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關羽與張遼

  張遼原為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後又歸屬董卓和呂布,呂布失敗後,投降了曹操,成為曹操手下的名將,與樂進、李典、張、徐晃等齊名。張遼與關羽屬於不同的陣營,為什麼會成為朋友呢?

  《三國演義》說:呂布失敗時,張遼被擒了,曹操要殺他,多虧劉備和關羽苦苦的講情,才得以不死。因為關羽對張遼有這種特殊的恩義,二人才成為朋友。

  但據《三國志·張遼傳》記載:曹操在下邳擊敗呂布,張遼率領其眾投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並沒有曹操要殺張遼,劉備、關羽為之求情的內容,再查劉備和關羽的傳記,也沒有這種記載。根據史書上所透露的信息來推測,大約是呂布到下邳投靠劉備時,關羽和張遼結交的。以後劉備隨曹操住在許都,以及關羽投降曹操期間,二人應多有來往。

  關羽是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市)人,張遼為雁門郡馬邑(今山西朔縣)人,同屬并州。古人重“州里”,同州之人也算是老鄉,比一般人要親近些。

  關於關羽與張遼互相過往的具體情況,史書上只記了二人同解白馬之圍和曹操命張遼探測關羽口氣的兩件事,《三國演義》又有土山勸降的情節,為史籍所無。小說有關關羽和張遼過往的多處描寫,基本上是本於史書,有的參照了《三國演義》(如土山勸降),但基本上還是忠於史實的。

  □ 關於“保皇嫂”

  如上所述,《三國志平話》和《三國演義》所編造的關羽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二皇嫂”,但這是與史實不符的。根據史書記載:劉備到徐州後,屯兵小沛,命關羽守下邳。劉備的妻子應該隨劉備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進攻小沛時,劉備戰敗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隨關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說,關羽在投降時,身邊並沒有什麼“二皇嫂”。

  劉備的妻子很多,這次被擄的是哪位夫人,史書上沒有寫明,我們就不清楚了。下落如何,我們也不知道,以後也沒有歸還的記載。

  《三國演義》說陷入曹營的是甘、糜二夫人,如果我們根據史書考察一下,甘夫人是始終跟隨劉備的,以後隨劉備到荊州,生下了後主劉禪,她的下落很分明,所以這次被擄去的,不應該包括她在內。至於糜夫人,則在這次徐州戰役以後,便不見記載了,很可能在這次被曹兵擄去了。

  《三國演義》說她在赤壁之戰前死於長阪坡,並無史實根據。她是在小沛一帶與劉備失散而被擄的,與關羽的投降並沒有什麼關係。

  □ 曹操善待關羽

  關羽投降後,曹操對他非常重視,“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三國志·關羽傳》)《演義》和戲曲說: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獻金,下馬獻銀,又賜美女十人,錦袍,赤兔馬等等,都是從“禮之甚厚”這句話衍化而來的。

  本傳又說:曹操很欽佩關羽的為人,而觀察到他的心神沒有久留之意,便派張遼去探測關羽的心意。關羽嘆息著說:“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甚厚。但我受到劉將軍厚恩,誓共生死,不可背之。我終究是不會留在這裡的,應當立功報效曹公,然後才能離開。”《傅子》還記載說:張遼想把關羽的話奏報給曹操,又怕曹操因此會殺了關羽;不奏報吧,又不合於事君之道;便嘆息著說:“(曹)公,君父也;羽,兄弟耳!”便如實地向曹操奏報了。而曹操非但沒有殺關羽,反而說:“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

  本傳又記載:後來關羽逃離曹營,去尋找劉備時,左右之人想要去追,曹操卻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為《三國志》作注的南朝史學家裴松之稱讚曹操說:“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關羽離去而不派兵去追)以成(成全)其義,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斯實曹公之休美(美德)。”

  關於關羽投降後關、曹二人的心態和言論,小說基本上是全據上述的史書記載。

  □ 義釋曹操

  “義釋曹操”的故事,見於《三國演義》。大意說:火燒戰船,曹兵潰敗。諸葛亮調遣各路兵馬,堵截曹操的敗兵。關羽主動請纓,去華容道攔截曹操,行前立下了軍令狀。關羽走後,劉備表示擔心關羽念及舊恩,把曹操放走了。

  諸葛亮說:“我夜觀乾(天)象,曹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關羽到了華容道,果然截住了曹操。曹操訴說了昔日的恩義,關羽不忍,終於把他放了。關羽回營,諸葛亮做出要將他斬首的樣子,劉備求情,才把他饒了。

  這事不見史書記載,純屬虛構。上面說過:關羽在隨劉備寄居許都時,曾向劉備提出要殺死曹操,劉備未從。後來關羽投降曹操,曹操待之甚厚,關羽為報答曹操,斬顏良立了一功。在赤壁戰前,劉備被曹操打得慘敗,逃至夏口,關羽仍然埋怨劉備當初沒有殺了曹操。可見根據關羽在赤壁戰前對曹操的這種思想感情,他怎麼能在火燒戰船之後放走曹操呢?

  這個故事既缺乏科學性,在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首先,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卻偏偏派他去華容道攔截,說什麼夜觀天象,曹操命不該死,才送與關羽作人情。這是古代“死生有命”的迷信觀念,本來毫無科學性,諸葛亮卻以此為根據,有意識地把最大的敵人曹操放走了,他的原則性在哪裡?原則是可以拿來做人情的嗎?其次,《三國演義》在這裡宣揚的關羽的“義氣”,也是大成問題的。當時曹劉兩家是你死我活的死對頭,關羽放走了曹操,在這件事上就是背叛了劉備,有何“義氣”可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