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最有觀光價值的地方了。……雖然它十分靠近一條主要公路,但一直未被發現、一位名
叫哈麗特·搏伊德的美國女士卻發現了這個地方並指導了它的發掘。
在1903年和1904年博伊德繼續進行她在哥爾尼亞的工作。在1904年末,她已展現出
那座埋藏於小山周圍幾英畝寬的地下城鎮。大約在此區域內比其他房屋大12倍的哥爾尼
亞的最大建築物就迄立在這座小山頂上。博伊德給這個建築物取綽號為宮殿;而其他一
些考古學家有時則稱它為地方長官公署。雖然無人知曉哥爾尼亞人的政治生活和組織情
況,但這座小山頂上的建築物顯然是這座城鎮中地位顯赫人物的住所,具有一到三層百
貨大樓那樣高,其中設有許多小房間和幾個非常大的豪華房間,博伊德認為哥爾尼亞宮
殿好像是克洛薩斯和費斯托夫等地的古代克里特島人大宮殿縮小了的翻版。她也注意了
在那平頂屋面上可以俯瞰令人目眩的米納貝羅海灣及其周圍的峭壁,同時也俯視著那些
擁有浴室的人們住所。
在宮殿北邊的小山最高處,博伊德和她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一處神殿。這是首次發現
最完整的古代克里特島人(譯者註:即米諾斯文化)的宗教神殿,它顯然沒有像其它寺
院那樣被人掠劫過。在神殿裡,有一尊被蛇纏繞著的女神或女祭司的塑像,一張低矮的
祭壇或桌子和幾隻瓶子。
宮殿和神殿都被一條鋪築得很好的道路環繞著,這條道路也包繞著小山頂。非常狹
窄,有時還有階梯的交叉街道通往兩條主要道路。街道兩旁布滿了普通哥爾尼亞居民的
住宅和商店。
哥爾尼亞向人們提供了一個對古代克里特島人(譯者註:或稱為米諾斯文化)異於
以往的見解,它迥然不同於伊文思的大發現和從其他宮殿建築物基礎上所提出的見解,
但哥爾尼亞較小,也許只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城鎮。這些不大的房子,其底層有五至六
小間;很多房屋擁有樓層或屋頂平台。與那些用打磨石磚砌建的大宮殿建築群不盡相同
之處是,這裡的房屋是用未經琢磨的天然石材修造的,然而,博伊德卻發現了古代石膏
的殘跡,這一現象提示了哥爾尼亞人就像許多現代地中海地區的人民一樣己會在牆面上
塗抹一層平順的白色或彩色的石膏了。
博伊德的工作人員驕傲地稱呼這座被他們發掘出來的城鎮為“工業城市”。很多建
築物顯示了它們曾是手工藝作坊,接近宮殿處就是一座木工作坊,裡面有五個鑿子,一
把鋸子和一把斧頭,它們都被仔細地隱藏在門廳過道下面。一家鐵匠鋪俯視著這個海灣,
鋪里有一套製作銅釘和鑿子的模子,可以辨別出的其他建築還有漁民、陶工、織工、鞋
匠和油漆工的作坊。發掘者們在廢墟中找到了許多古代陶器,大多陶器片上都嵌有花、
海藻或貝殼,它們都是在棕色的底色上被漆為紅或黑色。
現在考古學家認為哥爾尼亞就是保護得最完善的米諾斯文化(或古代克里特人的文
化)的一座小城鎮,現代的研究者們已確認哥爾尼亞是建造於公元前1700年米諾斯老宮
殿時期之後。哥爾尼亞城毀於公元前1470年,也就是使米諾斯文化毀滅的那場大災難之
中。其後,克里特島的邁塞勒征服者重新占領和建設了幾年。博伊德的工作隊又在瓦塞
里克找到了更早一些的村落。據信瓦塞里克大約存在於公元前2000年時期。
1904年秋,《紐約時報》對博伊德在第三季度的成果進行了報導。該報導指出公眾
對發現了業已消逝的城市這個聳人聽聞新聞的興趣遠甚於那些耐心拼湊破碎陶器的消息,
報導寫道:雖然公眾興趣較之以前在逐漸淡薄,但是這最後階段的整理工作卻是全部工
作中最為重要的科學工作了。這一早已消失的未知城市的發現,激起了人們更多的遐
想……而比壯觀現場更多的激起人們的想像的卻是那些具有重要意義的出土文物。
1906年,哈麗特·博伊德與一位英國人亨利·哈維斯結婚,他是一位學者兼作家,
他們在美國定居下來,繼後她沒有再去野外考古,而是撰寫一本關於哥爾尼亞的書,這
段時期被稱為她的“自我制約的學術寫作的工作時期”。
在二十世紀初始的幾年中,哈麗特·博伊德做為領導了自己的考古探險隊的第一位
女性和作為發現了一座消失城市的第一位女性而贏得了很高的聲譽。1902年在考古發掘
的間隙時間裡,她穿梭往來於美國東海岸和中西部地區,給美國考古研究院的十個地方
分會做了有關哥爾尼亞考古工作的演講;她是有幸被邀請到這個組織做學術講演的第一
位女性。倫敦的《泰晤士周刊》這樣評論博伊德:“在近東地區由一位女士,尤其是一
位美國女士去指導完成了一個成功的考古勘察,這事發生在婦女解放的這些日子裡是不
