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甚至提議在公共場所和發電廠製造爆炸事件,然後歸罪於反動勢力。 中部地區的工人群眾響應共產黨的號召,舉行總罷工,並同前來鎮壓的

  警察和國防軍展開武裝搏鬥。漢堡、勞齊茨、魯爾區、圖林根和其他地區的 群眾也舉行了罷工和抗議示威。3 月 24 日,艾伯特總統宣布薩克森處於戒嚴 狀態,並任命赫爾辛為民政專員。赫爾辛一面增派武裝力量進入中部地區, 一面派人封閉共產黨地區機關報《階級鬥爭》和《曼斯費爾德人民報》,並

  禁止出售《紅旗報》。3 月底,保安警察部隊便完全平息了中德地區工人的 武裝抵抗。4 月 1 日,德共中央決定停止總罷工。

  “三月起義”使德共領導機構發生分裂,克拉拉·蔡特金和多伊米希等 人宣布退出中央執行委員會,普通黨員也有一半以上退黨。以保羅·萊維和 多伊米希為首的反對派組成“共產主義協會”,不久該組織併入獨立社會民 主黨。1922 年 9 月,獨立社民黨併入社民黨。

  漢堡起義

  共產黨在 1921 年“三月起義”失敗損失較大,但到 1922 年秋,黨員人 數又回升到約 22 萬人。1923 年 2 月起,各地開始組建工人自衛組織“無產 階級百人團”。到 10 月初,全國已建立了 800 個“無產階級百人團”,團結 了約 10 萬名工人。其中約 650 個系由共產黨員、社會民主黨員、無黨派人士 和工會會員聯合組成。法比軍隊占領魯爾後,德共中央要求德國人民進行兩 條戰線即反對法國和德國資本家的鬥爭。但是在 1923 年 8 月以前,以布蘭德 勒為首的德共領導集團在實際行動中是把反對法國占領當局放在主要位置, 而以“推翻古諾政府,建立工人革命政府”的口號作為宣傳動員群眾的手段。

  1923 年春,各地工人的罷工鬥爭還處於零星和分散的狀態。5 月起,群

  眾性的抗議鬥爭在全國此伏彼起,在許多城市,無產階級百人團第一次走在 示威隊伍的前列。到 8 月份,工人運動進入了開展全國總罷工的新階段,推 翻古諾政府、建立工人政府的口號已成為罷工工人的實際要求。古諾政府在 內外交困中下台後,斯特雷澤曼政府停止了“消極抵抗”政策,著手同西方 國家協商平息危機,同時為了恢復國內“秩序”,開始鎮壓共產黨和工人運 動。德共中央在共產國際推動下,決定把鬥爭矛頭直接指向魏瑪政權,並通 過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奪取政權,建立工農政府。以後,德共成立了常設軍事 委員會,負責具體制定起義計劃。該委員會考慮以薩克森和圖林根兩邦作為 革命的根據地,共產黨員參加邦政府,推動社會民主黨部長武裝工人,加強 無產階級百人團,然後在兩邦發動全面起義,控制中德地區,並從薩克森出 發向柏林進軍,從圖林根出發向巴伐利亞進軍,奪取整個德國。為了轉移敵 人注意力,他們要求漢堡首先起義。

  10 月 10 日,薩克森成立由 2 名共產黨人和 5 名社會民主黨人共同組成

  的工人政府。同月 16 日,2 名共產黨人與 5 名社會民主黨人組成圖林根工人 政府。但是這 4 名共產黨部長把自己的行動局限在魏瑪憲法和邦議會允許的 範圍內,沒有著手解除資產階級的武裝並武裝工人。

  10 月 20 日,德共中央下達決議,要求漢堡等地按原定計劃發動武裝起 義,要求全國舉行總罷工。翌日,薩克森政府同各地工廠委員會和工會的代 表共 400 餘人在開姆尼茨舉行會議,討論武裝起義事宜。共產黨人要求舉行 總罷工和武裝起義,但遭到大部分社會民主黨人反對,格·格勞佩甚至聲明, 如果通過總罷工的決議,社民黨代表就要退出會議。最後,會議迫使德共中

  央撤銷了 10 月 20 日的決議。

  但是漢堡的共產黨組織沒有接到通知,仍在 10 月 23 日舉行武裝起義, 以台爾曼為首的 300 名共產黨員和工人群眾出其不意地襲擊工人區的警察哨 所,奪取武器,然後攻擊城內的敵人。沒有參加戰鬥部隊的共產黨員則前往

  各區從事宣傳鼓動,爭取勞動群眾支持。但是,由於共產黨人在企業中紮根 不深,未能鼓動起廣泛的罷工和武裝起義。只有數百名成員的戰鬥部隊同 20 倍的優勢軍隊對抗了 3 天,終因力量懸殊,於 10 月 25 日夜有秩序地撤出戰 斗。

  早在 10 月 21 日,德國政府便下令國防軍開進薩克森。漢堡起義失敗後, 斯特雷澤曼政府要求薩克森工人政府解散,遭到拒絕後,艾伯特總統於 10

  月 29 日動用憲法第四十八條,委派人民黨人海因策接管薩克森政府。11 月

  12 日,共產黨部長被迫退出圖林根工人政府。起義失敗後,軍警大肆逮捕, 有千餘人被判刑。12 月 21 日,政府下令取消 8 小時工作日制,這樣就剝奪 了十一月革命的一項重要成果。

  納粹黨成立

  20 世紀初,壟斷資本主義獲得快速發展,加劇了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 消亡和小生產者的分化破產,特別是在一次大戰期間,政府為了便於控制生 產,大力扶持大企業,中小企業相應地受到排擠或吞併。戰後初期,各國爆 發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下層民眾在通貨膨脹中深受其害,工人大量失業。 這樣,在一次大戰結束前後,資本主義國家內中下層民眾產生了強烈的反資 本主義情緒。在戰後國際新格局形成的過程中,戰敗國受到了嚴厲懲罰,部 分實力不足的戰勝國也沒有分得預期的戰利品,在這些國家中激起了強烈的 民族復仇主義或民族沙文主義情緒。另外,以俄國十月革命為開端的歐洲無 產階級革命,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害怕資本主義制度被推翻,因而積 極縱容和支持反蘇反共勢力,而一部分中下層民眾則害怕社會主義制度會消 滅私有制,因而投奔了反對資本主義制度、鼓吹民族復興和擴張而又主張保 存私有制的社團。諸多因素的結合,使得一次大戰結束後,法西斯運動在一 些國家內不同程度地發展起來。在中歐,則興起了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運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