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馬軍指揮數要多得多的就是步軍指揮數,陝西六路所部署的侍衛司步軍指揮數有保捷、定功、清邊弩手、振武、神虎、制勝以及壯勇七個番號,共計兩百多指揮,步兵人數更是達四十萬餘人,基本均分在陝西六路。

  這些都是禁軍,而廂兵則普遍是禁軍淘汰下來的老弱病殘,諸如習三之類,大部分都接受了王詡安排進了工學院和醫館或是用新式農具種地,脫離了軍籍。而朝廷也樂得有人分擔這部分負擔,自然是樂見其成。

  第二百零五章 中計

  一連幾天過去了,王詡絲毫不敢懈怠,直到一天糧道的運送任務忽然加強,王詡就知道前線佯攻已經完成,中路大軍開始撲向沒煙峽了。

  王詡巡視在後方,心裡不明前線的狀況,心中有些焦慮。即便眼下身處的鎮戎軍抗夷堡算是離著宋夏交界最近的地方,但是一眼望去,仍舊是大大小小的土坯房和堡寨,以及滿眼的黃沙和點綴在黃沙處的綠色。

  “哎”王詡嘆了一口氣,這次戰役,沒有見到半個西夏人的影子,想試試刀斧手的實戰效果看來也是不可能的了。

  王詡叮囑了一句身邊的運往前線的最後一批糧草,正準備轉身進屋之時,身後傳來一陣喊聲。

  “平老三,你怎麼來了?”王詡驚訝地看著身後跟著一人一馬的平老三出現在自己眼前,有些詫異。

  “簽判,事出緊急,小的也說不清楚,還是讓他給簽判您說吧。”平老三將身後的人讓到王詡跟前。

  “族長,這是德勒隊長讓小的捎給您的信。”來人竟然是善喀部的人。

  “德勒?”王詡一驚,他在意的並不是來人對自己的稱呼,自從與雅麗梅朵有關係後,不知為何周圍的善喀部人都不約而同地對自己改了稱呼。

  此時,王詡更在意的是深入西夏收集情報的德勒一隊傳來的消息,王詡匆匆地看完了整封信,心頭一駭,原來李勉安插的另一條線竟然是他!

  王詡皺著眉頭。仔細地想著那人的名字和他的官職。忽然手一緊,將信箋直接捏成一團,“糟糕!平老三,你現在立刻回渭州,讓霍參軍無論如何都要趕來鎮戎軍,接替我的事務,若他有什麼不明白。讓他問巡檢司的人。”王詡不敢將自己手裡的公務就這麼撂挑子了,萬一西夏人襲擊糧道,那就是雪上加霜了,所以他要將公務交給信任的人。

  平老三為人機靈,見王詡神色嚴肅,也不敢怠慢。急忙上了馬,朝渭州而去。王詡繼而對來人道,“你跟我進屋。”

  王詡扔下一句,立刻轉身幾乎是小跑進了屋子,研磨鋪紙,寫下了一堆東西,摺疊好之後,又覺什麼地方不對。再又展開。留下了一個日期,這才折好交給來人然後對來人道。“你將此物收好,然後先去原縣,找到德祥,讓他帶手底下的二十人和你一道去秦州找黑虬,你再將此信交予黑虬。然後告訴德祥和黑虬……”

  王詡目送著族人離開之後,立刻徵調馱馬五百匹,帶著五百刀斧手,疾馳沒煙峽而去。

  熙河軍大營內。

  熙河路步軍副都統總管苗履完成了佯攻,不料剛一調離西夏主力,就被西夏人發覺了其戰略意圖,隨即西夏人又返回到了駐地。

  苗履看著地圖,眉頭緊鎖,一臉的不甘心。

  秦鳳路鈐轄李明啟起身道,“苗副都統,佯攻既然不奏效,顯然是西夏人識破了章經略的安排。”

  苗履不耐煩地看了李明啟一眼,沒好氣道,“難道我不知道嗎?”

  李明啟吃了癟,卻也不退縮,繼續道,“保護側翼也沒咱們什麼事,難不成咱們一萬多的大軍就在這裡傻等不成?”

  “李鈐轄的意思是?”苗履似乎有些明白李明啟想說什麼了。

  “立刻著飛馬奏報王副都統,讓他命折可適出兵沒煙峽以南的好水川,主動迎擊賊寇。”李明啟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主動迎擊?”苗履白了李明啟一眼,以為他能說出什麼好點子來,“章經略再三囑咐,不能深入擊敵。再者,他中路軍出兵,和咱們有什麼關係?”

  “苗副都統,請聽下官把話說完。”李明啟接著解釋道,“既然佯攻已經被西賊識破,那麼還堅持章經略的戰略部署已經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下官覺得,與其浪費咱們手底下的一萬多人待命不動,不如主動出擊,殺他個出其不意。章經略不是要築城嗎?若是被西賊主力騷擾,還談何築城。所以下官想來,咱們還是應該主動出兵沒煙峽以西,牽制西賊主力,為中路軍減輕壓力才是。”

  苗履托著下巴,越聽越覺得是那麼回事,與其窩窩囊囊地按兵不動,倒不如痛痛快快地幹上一場,反正自己的這一部分已經完成了任務,沒有什麼可做的了。

  不過,苗履還有一個疑問,“既然咱們出兵,為何要讓折可適先行?”

  李明啟神神秘秘湊近苗履壓低聲音道,“咱們手裡沒有騎兵,全是步兵,若是將西賊擊潰,該如何追擊?所以,與其放掉這等功勞,還不如拿來分些給折可適。還有一點更為重要,折可適乃是章楶心腹,若是能慫恿王文振讓他先出兵,咱們再出,秋後算帳,第一個也輪不到咱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