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希拉蕊傳》耶魯的愛情與戰爭(3)

  “希拉蕊的興趣並不在於法律學術研究,”一個法學院的同僚說,“她的興趣在於法律行業以及應用法律為人們服務。”特別是應用法律為窮人服務—這也是創辦該雜誌的初衷之一。該雜誌的創刊號上被另外兩個議題占據:戰爭問題和黑豹黨運動問題。那年春天,在紐哈芬市中心的聯邦法院,黑豹黨主席博比?西爾和他的7位同志正接受審判,他們被指控謀殺了一名黑豹黨黨徒。據說,此人是警方的線人。成千上萬的人在紐哈芬舉行了遊行示威活動抗議這場審判,因為他們確信,在尼克森總統司法部的授意下,胡佛的聯邦調查局人員及聯邦檢察官對這些黑豹黨成員實施了迫害。該案因為陪審團產生分歧而無法做出最終裁決。

  《耶魯法律與社會行動評論》雜誌創刊號特意選擇在五一勞動節出版,期間爆發了以督促紐約州和新英格蘭州爭取撤銷對黑豹黨的指控為目的的大型遊行示威和學生罷課行動,理由是他們認為“在白人的司法制度下”,黑人被告不可能受到公正的審判。《耶魯法律與社會行動評論》第一期登了一篇叫做《大學與警察:大學校園裡的武力和自由》的文章,雜誌封面上刊登了該文章的插圖:戴著防毒面具、佩帶重型武器的警察的照片。

  迫於學生們聲稱要舉行暴力示威的威脅,耶魯法學院院長金曼?布魯斯特發表聲明表示支持“五一”遊行示威的根本理念,並對學生們的一些要求做出讓步:暫停課程,允許學生餐廳為參加遊行示威者提供飲食服務,允許博比?西爾的首席辯護律師查爾斯?加里在審判期間住在校園裡。布魯斯特的聲明顯示由黑豹黨案件審理引起的比其本身更重大的那些問題已經進入主流文化。

  像往常一樣,希拉蕊認同“五一”遊行示威活動的深層次目標,但她卻明確地表示,她認為遊行示威應該是和平的、有目的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應該瞄準長期的目標。雖然希拉蕊只是研究生一年級新生,但她已經是整個法學院裡頗有影響、頗受尊重的人物了。那一周,遊行活動的組織者們召開特別會議來商討鬥爭策略,那次會議差點失控,是希拉蕊巧妙地安撫了爭執各方,並引導討論朝著最終平息爭端的方向發展。院長戈爾茲坦說:“大家都出於憤怒說了許多過激的話。作為一個如此年輕的女士,希拉蕊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魄力。”

  希拉蕊的處事方法是她各種氣質特徵的獨特組合:咄咄逼人、溫柔體貼、插科打諢、生硬粗暴、熱情讚頌、冷嘲熱諷、理性分析、熱情似火或者熱烈奔放。多年以後,甚至許多開始討厭她政治策略的同學們都滿懷敬意地回憶起她在“五一”示威活動中收放自如地發揮這些氣質特徵的情景。

  “五一”當天,15000名遊行示威者聚集在耶魯校園內,有人還高舉著“燒掉耶魯”的牌子。事實上,這次遊行示威的氣氛出奇的平和。其間還穿插著一些研討會:《逮捕與搜查》和《種植園社會的殖民地化和種族特徵》。當時主要發言人之一傑里?魯賓振臂高呼“×尼克森!×尼克森!×尼克森”來調動聽眾的情緒,痛斥尼克森推行的戰爭政策、種族主義及“警察國家戰術”。在希拉蕊看來,大量的批評其實是言過其實的。第二天,《耶魯每日新聞》報導說,那場示威集合了“紐哈芬歷史上數量最多的與會者,包括留著長發的年輕人、電影拍攝人員和國民警衛隊隊員”。兩天後,在俄亥俄州的肯特州立大學,國民警衛隊開槍射殺了4名參加反戰遊行示威的學生。希拉蕊寫道,那張一名年輕女子趴在一位遇難學生屍體上的著名照片讓她流下了眼淚。

  5月7日,希拉蕊作為大會發言人之一參加了在華盛頓舉行的婦女選民聯盟成立五周年紀念大會,這是她知名度、影響力日益提高的又一體現。為了紀念肯特州立大學槍殺事件的受害者,她佩戴著黑袖章,站在了講台前。後來她說,當講到美國入侵柬埔寨的軍事行為是“不合法、違背美國《憲法》”的行為時,她情緒異常激動。她嘗試著把發生在各大學校園裡慘烈的示威行動介紹給這些年長於她的聽眾們。多年後她說,1970年在耶魯那段動盪不安的日子裡,她奮力爭取的是投入,而“不是破壞或所謂‘革命’”。

  《希拉蕊傳》耶魯的愛情與戰爭(4)

  35年後,已經成為總統候選人提名有力競爭者的參議員希拉蕊卻說要等到完成更多的政治和軍事目標後,美國才能從伊拉克撤軍。在這樣說的時候,她不再慷慨激昂,也不再那麼有說服力。接著,跟在越南戰爭中一樣,在戰爭問題上,希拉蕊和其他大多數參議員一樣投了贊成票,給予了喬治?布希想要得到的授權。一年後,她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獲得了一席之位,成為軍事準備方面的專家。希拉蕊的影響力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點,而她卻一再拒絕利用自己的影響敦促美軍儘快從伊拉克撤軍,這使得民主黨左派中很多支持她的人開始與她漸行漸遠,還有一些人開始產生了一個疑問—她在對越戰爭和對伊戰爭中的截然不同的態度是不是表明她不再年輕幼稚,已經變得成熟穩重了呢?或者,這只不過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政客為了政治前途而放棄了年輕時所堅持的價值觀和原則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