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887 年聖加倫代表大會等都一再作出決議,要“丟掉幻想”,“勇往直前”。 李卜克內西、倍倍爾、白拉克等,堅持不懈地進行組織工作和宣傳工作。 反非常法期間,僅在黨報上,李卜克內西發表的文章和著述不下百篇。他們 身先士卒,利用一切場合開展有效的鬥爭。國會講壇成了他們揭露反動統治、 表明黨的果敢精神和喚起民眾抗擊暴政的戰場。甚至當他們身陷囹圄、被困 鐵窗,仍然忘我戰鬥。1880 年 6 月,李卜克內西和倍倍爾在萊比錫橫遭驅逐, 他倆在聯名發布的呼籲書中寫道:“請確信,不管我們遭到什麼事情,我們

  總是堅定地忠誠地站在我們為之流放的旗幟之下。” 廣大工人群眾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他們建立大量的偽裝組織,諸如

  互助儲金會、教育俱樂部等等,以此替代那些遭到禁止的社會主義者協會和 工會,1886 年按行業建立的鬆散的中央組織有 35 個,地方組織 2300 多個。 他們舉行秘密集會,散發黨的傳單和小冊子,為黨籌集資金。更為突出的是, 工人的罷工鬥爭持續不斷地開展著,到 1889 年達到了空前的規模。據普魯士 商業大臣統計,從 1 月至 4 月,普魯士 10 人以上的罷工共 1100 多次,罷工 者近 40 萬人。5 至 6 月,魯爾、西里西亞、亞琛、薩爾等礦區,接連爆發了 礦工大罷工,鋼鐵、紡織、建築等工業部門的工人也都捲入了這一浪潮。罷

  工人數達 30 萬人。

  事實證明,俾斯麥依靠非常法根本無法消滅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

  年 1 月 25 日,帝國國會以 169 票對 98 票否決了延長非常法的提案。2 月 20 日的帝國國會選舉,工人黨獲得 140 萬張選票,35 個議席,成為得票最多的 政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反非常法鬥爭的歷程,以德國工人運動的“英雄 時代”載入史冊。

  社會立法

  隨著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一系列社會問題也隨之產生,工業 生產中的傷亡事故頻繁,工人的健康惡化,老年工人生活境況日差等。代表 工人階級利益的工人組織和社會民主黨的力量隨之迅速發展。容克資產階級 深感工人運動的威脅。俾斯麥政府在推行“皮鞭政策”的同時,又輔以“甜 麵包”政策。恩格斯揭露道:“俾斯麥先生說,要粉碎社會主義,僅僅採取 鎮壓手段是不夠的。還必須採取種種措施以消除社會混亂現象,保證工作的 秩序,防止工業危機以及其他等等。他答應要提出為社會謀福利這種‘積極 措施’的建議”。

  1881 年 11 月 17 日,俾斯麥向帝國議會宣讀了由他起草的《皇帝詔書》, 開始實施他的社會立法計劃。1883 年 6 月公布疾病保險法,規定:對工業工 人和年收入低於 2000 馬克的職員實行強制保險;保險費由工人負擔 70%,業 主負擔 30%;設立工業企業的疾病保險基金和地方疾病保險基金,負責向被 保險者提供免費的診治和藥物、病假津貼以及平均日薪 50%的疾病保險金。

  1884 年 7 月通過了事故保險法,其主要內容有:保險對象為特別危險企業內

  所有工人和部分職員;保險費全部由業主承擔;向事故不幸者所付的保險金 分為死亡安葬費和家屬撫恤金、喪失勞動力的工資損失和醫藥費、終身殘廢 的養老金(最高額為當時平均工資的 2/3);設立帝國保險局作為裁決監督 機構。1889 年 6 月公布老年人與傷殘者保險法,據此,對全體工人及年收入 低於 2000 馬克的職員實行強制保險;保險費由工人和業主對分,政府對每筆 保險金提供 50 馬克的國家津貼;傷殘者必須連續交納保險金滿 5 年,老年人 必須連續繳納保險費滿 30 年並年滿 70 歲,方可領取養老金。

  進入 90 年代後,威廉二世先後頒布了“工商管理條例”等一系列勞動立 法:實行每周 6 天工作和 8 小時工作日制、禁止婦女做夜工和井下工作、禁 止婦女分娩前後工作、禁止使用不足 14 歲的童工等等。

  俾斯麥的社會立法在資本主義國家開了先例,贏得了“德國是爭得社會 立法的第一個國家”的驕傲,他的《皇帝詔書》則被譽為“社會保險的大憲 章”。這一創舉,表現了資產階級在新的歷史變革時期的適應能力,促進了 德國新興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勞動條件和生活 水平。當然,社會立法並沒有損及容克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總體利益。相反, 它的實際效應則是把工人引離階級鬥爭的軌道,用俾斯麥的話來說,在恢復 帝國健康的菜料中“加幾滴社會主義的油”。所以從對付工人運動這個意義 上說,社會立法實際上是《非常法》的補充。

  第五節 大陸政策 俾斯麥外交方針的制定

  帝國建立後,俾斯麥在他任期內一直奉行著一個穩健的外交方針——“大 陸政策”。其核心思想就是,避免德國過早地捲入海外殖民的爭端,避免同 時與俄法為敵,招來東西兩面的夾擊,集中全力鞏固和發展德國在中歐的強 國地位。這位鐵血宰相為了貫徹他的大陸政策,布下了一個外交棋局:聯合 奧地利,拉攏俄國,疏遠英國,孤立法國。為此,他協調俄奧關係,挑起英 俄交惡,加深英法對立,離間俄法關係。正是按照這個大政方針,俾斯麥利 用每一起國際爭端,細心編織著他的外交政策網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