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的口號下,掀起了抵制大商號、交易所和消費合作社的運 動。衝鋒隊頭目們則大肆攫取地方政府官員職位。到 1933 年底,普魯士邦的 市、鎮長中只有 14.3%留任,其餘都成了衝鋒隊頭目的“戰利品”。幾乎所 有普魯士大城市的警察局長都由衝鋒隊領袖擔任。衝鋒隊的特派員還掌管了 部分行政部門,控制了市政府、新聞教育單位和市民大會。

  希特勒面臨這股浪潮的衝擊,為了保證其政權的群眾基礎,儘量在宣傳

  上對中下層民眾採取安撫政策。1933 年 5 月,希特勒和德意志勞動陣線頭目 羅伯特·萊伊先後向工人發表講話,表示要保護工人免遭資本主義的剝削, 擴大工人的權利。但是,在涉及中下層民眾和壟斷資本之間利益分配的實際 問題上,特別是當兩者不能兼顧時,希特勒基本上維護了後者的利益。1933

  年 3 月 12 日,政府頒布《保護零售商法令》,規定 1934 年 7 月 1 日以前不

  得開設新的零售商店。同年 5 月和 7 月,戈林和赫斯分別發布命令,禁止“工 商業中產階層戰鬥同盟”和納粹黨員對經濟事務或大工商企業採取任何干預 行動。同年 8 月,“戰鬥同盟”被迫解散,成千上萬的小資本公司轉化為大 業主或大股東領導的公司。工人農民的利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1933 年 7 月, 希特勒多次發表講話,要求納粹革命告一段落,轉入對“千百萬人進行教育” 的新階段。與此同時,華格納被解職,由凱普勒接替。

  小資產階級中下層民眾的不滿情緒陡漲,1933 年夏秋起,納粹黨內出現 要求實行“第二次革命”的口號,而衝鋒隊則是呼叫這一口號的中堅力量。 該口號的含義是:納粹黨獲取政權是“第一次革命”或“民族革命”,緊接 著應該實行“第二次革命”或“社會革命”,接管大企業,整肅政府機關, 用暴力手段打擊壟斷資產階級和舊官僚機構,完全控制德國的政治經濟機 器。1934 年,柏林、漢堡等 8 個城市,都發生了衝鋒隊騷動,要求希特勒實

  現關於社會問題的諾言。 與此同時,衝鋒隊與國防軍的關係也逐步惡化。希特勒對國防軍非常重

  視,多次表示尊重其“非政治性和超黨派性”的獨立地位,並在相當長的一 段時間內不插手其內部事務。勃洛姆貝格則在堅持國防軍的獨立地位、不允 許納粹黨直接插手軍內事務和不准許軍官加入納粹黨的前提下,採取了同納 粹黨全面合作的態度。然而,衝鋒隊的規模急劇膨脹,從 1932 年的 40 萬人 發展到 1934 年的 250 萬人。它既羨慕國防軍的聲望和地位,又不滿其政治上 對納粹“革命”的保留態度,羅姆在個人野心的驅使下,希望以衝鋒隊取代 國防軍。1933 年 2 月,衝鋒隊和國防軍圍繞青年組織的管理權問題首次展開 爭奪,在希特勒干預下雙方各作讓步。同年 8 月,衝突再起,羅姆提出以沖 鋒隊為基礎組建新的“人民軍”,把國防軍降到掌管士兵訓練事務的地位。

  1934 年 2 月,羅姆的要求再次加碼,在內閣會議上提議成立新的政府部,負 責領導國防軍、衝鋒隊、黨衛隊、鋼盔團、退伍軍人組織等一切武裝組織, 並要求自任部長。

  中下層民眾的支持曾是希特勒上台的重要籌碼,衝鋒隊更是他攫取政權 的重要工具,羅姆被認為是希特勒的“親密戰友”。面臨衝鋒隊同壟斷資產 階級和國防軍的衝突,希特勒試圖在不損害同後者進一步合作的前提下,以 一定的讓步來平息由衝鋒隊反映出來的小資產階級勢力的不滿情緒。1933 年

  12 月 1 日,政府頒布《確保黨和國家團結法》,任命羅姆為政府不管部部長。

  1934 年初,希特勒致信羅姆,從頭到尾使用“你”這個親密稱呼,頌揚衝鋒 隊在確保“納粹革命”勝利和納粹國家及人民的生存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 貢獻。同年 2 月,政府又頒布《關於國家運動戰士供應法》,規定在國家運 動的政治鬥爭中患病或受傷的納粹黨員或衝鋒隊員,將同一次大戰中受傷的 人員一樣,能得到國家的撫恤金或補助金。但是希特勒很清楚,無論是對內 鞏固自己的地位和確立獨裁大權,還是對外擴張侵略和奪取世界霸權,都必 須取得壟斷資本和國防軍的全力支持。因此,當羅姆和衝鋒隊同壟斷資產階 級及國防軍的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時,或者說壟斷資產階級和國防軍不能再 容忍納粹黨內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呼聲時,希特勒便決定清洗衝鋒隊,壓 制“第二次革命”的要求。

  1934 年 6 月初,希特勒假意同羅姆商定,准許衝鋒隊在 7 月份休假一

  個月。 6 月 30 日,在國防軍、戈林和希姆萊的支持下,希特勒以羅姆準備 在柏林和慕尼黑髮動政變為藉口,親自趕到羅姆等人度假的維西小城,逮捕 並處決了羅姆。同時,黨衛隊奉命清洗衝鋒隊,屠殺了 1070 人,逮捕 1120 人。希特勒還趁機排除政敵,殺害了施萊歇爾及其助手布雷多、格雷戈爾·施 特拉瑟,以及巴本的兩名助手。這一屠殺事件被稱為“長刀之夜”。衝鋒隊 遭清洗後一蹶不振,其地位由黨衛隊取代。

  1934 年 8 月 2 日,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在壟斷資產階級和國防軍的支持 下,頒布《國家首元法》,正式確立獨裁統治體制。法令規定將德國總統和 總理的職位合併為一。希特勒就任國家領袖兼政府總理,擁有武裝力量最高 統帥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