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911 年,卡羅林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去世,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推選世 俗貴族康拉德為國王(911—918 年在位)。此舉意味著法蘭克帝國的完全分 裂、卡羅林王朝的告終、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的誕生和德意志歷史的開始。 東法蘭克王國包括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士瓦本和圖林根 5 個公國,大致包括今荷蘭、西部德國、瑞士和奧地利。其中薩克森最為強大。

  919 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的統治權,建立了薩克森 王朝,正式創立了德意志國家。

  亨利一世(919—936 年在位)為了鞏固中央王權,依靠富裕農民、中小 世俗地主及教會的支持,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同大封建主作鬥爭。先後逼 士瓦本屈服,使巴伐利亞稱臣,吞併西法蘭克王國的洛林,重建丹麥邊區, 遏制匈牙利人的侵犯。936 年,亨利一世去世,長子奧托繼位,是為奧托一 世(936—973 年在位)。他利用教會勢力,抑制世俗領主,繼續加固王權, 使薩克森王朝最終控制了德意志的五大公國。951 年,奧托把擴張矛頭指向 經濟發展較快的義大利,占領了義大利北部的倫巴第。

  961 年,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平息羅馬貴族的反抗,向薩克森國王求助。 這正中奧托下懷,他遂即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進軍羅馬,鎮壓了貴族叛亂。

  962 年 2 月 2 日,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教皇為奧托加冕,稱為“羅馬皇帝 奧古斯都”。這樣,在此後的 840 多年,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 神聖羅馬帝國”(習慣上又稱第一帝國)。它集合著羅馬帝國的傳統,天主 教會的特權和法蘭克帝國的王權。

  第二節 神聖羅馬帝國 封建制度的發展

  奧托一世統治期間,德意志封建領主所有制不斷增強。依靠王權的支持, 世俗的和教會的領主肆無忌憚地奪取屬於農村公社的土地。從法蘭克帝國沿 襲下來的采邑制,神聖羅馬帝國時已發展為封地制,受封的土地成為世襲領 地。這種封地有大有小,有一個莊園、幾個或幾十個莊園的,也有一個公國 的,如整個巴伐利亞公國就是巴伐利亞公爵的世襲領地。大大小小的封建領 主存在著從屬關係,一個小封建領主通常依附一個大封建領主。前者稱封臣, 後者稱封君。封臣對封君行臣服禮並宣誓效忠,封君向封臣授采邑,封臣的 義務主要是為封君服軍役等,封君則保護封臣的安全。大封建領主同時又從 屬於更大的封建領主,由此構成了封建等級制度。頂端是皇帝,下有公爵、 伯爵、教會主教和騎士。1220 年編成的德國法律文件《薩克森之鏡》中,把 封建等級劃為七等:第一等是國王;第二等是直屬國王的教會大貴族,如主 教和修道院長等;第三等是直屬國王的世俗大貴族;第七等是騎士。他們構 成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階級。

  領主在其莊園內是最高的權力主宰,最重要的是擁有領地裁判權。涉及

  到有關份地、勞役、賦稅和耕種的一切問題,都按所謂“莊園的慣例”進行 裁決。因此,莊園不僅是一種經濟組織,而且還是一種社會組織。它支配著 莊園居民的全部生活。

  在封建制度充分發展的時期,農民更加依附於封建領主。莊園土地分為 不同等級的田地,有“自由人田”、“半自由人田”和“農奴田”。每種田 地持用者的處境和負擔不同。自由農的份地可終身使用和繼承,他們與領主 的依附關係較為鬆散,只需繳納固定的實物地租。為數眾多的半自由農依附 性較強,他們不能隨便離開份地,領主也不能把他們逐出莊園,只有把他們 連同土地一起轉讓。半自由農除繳納實物地租外,還要從事勞役,每周一天 到三天。農奴占有很少土地,或者根本就沒有土地,完全處於依附狀態。

  封建采邑制的發展和封建等級制度的確立,暫時穩定了現存的社會秩

  序。同時,由於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對封建剝削的反抗,不少地方勞役地租逐 漸為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所代替,刺激了生產積極性。這些,使帝國從 11 世紀起,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水力、風力和畜力取代了人力,荒 地變成了永久性的耕地,三圃製取代休耕輪作制,農產品商品化的趨向在加 強,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專業化,葡萄、大麻、亞麻等經濟作物也開始種植。 這些表明,在自然經濟占優勢的同時,商品貨幣關係已見端倪。11 世紀初, 在萊茵河和易北河—薩勒河之間已有商業點 200 至 300 處,交易的商品除貴 族需要的奢侈品外,也有日常用品和生活資料。相伴而來的是城市的興盛, 當時普遍出現的城牆和城市同盟、城市自治運動,就是這一發展的佐證。

  主教敘任權之爭

  用封君封臣關係和封建等級制度維繫封建統治,意在使封建主內部保持 和諧一致。然而封建主之間爭奪土地和權勢的鬥爭並不能消除,而且愈來愈 激烈。世俗貴族利用采邑的世襲權從國王那裡取得越來越多的權益。他們通 過驅使農民開墾土地、修築城堡發展城市、建造修道院,強固自己的經濟實 力和獨立的政治地位,並竭力削弱王權以加強這一獨立性。

  在亨利三世統治時期(1039—1056),不斷發生諸侯反對中央王權的敵

  對行動。亨利三世死後,1073 年在薩克森又爆發了反對亨利四世的貴族騷 動。諸侯的反抗活動還從羅馬教廷找到了強有力的同盟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