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18 年 4 月,奧匈帝國境內 1904 年建立的“德意志工人黨”恢復活動,

  並改名為“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以卍作為標幟。奧匈帝國瓦解後, 該黨分裂成奧地利、波希米亞和上西里西亞 3 個分支組織。為了協調和統一 各國的民社運動,3 個分支組織又聯合組成了“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國際 局”,並竭力敦促德國的類似組織參加活動。

  1918 年 3 月,慕尼黑機車廠機工德萊克斯勒以本廠同事為主要成員,成

  立了擁有幾十名成員的“獨立工人委員會”。同年秋,德萊克斯勒又和報社 記者哈勒一起組建了“政治工人集團”。不久,德萊克斯勒不顧哈勒反對,

  於 1919 年 1 月 5 日將獨立工人委員會和政治工人集團合併,組成了“德意志 工人黨”。該黨追求“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空想,其活動宗旨包括“聯 合一切勞動者反對借貸資本和“利息奴役制”,使勞動者得以分享紅利;將 熟練工人從無產階級隊伍中分離出來,列入中產階級的行列,同時犧牲大資 本的利益來擴大和加強中產階級;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國際主義學說,反對猶 太人,要求結束階級鬥爭。

  1919 年 9 月,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黨,並成為領導委員會的第七名委 員,該黨的發展方向隨即開始變化。

  希特勒出身於奧地利沒落小資產階級的家庭,曾在維也納和慕尼黑流

  浪,1914 年參加德國軍隊,在西線作戰。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形成了根深蒂固 的德意志民族沙文主義、種族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反共偏見。

  1919 年底,德意志工人黨開始制定黨綱。弗德爾、羅森貝格、希特勒、 迪特里希·埃卡特、德萊克斯勒等人都提出了不同的主張,最後由希特勒和 德萊克斯勒執筆起草,形成了《二十五點綱領》。綱領具有兩個重點:(一) 強烈的德意志民族沙文主義。要求建立“民族國家”,打破凡爾賽體系的束 縛,實行對外擴張政策。主張“一切德意志人在民族自決權的基礎上聯合成 為一個大德意志國”,“要求得到領土和土地(殖民地)來養活我國人民和 遷移我國過剩的人口”。(二)小資產階級的社會改革要求。這有著強烈的 反壟斷資本和反大地主的傾向,但又要求保存私有制,屬於一種帶有封建色 彩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或自耕農式的社會主義空想。希特勒對這種“社會 主義”改革要求是不感興趣的,但迫於黨內的普遍情緒,未便反對,而是一 有機會就試圖修改或重新解釋,將之納入“國家主義”和反猶的軌道。1920

  年 2 月 24 日,希特勒在一次集會上將黨綱公之於眾。

  1920 年 4 月,德意志工人黨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① 對“民族社會主義”一詞,納粹黨內不同的派別有不同的解釋。一種意見認 為“民族”與“社會”兩個概念不可分割,“民族社會”即“德意志社會”, 亦可稱作“民族社會主義”的社會,是德國特有的國家和社會制度。在這種 社會中,沒有階級分野,沒有猶太人。黨內小資產階級激進派代表人物奧托·施 特拉瑟強調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重要性,他曾對希特勒說:“民族社 會主義是由兩個詞彙組成的,其重點是‘社會主義’一詞。??根據德文的 語法,組合詞的第一個詞是第二個詞——主要概念的修飾詞”。希特勒卻對 “社會主義”作了獨特的解釋:“任何人只要準備以民族事業為己任,再沒 有高出民族利益之上的理想;任何人只要了解我國偉大的國歌《德意志高於 一切》的意思是在自己心目中世界上再沒有東西高於德國、德國人民和德國 土地,這樣的人就是社會主義者”。這種“社會主義”實際上是國家主義加 集權主義,而且只是“民族主義”的從屬和補充。希特勒這種偷梁換柱的手 法不僅旨在抵制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運動,也是為了利用當時的社會主義 運動潮流,網羅更多的支持者。

  1920 年夏,納粹黨又推出分別代表“社會主義”、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

  的紅底白圓心、中間鑲嵌黑卍的黨旗。12 月,該黨用 6 萬馬克收買了一家反 猶小報《人民觀察家報》作為黨報,初期每周出版兩期,1923 年 2 月改為日 刊,日發行量約 7000 份。

  納粹黨初期繼續實行集體領導制,由德萊克斯勒擔任主席。1921 年夏, 該黨領導委員會大部分成員感到希特勒有獨裁傾向,趁他前往北德聯絡民族 主義分子之機,策劃撤銷其職務。但未能成功。經過黨內兩次特別會議,希 特勒攫取了主席職位,並修改黨章,在黨內確立了“領袖原則”,撤銷領導 委員會,自任黨的“領袖”①。

  希特勒在“強者即勝利者”的思想支配下,積極籌組黨的武鬥組織。1920 年,他糾集部分退伍軍人和志願兵團成員組成糾察隊,用以保護本黨集會, 對付其他政黨,特別是對付共產黨。1921 年 10 月,該組織改名為“衝鋒隊”,

  ① 德文簡稱“納粹黨”(Nazi-Partei)。

  ① Fhrer,又譯“元首”。

  因隊員著褐色制服,佩卍臂章,又得名“褐衫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