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根據全新設計與調整後的天山終於可按照日本的技術規範飛起來了,最大速度比原來略高,達到492公里/小時,但因為加裝MW-50系統及換裝BMW801D的緣故,耗油量大於原來的「護」發動機,最大航程從1745公里掉到1600公里。

  日本方面對此興高采烈,站在他們的角度認為容克斯公司圓滿地解決了所有問題,比彗星的結果好得多,簡直就是完美,可容克斯覺得自己花了大力氣卻收效甚微,這種5噸級的大恐龍和Ju-87C是一個檔次的,速度是更快一點(換裝最新款Jumo213引擎後,Ju-87C最大速度只能到440公里小時),但Ju-87C明顯更堅固、更經打,退一步說,哪怕項目成功上艦頂替的也是Ju-87C的份額,還要單獨安排生產線,從經濟角度而言是不合算的,所以壓根沒指望訂單,只在會議上哭喪著臉要求軍備部為公司的勞動與付出提供一些補償。

  但施佩爾笑眯眯地告訴他:「日本海軍對你們的工作非常滿意,索要經費是不可能的,昨天他們又送過來一批圖紙,希望我們幫著改進,其中有一款飛機的首選目標指明希望貴公司接手。」

  「是什麼?」

  「流星、流星改艦載魚雷轟炸機的圖紙。」

  「這個……」容克斯公司代表忽然扭捏起來了,他們實在不太想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有這功夫還不如去改進Ju-88和Ju-87呢。

  但施佩爾下一句話馬上讓他馬上興奮起來:「這種流星改艦載機成功之後,我要1000-1500架。另外,元首還同意給Ju-290改型下400架的訂單。」

  容克斯公司代表的呼吸頓時粗了起來,在Ju-52運輸機市場被Ar-232搶走之後,公司上下痛心疾首,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Ju-290這款新型重型運輸機上面了,希望能扭轉頹勢,從利潤而言一架Ju-290比得上十架斯圖卡。面對軍備部長手裡赤裸裸的胡蘿蔔,顯然他沒什麼抵抗力,因此只能咬牙說道:「好,這項目我們接了!」

  這下輪到亨克爾方面眼紅了,他立即跳起來:「本公司對改進日本飛機有經驗!愛知公司的機翼衝壓技術還是從我們這裡學的,要不這項目讓我們來辦吧?我們不要軍備部給我們經費或補償,我們要訂單就夠了。」

  會議現場頓時響起了一片笑聲,連興致不太高的梅塞施密特博士都笑了起來。

  訂單數量其實是霍夫曼授意施佩爾告知的,後者不太明白元首為什麼對這款機型有這麼大的信心,但鑑於霍夫曼眼光一直很準且海軍航空兵確實也需要高性能的魚雷機,他表態接受了,為了引誘容克斯爽快答應還準備了運輸機大禮包——這也是霍夫曼首肯的。

  面對亨克爾公司的力爭,容克斯公司代表怒目而視,那眼神之間差點都能擦出火花來——施佩爾現在知道了霍夫曼的用意,一定要讓他們形成相互競爭。不過場面上不能弄得太僵,他笑哈哈地打著圓場道:「你們公司有別的任務,元首對He-219夜間戰鬥機很欣賞,考慮到防空任務很嚴峻,希望在明年3月份之前看見量產機,訂單數量也是1000架。」

  夜間戰鬥機也好、艦載魚雷機也好,雖然是小單子但利潤不會太少,聽到He-219項目正式通過的消息,首席專家亨克爾博士興奮地揮舞著拳頭,還特意地朝阿拉道公司代表方向看了一眼,該公司的Ar-240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410同樣也在競爭這個項目,現在看來顯然是自己拔得了頭籌。

  梅塞施密特博士只能搖頭苦笑,繼Bf-109之後,Bf-110的後代機型看來也完蛋了,Me-163火箭截擊機技術轉讓給了日本,現在梅塞施密特公司唯一能指望的新機型只剩下Bf-219和Me-262了,另外還有一點Me-323系列運輸機訂單,市場影響力大不如前,他在思考突破方向。

  「軍備部專家經過評價認為亨舍爾公司提交的Hs-129攻擊機項目與容克斯公司的Ju-87G項目高度重合,適用性、生產線均是後者更佳,鑑於裝備統一問題,陸軍方面建議只採用一種,最後選定Ju-87G。」隨著施佩爾的一錘定音,容克斯公司代表洋洋得意,亨舍爾公司的代表黯然神傷,在贏得虎式坦克的訂單後,他們還想在飛機領域更進一步,沒想到卻在寄予厚望的對地攻擊機項目上輸了。

  阿拉道公司的遭遇稍微比亨舍爾強一點,施佩爾最後還給了100架水上偵察機的訂單,圖紙用的是日本零式水偵,用於替換該公司的老型號Ar-196,說起來水上飛機很多都是日本在一戰後從德國引進的,但20年過去,在這個領域日本已屬世界最先進行列,無論是設計品類和研發深度都遠超過德國同行,本來日本還給了一個二式水戰的大坑,用於武裝日本特有的潛水航母,鄧尼茨等潛艇派對此很感興趣,但日本有特大型潛艇技術儲備,德國潛艇最大也就1000多噸,施佩爾覺得不靠譜便暫時擱置起來。

  「另外向各廠家通報一個好消息,由於鎢供應來源基本解決,陸軍又決定停產37mm反坦克炮鎢芯穿甲彈,所以MG151/20mm機炮可以上鎢芯穿甲彈,除對付重型轟炸機的特殊機型外,其餘各戰機不必強求安裝30mm機炮。」已投入使用的MK108固然因其威力巨大而飽受青睞,但也由於低沉的彈道而使其對付戰鬥機等快速目標非常吃力,強行安裝30mm機炮還破壞了很多飛機的氣動布局,在霍夫曼的提議下,軍備部放寬了相關要求。

  當然這也與德國的技術儲備有關,作為二戰時唯一掌握薄彈殼技術的國家,同樣是20mm的航空炮彈,德國高爆彈的裝藥量高達18.6克,同盟國最好的20mm炮彈裝藥量也只有11克(日本只有7克左右),這就是為什麼MG151/20mm威力會比其他國家20mm機炮威力大許多的原因,日本方面對此很羨慕,也引入了相關技術,可惜依然造不出來,只能借著圖紙與物資交流的當口購買了不少實物。換裝鎢芯穿甲彈後,MG151的威力更能發揮,對付英美那一票飛機除4發重型轟炸機外,其他戰鬥機與轟炸機的裝甲與油箱封閉層對德國飛機而言就不再是問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