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但是,高木害怕如果把這個情報呈交鳩田,不僅報告會束之高閣,而且自己的生命也很難擔保。因此,他秘密會見了和自己政見相同的前海相米內光政大將和井上成美中將,把自己的調查研究結果告訴他們。他們鼓勵他把研究結果提交給岡田提督以及其他比較能採取行動的人。幾個星期過去,東條依然在職。高木焦躁起來,他認為只有把東條殺掉,趕快同交戰國和談,才能使日本生存下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東條英機見勢不妙也在暗中尋求“和談”。一天夜裡,他秘密召見德國大使歐根·奧特將軍,要他作出保證,除對里賓特洛甫和希特勒外,不向任何人透露談話內容。東條建議德國和日本秘密地與盟國接洽,提出“和平”。如果希特勒能派出一架遠程飛機,他本人將代表日本帝國飛往柏林。希特勒的回答很婉轉,但卻是冷淡的。希特勒不願冒這個風險讓東條坐著德國飛機墜毀。德國缺乏熱情一事,使東條感到沮喪,但卻沒有因此而放棄在這方面作出進一步努力,雖然他對於如何才能和平的想法是離奇的、不現實的。那年夏末,來棲大使從美國回來,在為他接風的宴會上,東條把他拉到一邊,當著杉山的面對他說:“請安排早日結束戰爭。”這話從東條的嘴裡說出來使來棲吃了一驚,他說:“發動戰爭容易,結束戰爭難啊!”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艦隊和商船的損失正像水銀柱一樣,隨著天氣的炎熱,逐日上升。9月份損失172082噸,11月增至265068噸。大部分損失是由於美國四出襲擊的潛艇造成的,而東條政府和大本營並沒有採取什麼措施,以對抗這一對日本補給線所造成的嚴重威脅。
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一年後,美國潛艇已擊沉了日本139艘貨船,總噸位達56萬噸。此時,大本營才最終認識到,由於沒有採取有力的護航措施,運輸對戰爭的需求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困難。在國內,大家紛紛請求增加汽油、鐵礬土以及其他重要原料的供應。前線指揮官請求運去糧食、武器彈藥和援兵,但卻沒有足夠的運輸船來滿足他們的需要,而且每個星期都有商船被擊沉。然而,直到1943年3月才成立第二運輸護航艦隊,司令部設在塞班島。兩支護航艦隊的艦隻總數少得可憐,只有16艘驅逐艦、五艘海岸防衛快速艦和5艘魚雷艇,遠不能應付美國“狼群”戰術發起的襲擊。
受東鄉提督在對馬海峽勝利的“畢其功於一役”的決戰思想的影響,聯合艦隊新任總司令古賀峰一專心致志地夢想著一戰而改變戰爭的進程。由於他是個講求實際的人,他也明白成功的把握極小,但卻又是日本最後的希望。3月8日,他發布了戰鬥計劃,在挺進中的美國艦隊一旦經由馬里亞納群島或帛琉群島或紐幾內亞闖入菲律賓海,聯合艦隊就全力出擊。他高效率地開始集中日本的大部分海面力量。3月底,他下令把設在“武藏”艦上的司令部從帛琉遷往菲律賓。
“咱們一起出擊,一起捐軀吧!”古賀對他的參謀長福留繁中將說,然後他們乘飛機飛往南方。他說,“山本死得正是時候”,他“羨慕他”。3月31日上午9時,他們分乘兩架川西造四引擎水上飛機出發,朝西向棉蘭老作3小時的飛行。但在飛抵菲律賓前,他們遇到暴風雨,古賀因飛機墜毀而喪命;福留因飛機在與暴風雨搏鬥中耗盡燃料,被迫作了麥克阿瑟的俘虜。聯合艦隊不到一年失去了兩位總司令,而且都是乘飛機在前線死去的。
1944年5月2日,根據天皇的命令,豐田副武海軍大將被任命為聯合艦隊總司令。5月3日,東條和大本營向豐田發出“阿號作戰”命令,或稱“聯合艦隊必須遵循的緊急作戰方針”,要求“集中大部分的決戰兵力,一舉消滅敵人的艦隊,挫敗敵人的進攻意圖;預定以5月下旬為目標,在從中太平洋至菲律賓及澳大利亞北部一帶海域捕捉敵人艦隊的主力”。但是,“在準備階段,除特殊情況外,要避免決戰”。
在“阿號作戰”開始之前,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布置在馬里亞納和加羅林群島、澳大利亞北面以及菲律賓的作好戰鬥準備的飛機,共1188架,其中艦基飛機是360架。日軍擺出一副決戰的態勢,準備同美國海空軍在加羅林群島西部海域決一雌雄。
正好,美國的下一個進攻目標是馬里亞納群島中戰略意義最大的塞班島,由尼米茲將軍指揮。與此同時,麥克阿瑟已經從紐幾內亞東路一直跳到該島西北端的重要港口地區荷蘭迪亞,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使11萬日本守軍完全出乎意外的兩棲作戰,從而朝他自己的目標菲律賓跨出了一大步。盟軍軍艦上怒吼的大炮把日軍打得雞飛狗跳,52萬名盟軍沒有費多大氣力就肅清了這個地區。麥克阿瑟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一個極好的海空和後勤基地。
