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石秀笑了笑。卻道:“我來之際,衙內大軍已然殺到黃龍府,耶律大石若真與蕭干暗中聯結,此際亦好應發動,否則錯過時機。悔之不及。只是我等無能,得不到這兩人相互交通地情實,怎好向衙內交代?”

  李應是商人出身,此種韜略實非所長,急智亦多有不及。石秀這樣縱橫江海地豪傑都為之束手。他能想出什麼好辦法?只得枯坐在旁,看著石秀在那裡來回踱步。

  只見石秀踱了幾個來回。劍眉一揚,卻道:“既是如此,唯有投石問路,不妨將衙內已攻下黃龍府的消息傳揚出去,且放言金國已然膽寒,將欲舉國歸順我大宋。”

  李應不解其意,問道:“這原本便是事實,此間已有傳言,惟不得其實而已。再加上些不盡不實地謠言,所為何來?”

  “投石問路者,便是要看耶律大石如何反應,可推知其實。”石秀微微笑道:“自金國起兵之後,契丹一失燕雲,又失遼東,皆痛入骨髓,耶律大石在此間練兵,自當以恢復故地為號召,燕雲既已歸還我大宋,他要恢復地故地自然只有女真人所占據的遼東北部一帶,黃龍府之地。是以他就算不願出兵,對遼國朝廷上書時可以百般推搪,對著此間地遼兵卻只能說等到秋高馬肥之際才能出兵,不敢直言。”

  “如今我將這消息放出,倘若屬實,那麼一旦我大宋蕩平金國,盡得遼東之地,不但遼國太祖賓天之地黃龍府要歸我大宋所有,連泰州、長春州等要害之地也盡入我手,契丹兵再要恢復,也不得與我大宋為敵。是以這消息一旦傳出,勢必軍心浮動,耶律大石為安軍心,也須有所動作。”

  “倘若他與蕭干並無所約,確乎是實力不濟不敢出兵,此際我軍已然進至黃龍府,他便當遣使與我相約出兵,至少也得作個出兵地樣子,否則連向衙內要地盤也沒了藉口,復有何面目來統領大軍?”

  李應(炫)恍(書)然(網)道:“如此說來,只須我等將這消息在坊間盡力宣揚,鬧得群相聳動時,耶律大石倘若還不出兵,十有八九便是與蕭干有所密謀了。”

  石秀應道:“正是。倘若他確乎與蕭干有約,而至今不見動靜,多半是雙方未曾講攏,或以為時機不到。然則蕭干占據長春州,勢必要遮斷東路消息,以此為己身憑依,好向耶律大石討價還價,若然耶律大石曉得衙內攻下黃龍府,金國已不足為蕭干之憑恃,勢必要加力誘勸蕭干歸降,衙內那邊再遣使者往蕭干處,便可相機行事,勝過現今的一片混沌。”

  李應連連點頭,稱為妙計,只是回心一想,卻又有些猶豫:“衙內只命我等察探耶律大石與蕭干情實,卻未說及要如何對付這兩人,萬一我等放出消息,令耶律大石加快其圖謀,莫須壞了衙內的計算?”

  石秀想了想,道:“不妨,形勢比人強,蕭干若要歸遼,金遼止兵之際便好歸順了,拖到今日遲遲不見動靜,自然是另有圖謀,據衙內所料,多半是他想要為奚王自立,耶律大石作不得主,是以延宕至今。如今索性推他一把,叫耶律大石也坐不住,便要向遼國朝廷言明其事,如此大事,多少也要漏點風聲出來,以咱們在中京的耳目,盡可知其究竟。”

  李應見石秀說地透徹,便亦信服。這遼國上京是大宋細作密集之地,南來商賈多為所用,於是兩三日間,坊間便傳得沸沸揚揚,都說大宋兵已經攻下黃龍府,金國已然請降,大宋要一舉降服遼東各族,拓地三千里。市井傳言,三下兩下便傳得面目全非,言者鑿鑿,聽者唯唯,漢人商賈見自己兵威強盛不免趾高氣揚,契丹人見故土恢復無望不免或激憤或頹喪,再加上宋朝細作一加煽動,頓時便有數起契丹人衝到上京留守衙門前,請求耶律大石發兵。

  石秀在留守衙門斜對面的酒樓上坐定,一手持著酒杯,穩篤篤地俯瞰情勢,但見群情激昂,言及黃龍府恢復無望,多有為之流涕者,忽然間人群一陣騷動,都在喊“留守相公出來也!”但見耶律大石左右傍著數名親兵,步行出了衙門,向周遭拱手道:“諸位父老,何事要見我耶律大石?不妨直言,言者無罪。”

  耶律大石甚得眾心,見他一出來,人群便稍稍寧定,有人上前將傳言說了,向耶律大石哭道:“相公每日操練兵馬,只說要出兵殺金賊,如何坐視宋人將黃龍府也占了去也?我等心中不服,故而來問相公!”

  石秀見的分明,耶律大石乍聞此言,臉色便是一變,一時回答不出。對方既無準備,這投石問路之計便成功一半了,不由得暗暗冷笑:“耶律大石啊耶律大石,還不將你的心腹事說與我知?”

  第七十九章

  “六月十五日,耶律大石率八千兵自上京東出,聲言欲往收復泰州,會同我兵夾攻黃龍府。然至泰州城下,金國蕭幹部深溝高壘不與之戰,耶律大石尋以軍中乏糧退兵五十里,覓水草豐美處安營。”

  念罷,陳規又道:“相公所要的情報分析,石三爺亦有送來,只是缺乏明證,僅有三成把握而已。相公可要念麼?”情報分析這類東西,自打高強在招安梁山一役之後,便即在一眾部下當中進行推廣,等到宋遼戰事起時,這種先進的情報收集和分析體制納入到樞密院的運作當中,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