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英里長的西線戰場上同 156 萬英法聯軍對峙。德皇坐鎮統帥部,小毛奇出任 總司令,大本營從柏林移往距邊界 100 公里的科布倫茨。

  8 月 4 日,德軍進攻比利時的列日要塞, 8 月 6 日攻下列日直逼布魯塞

  爾,並於 20 日占領布魯塞爾。隨後,西線大軍向法國北部推進。同法軍展開 了劇烈的“邊境交戰”。法軍一時難以抵擋德軍的閃擊戰,被迫從凡爾登西 北全線撤離。9 月 2 日,法國政府遷往波爾多。

  僅 10 天,德國就占了法國的里爾、蘇瓦松等 10 個城市和一些煤鐵礦、 小麥、甜菜產區。德統帥部由科布倫茨移往盧森堡,帝國列車滾滾西進。柏 林當局斷定,法軍已被擊潰,下令乘勝追擊,直搗黃龍,把施里芬計劃付諸 實現。豈料,法軍的撤退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它的主力並沒有被摧毀。法軍 總司令霞飛及時改變了錯誤的作戰計劃,避開德軍預定的包圍圈,調右翼兵 力於左翼,並加強巴黎的防衛。

  9 月 5 日,法軍主力在巴黎東面的馬恩河一帶反擊德軍,這是自開戰以 來協約國軍隊的首次戰略性進攻。雙方投入約 200 萬兵力,大炮 6600 多門。 在寬 180 公里的戰線上雙方惡戰了 8 天,各傷亡 25 萬人。9 月 12 日,德第 一、二集團軍撤退到馬恩河以北至凡爾登一線。協約國在作戰中向前推進了

  60 公里。馬恩河會戰是開戰以來德軍的一次嚴重受挫。毛奇在德軍撤退的當

  天給他妻子寫道:“戰爭開始時給我們的巨大希望已經粉碎。”從此,德國 便從以殲滅對手為主旨的運動戰,變成了從阿爾卑斯山到北海的消耗性陣地 戰,閃電戰略行將破產了。9 月 14 日,德皇以患病為由免去小毛奇的參謀總 長職務,由陸軍大臣馮·法爾肯漢繼任。

  轉戰東西兩線的失利

  鑑於西線的失利,法爾肯漢為打開局面,便將戰線向北延伸,企圖占領 法國北部沿海地帶,進而控制拉芒什海峽,使法交通陷於癱瘓,給英國以沉 重打擊。聯軍看出德國意圖,採取相應對策。於是從 9 月 16 日至 10 月 15 日的 30 天內,雙方展開了“向海跑”的角逐。德軍雖於 10 月 10 日占領比利 時的安特衛普,但仍未能突破聯軍的防線。這樣,從 10 月中旬起,雙方都轉 入防禦。在以凡爾登為中心,向兩邊延伸,形成從瑞士邊境到北海海岸的 700 多公里的戰線,雙方進入相持狀態。

  1914 年的戰事表明,德國要在這次大戰中戰勝兩條戰線上的敵國是不可 能的了。總參謀部作了戰略調整:集中兵力於一條戰線,即“更要害的戰爭 目標”西線。為此,柏林謀求對俄單獨媾和。按照法爾肯漢的設想,與俄國 媾和,法國就會讓步,英國如不順從,則對之實行封鎖,迫其屈服。德國人 通過各種渠道向俄國作了試探,但沙皇慮及英國的報復,一再表示不願“背 叛協約國”。在這種形勢下,以外交副大臣齊默爾曼為首的主戰派力主以東 線的軍事勝利迫使俄國媾和。1915 年 5 月,義大利參加協約國作戰,形勢更 不利於德國。德軍開始向東線的俄軍防線進擊,企圖以軍事勝利迫俄媾和。 當月德軍在(波蘭境內的)塔諾夫和戈利策發動一場向俄軍中央防線的攻勢, 並獲得了成功。夏天,德軍占領了立陶宛、庫爾蘭和波蘭,奪回加里西亞。8 月,攻占華沙。10 月,占領塞爾維亞。俄軍傷亡、被俘達 170 多萬人。捷報 頻傳,柏林的國會宣布了波蘭、立陶宛和庫爾蘭“解放”,還籌備成立東線 軍管區,儼然以戰勝者的姿態,等候俄國上門求和。

  然而,俄軍的主力並沒有被摧垮。9 月 5 日,英法俄三國協議不單獨媾

  和。8 月,英國對俄國正式許諾,君士坦丁堡“是你們的”。俄軍全力以赴, 終於擋住了德軍的攻勢。到年底,在從波羅的海的里加灣到羅馬尼亞邊界的

  900 多公里的東線上,雙方形成對峙狀態。德國非但未能迫使沙俄單獨媾和,

  反而不得不擴大東線的戰爭規模,越來越深地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東線僵持後,法爾肯漢又把戰事目標移往西線。1915 年聖誕節前夜,他 在給德皇的備忘錄中闡述了自己的戰略設想:“德國的主要敵人仍然是英國,

  英國在大陸的主要武器是法國,集中攻擊法國,英國手中最好的武器就會被 打落了”,而後利用潛水戰逼迫英國就範。法爾肯漢同時估計,俄國在 1915 年遭到了巨大消耗,一時難以復甦,德國無須顧慮東線。他選擇了巴黎西北 入口處、被稱作聖地的凡爾登為攻擊點,揚言要在這裡“使法國把血流盡。” 凡爾登是協約國防線的突出部,是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 對德軍威脅很大。為此,法爾肯漢從東線調來 50 萬大軍,在凡爾登要塞之外

  的 8 英里戰線上集中了 1400 多門大炮。 1916 年 2 月 21 日清晨總攻開始, 德國炮群以 1 小時 10 萬發的速度,連續對凡爾登三角地區進行了 10 個小時 的轟炸。之後,雙方展開要塞爭奪戰,法軍頑強抵抗。從 2—7 月,德軍共發

  動了 3 次進攻高潮,並首次使用了毒氣窒息彈,也未能取勝。到 6 月底,德 軍已損失 45 萬人以上,攻勢開始減弱。與此同時,從 6 月 24 日起,協約國 發動了索姆河戰役,歷時 5 個月,英軍首次使用新發明的坦克。德軍頑強抵 抗,守住了陣地。但同盟國的軍事形勢更加惡化。法爾肯漢的錯誤判斷同樣 使德國把血流盡。8 月 28 日,他被解除參謀總長職務。次日,德皇任命陸軍 總司令保羅·貝內克多爾夫·馮·興登堡(1847—1934)為參謀總長,東線 方面軍參謀長埃里希·魯登道夫(1865—1937)為副手。人們寄希望於他們 會為德國找到通往勝利的道路。然而戰爭已使德國內外交困、危機四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