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也就在這時,急需兵員補充的拿破崙卻通過奧地利調停,雙方於

  1813 年 6 月 4 日簽訂停戰協定(停戰期限初定為 7 月 20 日,後延至 8 月 16 日)。這雖給了拿破崙補充新兵的時間,也使聯軍得以喘息,作戰略調整。 而且停戰談判期間,奧地利要挾拿破崙的企圖未逞,反法聯軍局勢的好轉, 又使奧地利作出傾斜。 8 月 10 日,維也納宣布調停結束,正式參加第六次 反法同盟,並於次日對法宣戰。

  戰事重開時,在德意志土地上,拿破崙集合了 44 萬人馬,反法聯軍則有

  52 萬。聯軍推舉奧地利將領卡爾·施瓦岑貝格伯爵擔任總司令,並將兵力分 為三個軍團:波希米亞軍團,由 12.7 萬奧軍、8.2 萬俄軍和 4.5 萬普軍組成, 施瓦岑貝格親自指揮;西里西亞軍團,由 6.6 萬俄軍和 3.8 萬普軍組成,擔 任統帥的是普魯士 70 高齡的老將格布哈特·萊貝雷希特·勃呂歇爾,格奈森 瑙任參謀長;北方軍團,由 7.3 萬普軍、 2.9 萬俄軍和 3.9 萬瑞典軍組成, 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為指揮官。

  8 月 26 日至 27 日,在德勒斯登的爭奪戰中,拿破崙親臨指揮,擊敗了

  聯軍的波希米亞軍團。聯軍損失 3.5 萬人。但在其他戰役,法軍卻連遭敗績。 至月底,聯軍三路大軍逐漸向德勒斯登合攏,形成了半圓狀的包圍圈。

  雙方都在捕捉戰機,準備決戰,由於德勒斯登一時難於攻克,聯軍便采

  用勃呂歇爾的建議,放棄攻擊德勒斯登,直取法軍背後的萊比錫。10 月初, 西里西亞軍團和北方軍團渡過了易北河,從北面直逼萊比錫,並很快將法軍 壓縮在萊比錫附近。

  10 月 16 日,30 萬聯軍向 17 萬法軍發起攻擊,史稱“國際大會戰”的萊

  比錫戰役正式開始。5 個多小時的猛烈炮擊後,聯軍的 4 個攻擊集團逐漸縮 小包圍圈。10 月 18 日,用以抵禦聯軍北方軍團的薩克森軍和符騰堡軍倒戈。 法軍局勢危險,拿破崙下令撤退。10 月 19 日,聯軍進入萊比錫。這一役, 法軍損失 6.5 萬餘人,36 名將官被俘,900 輛彈藥車、300 余門大炮和 4 萬 余支步槍被繳獲。拿破崙且戰且退,於 11 月撤到萊茵河一線。留下後衛部隊, 自己返回巴黎。

  萊比錫大會戰的勝利給德意志民族解放戰爭帶來了極為有利的形勢。依

  附於拿破崙的各邦國紛紛作鳥獸散,萊茵聯邦瓦解。威斯特伐利亞王國解體 了。到 1813 年底,除了一些要塞,包括漢堡等在內的萊茵河右岸的德意志領 土解放了。

  聯軍乘勝追擊,勃呂歇爾在 1814 年新年之夜渡過萊茵河,解放了左岸的 德意志領土並向法國北部挺進。聯軍屢戰屢捷,2 月 27 日在巴爾、3 月 10 日在拉昂、3 月 21 日在阿爾西,均獲大勝。3 月 31 日,沙皇和普王進入法 國首都巴黎,拿破崙眼見大勢已去,於 4 月 4 日退位。根據盟國達成的協議, 由法國路易十六之弟回國執政,是為路易十八。

  德意志實現了民族解放,但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卻留待戰勝國召開的維 也納會議去解決。

  德意志聯邦的建立

  打敗了拿破崙以後,1814 年 9 月—1815 年 6 月,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幾 乎所有的歐洲國家,包括先前神聖羅馬帝國的一些邦國都派代表參加。普魯 士首相哈登堡和洪堡、奧地利首席大臣梅特涅、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英國外 交大臣卡斯爾雷以及法國復辟的波旁王朝的外交大臣塔列朗等人,控制了會 議的決定權。

  維也納會議幹了兩件事。一是復舊,即按“正統主義”原則恢復封建秩 序。於是,法國、西班牙、南義大利、皮蒙特一撒丁、漢諾瓦、黑森—卡塞 爾等國君主紛紛袍笏登場,在歐洲掀起一股復辟的逆流。二是分贓,即瓜分 戰敗國的財產,瓜分歐洲的勢力範圍。據此,英國擴展並鞏固了殖民霸主的 地位,俄國在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基礎上又向西深入歐洲 250 英里,同時又獲 得了比薩拉比亞和芬蘭。

  在對弱小國家的領土任意分割和對民族任意肢解的交易中,也改變了德 意志的政治地圖。普魯士同沙俄謀劃,俄國獨吞波蘭,普魯士兼併薩克森, 這一企圖遭到奧地利的激烈反對。1815 年 1 月 3 日,奧、英、法以及荷蘭、 漢諾瓦、巴伐利亞達成秘密協定,以戰爭相威脅,迫使普俄讓步。沙俄控制 了一個縮小了的波蘭王國,普魯士獲得薩克森的 2/5。為予以補償,普魯士 又得到了萊茵蘭—威斯特伐利亞。這樣,普魯士的重心就向西移動到達法國 的邊界。奧地利則從德意志的西部邊界撤回,重心東移。它放棄了尼德蘭和 從前在上萊茵的領地,取回或取得了加里西亞、伊里利亞、蒂羅爾、福拉爾 貝格、薩爾茨堡以及萊茵河地區和豪斯魯克地區。英王所轄的漢諾瓦獲得了 希爾得斯海姆、戈斯拉爾和明斯特蘭北部,並升格為王國,橫在東部普魯士 和西部普魯士中間。南德諸邦除稍有變動外,基本上保持萊茵聯邦時期的領 土狀況。其他諸侯國也幾乎都保存下來,但拿破崙時期的還俗教產和被剝奪 的教會領地仍維持現狀,不予恢復。

  同領土調整後國家的支離破碎狀態相一致的,是全德範圍內統一的政治

  新秩序並未形成。維也納會議雖然沒有恢復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和幾百個 被合併的小邦,但卻保持了德意志的分崩離析。在列強的直接干預下,建立 了一個由奧地利、普魯士、巴伐利亞、漢諾瓦和符騰堡組成的五強委員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