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把戰費轉嫁到國內人民身上,統治當局又大量發行公債、徵稅和增 加貨幣發行量。在總共戰費 1600 億馬克中,靠發行公債就籌集了 980 億。1916 年起開始徵收的戰爭贏利稅收入僅夠支付公債的利息。紙幣發行額從 1914

  年 6 月的 180 億馬克增加到 1918 年底的 250 億。這些又極大刺激了通貨膨脹, 加劇了經濟混亂和恐慌,加深了國內的政治危機。

  卡爾·李卜克內西和“斯巴達克派”

  《非常法》被廢除後,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在 1890 年改名為社會民主 黨,並制定《社會民主黨 1891 年綱領》,消除拉薩爾主義影響,但仍存在機 會主義錯誤。1895 年社會民主黨內出現了伯恩施坦修正主義思潮。20 世紀 初,德國社會民主黨形成左、中、右三個派別,中派不斷向右派妥協,1913 年右派首領艾伯特等人實際上掌握了黨的領導機關,控制了大多數黨組織。 大戰爆發後,德國社會民主黨內的修正主義分子鼓吹護國主義,支持政 府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他們進行沙文主義宣傳,歪曲戰爭性質,矇騙工人。 德國工會總委委員威·楊松在他的《工人的利益與戰爭的結果》文集中竭力 證明:德國進行的戰爭符合德國無產階級對幸福和社會安定的要求。黨的主 席胡·哈阿茲在 8 月 4 日的聲明中宣布:“我們不會在危急關頭將祖國棄置 不顧”。他們甚至蠱惑人心地驚呼德國將遭受哥薩克人的入侵,給戰爭披上 民主政治反對野蠻的沙俄專制政治的自由戰爭的外衣。就在德對俄宣戰的第 二天,8 月 2 日,為修正主義者控制的德國自由工會理事會決定:支持帝國 政府在總動員期間採取的措施,停止反資鬥爭,工會聯合會的財力和組織機 構應為戰爭服務。就在德對法宣戰的當天,8 月 3 日,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

  以 74 票對 14 票決定在次日召開的帝國國會中投票贊成軍事預算,無條件地

  同意給帝國政府的數十億戰爭撥款。兩天後,黨的執行委員會公開號召黨員 支持戰爭。在與政府的談判中,社會民主黨國會議員愛·大衛甚至表示願意 使社會民主黨成為一個“民族民主”黨。所有這些表明,社會民主黨的右派 集團已從修正主義進而墮落為社會帝國主義了。

  然而,右派領導的背叛並未能改變工人階級對待帝國主義戰爭的正確態

  度,擁有 100 多萬成員和占全國成年人口 1/3 的 400 多萬選民的德國社會民 主黨經受了嚴峻的考驗。社會民主黨左派首先從理論上批駁了“保衛祖國” 論和“階級和平”論,如卡爾·李克卜內西的《進行反對戰爭的階級鬥爭》、

  《主要敵人是在國內》、《反對軍國主義》,梅林的《戰爭的本質》,盧森

  堡的《社會民主黨的危機》、《尤尼烏斯的小冊子》等等。這些論著有力地 論證了戰爭的根源和性質,揭露了帝國主義政府的罪惡政策,戳穿了社會沙 文主義者的醜惡嘴臉。左派同時從組織上與右派決裂。就在右翼集團“8·4” 背叛的當天,他們聚會盧森堡住所,決定另行召開黨的代表會議。9 月 21 日, 在斯圖加特召開的社會民主黨人會議,發出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必須徹底改 組”的共同呼聲。10 月,在柏林、不萊梅、漢堡、開姆尼茨、法蘭克福、萊 比錫等各大城市紛紛出現了社會民主黨反對派的左派小組。1915 年 3 月 5 日,社會民主黨左派在柏林召開全國代表會議,形成同社會沙文主義者相對 立的政治派別——“國際派”①。1916 年 1 月 1 日,在李卜克內西、盧森堡、 梅林、蔡特金等的努力下,國際派在柏林召開全國代表會議。大會通過由盧 森堡起草的《國際社會民主黨的任務的提綱》,譴責機會主義擁護帝國主義 戰爭的背叛行徑,規定把反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鬥爭作為黨的首要任務,明 確提出“以戰爭對付戰爭”的革命口號。會議決定定期發表《政治書信》,

  ① 因其主辦的雜誌取名《國際》而得名。

  李卜克內西起草的第一封通信於 1 月 27 日發表。因發行人匿名為“斯巴達 克”,史稱這次代表大會形成的政治組織為“斯巴達克派”。

  隨著戰事的發展,民族沙文主義的外衣不斷被剝開,以及社會民主黨左 派的積極活動,人民不斷覺醒,反戰浪潮不斷高漲。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成 員投票反對軍事預算的人數一次比一次增多。1914 年 8 月第一次軍事預算有

  14 人投反對票,第二次(1914 年 12 月)有 17 人,第三次( 1915 年 3 月)

  22 人,第四次(1915 年 8 月) 36 人,第五次(1915 年 12 月)達 43 人。 成千上萬的勞動大眾響應斯巴達克派的號召,積極反戰。柏林、德勒斯登、 西里西亞、漢堡、耶拿、萊比錫以及其他許多地區的工人紛紛罷工,走上街 頭示威,“打倒戰爭”、“打倒政府”、“締結和約”、“我們要麵包”、 “和平萬歲”等口號響徹全德。市民把反戰與反飢餓、反漲價結合起來,他 們甚至襲擊不法奸商,搗毀食品店。婦女聚集在國會大廈前,高呼“召回我 們的丈夫”。在前線,多次發生德國士兵同交戰國士兵攜手聯歡事件。在後 方,軍火工業部門的工人使機器停轉。僅普魯士,自開戰以來,特別軍事法 庭審理的近 8 萬起刑事案件中,80%都是違反戰時禁令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