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對付俄軍密集炮火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惜彈藥立即實施炮火反擊。俄軍展開這樣規模的炮兵並儲備大量的彈藥,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有時要好幾個星期的時間。儘管他們偽裝得很好,我們的空中偵察和空中照像通常可以發現他們的準備情況,並查出其展開情況。每天夜裡,俄軍都要構築新的發射陣地,但是幾天之內這些陣地一直是空的。不一定哪天早晨,你會發現有幾個陣地上已經有了火炮,進攻以前的兩個夜晚,他們的火炮全部進入陣地。少數情況下,當我們擁有足夠的火炮和彈藥時,趁俄軍開始配置火炮之機,進行有組織的炮火反準備,這樣會取得極好的效果。對其實施空中突擊,證明也是非常有效的辦法。有時,空中突擊能全面破壞俄軍炮兵的展開。
俄軍炮兵採用的進攻戰術,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有了很大改進,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他們的炮火準備形成了真正破壞性的急襲火力。特別是,他們採用了在非常狹窄的地帶內進行間斷射擊的技術,這一狹窄地段有時寬不超過一百米。同時,還對其餘整個防禦正面進行猛烈的射擊,這就給對方造成一種印象,即炮火準備還正在全線進行,而實際上,他們的步兵已經在這一狹窄地段發起了衝擊。
俄軍炮兵儘管有許多缺點,但不失為強大的兵種,史達林對它的稱讚還是恰如其分的。戰爭期間,紅軍在戰場上使用的重型火炮比任何敵國都多。
下面談談俄軍的坦克兵。俄軍擁有的T-34坦克大大優於德軍任一型號的坦克,因此坦克兵在一開戰時就占有很大優勢。對他們一九四二年使用的“KB”重型坦克也不應低估。後來又生產了T-34改進型坦克,最後,到了一九四四年,又生產了史達林號重型坦克,這給我們的“虎”型坦克增添了新的麻煩。俄國的坦克設計師精通他們的坦克事業,他們集中精力解決幾個主要問題:火炮威力,裝甲防護力和越野能力。戰爭期間,他們坦克的避震系統比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都先進。
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俄軍的坦克戰術是很死板的。坦克以小分隊為單位分散使用在寬大正面上,到了一九四二年夏天,俄軍統帥部吸取了前段作戰中的教訓,開始組建編有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的坦克集團軍。坦克軍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方面力量是不很強的,其任務是協助實施突破的步兵師。機械化軍的作用則是向縱深發展突破並追擊敵人,據此,它擁有與坦克軍同樣數量的坦克,只是沒有重型坦克。此外,機械化軍編有大量的摩托化步兵、炮兵和工程兵。俄軍坦克兵就是自從這樣的改編以後才發展壯大起來的。一九四四年,坦克兵已經成為俄軍在戰爭中最強大的進攻力量。
俄軍的坦克集團軍,由於缺乏經驗,起初曾遭受重大損失,特別是他們的中下級指揮官不甚懂得,也不甚適應坦克戰。他們在使用坦克方面不夠大膽,缺乏戰術眼光,不善於迅速定下決心。坦克集團軍最初的一些戰役是完全失敗的。他們把坦克密集地使用在德軍的防禦正面上,他們的行動遲疑不決,完全沒有計劃。成群的坦克互相干擾,常常碰上我們的反坦克炮;在突破我們的防禦陣地以後,本來應當繼續發展勝利,它們卻停頓下來。這可正是德軍單個的反坦克火炮和88毫米炮大顯身手的好時機。有時,一門火炮一小時之內就能毀傷30多輛坦克。我們曾經想過,俄國人既然自己製造了這種武器,為什麼又不去學會使用它。直到一九四二年冬天,俄軍的坦克戰術才有所改進。
對於俄軍坦克兵來說,一九四三年仍然是見學的一年。德軍在東線的慘敗,不是由於俄軍戰術的高明,而是由於德軍最高統帥部戰略上的錯誤,以及俄軍在兵力兵器上的巨大優勢。直到一九四四年,這些坦克和機械化大兵團才發揮了高度的快速力和突擊力,並成為勇敢而有才能的指揮官手中的強大力量。甚至下級軍官也起了變化,他們已能機斷行事,而且願意承擔責任。我“中央”集團軍群的覆滅,羅特米斯特羅夫元帥的坦克由第聶伯河向維斯瓦河的進軍,標誌著紅軍歷史中一個新時期的開始,這也是對西方的嚴重警告。後來,在一九四五年一月俄軍的大舉進攻中,我們再次領教了俄軍坦克的迅猛行動 [ 註:提到紅軍不斷增長的力量,及其坦克兵實施遠距離、高速度作戰行動的能力,我們應當注意一九四五年八月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向滿洲的大舉進攻。 ] 。
俄軍坦克兵突飛猛進的發展,值得研究戰爭的人予以重視。沒有人會懷疑,俄國能造就象塞得里茨、穆拉特或隆美爾這樣的人。他們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間的幾位將領就達到了這樣的水平。然而還不只是成長起來幾個有才華的人。在這過程中俄軍中一群冷漠而無知的人,既沒有經過訓練,也沒有什麼本領,卻成了有頭腦、有才幹的人。經過戰爭的嚴峻考驗,紅軍的坦克乘員比原來的水平提高了許多。這樣的發展要求有高標準的組織和計劃工作。當然,這樣的發展也反映在其它方面。例如,他們的空軍和潛艇艦隊等都在發展,俄軍最高統帥部將採取各種可能的手段促進其發展。
