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共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和社民黨第四十次代表大會。同月 21—22 日,根據兩黨 代表大會的決議,兩黨舉行聯合代表大會,成立了“德國統一社會黨。”成 立之初有 130 萬黨員,其中原社會民主黨員 68 萬人,原共產黨員 62 萬。威 廉·皮克和格羅提渥共同擔任主席。黨的綱領規定黨的目標是“擺脫任何剝 削和壓迫,擺脫經濟危機、貧困、失業和帝國主義的戰爭威脅”,實現社會 主義。

  西占區共產黨和社民黨的地方組織也試圖實現統一,但受到舒馬赫集團 的阻撓。由於占領當局的干預,西占區共產黨未能改稱統一社會黨,仍保持 原名,由馬克斯·雷曼任主席。隨著東西方關係的惡化,該黨同統一社會黨 總部的聯繫日漸困難,1948—1949 年逐漸獨立。1946 年 5 月 11 日,西占區 社民黨在漢諾瓦舉行戰後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舒馬赫為黨的主席,奧倫豪 爾為副主席。同年 10 月,該黨發表《社會綱領》,要求保證工人全部就業, 提高工資,凍結物價,實行同工同酬,改善糧食和燃料供應,實行 12 天休假 制等。該綱領使社民黨的影響擴大,到 1946 年末,黨員人數已超過社民黨鼎 盛時期的 1931 年,達 71.1 萬人,其中主要是工人和職員。

  除社民黨和共產黨之外,原天主教中央黨的活動家在戰後創建了“基督 教民主聯盟”。該名稱一是強調基督教的整體意識,爭取團結各個教派的力 量,二是避免使用“黨”這個字,以吸引各個階層的人士。1945 年 12 月中 旬,各地的基民盟組織在巴特戈德斯貝格舉行第一次超地區性會議,會議統 一了各地組織的名稱,並成立了一個各占領區間的聯絡委員會,會址設在法 蘭克福。但未能形成一個統一的領導機構。1947 年 2 月,各占領區的基民盟 組織又在柯尼施泰因舉行代表大會,但仍未實現統一,只推舉了一個“工作 組”和“五人委員會”作為臨時協調機構。直至 1950 年 10 月,該黨才在戈 斯拉爾會議上實現統一,由康納德·阿登納任主席。基民盟成立初期,曾提 出一些激進的政治主張,如 1947 年 2 月英占區的基民盟提出的《阿倫綱領》, 宣稱“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已不符合德國人民的國家和社會切身利益”, 因此必須“從根本上加以革新”,私人資本擁有無限統治權力的時期已成為 過去,必須建立“企業主和工人之間的新關係”。但 1949 年的《杜塞道夫 綱領》就有所後退,以“社會市場經濟”的要求來取代生產資料“社會化” 的主張。1947 年 2 月,由約瑟夫·米勒擔任主席的巴伐利亞州的“基督教社 會聯盟”與基民盟簽訂協議,決定兩黨在議會活動中合而為一,取名“基督 教民主社會聯盟。” 1947 年基民盟—基社盟的黨員人數共 65 萬,其中蘇占 區約 25 萬。

  以原人民黨和民主黨成員為基礎的自由民主黨的基層組織從 1945 年 6 月起陸續在各占領區出現,1948 年 12 月西占區的自由民主黨建立中央機構, 特奧多爾·豪斯當選主席。該黨代表中小企業主、官吏、職員、上層知識分 子、部分手工業者和農民的利益,堅持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力主企業自由經 營和競爭,拒絕任何“社會化”和“經濟民主”的思想。

  除上述較大的政黨外,在蘇占區,1948 年成立了“民主農民黨”和“國 家民主黨”,前者以農民、同農業有聯繫的職員和知識分子為基礎,後者以 中等階層為基礎。在西方占領區,一部分前天主教中央黨人恢復了中央黨。 原“德意志漢諾瓦黨”改組成“德意志黨”。地方政黨有“巴伐利亞黨”等。

  四國占領時期的德國經濟概況

  1944 年 9 月,美國財政部長小亨利·摩根索提出處理戰後德國的方案, 稱“摩根索計劃”。計劃設想在政治上肢解德國,經濟上削弱德國,強調剝 奪德國的工業,使它成為農牧國家。計劃遭到美國國務卿的反對,他認為肢 解、削弱德國有利於蘇聯,不利於美國。1945 年的波茨坦會議確定了處置德 國的政治、經濟原則。根據“波茨坦會議”精神,蘇美英法四國管制德國的 經濟原則主要是消滅壟斷組織和限制工業發展消除軍事潛力等。

  1946 年 3 月,盟國管制委員會通過了“限制工業計劃”,規定德國的工 業生產能力要降低到 1938 年水平的 50—55%,全國生活水平降低到 1932 年 的水平。該規定把德國工業分為三類:造船業、飛機製造業、無線電器材制 造業、軸承製造業、重型工具機製造業、拖拉機製造業、合成燃料生產、丁鈉 橡膠等 14 項可直接用於軍事目的的工業要予以禁止;化學工業、鋼鐵工業、 電氣工業和汽車工業等 12 項能夠用於軍事但基本上還是民用的工業要加以 限制;沒有任何軍事意義的工業則聽任自由發展。當時西方國家儘管已放棄 了“摩根索計劃”,但仍然希望出現“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 的局面。根據“限制工業計劃”的規定,西方占領區預計要拆除 1800 個工廠 企業。然而,隨著美蘇冷戰的興起,西方國家的對德政策略有轉變,為了將 西部德國改造成“遏制”社會主義陣營的橋頭堡,他們開始停止削弱西占區 的政策。1947 年 8 月,美英兩國發表“修正的工業限制計劃”,規定允許兩 國占領區的工業水平提高約 1/3—2/5,使其允許的工業生產能力達到 1938 年水平的 70—75%。與此同時,兩國開始調整占領區的經濟政策,重點恢復 基礎工業的生產能力。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從 1947 年起西方占領區的經濟 狀況開始有所好轉。如以 1936 年德國工業生產指數為 100,1946 年美、英、 法占領區的指數分別為 41、34、36,而蘇占區為 44,到 1949 年,美英占領 區達到 86,法占區達 78,蘇占區為 68。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