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童貫眉毛一挑,訝道:“如此說來,若是各軍在大通錢莊開設帳戶。大宗軍需糧餉皆由此結算。豈不是又添一重快捷?”

  高強擊掌道:“節帥果然深明軍事,某正是此意!”現在西北大軍基本上是就地購糧,以優惠價格招攬各地的商人將糧食運往塞下。售賣給軍隊,高強之前所作地,只是由自己的力量介入其中,憑著自己手上雄厚的財力和人力,把這種散漫的商業行為稍稍集中起來,這軍隊的事情和地方不同,還就得集中起來辦,這一集中,效率立刻就上去了。

  然而商人畢竟是商人,就算跟著大軍行動。也還是諸多不便。因此高強便覺得,這軍方也該有一個相應集中的管理部門,總管大軍對民間的商業,相當於一個對外接口和平台一樣,這樣,軍方是參議司,民間是以錢莊為樞紐的商業,這中間地對接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經高強一番解說,童貫也明了大概。他想到的卻是另外一件事:“高相公,這參議司一設,勢必權重,然而此司既然承擔與民間接洽等事,這民間饋糧者又多半系由高相公招致而來,然則此司莫非專為高相公所設?”

  高強心說你倒聰明,這參議司離了我還能玩的轉不?這就是我藉以拉住你童貫的招數了!不過看童貫的意思,顯然不大願意就這麼交權,因此還得給點甜頭他嘗嘗:“童節帥,自來凡成大功者,必須內外相應。高某素不知兵,若說是居中饋糧輸餉,解大軍之匱乏,庶幾有一日之長。若能由節帥在外總軍,高某朝中相應,共成此一千古不朽之功,何其快哉?”

  童貫看了看高強,忽地仰天大笑起來:“高相公,你當真捨得?這收復燕雲,可是連太祖太宗都不曾完成的偉業吶!”他已經聽明白了高強的意思,倘若由高強總領參議司,擔任後勤保障,這在外統兵的職司就得交給童貫了。自來留名千古者,都是統兵將帥,千古之下人都會將他童貫之功置於高強之上。

  高強笑道:“某春秋正盛,即便十年平燕,屆時也不過三十來歲,於斯北疆既寧,有的是某家建立功業的機會,何必爭於一時?”湊近了童貫道:“節帥,我聞太宗有祖訓,能收復燕雲者,雖異姓亦得封王。節帥豈有意乎?”

  童貫大樂,想他一個刑餘之人,殘缺之身,若是能夠生封王爵,本朝那許多名臣大將都得拜服其下,就連趙普、王安石,也都是死後追封,這是何等地榮耀!作為一個太監,一個大權在握地太監,一個位極人臣的太監,除了這樣的榮耀,還有什麼能夠打動他?

  笑聲驟起,又歇,童貫霍然站起,一把攥住高強地手,斬釘截鐵道:“高相公果能如此推心置腹,助我成此大功,則童某今生必不敢忘相公盛德,必竭力以報!”

  高強費了半天口水,就是等他這句話,當即反手相握,誓言不忘今日之約,相與共成此不世功業。只是面上激動加欽佩,肚子裡卻暗道:“死太監,在西北打了兩場勝仗,還是和人家王厚一起打的,你就以為自己真是軍神了?就你這兩下子,沒準和人家小日本幾個縣那麼大地方的軍神打打都不一定能贏,還想著統率大軍收復燕雲?人家那邊可都是屍山血海里殺出來的悍將!”

  想歸想,他是不會說出口的,橫豎這參議司成立以後,事權自然會逐漸加重,而他高強的各種實力,現在才剛剛開始發揮作用,等到再過幾年,朝廷大勢便都在他掌握之中。到時候這戰事如何打,還不都在於他?

  童貫卻不知他如何想法,橫豎眼下大宋朝能有資格統率大軍的大臣非他莫屬,雖說高強在招討司也打了幾仗,不過規模和戰功都無法和西北的戰事相比,而國內剿匪的性質更不是開邊拓土能比擬的。再加上他宦官地特殊身份能得到皇帝的信任,童貫絲毫不擔心這軍權會旁落到高強手中。

  倆人各懷鬼胎,這同盟卻也順利達成了。以童貫的手腕。自有千般手法,能在皇帝身邊形成不利於蔡京的輿論,高強也就不去多問,眼見天時不早,便即告辭。

  一頓晚飯,加上和童貫的密談,等到高強轉到天漢州橋邊,已經是丑時。時近初冬,汴梁城鄰近黃河,天氣已經頗為寒冷。來往行人都穿上了袷衣。內中許多人穿的都是時下熱賣的應奉字號所出的棉衣。大街上燈火通明,行商坐賈叫賣聲不絕於耳,諸般雜耍戲班這一圈那一堆,都在那裡賣力演出,圍觀叫好之人站地一圈圈一層層,什麼吞劍吐火,不一而足。

  望著眼前的這一切,高強仿佛又回到了剛剛來到這北宋汴梁的時候,此地不就是他當日初遇楊志的時候嗎?看著那天漢州橋下絡繹來往的人群,仿佛隨時都會有一個關西大漢跳出來,手拿寶刀將它賣,而後又出來一個地痞無賴將他欺,兩下爭執。殺死人命……

  想著想著,高強情不自禁笑了起來,當日他跟著楊志到了開封府聽審,借著“其罪難恕,其情可憫”的典故救了他,如今這一度失意的關西大漢已經得遂心愿,成為領兵萬人的統制官。未來收復燕雲的戰場上,可不正是他實現楊家祖宗遺願,為國殺敵的好所在?

  回憶當日情形。不禁又讓高強憶起,當日和自己同去開封府地,可還有一位宰相公子,趙明誠“……逝者如斯啊……轉眼五年多了,楊志從一個落魄街頭地殺人犯,成了一軍統制;趙明誠從一個風光無比的宰相公子,成了黃泉陌路人;我當日想見李清照一面也不得,如今卻差點要談婚論嫁。不過,變化最大的還是本衙內吧,當日一個每次上街都會引起騷動地花花太歲,卻成了堂堂大宋的樞密副使。”也不知是適才和童貫縱論燕雲,還是這冷風一吹,酒意上涌,高強此時騎在馬上環顧四周,竟有些恍惚起來:“看看,幾年不上街胡鬧,我這花花太歲也沒多少人認識了,去年博覽會拆遷還有人拿來煽動一下,如今站了這麼久,連個叫我名字的人都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