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

  第二節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爭奪“日光下的地盤”

  俾斯麥下台後,威廉二世推行“新路線”,在對外政策方面基本上仍按 俾斯麥的方針繼續滑行,著眼點還是鞏固帝國在歐洲的地位。但在具體做法 上,兩者又略有不同,主要表現在對俄國和英國的立場上。

  卡普里維認為俾斯麥的防止兩線作戰的方針是不現實的,德國必須作好 充分準備,以對付俄法同盟的進攻。1890 年,德俄再保險條約期滿,俄國提 出續訂。威廉二世決定不再延長。俄德關係正式拉開距離,並日趨惡化。為 了迫使俄國降低關稅,威廉將俄國商品的進口稅提高了 50%。沙皇以牙還牙,

  從 1893 年夏天起,兩國展開了關稅戰,雙方的貿易關係幾乎陷於停頓。之 後,德國政府曾一度試圖與俄重修“傳統友誼”,1894 年締結了德俄貿易條 約。但兩國關係始終未能根本改善。來自東面(俄國)的威脅日益增大,以 致年近垂暮的俾斯麥於 1896 年 10 月在《漢堡新聞》上公開披露 1887—1890 年德俄再保險條約,譴責新政府反俄政策給德國帶來的麻煩。德俄的疏遠, 推動了停滯不前的俄法兩國的接近。1893 年,俄國艦隊示威性地訪問了土倫 的法國海軍,並於這一年 12 月締結了俄法軍事條約。兩國協定:如果德國, 或在德支持下的義大利進攻法國,則俄國應全力對德作戰,如果德國或在德 支持下的奧地利進攻俄國,則法國應全力對德作戰;一旦開戰,兩國指定的 “軍隊應儘速全部參加戰鬥,使德國不得不在東線和西線同時作戰。”就這 樣,在歐洲又有一個強大的集團勢力在同三國同盟相對峙,德國已開始卷進 大國爭端的旋渦,俾斯麥時代帝國那種超脫的“局外人”角色再也扮演不下 去了。

  德意志帝國既準備兩線作戰,就需要建立一個在力量上超過俄法的大國

  集團。這就使得威廉二世把結盟的目光移向英國,他表示在東非殖民地問題 上,德國政府準備向英國的任何要求作出讓步。1890 年 7 月 1 日,德同英簽 訂了《赫耳哥蘭——桑給巴爾條約》,德國放棄它在東非的要求,承認英國 對桑給巴爾和奔巴的保護權,作為交換條件,德國獲得了赫耳哥蘭島。1891

  年 7 月,威廉二世訪問他的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明顯表示三國同盟與英國

  友好的願望。同時,外交大臣馬沙爾在與英相索爾斯伯里的會談時,也一再 表明英德聯手對付俄法的要求。1893 年 7 月,英法印度支那衝突,柏林當局 對來自倫敦的合作建議欣然應允。然而,隨著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 和對殖民地擴張的強烈要求,英德攜手難以持久。8 月,英相和德皇就近東 問題磋商失敗。次年 1 月,威廉二世對英國在南非進襲失敗,給德蘭士瓦總 統克魯格發去賀電,表示:如果布爾人自己不能取勝,“友邦”就會援助他 們。賀電在報上公開發表,英國群情激憤,《泰晤士報》等掀起了反德宣傳, 倫敦的德國商店被砸,英國人對德國這個咄咄逼人的競爭者的多年積怨驟然 爆發出來。克魯格電報使英德對抗完全尖銳化了。

  在德意志統治集團中,圍繞著固守歐陸還是海外殖民這一根本方針,產 生了皇帝與內閣的矛盾。威廉二世對過去 10 年來內閣未能採取步驟加快海陸 軍建設的“愚蠢政策”深為不滿,決心起用心腹,加強君主的權力。1897 年, 海軍少將阿爾弗雷德·馮·蒂爾皮茨(1847—1930)出任海軍大臣,狂熱鼓 吹對外擴張的伯恩哈德·馮·標洛(1849—1929)為外交國務秘書(1900 年

  接替霍亨洛埃任首相)。此外,參謀總長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1832—

  1904)和外交部官員霍爾斯坦因等都是圈中人物。德意志帝國急不可耐地躍 上殖民角逐的舞台,這一轉折性的變化正是德國壟斷資本急速膨脹的結果。 德國是在世界已被列強基本瓜分完畢時走上世界舞台的後起帝國主義國 家,它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富有強烈的侵略性。1900 年 2 月 11 日《泛德意 志報》一篇“20 世紀的德國”的文章吐露了德帝國的哀怨,說:“德國因本 身殖民地擁有的不充分而不得不依賴於從南美和亞洲土耳其取得補充,從而 處於一種非常被動的地位。”帝國軍事將領弗·馮·伯恩哈迪在一本《我們 的未來》小冊子中也悲痛地承認:“我們在各方面仍顯示不出世界大國的威 望,德國只能在地球上的少數幾個地區,即以前經英國認可的、目前還占據 著的少數幾塊殖民地上自由行事。??這種殖民地的占有狀況,無論如何既 不符合我們作為有文化的民族而具有的價值,也不能滿足我們的經濟需要。” 他大聲疾呼:“如果我們來觀察一下英國、法國,甚至小小的比利時所擁有 的殖民地面積,我們會清楚地看到:在地球的分配中,我們自己早犯了嚴重 的錯誤,吃了大虧”。泛德意志聯盟主席海因里希·克拉斯在《假如我是皇 帝》一書中則直言不諱地寫道:“如果說某一個國家有理由關心如何擴大它 的勢力範圍,這個國家就是德意志帝國??我們需要工業品的銷售地區和工 業原料產地。”很顯然,德帝國主義已急切從大陸政策向世界政策根本轉變 了。標洛在 1897 年 12 月 6 日帝國國會論證德國在東亞的殖民政策時指出: “各民族在爭奪統治大有發展前途的地區的競爭中,從一開始就不應當把德 國排斥在外。德國過去曾有那樣的時期,把土地讓給一個鄰國,而自己只剩 下純粹在理論上主宰著的天空,可是這種時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