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一來,東線的紅軍菜鳥沒有變成德國王牌飛行員刷成績的地方,反變成新手飛行員進行實戰訓練的場所,由於飛機產量和航空學員比歷史多得多,德國空軍得以維持了較高的出動頻率,同時也能承受了更高的損失。這項政策的好處在9月、10月還看不出來,甚至比以前更被動,等到了12月、1月時,效果就比較明顯了——紅軍飛行員逐漸陷入了被絞殺的窒息陷阱。

  霍夫曼的方針很明確:最好的飛行尖子抽回來當教官——加大人員培養力度;資深王牌飛行員充當西線的頂樑柱——加大對英美戰略空襲的反擊;一般王牌飛行員在東線帶團隊——用他們的經驗對新手進行傳幫帶;新手飛行員去東線練技術——面對連培訓時間都不完整的紅軍新手,他們有更高的生存機率與提升空間。當然,如果你連東線俄國新手飛行員也打不過,那只能說明你不配當飛行員。

  從戰鬥機飛行員統計結果為例,進入12月份以後,蘇聯新飛行員的平均生存時間是50飛行小時——95%以上的人都挺不過100個小時,而德軍新飛行員的表現則要好得多,只有不到20%的人會在頭100飛行小時內喪命,這意味著雙方新手飛行員的交換比大致是1:5。問題不在於1:5或者1:6,只要德國飛行員能熬過這個階段,他就可以被視為成熟飛行員,能坦然面對紅軍老手而不必擔心。而他們的對手,仍然是一茬又一茬的新手。

  如果他能挺過250個小時,那基本上都擁有5架以上擊落記錄,夠得上王牌標準了。當一名德國飛行員有了250個培訓小時,又有了250個作戰小時後,他就開始進入成績穩定增長階段,在東線具備帶團隊的水平了。套用遊戲的術語來說,東線就是一個巨大的新手村,能經受住東線的考驗,就意味著度過了新手階段而存活下來。

  這種輪換方式帶來的損失固然比以前一直讓尖子飛行員執行任務、堅持到被擊落然後再上一個新手替補來得大,但輪換中喪生的多半都是新手,對隊伍整體的傷害並不太大,空軍司令部就愕然發現在大批飛行員損失的同時,飛行員整體隊伍的素質與飛行時間卻在穩步上升。現在東線再要抓100多架的超級王牌比較困難,但抓十幾架,幾十架的王牌卻比比皆是。

  在東線培養、成長成熟,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飛行員很快就會抽調回國參加西線戰事,這時候他們碰上的英美飛行員大多數擁有充分培養時間但缺乏作戰經驗的類型,然後這批老手又愉快地用自己在生死邊緣總結、提煉出來的戰術和策略來對付這些新手,能經得住東線老油條三板斧的英美飛行員可不多。而且就算德國飛行員被擊落也無妨,只要跳傘後撿回一條命,過幾天又能重新上藍天搏殺,而英美飛行員只要在歐洲大陸上空被擊落,除極個別被地下抵抗組織搭救外,多半只能淪為階下囚。

  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時伴隨著飛機產量的暴增,德國空軍隊伍越打越強、越打越壯,東線蘇德兩軍的作戰飛機對比從8月份的3000架:9000架變化為5000架:8000架,西線英美轟炸機群的損失率一路攀升,最高曾衝破19%,在引入P-47護航機制後,損失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4%左右。與此同時,德國空軍的人員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革,從轟炸機為主變成以戰鬥機為主,霍夫曼自信地宣稱:「在這個世界上,排除空軍因素之後的純粹地面戰爭,在兵力接近前提下能擊敗德國陸軍的國家目前還沒有。」

  第006章 俄羅斯的冬天(6)

  秋列涅夫的擔憂很快變成了現實,紅軍從各個渠道得到消息,南線德軍的兵力增長得特別快,這種增長已超過了為打敗英國第10集團軍所需要的兵力,該集團軍殘部到1月23日時已剩下3個不滿員的師,而且基本丟光了重裝備,連掩護的飛機也沒有幾架,全軍覆滅近在眼前——但德軍不但沒有跟隨退卻印英軍的腳步向波斯東部、阿富汗和印度方向追擊,反而將部署重心越來越深入貼近波斯北部,1月24日,德軍占領波斯中部重鎮伊斯法罕,距離德黑蘭只有350公里。雖尚未與紅軍交火,但經方面軍參謀部的討論,一致認定德軍有向北進攻的企圖,且已迫在眉睫,這個時候,從中亞方向抽調進入波斯的軍隊甚至尚未完全越境,更別說與紅軍波斯集團軍匯合——這讓秋列涅夫感到了深切不安。

  高加索方面軍並未誇大自己面臨的困境,東線並不是德軍增加兵力最多的地方,南線已成為目前第三帝國第三大重兵集團。

  經累次兵力抽調、增補與編制調整之後,東線德軍毫無疑問是德國第一大重兵集團,陸軍總兵力高達202個師,西線德軍(西歐各國與本土)是第二大重兵集團,陸軍總兵力超過50個師;本來北線德軍(挪威、丹麥方向)是第三大重兵集團,擁有超過14個師的兵力(包括一個裝甲師),但現在北線總兵力下降到11個師,而南線兵力卻在成倍擴充。

  南線主要包括古德里安的非洲集團軍和隆美爾的中東集團(在拿下波斯油田後正式由運河集團軍改名為中東集團軍),中東集團軍的作戰區域包括西奈半島以東的全部中東地區,非洲集團軍則負責全部非洲地區。兩個集團軍一個由西向東打,一個由北往南打,聲勢相當駭人。為加強力量,原本部署在西非方向、用於威嚇法國殖民地與英美登陸企圖的部隊(歸屬古德里安指揮,兵力主要包括2個裝甲師、2個步兵師)抽調一半兵力出來增援,隆美爾分到了第22步兵師,古德里安分到了第10裝甲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