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6月11日,美軍第五十八突擊隊到達關島以東200英里處。米徹爾命令他的艦基飛機猛烈襲擊馬里亞納南部諸島。日軍飛機損失慘重,反擊微弱,部分原因是,日本在中太平洋的一部分飛機被調到哈馬里拉島保護比亞克去了。

  6月13日,米徹爾派出7艘新型快速戰列艦去轟擊塞班島和附近的提尼安島。14日,他派出兩個航空母艦突擊組去襲擊硫磺島和乳島的飛機場,以切斷日本本土同馬里亞納群島的空中交通聯繫,從而完全孤立馬里亞納。另外兩個突擊組在群島西南海域巡遊,以直接支援攻擊部隊在塞班島登陸。此外,還有若干潛艇在日本艦隊附近進行監視活動。

  馬里亞納群島由一連串的熱帶火山島嶼組成,於1521年被麥哲侖發現。由於土著人使用的船隻和他們的網具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把這個群島命名為“三角帆之島”。17世紀時,為了紀念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的未亡人奧地利的馬里亞納,才正式改名為馬里亞納群島,但隨著時光的流逝,西班牙的影響逐漸減弱。在美西戰爭中,美國占領了群島中最大的島嶼關島。幾個月後,在1899年,感到傷腦筋的西班牙人把他們在卡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所占領的其他島嶼,以約4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人以“戰勝國”之一的資格,從德國人手裡得到這些島嶼,後來國聯便把這些島嶼託管給日本。1935年,日本在馬里亞納群島首府塞班建造了阿斯利托機場,稍後又在西岸建築了一個水上飛機基地,在北端建造了一個戰鬥機機場。有些美國人指責日本違反國際聯盟規約,把這個島當作海陸兩軍基地,但那時島上只有為數很少的軍隊。

  第三部分 橫掃東南亞 第46節 “火雞獵場”(3)

  第二天,即2月21日,東條解除了杉山參謀總長的職務,自己取而代之。這樣,他就把首相、內相、陸相、參謀總長4個要職集於一身。與此同時,他還任命海相鳩田繁太郎接替永野大將,擔任海軍軍令部總長的職務。

  東條鞏固權力的專斷行為,在日本統治集團內部引起嚴重不安。天皇長弟秩父宮親王認為,首相、陸相和參謀總長不應由同一人擔任。與杉山一樣,他向東條提出一個問題:“當參謀本部和陸軍省在戰爭問題上持不同意見時,你將怎麼辦?”東條憤怒地在書面回答中寫道:“在目前這個階段,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用我們全部國力去爭取勝利。所以,在戰爭結束後,我將感謝你與我討論這個問題。”“至於目前這個行動,如果你對此有什麼疑問,我將樂於回答。如果我感到自己不再忠於天皇,那麼,我將真心誠意地謝罪,並在御前切腹。”

  重臣們與秩父親王一樣感到關注。在他們看來,日本的困境完全是東條領導的結果。他們都主張解除東條的首相職務,其中近衛和岡田尤為積極。他們認為接替東條的必須是一位“立刻與盟國進行和談”的人。宮內大臣木戶對此雖表同情,但卻拒絕出力。

  這時,在軍方也有人暗中為謀求和談而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木B521吉海軍少將。他是個敏銳的情報研究專家,鳩田海軍大將曾令他徹底分析研究從絕密檔案中反映出來的日本在此次戰爭中所犯的錯誤。他對於海空力量損失的分析,使他得出不可避免的結論,認為日本打不贏這場戰爭。在太平洋所受到的毀滅性打擊使他喪膽,他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解除東條的職務,立即探求和平,不管後果如何。

  但是,高木害怕如果把這個情報呈交鳩田,不僅報告會束之高閣,而且自己的生命也很難擔保。因此,他秘密會見了和自己政見相同的前海相米內光政大將和井上成美中將,把自己的調查研究結果告訴他們。他們鼓勵他把研究結果提交給岡田提督以及其他比較能採取行動的人。幾個星期過去,東條依然在職。高木焦躁起來,他認為只有把東條殺掉,趕快同交戰國和談,才能使日本生存下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東條英機見勢不妙也在暗中尋求“和談”。一天夜裡,他秘密召見德國大使歐根·奧特將軍,要他作出保證,除對里賓特洛甫和希特勒外,不向任何人透露談話內容。東條建議德國和日本秘密地與盟國接洽,提出“和平”。如果希特勒能派出一架遠程飛機,他本人將代表日本帝國飛往柏林。希特勒的回答很婉轉,但卻是冷淡的。希特勒不願冒這個風險讓東條坐著德國飛機墜毀。德國缺乏熱情一事,使東條感到沮喪,但卻沒有因此而放棄在這方面作出進一步努力,雖然他對於如何才能和平的想法是離奇的、不現實的。那年夏末,來棲大使從美國回來,在為他接風的宴會上,東條把他拉到一邊,當著杉山的面對他說:“請安排早日結束戰爭。”這話從東條的嘴裡說出來使來棲吃了一驚,他說:“發動戰爭容易,結束戰爭難啊!”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艦隊和商船的損失正像水銀柱一樣,隨著天氣的炎熱,逐日上升。9月份損失172082噸,11月增至265068噸。大部分損失是由於美國四出襲擊的潛艇造成的,而東條政府和大本營並沒有採取什麼措施,以對抗這一對日本補給線所造成的嚴重威脅。

  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一年後,美國潛艇已擊沉了日本139艘貨船,總噸位達56萬噸。此時,大本營才最終認識到,由於沒有採取有力的護航措施,運輸對戰爭的需求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困難。在國內,大家紛紛請求增加汽油、鐵礬土以及其他重要原料的供應。前線指揮官請求運去糧食、武器彈藥和援兵,但卻沒有足夠的運輸船來滿足他們的需要,而且每個星期都有商船被擊沉。然而,直到1943年3月才成立第二運輸護航艦隊,司令部設在塞班島。兩支護航艦隊的艦隻總數少得可憐,只有16艘驅逐艦、五艘海岸防衛快速艦和5艘魚雷艇,遠不能應付美國“狼群”戰術發起的襲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