從彼得大帝到一九一七年革命,沙皇軍隊是一支龐大的、裝備笨重、行動遲緩的軍隊。在芬蘭戰役和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二年的作戰行動中,對於紅軍可以作出同樣的評價。俄軍坦克兵的興起改變了所有這些情況。現時,任何涉及歐洲防務的計劃,都必須設想到,蘇聯的強大機群和坦克集團軍襲擊我們,其速度和猛烈程度將使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閃擊戰大為遜色。
俄軍炮兵採用的進攻戰術,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有了很大改進,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他們的炮火準備形成了真正破壞性的急襲火力。特別是,他們採用了在非常狹窄的地帶內進行間斷射擊的技術,這一狹窄地段有時寬不超過一百米。同時,還對其餘整個防禦正面進行猛烈的射擊,這就給對方造成一種印象,即炮火準備還正在全線進行,而實際上,他們的步兵已經在這一狹窄地段發起了衝擊。
俄軍炮兵儘管有許多缺點,但不失為強大的兵種,史達林對它的稱讚還是恰如其分的。戰爭期間,紅軍在戰場上使用的重型火炮比任何敵國都多。
下面談談俄軍的坦克兵。俄軍擁有的T-34坦克大大優於德軍任一型號的坦克,因此坦克兵在一開戰時就占有很大優勢。對他們一九四二年使用的“KB”重型坦克也不應低估。後來又生產了T-34改進型坦克,最後,到了一九四四年,又生產了史達林號重型坦克,這給我們的“虎”型坦克增添了新的麻煩。俄國的坦克設計師精通他們的坦克事業,他們集中精力解決幾個主要問題:火炮威力,裝甲防護力和越野能力。戰爭期間,他們坦克的避震系統比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都先進。
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俄軍的坦克戰術是很死板的。坦克以小分隊為單位分散使用在寬大正面上,到了一九四二年夏天,俄軍統帥部吸取了前段作戰中的教訓,開始組建編有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的坦克集團軍。坦克軍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方面力量是不很強的,其任務是協助實施突破的步兵師。機械化軍的作用則是向縱深發展突破並追擊敵人,據此,它擁有與坦克軍同樣數量的坦克,只是沒有重型坦克。此外,機械化軍編有大量的摩托化步兵、炮兵和工程兵。俄軍坦克兵就是自從這樣的改編以後才發展壯大起來的。一九四四年,坦克兵已經成為俄軍在戰爭中最強大的進攻力量。
俄軍的坦克集團軍,由於缺乏經驗,起初曾遭受重大損失,特別是他們的中下級指揮官不甚懂得,也不甚適應坦克戰。他們在使用坦克方面不夠大膽,缺乏戰術眼光,不善於迅速定下決心。坦克集團軍最初的一些戰役是完全失敗的。他們把坦克密集地使用在德軍的防禦正面上,他們的行動遲疑不決,完全沒有計劃。成群的坦克互相干擾,常常碰上我們的反坦克炮;在突破我們的防禦陣地以後,本來應當繼續發展勝利,它們卻停頓下來。這可正是德軍單個的反坦克火炮和88毫米炮大顯身手的好時機。有時,一門火炮一小時之內就能毀傷30多輛坦克。我們曾經想過,俄國人既然自己製造了這種武器,為什麼又不去學會使用它。直到一九四二年冬天,俄軍的坦克戰術才有所改進。
對於俄軍坦克兵來說,一九四三年仍然是見學的一年。德軍在東線的慘敗,不是由於俄軍戰術的高明,而是由於德軍最高統帥部戰略上的錯誤,以及俄軍在兵力兵器上的巨大優勢。直到一九四四年,這些坦克和機械化大兵團才發揮了高度的快速力和突擊力,並成為勇敢而有才能的指揮官手中的強大力量。甚至下級軍官也起了變化,他們已能機斷行事,而且願意承擔責任。我“中央”集團軍群的覆滅,羅特米斯特羅夫元帥的坦克由第聶伯河向維斯瓦河的進軍,標誌著紅軍歷史中一個新時期的開始,這也是對西方的嚴重警告。後來,在一九四五年一月俄軍的大舉進攻中,我們再次領教了俄軍坦克的迅猛行動 [ 註:提到紅軍不斷增長的力量,及其坦克兵實施遠距離、高速度作戰行動的能力,我們應當注意一九四五年八月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向滿洲的大舉進攻。 ] 。
俄軍坦克兵突飛猛進的發展,值得研究戰爭的人予以重視。沒有人會懷疑,俄國能造就象塞得里茨、穆拉特或隆美爾這樣的人。他們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間的幾位將領就達到了這樣的水平。然而還不只是成長起來幾個有才華的人。在這過程中俄軍中一群冷漠而無知的人,既沒有經過訓練,也沒有什麼本領,卻成了有頭腦、有才幹的人。經過戰爭的嚴峻考驗,紅軍的坦克乘員比原來的水平提高了許多。這樣的發展要求有高標準的組織和計劃工作。當然,這樣的發展也反映在其它方面。例如,他們的空軍和潛艇艦隊等都在發展,俄軍最高統帥部將採取各種可能的手段促進其發展。
從彼得大帝到一九一七年革命,沙皇軍隊是一支龐大的、裝備笨重、行動遲緩的軍隊。在芬蘭戰役和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二年的作戰行動中,對於紅軍可以作出同樣的評價。俄軍坦克兵的興起改變了所有這些情況。現時,任何涉及歐洲防務的計劃,都必須設想到,蘇聯的強大機群和坦克集團軍襲擊我們,其速度和猛烈程度將使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閃擊戰大為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