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解除了“家內”的後顧之憂,造成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到 60 年代末期,

  俾斯麥認為摘取勝利果實的條件成熟了。他懷著與法決一雌雄的心情,捕捉 著誘發戰爭的時機。

  1868 年 9 月,西班牙爆發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逃往法國,王位空缺。

  1870 年春,執政普里姆將軍派薩拉查·伊·馬薩雷多博士前往柏林,邀請霍 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家族卡爾·安東親王的長子利奧波德任西班牙國王。俾 斯麥視此為刺激法國挑起戰爭的絕好機緣。他費盡口舌,成功地說服威廉予 以接受。不料霍亨索倫繼承西班牙王位的消息被西班牙報紙披露出來。消息 傳到巴黎,政府報紙沸沸揚揚,怒氣沖沖的評論連篇累牘。外長格拉蒙特向 議會發表演說:“這種行為同法蘭西的利益和榮譽是無法統一的”,並表示 不惜與普一戰。

  面對法國的挑釁,威廉卻退讓了。7 月 12 日,他對貝內狄德表示:不贊

  成霍亨索倫家族的人繼承西班牙王位。利奧波德也跟著聲明,他不接受西班 牙的邀請。

  但波拿巴並不想就此罷休,他要繼續尋釁。7 月 13 日晨,法使在德意志

  西部的埃姆斯竭見了正在那裡休養的威廉,轉達了拿破崙三世的挑釁性的要 求,希望普魯士作出永久不讓霍亨索倫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證。威廉雖 感到莫大的恥辱,當即拒絕,但還是對法國大使作了安撫,表示他的堂兄弟 “不會再懷有恢復這一資格的意圖。”在臨離開埃姆斯時,威廉又通過侍從 副官通知法使:此事還可在柏林從長計議。當天下午,普王把與法使會談的 內容和經過從埃姆斯給柏林首相府發出了一份秘密急電。

  接到普王電報後,俾斯麥把電文作了一番修改,特別是將最後一句“從 長計議”的話寫成“陛下再沒有什麼可談的了”,以此蔑視的語氣來刺激法 皇。俾斯麥得意地對在場的毛奇和羅恩說:這個電文將起“紅布對高盧公牛 的作用”。當晚,俾斯麥把電文交付柏林報紙,並致電各駐外使館,使之公 諸於眾,法國因此而蒙受恥辱。

  7 月 14 日,正是法國國慶日①,“威廉侮辱法皇”的消息立即引起沙文 主義者的憤怒“打到柏林去”、“普魯士忘了耶拿”等的叫喊聲響徹巴黎。

  15 日,法國議會批准戰爭撥款。高盧公牛真的被逗怒了,7 月 19 日,法向柏 林外交部遞交了正式宣戰聲明。俾斯麥政府從容應戰,他的“鐵血政策”推 進到了高潮。

  戰爭爆發後,普軍迅速在西部法德邊境集結。7 月 31 日威廉偕同俾斯麥 離開柏林親臨前線指揮。普軍分三路迎擊法軍:在摩澤爾河方面的德軍由斯 坦麥次率領。帕拉提納特方面軍由弗里德里希·查理親王指揮。這兩路軍進 窺法軍要塞麥茨。在萊茵河上游太子弗里德里希指揮的德軍,主要是進窺斯 特拉斯堡。

  法國原計劃迅速推進到美因河,把南德和北德分割開來,並促使奧地利 加入反普戰爭,一舉打敗普魯士。但開戰才半個月,普軍便挫敗法軍急速侵 入德國的戰略計劃,轉入進攻,使法軍處於挨打地位。8 月 4 日、6 日,普軍 越過邊界,在維桑布爾和維爾特擊敗由麥克馬洪元帥統率的南線法軍,迫使 麥克馬洪離開阿爾薩斯。8 月 6 日,普一、二軍團在施皮歇恩高地會戰中, 擊敗由巴贊元帥統率的北線法軍。8 月 16 日,普軍成功地阻止了法國萊茵軍 團從麥茨的撤退!並截斷了它的退路。8 月 18 日,在格拉費洛特和聖普里再 敗巴贊軍,隨後將其團團圍困在梅斯要塞。麥克馬洪奉命馳援,又被普軍阻 截。普軍將其逼到色當展開決戰。法軍慘敗。傍晚,拿破崙三世派人呈信威 廉,表示願“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手中”。9 月 2 日,拿破崙三世、麥克馬 洪元帥,連同 10 萬軍隊,418 門大炮和無數軍需輜重都落入普軍之手。法蘭 西第二帝國的喪鐘敲響了。9 月 4 日,巴黎爆發革命推翻帝制,宣布共和, 成立以特羅胥為首的國防政府。普軍長驅直入,國防政府未作積極抵抗。普 魯士的防禦戰爭遂蛻化為掠奪戰爭。9 月 19 日,普軍包圍巴黎。法國人民民 族情緒高漲,開始組織國民自衛軍。10 月 27 日,巴贊率軍投降。1871 年 1

  月 18 日德意志帝國成立。28 日,德法簽訂停戰協定,法國投降,正規軍武

  裝被解除。

  3 月 18 日,巴黎工人革命,隨之建立公社政權。俾斯麥一方面表現了對 工人革命的仇視;另一方面又利用這“紅色夢魘”要挾凡爾賽讓出更多權益。 為了換取普魯士扼殺巴黎公社的剌刀,梯也爾政府終於不惜喪權辱國,與俾 斯麥簽訂了最後的和約。

  5 月 10 日,雙方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簽訂和約,規定:阿爾薩斯和洛林

  東部連同戰略重地麥茨要塞併入德國;法國賠款 50 億法郎,在凡爾賽政權恢 復後 30 天支付 5 億,年底支付 10 億,1872 年 5 月 1 日前支付 5 億,余 30 億於 1874 年 3 月付完,所欠款項法政府應付 5%的年息;在賠款付清前普軍 繼續駐守法國領土,一切供養費用由法國負責。

  俾斯麥這次對法國的懲罰就不如 1866 年對奧戰爭那樣寬容了。他如此掠 奪,消弱法國,在歐洲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惡名昭彰的印象,成了各大國統治 集團嫉恨和恐懼的對象。恩格斯說:俾斯麥掠奪法國,“在這裡他就犯了他 的第一個大錯誤”。俾斯麥這個一向善於從歐洲局勢考慮德意志問題的精明 容克對掠奪法國引來的外交上的嚴重後果,當然是一清二楚的。但,一想到 德意志帝國這個初生兒的日後命運,他就只好顧此失彼了。因為:第一,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