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詡頓時明白過來,這是章楶要給自己分功勞了,趕緊拱手鄭重顏色道,“下官謹記。”

  章楶將目光從王詡身上收回,投向王文振:“涇原路步軍副都統總管王文振。”

  “在!”章楶左手第一座的中年男子,一雙蒼眉入鬢,渾身豪氣沖天地站了起來。

  “命你率本路步軍神虎、保捷、制勝及清邊弩手八軍兩萬四千人,騎兵蕃落一軍三千人,並領本路戰將折可適、折彥質為中軍按兵不動,待命而出。”章楶將涇原路的大軍全部放在中軍,主攻好水川和葫蘆河。

  “末將領命!”折家父子即刻起身,面帶戰意,欣喜不已。

  章楶說著,看了看還未接到任務的將領道,“熙河路馬軍都指揮使王恩!”

  “在!”王恩立刻抱拳應諾。

  王恩乃有熙河王騎將之稱,善於指揮騎兵進行長途奔襲,往往能出奇制勝。

  “命你領本路騎兵蕃落一軍三千人協助中路軍,出兵好水川,受王副都統總管節制。”

  “是!”王恩被分到中路軍,當然是歡喜鼓舞,摩拳擦掌等著坎瓜切菜。

  “熙河路步軍都虞候郭成!”章楶再點熙河路將領。

  離著王詡不遠的瘦小將領起身應答。

  “命你領本路定功、保捷兩軍六千人協助中路軍,出兵葫蘆河,同受王副都統總管節制。”

  “末將領命!”郭成沒想到自己倒還撈了個中路軍的差事,能正面干他一仗。

  做完中路軍的安排後,章楶指著地圖上的石門峽道,“西賊在石門峽重兵駐防,而此次兩城的修築成敗,就在於能否將石門峽重兵調離。”

  “聲東擊西,掩敵之耳目!熙河路餘下兵馬由苗履苗副都統總管率領,佯攻會州西壽保泰軍司。環慶路及秦鳳路餘下兵馬由种師道種副都統總管率領,佯攻韋州靜塞軍司。只偽可造聲勢,不可輕易冒進。待調離石門峽西賊重兵之後,中路軍由兩翼護衛,兵出好水川、葫蘆河!”

  “是!”苗履以及种師道齊聲應諾,苗履之前被否了決議,心中本就不痛快,如今又被指派為佯攻部隊,更是憋著一肚子火。

  章楶做完了全部軍事部署,再掃一圈在坐諸將,“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更何況亂臣賊子!望諸位將領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攻取沒煙峽!”

  四路軍馬,所費糧草輜重無數,集八萬兵將,號稱四十萬大軍,兵出各路,劍指沒煙峽!

  第二百零四章 禁軍編制

  王詡對此倒是有很深的了解,因為此種軍制和現代中國的軍制倒有些大同小異,各個軍區司令分掌軍隊,但卻無權調動,只有中央軍委有權調動軍隊,但中央軍委又不實際掌管軍隊。

  三衙掌管統領軍隊,又分為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宋代禁軍出駐守京師外,還分戍各地,原有的統兵體制已被打亂,朝廷另外委派帥臣:安撫使、經略安撫使、都統總管、副都統總管、部總管、副部總管、都鈐轄、都監、副都監、監押。這些統兵官並無定製,且品級高低不一,管轄地區有大有小,所轄兵力也有多有少。

  有調兵權的樞密院不掌管軍隊,掌管軍隊的三衙卻調不動兵,遇有戰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領兵出征,從而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權的分離了。

  神宗改革之後,在地方上實現了將知兵,兵知將的情況。也就是說地方武官能夠調兵,練兵。而帥臣的實權被進一步削弱。

  同時,禁軍又分為兩種,侍衛皇帝的親兵以班、直為單位,其他則分為廂、軍、指揮、都四級。一百人為一都,五都為一指揮,五指揮為一軍,十軍為一廂。或隸屬殿前司,或是隸屬兩侍衛司。

  北宋沿襲了舊制,禁軍中的捧日、天武、龍衛和神衛上四軍,殿前司馬兵驍騎軍、步兵虎翼軍、侍衛馬軍司的驍捷軍,驍武軍等部分軍隊,均有廂的編制,分左右廂。其他番號的禁兵無廂一級編制。也就是說,駐紮在陝西六路的禁軍,最大的編制就是軍一級。

  廂的統兵官位都指揮使,按照五百人人一指揮,五指揮一軍,十軍一廂的正規編制,每廂應有兩萬五千人。但實際上卻不足此數,由於廂一級編制的兵力較多,各廂都指揮使的權力較大,故從北宋前期開始,便逐步縮小或廢除廂的編制,廂都指揮使也隨之成為武將的虛銜。而在西北等天高皇帝遠的戰區更是如此。

  廂下設軍的編制五代時已經很普遍,宋承襲舊制,仍保留軍一級編制,其統兵官為軍都指揮使和都虞候。按規定一軍有五指揮,共兩千五百人,實際上往往多於此數。尤其是在戰區,為作戰需要,加編軍隊。

  一般來說,禁軍兵力都是以指揮使為單位計算的,按規定每指揮為五百人,其統兵軍官為指揮使和都虞候,即是郭景修的官職,但實際人數往往多於規定的編制。在指揮之下,宋軍仍沿用五代舊制設都一級編制。每都一百人,其統兵官馬軍是軍使和副兵馬使,步軍是都頭和副都頭,在副兵馬使和副都頭之下,還設有軍頭,十將,將虞侯,承局和押官等名目的官吏。

  而陝西六路所部署的侍衛司馬軍指揮數有蕃落、廣銳三個番號,共計八十二指揮,但由於馬匹數量不足,以及編制不滿的原因,共有騎兵總數十餘萬人。其中駐紮鎮戎軍、原州和秦州的馬軍指揮數最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