足為奇的。”
叫哈麗特·搏伊德的美國女士卻發現了這個地方並指導了它的發掘。
在1903年和1904年博伊德繼續進行她在哥爾尼亞的工作。在1904年末,她已展現出
那座埋藏於小山周圍幾英畝寬的地下城鎮。大約在此區域內比其他房屋大12倍的哥爾尼
亞的最大建築物就迄立在這座小山頂上。博伊德給這個建築物取綽號為宮殿;而其他一
些考古學家有時則稱它為地方長官公署。雖然無人知曉哥爾尼亞人的政治生活和組織情
況,但這座小山頂上的建築物顯然是這座城鎮中地位顯赫人物的住所,具有一到三層百
貨大樓那樣高,其中設有許多小房間和幾個非常大的豪華房間,博伊德認為哥爾尼亞宮
殿好像是克洛薩斯和費斯托夫等地的古代克里特島人大宮殿縮小了的翻版。她也注意了
在那平頂屋面上可以俯瞰令人目眩的米納貝羅海灣及其周圍的峭壁,同時也俯視著那些
擁有浴室的人們住所。
在宮殿北邊的小山最高處,博伊德和她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一處神殿。這是首次發現
最完整的古代克里特島人(譯者註:即米諾斯文化)的宗教神殿,它顯然沒有像其它寺
院那樣被人掠劫過。在神殿裡,有一尊被蛇纏繞著的女神或女祭司的塑像,一張低矮的
祭壇或桌子和幾隻瓶子。
宮殿和神殿都被一條鋪築得很好的道路環繞著,這條道路也包繞著小山頂。非常狹
窄,有時還有階梯的交叉街道通往兩條主要道路。街道兩旁布滿了普通哥爾尼亞居民的
住宅和商店。
哥爾尼亞向人們提供了一個對古代克里特島人(譯者註:或稱為米諾斯文化)異於
以往的見解,它迥然不同於伊文思的大發現和從其他宮殿建築物基礎上所提出的見解,
但哥爾尼亞較小,也許只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城鎮。這些不大的房子,其底層有五至六
小間;很多房屋擁有樓層或屋頂平台。與那些用打磨石磚砌建的大宮殿建築群不盡相同
之處是,這裡的房屋是用未經琢磨的天然石材修造的,然而,博伊德卻發現了古代石膏
的殘跡,這一現象提示了哥爾尼亞人就像許多現代地中海地區的人民一樣己會在牆面上
塗抹一層平順的白色或彩色的石膏了。
博伊德的工作人員驕傲地稱呼這座被他們發掘出來的城鎮為“工業城市”。很多建
築物顯示了它們曾是手工藝作坊,接近宮殿處就是一座木工作坊,裡面有五個鑿子,一
把鋸子和一把斧頭,它們都被仔細地隱藏在門廳過道下面。一家鐵匠鋪俯視著這個海灣,
鋪里有一套製作銅釘和鑿子的模子,可以辨別出的其他建築還有漁民、陶工、織工、鞋
匠和油漆工的作坊。發掘者們在廢墟中找到了許多古代陶器,大多陶器片上都嵌有花、
海藻或貝殼,它們都是在棕色的底色上被漆為紅或黑色。
現在考古學家認為哥爾尼亞就是保護得最完善的米諾斯文化(或古代克里特人的文
化)的一座小城鎮,現代的研究者們已確認哥爾尼亞是建造於公元前1700年米諾斯老宮
殿時期之後。哥爾尼亞城毀於公元前1470年,也就是使米諾斯文化毀滅的那場大災難之
中。其後,克里特島的邁塞勒征服者重新占領和建設了幾年。博伊德的工作隊又在瓦塞
里克找到了更早一些的村落。據信瓦塞里克大約存在於公元前2000年時期。
1904年秋,《紐約時報》對博伊德在第三季度的成果進行了報導。該報導指出公眾
對發現了業已消逝的城市這個聳人聽聞新聞的興趣遠甚於那些耐心拼湊破碎陶器的消息,
報導寫道:雖然公眾興趣較之以前在逐漸淡薄,但是這最後階段的整理工作卻是全部工
作中最為重要的科學工作了。這一早已消失的未知城市的發現,激起了人們更多的遐
想……而比壯觀現場更多的激起人們的想像的卻是那些具有重要意義的出土文物。
1906年,哈麗特·博伊德與一位英國人亨利·哈維斯結婚,他是一位學者兼作家,
他們在美國定居下來,繼後她沒有再去野外考古,而是撰寫一本關於哥爾尼亞的書,這
段時期被稱為她的“自我制約的學術寫作的工作時期”。
在二十世紀初始的幾年中,哈麗特·博伊德做為領導了自己的考古探險隊的第一位
女性和作為發現了一座消失城市的第一位女性而贏得了很高的聲譽。1902年在考古發掘
的間隙時間裡,她穿梭往來於美國東海岸和中西部地區,給美國考古研究院的十個地方
分會做了有關哥爾尼亞考古工作的演講;她是有幸被邀請到這個組織做學術講演的第一
位女性。倫敦的《泰晤士周刊》這樣評論博伊德:“在近東地區由一位女士,尤其是一
位美國女士去指導完成了一個成功的考古勘察,這事發生在婦女解放的這些日子裡是不
足為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