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結束後,各占領區在本區範圍內也進行了稍低級

  別的審判。美國占領當局從 1946 年到 1949 年在紐倫堡舉行了 12 次審判,其 對象為醫生、法官、壟斷資本家、外交部官員、最高統帥部成員、個別軍事 將領和黨衛隊高級官員。法占區審理了薩爾區資本家赫爾曼·勒希林的案件。 英占區審判了陸軍元帥凱塞林和曼斯坦因等高級軍官。在蘇占區,除了軍事 法庭進行審判外,管制委員會還發布了第十號法令,對一些特殊案犯進行處 置。在西方占領區總共判處了 5025 名被告,其中 806 人被判死刑。

  “非納粹化”是大戰末期蘇美英 3 國首腦一致確定的對德原則。波茨坦

  會議通過的《管制初期處置德國的原則》規定:“納粹頭目、有勢力的納粹 支持者、納粹機構和組織中的高級官員以及其它危害盟國占領或其目的者, 均應加以逮捕和拘留”,“一切不是僅僅在名義上參與納粹黨活動的納粹黨 成員以及敵視盟國目的者,不得擔任公職或半公職,不得在重要的私人企業 中占據負責職位。”然而在具體實行中,各占領區的做法各不相同。在蘇占 區,剷除法西斯殘餘的工作同實行民主改造緊密結合。1945 年 7 月,經德共 倡議,四個主要政黨結成“反法西斯民主聯盟”,這個聯盟在團結廣大民眾 完成一般民主任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在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下,納粹黨積 極分子和其它反動官吏被清除出各級行政機構,戰犯和納粹罪犯的企業被沒 收,納粹積極分子被趕離企業崗位,經公民投票表決,狂熱的納粹分子、戰 犯、納粹黨和政府所擁有的財產全部交歸人民自治機構管理。土地改革摧毀 了軍國主義和擴張主義的重要支柱容克地主的經濟基礎。這些措施不僅廢除 了舊的社會經濟結構,而且為德國東部地區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條件。美 占區的“非納粹化”工作前後起伏較大。占領初期,美國占領當局試圖整肅 全部納粹黨員,規定凡 1937 年 5 月 1 日以前加入納粹黨的官員必須在 1945

  年夏辭職,所有納粹黨員都不得在私人企業中就業。然而,這樣做涉及到的 人太多,以致行政和經濟管理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隨著東西方關係的 緊張,當局於 1946 年 3 月頒布《德國消除民族社會主義和軍國主義法》,開 始縮小清洗範圍。根據法令規定,美占區內 18 歲以上的德國人都必須填寫“登 記表”,表內有 133 個項目,涉及職業和政治經歷等。當局從 1300 萬份登記 表中篩選出約 300 萬人作重點審查,按不同情況將審查對象分成 5 類:重犯; 一般犯;輕犯;脅從者;免於追究者。然後根據不同分類,分別給予 10 年和

  10 年以下徒刑、強迫勞動、沒收財產、開除公職、剝奪選舉權、向納粹受害 者賠償損失等懲罰。最後,美占區內有 93 萬人受到處罰,其中約 60 萬人是 罰款。英占區的“非納粹化”運動基本上按司法程序進行,而且對審查對象 的判決較寬。法占區當局不信任所有的德國成年人,故而對“非納粹化”不 太熱心,注重於通過改造學校來教育青少年。

  戰後德國政黨的重建與改組

  納粹政權崩潰後,原被納粹黨取締或轉入地下的政黨重新恢復活動,其 中一部分以原有的形式重整旗鼓,另一部分則經過分化組合,以新黨的形式 出現。此外,又有不少新黨成立。這些政黨大部分是全國性政黨,在各占領 區都有其基層組織,然而隨著東西方關係的緊張,這些黨的蘇占區和西占區 部分逐漸獨立。

  1945 年 6 月 10 日,蘇占區軍事行政當局頒布命令,准許成立民主政黨

  和團體,准許原有的民主政黨和團體恢復活動。6 月 11 日,德共發表聲明, 分析了戰後德國的狀況,指出德共的任務是在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根除納粹 主義,消滅資本主義壟斷組織和地主所有制,建立真正民主的國家管理制度。 在人民民主革命階段,共產黨要求與社會民主黨聯合乃至合併,擴大在群眾 中的影響和地位。

  當時社會民主黨內部存在著三個派別。一派是蘇占區的奧托·格羅提渥

  領導的社會民主黨中央委員會,戰時,他們在柏林堅持領導地下鬥爭。戰後, 他們認為必須修改社民黨原有的指導原則和方針,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 訓,同共產黨建立合作關係。另一派則是西占區漢諾瓦的庫特·舒馬赫領導 的社會民主黨“中央局”,他們反對柏林中央委員會的路線,拒絕同德共統 一行動。他們認為“階級鬥爭的思想粗暴化簡單化”,強調忽視階級內容的 自由、民主、人權,要求保護商業和農業中產階層,分散大土地所有制,把 大工業、大財團、動力經濟和交通事業國有化。1945 年 10 月,舒馬赫邀集 西占區內的擁護者,在漢諾瓦附近的文寧森修道院舉行代表會議,通過決議, 把柏林中央委員會的權力局限在蘇占區,而把“舒馬赫常設局”的職權擴大 到西方三個占領區,成立了“社會民主黨西部占領區中央委員會。”以埃里 希·奧倫豪爾為首的前社會民主黨執委會中的流亡者形成第三派,該派力量 較弱,政治主張同舒馬赫派相似,也反對同共產黨聯合。

  1945 年 6 月 19 日,蘇占區成立了德國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工作委 員會。同年 12 月,兩黨中央委員會舉行聯席會議,對實現兩黨統一達成了原 則性協議。1946 年 2 月,兩黨全權代表一致批准特別委員會事先擬定的建立 統一工人政黨的基本原則和目標。同年 4 月 19—20 日,在柏林分別舉行了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