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保護關稅。帝國成立時,基本上奉行著北德聯邦的貿易制,實行自由貿

  易。70 年代末期,這種狀況難以維持。因為 1873 年爆發的世界性經濟危機 波及德國,據 1875 年的統計材料,556 家股份公司股票的價值,由 1872 年 底的 67.7 億馬克降到 1874 年底的 44.25 億馬克。實行自由貿易制正好給各 大工業國在德傾銷產品提供有利條件,對基礎薄弱的德國工業是個沉重的沖 擊。於是俾斯麥政府著手改自由貿易制為保護關稅制。 1878 年 12 月俾斯 麥向帝國國會提案,請求同意實行關稅改革,規定對糧食和工業品徵收高額 進口稅。1879 年 7 月,帝國國會以 217 票對 117 票通過保護關稅法,同時制 定了新的關稅法則,不斷提高稅率。1880 年每公噸小麥、燕麥征 10 馬克進 口稅,1890 年提高至 50 馬克。工業方面採取的原則是:進口的原料免稅, 製造過程中處於第一階段的商品(半成品)低稅,以後各加工階段的物品(成 品)分別徵稅。以棉紡織業為例:棉花免稅,棉紗低稅,棉布重稅(50%)。 俾斯麥以他的“穀物法”和保護關稅法維護了容克地主和工業主的利益, 極大地穩固了帝國政府的統治基礎。1879 年以後,大地主、大工業家都全力 支持他。所以有人說:現在俾斯麥“不用過去的‘鐵和血’的口號了;首相

  政治生涯的最後 10 年打的是‘鐵和谷’這一不那麼激烈的旗號。”

  “文化鬥爭”

  普魯士的統一德意志,並不能完全制服各邦的分離勢力。例如以北德聯 邦憲法為基礎的帝國憲法,在巴伐利亞遭到公開的抵制。巴伐利亞憲法關於 定居和結婚的條文規定:巴伐利亞國民在普魯士或薩克森結婚,如果沒有得 到巴伐利亞國王批准,將來他的婚生子女在巴境內將被視為私生子女。

  由於羅馬教廷把普魯士這個領導著德意志的霸主視為新教國家,擔心隨 著普魯士——德意志國家政權的集中和增強會削弱教會的政治影響。早在北 德意志聯邦成立的時候,各教會報紙就對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大唱反調。從 70 年代起,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等的分離主義者,還有波蘭和阿爾薩斯的 天主教徒聚集在天主教中央黨的周圍,與帝國政府作梗。1871 年 3 月,中央 黨在剛剛開幕的帝國議會上提出:帝國政治應該支持梵蒂岡教皇庇護九世。 實質上是要新教的德國屈從於羅馬天主教,敗壞普魯士的聲望。12 月,巴伐 利亞教士公開在布道時攻擊俾斯麥的政策。天主教會青年運動成員庫爾曼甚 至刺殺俾斯麥(未遂)。

  天主教中央黨的反對活動,使俾斯麥大為惱怒。不過,俾斯麥並不感情

  用事,他敏感到:天主教的反對活動帶有複雜的國際、國內背景,是對剛建 立起來的普魯士德意志帝國的極大威脅。他要利用對天主教的鬥爭來鞏固帝 國的統治。1871 年 6 月 19 日,《十字報》秉承首相旨意,撰文對天主教“宣 戰”,聲言帝國政府將不僅僅局限於防禦,而且將轉入對內對外的反抗。這 意味著,不僅中央黨,就連羅馬教廷本身都將成為攻擊的對象。7 月初,俾 斯麥取消普魯士文化部的“天主教處”。當中央黨領袖對此大加責備時,俾 斯麥尖刻地駁斥道:不可能把國家分割成“每個教派都將分得一定份額的各 個教區”。鑑於耶穌會會士在東普魯士學校提倡波蘭文化及阿爾薩斯—洛林 的神父支持其信徒反對普魯士的統治,11 月,俾斯麥採取決定性的步驟,公 布法令:把一切學校,包括私立的教會學校在內,都置於國家監督之下,學 監應特別注意天主教學校的宗教課。12 月,頒布帝國法令,規定教士如在教 堂中談論國事,就應受逮捕或監禁的處分。1872 年初,反俾斯麥教會政策的 溫和保守派人士,普魯士文化大臣海因里斯·馮·米勒被撤職,繼任者為仇 視天主教的自由理性主義者阿達爾貝特·法爾克。6 月,取締耶穌會,並采 取強硬措施,逮捕科隆和波森大主教及其兩個轄區的主教,撤掉了 1300 個教 區的教士。1873 年 5 月,頒布四項反教權法令,規定教士必須在國立大學學 習,以作為從事這項職業的準備,國家對教士的授職有否定權。1874 年 12 月,俾斯麥在帝國國會作了六次長篇演說,以挑釁的口吻迫使中央黨應戰。

  1875 年 5 月,進而頒布法令,規定一切教團和類似教團的團體都在取締之列。 俾斯麥反教權主義的鬥爭,獲得了資產階級的支持。民族自由黨人魯道 夫·菲肖夫甚至把俾斯麥和教會的鬥爭冠之以“文化鬥爭”的美名,稱這是 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搏鬥。俾斯麥對這種掩蓋其真實目的的稱謂格 外讚賞。於是,在德意志帝國成立初期發生的這場俾斯麥政府與中央黨的斗 爭便以“文化鬥爭”載入史冊。其實,它與“文化”毫無關係。這是在“為 世俗文化而鬥爭”的幌子下所進行的普魯士容克統治帝國和反普魯士容克統

  治的鬥爭,是普魯士強邦與西南中小邦爭奪德意志的權力之爭。威廉·李卜 克內西說道:中央黨反俾斯麥政府“僅僅是為了在進行階級統治時爭得應有 的一份而同帝國政府爭吵”;“俾斯麥想把普魯士大兵尖頂帽戴到天國憲兵 的頭上,可是天國憲兵更多地只是想把這筆生意記在自己帳下。”但由於普 魯士的統一德意志是反映著歷史發展的趨勢,因此這種鬥爭又一定程度上帶 有統一與分裂、進步與倒退的性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