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 70 年代後半期,由於內外形勢的變化,迫使俾斯麥將這場“文化鬥爭” 草草收場。1875 年俾斯麥錯誤估計形勢,挑起德法危機,引來了英俄的強烈 不滿,弄得他狼狽不堪,躲到瓦爾青閉門思過;此時國內經濟衰退的跡象又 使他憂慮不安;東方危機的爆發還使俾斯麥急切希望騰出手來利用這有利的 國際糾紛為德謀求中歐的權益;而且使用警察手段壓制天主教,反使中央黨 獲得更多的同情,1874 年的帝國議會選舉,中央黨從(1871 年的)63 席增

  至 91 席;加上國內日益強大的社會主義運動迫使俾斯麥聯合一切敵視工人階 級的力量——民族自由黨人、保守的容克和羅馬天主教徒等,維持國內政治 派別的平衡,以穩固地主資產階級的聯盟統治。為此,俾斯麥認識到,他“必 須至少走一段去卡諾莎的路。”中央黨也深感工人運動的威脅,願意妥協。 他們警告說:“如果你們剝奪工人在彼世的天堂,他們就想要地上的天堂了。 因此,耶穌會士永遠會成為‘國際’的最積極的反對者。”從 1876 年起,俾 斯麥便改調門了。1 月,他提出一項立法議案,規定法院可將一切號召階級 鬥爭和違反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的人逮捕入獄。這意味著天主教和 新教在反社會主義的共同要求下開始和解了。從這時起,俾斯麥政府就停止 制定反天主教的法律了,在“文化鬥爭”時期頒布的反教會的法令也大都隨 之廢棄了。俾斯麥因此而獲一枚教皇勳章。

  在進行“文化鬥爭”的同時,普魯士各省又進行了行政改革。根據 1872

  年 12 月 13 日普魯士政府通過的“普魯士、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波茲南、 西里西亞和薩克森諸省專區法”規定:取消地主在村社和鄉區中的世襲的警 察權和司法權;村長由選舉產生;鄉和縣的首領由普王從地方選舉會議提出 的候選人中委任。這一改革,把容克依靠世襲的政治特權改為受政府委任, 把普魯士農村中的容克政權置於中央政府的統制之下。這也是鞏固統一的一 項重要措施。當然,這僅是部分地剝奪了少數容克的特權。從整體上看,容 克的政治統治大大加強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單個人的封建政權被廢 除了,但是與這種特權相聯繫的無限權力卻轉到了整個階級手裡。”

  加強軍事建設

  與法國敵對的緊張關係,對社會主義運動的恐懼,使俾斯麥政府更加感 到加強軍隊建設的重要性。在俾斯麥執政時期,軍事建設一直是其政策的重 心。國家的財政支出,軍費是重頭。從法國得到的 50 億法郎賠款,絕大部分 用作修築要塞、擴大陸海軍和擴大軍火工業。1874 年,帝國國會以 214 票對

  123 票通過帝國軍事法,將常備軍的數目從 36.7 萬人增加到 40 萬人,軍費 開支從 2.7 億多馬克增至 3.1 億多馬克,並批准了全國非常後備軍的法案。 此外,為擺脫羈絆,加強軍事,帝國政府又千方百計想越過國會自行其是。

  1873 年,威廉的軍事顧問為皇帝起草了一項法案,試圖使陸軍兵力的擴展不

  受限制,使軍事預算的批准數流於形式。但很快遭到帝國國會的否決,用俾 斯麥的話來說是,“軍官們由於缺乏政治上辨別方向的能力,在議會的淺灘 上擱淺了。”俾斯麥儘量避免 60 年代憲法糾紛的重演,他竭力使軍事建設和 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聯在一起。終於在民族自由黨的支持下,他使帝國國會 批准了一個“7 年軍費法案”,即議員要隔 7 年再對軍事預算和陸軍兵力進 行一次新的辯論。1880 年 4 月,俾斯麥在掌握了議會的多數擁護後,使議會

  以 186 票對 96 票批准了軍事法補充條例,把 7 年法再延長 7 年,並使軍隊數 量從 40 萬增至 42.7 萬人。1887 年 3 月,帝國議會又通過第三個 7 年期限法, 把現有的常備軍再增加到 46.8 萬人,為擴充兵員持續額外支出 1900 多萬馬 克,為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支出 5400 多萬馬克,為軍事目的擴建鐵路網支出

  6700 萬馬克。三個軍事法的執行,使政府的軍事擴張政策不受制於帝國國 會,強化了普魯士—德意志的統治支柱,使德國軍國主義體製得到進一步的 鞏固和發展。

  《反社會黨人非常法》

  巴黎公社失敗後,德國成了工人運動的重心。1875 年埃森納赫派和拉薩 爾派合併,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利用合併後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工人運動,

  到 1877 年,已建立起 251 個地方組織,黨員近 4 萬名;26 個工會聯合會,5

  萬會員;擁有 56 種報刊,訂戶 60 萬。這一年的帝國國會選舉,德國社會主 義工人黨獲得的選票從 1874 年的 17 萬張增加到近 50 萬張,議席由 6 個增至

  12 個。面對日益興起的社會主義運動,容克資產階級恐懼萬分,進步黨領袖

  歐根·里斯特爾大聲疾呼:“同反對派鬥爭是次要的事情,同社會民主黨斗 爭是主要的事情。”

  俾斯麥不失時機地鎮壓社會主義運動來強化他的波拿巴統治體制。1878

  年 5 月 11 日,在柏林菩提樹街,流氓無產者赫德爾開槍刺殺威廉一世未遂。

  9 天后,6 月 2 日,又有諾比林向德皇行刺,威廉受重傷。這兩件事原與社會 民主黨毫不相干,但俾斯麥卻諉過於德國工人黨,大肆宣傳“赤色危險”。 當他在弗里德里斯魯莊園獲悉赫德爾刺殺威廉時,便立即電示:“頒布反社 會民主黨的非常法!”並很快制訂出一個法令草案——“防止社會民主黨越 軌的法令”。這個草案法令交付帝國國會討論時,於 5 月 24 日以 25 票對 57 票被否決。6 月 11 日,按照俾斯麥的要求,聯邦議會決定解散帝國國會,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