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西列夫斯基的擔憂和善意的提醒朱可夫暫時聽不進去,他現在滿腦子都是穩固陣腳、逐步後退,然後依託有利地形擋住敵人並對其進行全面反攻的想法……

  第009章 高加索(3)

  3月25日,在全線進攻發起的第三天,霍夫曼在施佩爾、凱特爾、勃洛姆堡、蔡茨勒等人陪同下來到了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所在地——羅斯托夫。

  這是霍夫曼幾個月來第二次蒞臨東線視察,說起來他待在前線的時間實在有些少,除當初執行昆古尼爾計劃時與部隊待在一起外,大多數時候都只在柏林發布命令。狼穴、文尼察等一系列希特勒很喜歡待的前線大本營他都沒去——浪費在這些地方的鋼材水泥全部變成了西線的防空堡壘,而且他還不像希特勒那樣喜歡發布很詳細、具體的命令,生怕下面人背著他另搞一套,在蔡茨勒上任後,有關命令逐漸就變更為只管總體方向與目標,剩餘的具體細節全交給蔡茨勒和幾個集團軍群司令官去發揮和執行了——這陸軍總司令當得一點也不稱職。

  很多人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差異,但因為「叛國集團」的事情,大家自行對元首這種作風轉變進行了「合理」解釋,最流行的傳言是:元首早就知道哈爾德陽奉陰違,所以要制定特別細緻的命令來觀察哈爾德是不是加以違反;但蔡茨勒是元首最信任的總參謀長,所以就不必要下達這樣的命令了。

  這些話聽上去很有道理也符合邏輯,否則元首怎麼會放著這麼多軍中宿將不用,偏偏提拔是小字輩的蔡茨勒呢?要知道他在擔任總參謀長之前僅僅是個少將而已。

  但在職業軍官團特別是高級軍官眼裡,現在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那個運籌帷幄、一切盡在掌握的元首又回來了。而且元首現在明顯謹慎與務實了很多,在北非、中東採取大刀闊斧的進攻路線時,在東線難得地採取了守勢,要求部隊沒必要就不要大規模出擊,甚至明確規定打不出高交換比寧可不打,於是屈希勒爾和莫德爾驚愕地發現:南方集團軍群倒是打了幾場大戰,加起來擁兵超過150萬的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這半年多來幾乎無所事事,除動用精銳裝甲力量打過幾次不大不小的突擊戰外,其餘時間居然一直在和對面的俄國人大眼瞪小眼。

  不過高級軍官們有一點非常清醒:「叛國集團」這件事爆發後,最好不要再像以前那樣玩「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把戲,你可以明著表達不贊同,那大不了是回家休養,說不定還有重新啟用的機會——勃洛姆堡、米爾希、博克等人現在不就鹹魚翻身了?一旦讓元首感覺到你有二心,那下場可就不太妙,現在霍夫曼殺人沒有任何心裡負擔,在戈林「自殺」後,十幾個元帥、大將陸續上了絞刑架,這批高級將領中貝克或許沒冤枉他,但哈爾德的下場就是他屢屢陽奉陰違而帶來的結果。

  按說霍夫曼現在是德意志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暴君」了,他這半年幹掉的元帥和將軍比德意志這一百多年來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幾倍,或許只有蘇聯的「大清洗」才能與之相媲美,但四分五裂的容克集團現在凝聚不起一絲反抗的勇氣來,一方面是因為黨衛軍和蓋世太保看得很緊,對反抗分子露頭就打,另一方面是德國的戰略形勢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拿下了非洲和馬爾他,地中海變成了軸心的內海;拿下了中東,戰爭機器上的石油與其他礦產便有了保障,一直制約德國工業力量的資源問題得到了緩解;拉攏了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西班牙、葡萄牙,軸心集團驟然增加了上億人口和上百萬的軍隊,規模大得嚇人,能不能打那是另外一回事;宣布新的東方政策,解放了各非俄羅斯民族並將其武裝起來,為東線平添了可靠保障。

  而且元首下一步思路在他們看來也很可行:封鎖英國,用飢餓戰術逼迫對方退出戰爭;重創紅軍,逼迫史達林簽署城下之盟;至於美國,當英國和蘇聯都無力再戰時大家就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了,德國從沒有消滅美國的意圖(起碼現在沒有),甚至可以承認美國對美洲大陸的絕對控制權,等整合歐洲,控制北非和中東後,第三帝國的實力將迅速膨脹,過20或者30年完全可以再和美國一較高下。

  在目前這個時候,勝利看上去遙遙在望,第三帝國有關「千年帝國」的夢想就要實現,為什麼要頭腦發熱去反對元首?容克集團中看不慣元首的人不是沒有,比如掛冠而去的李斯特元帥就是少之又少的其中之一,但對這種公開表達態度的,霍夫曼並不想難為對方,他要對付的是隱藏起來的破壞分子——這事鮑曼幹得得心應手。霍夫曼版「大清洗」之後,現在軍官團高級職位可是空著不少好位置,任何想要有所作為的人都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至於普通的中下級軍官,現在眼中全是狂熱——還有比打仗更快的升官渠道麼?十萬國防軍時期要從少尉升到少校難如登天,但現在卻不同,一個從波蘭戰役時就參戰的少尉只要不是特別不走運,現在基本都干到了上尉,運氣好的話甚至已干到少校,只要不死,到戰爭結束時還怕不能更進一步?任何人想要武力反對元首,首先要問問這些普通的中下級軍官能不能答應。

  霍夫曼抵達羅斯托夫時,曼施坦因好整以暇待在司令部,半點也看不出忙碌的樣子,甚至還為元首一行的到來舉行了小規模的歡迎儀式,場面很熱烈,所有高級軍官都是信心滿滿,也不為眼前的戰事感到緊張。凱特爾皺了皺眉頭,似乎擔心元首會對此不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