到此時蘇聯坦克軍中還裝備了部分輕型坦克,再加德軍在坦克性能與人員素質上的優勢,一個整編裝甲師戰鬥力足以抵得上一個蘇軍坦克集團軍(通常轄有3-4個坦克軍和1個機械化軍,擁有550-650輛坦克),而這樣的整編裝甲師全德國目前只編成了兩個,且全在南方集團軍群中——第一個是第16裝甲師,另一個則是警衛旗隊師。

  除此以外,曼施坦因又將3個虎式重裝甲營和12個獨立火箭炮連也配屬給一線部隊使用,在頓河流域的主要突擊方向集中了1000多輛4號或者虎式坦克,再加壓倒性的空中力量,整體攻擊能力十分強大,打得羅科索夫斯基上將的頓河方面軍節節敗退——他手下只有一個坦克第4集團軍,是故曼施坦因有「推進速度過快」的俏皮話。

  對新的整編師編列思路,一開始各主要將領中只有古德里安堅定不移地持贊同態度,認為裝甲師應具有350-400輛裝甲力量,他甚至希望將突擊炮營也換成坦克營,因為實踐證明突擊炮在防禦時是一把好手,但進攻中的效能依然不能與坦克相提並論,而包括曼施坦因等一線指揮官起初均對此抱懷疑態度,認為新編制規模過大,指揮起來並不如意,與其在2個師里集中750輛坦克(或突擊炮),還不如將其拆分為3個250輛坦克左右的一般裝甲師。但兩個樣板師實際編列完成後,整編師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一方面是指揮優勢,完整4單位制整編師確實指揮起來要比3單位制的普通師要複雜,但在取消軍一級編制後,集團軍可直接指揮到師,集團軍司令部-整編師-團這樣的命令傳導體系其複雜程度低於集團軍-軍-普通師-團的傳遞系統,而首批完成整編師換裝的4單位制裝甲師指揮官——無論是胡貝還是迪特里希都是赫赫有名的驍將,水平有口皆碑。霍夫曼的想法很簡單,與其讓平庸指揮官帶領一般部隊,不如讓優秀將領多帶一些兵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