1944年6月6日,即歐洲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同一天,斯普魯恩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國第五艦隊從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基地啟航,以米徹爾海軍中將為司令的第五十八快速航空母艦突擊隊為先導。這支突擊隊此時已有15艘航空母艦和956架飛機,緊接著是由535艘艦艇組成的兩棲作戰部隊,載有127萬名地面作戰部隊的官兵,其中2/3是海軍陸戰隊,浩浩蕩蕩,向西北方向進發,直指馬里亞納群島。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東條英機見勢不妙也在暗中尋求“和談”。一天夜裡,他秘密召見德國大使歐根·奧特將軍,要他作出保證,除對里賓特洛甫和希特勒外,不向任何人透露談話內容。東條建議德國和日本秘密地與盟國接洽,提出“和平”。如果希特勒能派出一架遠程飛機,他本人將代表日本帝國飛往柏林。希特勒的回答很婉轉,但卻是冷淡的。希特勒不願冒這個風險讓東條坐著德國飛機墜毀。德國缺乏熱情一事,使東條感到沮喪,但卻沒有因此而放棄在這方面作出進一步努力,雖然他對於如何才能和平的想法是離奇的、不現實的。那年夏末,來棲大使從美國回來,在為他接風的宴會上,東條把他拉到一邊,當著杉山的面對他說:“請安排早日結束戰爭。”這話從東條的嘴裡說出來使來棲吃了一驚,他說:“發動戰爭容易,結束戰爭難啊!”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艦隊和商船的損失正像水銀柱一樣,隨著天氣的炎熱,逐日上升。9月份損失172082噸,11月增至265068噸。大部分損失是由於美國四出襲擊的潛艇造成的,而東條政府和大本營並沒有採取什麼措施,以對抗這一對日本補給線所造成的嚴重威脅。
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一年後,美國潛艇已擊沉了日本139艘貨船,總噸位達56萬噸。此時,大本營才最終認識到,由於沒有採取有力的護航措施,運輸對戰爭的需求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困難。在國內,大家紛紛請求增加汽油、鐵礬土以及其他重要原料的供應。前線指揮官請求運去糧食、武器彈藥和援兵,但卻沒有足夠的運輸船來滿足他們的需要,而且每個星期都有商船被擊沉。然而,直到1943年3月才成立第二運輸護航艦隊,司令部設在塞班島。兩支護航艦隊的艦隻總數少得可憐,只有16艘驅逐艦、五艘海岸防衛快速艦和5艘魚雷艇,遠不能應付美國“狼群”戰術發起的襲擊。
受東鄉提督在對馬海峽勝利的“畢其功於一役”的決戰思想的影響,聯合艦隊新任總司令古賀峰一專心致志地夢想著一戰而改變戰爭的進程。由於他是個講求實際的人,他也明白成功的把握極小,但卻又是日本最後的希望。3月8日,他發布了戰鬥計劃,在挺進中的美國艦隊一旦經由馬里亞納群島或帛琉群島或紐幾內亞闖入菲律賓海,聯合艦隊就全力出擊。他高效率地開始集中日本的大部分海面力量。3月底,他下令把設在“武藏”艦上的司令部從帛琉遷往菲律賓。
“咱們一起出擊,一起捐軀吧!”古賀對他的參謀長福留繁中將說,然後他們乘飛機飛往南方。他說,“山本死得正是時候”,他“羨慕他”。3月31日上午9時,他們分乘兩架川西造四引擎水上飛機出發,朝西向棉蘭老作3小時的飛行。但在飛抵菲律賓前,他們遇到暴風雨,古賀因飛機墜毀而喪命;福留因飛機在與暴風雨搏鬥中耗盡燃料,被迫作了麥克阿瑟的俘虜。聯合艦隊不到一年失去了兩位總司令,而且都是乘飛機在前線死去的。
1944年5月2日,根據天皇的命令,豐田副武海軍大將被任命為聯合艦隊總司令。5月3日,東條和大本營向豐田發出“阿號作戰”命令,或稱“聯合艦隊必須遵循的緊急作戰方針”,要求“集中大部分的決戰兵力,一舉消滅敵人的艦隊,挫敗敵人的進攻意圖;預定以5月下旬為目標,在從中太平洋至菲律賓及澳大利亞北部一帶海域捕捉敵人艦隊的主力”。但是,“在準備階段,除特殊情況外,要避免決戰”。
在“阿號作戰”開始之前,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布置在馬里亞納和加羅林群島、澳大利亞北面以及菲律賓的作好戰鬥準備的飛機,共1188架,其中艦基飛機是360架。日軍擺出一副決戰的態勢,準備同美國海空軍在加羅林群島西部海域決一雌雄。
正好,美國的下一個進攻目標是馬里亞納群島中戰略意義最大的塞班島,由尼米茲將軍指揮。與此同時,麥克阿瑟已經從紐幾內亞東路一直跳到該島西北端的重要港口地區荷蘭迪亞,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使11萬日本守軍完全出乎意外的兩棲作戰,從而朝他自己的目標菲律賓跨出了一大步。盟軍軍艦上怒吼的大炮把日軍打得雞飛狗跳,52萬名盟軍沒有費多大氣力就肅清了這個地區。麥克阿瑟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一個極好的海空和後勤基地。
1944年6月6日,即歐洲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同一天,斯普魯恩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國第五艦隊從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基地啟航,以米徹爾海軍中將為司令的第五十八快速航空母艦突擊隊為先導。這支突擊隊此時已有15艘航空母艦和956架飛機,緊接著是由535艘艦艇組成的兩棲作戰部隊,載有127萬名地面作戰部隊的官兵,其中2/3是海軍陸戰隊,浩浩蕩蕩,向西北方向進發,直指馬里亞納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