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盟國之間涉及的利益調整、專利授權與經費劃撥均由軍備部一體掌握,總體不會讓各公司吃虧,軍備部還為聯合開發準備了3-5億帝國馬克的經費,為各公司支付開發成本,算是對利益調整的初步補償。」霍夫曼總結道,「大家的眼光務必請放得長遠一點,戰爭打贏之後,整個歐洲都會掌握在我們手裡,到時候想怎麼授權、怎麼收錢都不是問題,可萬一打輸了,我們所有的成果、人才、設備和工廠都會變成敵人的戰利品——這是非常可怕也是絕不能發生的事情。所有的設計局、生產商都必須服從軍備部統一調度、統一安排,相互間開放技術壁壘,不允許有不顧大局的抵制與破壞行為——那是叛國!」

  「叛國」兩個字如同一陣寒風颳過,所有人都心頭一顫,下意識地縮了下脖子——元首可不會開玩笑,上次叛國集團的主謀,包括一堆元帥、大將在內的大人物絞刑才剛剛執行完畢呢。

  「1943年的重點是:各航空發動機公司儘可能地提升產量,除我們自身的生產需求之外,日本、義大利等國對我們的發動機需求也會大規模增加。同時,各主要飛機製造廠要去義大利布點生產、有關合作名單與對接公司由軍備部統一安排,我們將首先在義大利方向實現空軍裝備的統一,部分不重要且要求較低的配件,請儘可能安排給本國其他企業和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的公司生產。」施佩爾最後告訴他們,「經過整頓與調整之後的帝國坦克生產能力已提升了2倍,明年有望提升到3倍,再加義大利的產出估計能到4倍甚至更多,預計能達到3.5萬輛每年,我希望飛機製造也有這樣的提升空間。明年上半年初步生產目標是2500架一個月,全年要求突破4萬架,再加義大利方向的1萬餘架,一年至少生產5萬架。」

  看著被這個數字震驚得目瞪口呆的眾人,霍夫曼告訴他們:「你們不要以為5萬架很多,光美國一國明年就可以生產6萬架以上,再加上英國、蘇聯的產量,他們的數字也許會比我們多一倍——如果不是我們的空軍英雄無畏,我們現在早就被美國人的飛機給淹沒了。」

  各公司代表一個個站起來表態,表示將堅定支持軍備部的調整與改革,堅決配合施佩爾閣下去義大利投資生產的決策,場面氣氛很熱烈——5萬架啊,做夢都沒夢見這麼多,奔馳和尤莫公司本來還愁發動機怎麼賣,現在要愁發動機要怎麼生產才能滿足需求了。

  散會之後,施佩爾悄悄問霍夫曼:「元首,您真的準備生產那麼多飛機特別是戰鬥機?」

  「當然,你還沒看到英美戰略轟炸的恐怖,我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飛機來應付這一切,製造一架4發重型轟炸機的成本大約是20架Bf-109,是7-8架Fw-190,英美或許有我們2-3倍的實力,可你認為他們的國力能強過我們7-8倍?」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施佩爾心想,如果這樣那乾脆就別打了,趁早投降才是出路。

  第005章 戰時經濟

  總動員體系運轉三個月之後,在施佩爾天才般的努力之下,德國終於真正建設成了國家社會主義,那一套國家定價、渠道控制、統購統銷、按需分配的套路玩得比史達林同志還溜,除資本和財產還屬於個人所有外,其餘一律走上了國家管制的道路,各類生活物資基本是按照人口和家庭實際供養情況憑票證供應的,肯定不能算充裕,但可以充分保證生活所需。

  以食品為例,德國人用特有的精細和科學精神進行了計算,保證普通居民配給的食物熱量一直穩定維持在2400-2450大卡區間內——在適宜活動量的基礎上,該熱量供應程度既不會讓人長胖也不會讓人挨餓,不過肉類的供應有所削減,土豆的供應量增加了,該數字與戰後的豐裕社會相比當然看上去是寒酸了一點,可如果將主要交戰國的水平進行橫向對比,這個水平不低,此刻蘇聯的食物供應不到1800卡,英國本土食物供應大約為2100卡,德國依然維持了較高水準,在主要交戰國中大約只有美國能超過這個水平,但美國本就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發達農業國家,所有消費是以巨大的浪費為前提進行配置的,而且在美國較高的平均水平基礎上是深刻的不平均。

  希姆萊的黨衛軍和馬丁·鮑曼的蓋世太保最近依然忙著往集中營抓人,這回倒霉的可不是猶太人或其他少數民族,他們很多人已被釋放出來赴各處礦區或者波蘭的集體農場去參加強制勞動了,集體農場勞動力還有一個重要來源是從東線轉移過來的紅軍俘虜,不過與蘇聯方面採用集體農場剩餘產品全部收繳國有不同的是,施佩爾採用了交足定額以後全部歸勞動者個人的做法,同時又將土地切割成相對小塊分給這些人耕種,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至於原來擁有土地的波蘭人去處,霍夫曼沒問,施佩爾也沒多說,隨便一想就能知道他們的去處——不外乎是東南歐和芬蘭的各處礦場與工廠的強制勞動,這事情霍夫曼認為沒法多說什麼——波蘭當局在戰前瘋狂迫害德裔、與德國政府為敵的時候就應該會料到會有這麼一天,更何況與希特勒殺掉幾百萬波蘭人相比,讓他們去強制勞動其實還是挽救了他們的性命。

  很多個集中營因為關押人口減少而關閉了,其中就包括霍夫曼相對熟悉的奧斯維辛、達豪等集中營,不過目前德國本土還有集中營,在裡面關押的都是德國國內的政治異議分子,要麼是腦子壞掉、對英美或布爾什維克一臉幻想的小布爾喬亞們(比如白玫瑰成員),要麼是過慣了囤積居奇、投機倒把日子的奸商,還有就是各種各樣抵制總動員體系的人士,最後一部分是體制內的貪污犯——他們憑藉各種各樣的手段巧取豪奪而被查處,在國家社會主義的鐵拳面前,凡是敢於和體製作對的人物不會有好下場。用馬丁·鮑曼的話說,叛國集團中幾十位將軍、元帥這樣顯赫一時的人物都被我們送上了絞刑柱,還怕治不了區區你們?至於貪污腐敗分子,任何政府和黨派都是有的,特別是在政府權力如此之大時,此類現象不太可能根絕,無論希姆萊和馬丁·鮑曼後世對他們的口碑如何,至少在個人操守上還是無可指摘的,他們都對腐敗和貪污沒什麼興趣。高層領導中唯一膽戰心驚的就是里賓特洛普,在戈林倒台之後就屬他的作風最經不起嚴格查驗,希姆萊和鮑曼已經隱晦地指出要清理門戶,但霍夫曼考慮到剛剛清算過叛國集團,不想如此大動干戈,只把里賓特洛普叫過來狠狠訓了一頓,這傢伙立即很知趣地奉上了有關腐敗所得,事情便算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學者出身的霍夫曼已逐步在適應政客的角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