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章楶一貫儒雅的目光此刻變得凌厲猶如西北的寒風。一掃在場諸將,“諸位,章某再次重申,西人已在石門峽駐有重兵,所以此次行動,全力築城,不得深入敵境超過百里。”

  章楶的話猶如定海神針,為此次行動徹底定調。鎮住了底下的竊語。

  不料。總有人有不同的意見,熙河軍指揮官苗履聽完。隨即就開口道,“自元豐以來,問罪西夏,何曾集四路人馬於一道,今乃得之,兵力盛大如此,何向不撓?何為不成?願先攻取而後築城。”

  苗履乃是一員武將,眼見章楶統帥四路軍馬物資,實力空前,遂忍不住熱血沸騰,慷慨痛陳,希望建功殺敵。

  苗履一言落地,頓時激起千層私語,在座的幾乎全是武將,心中也有些不同意章楶這種不敢正面對敵的戰術安排,多多少少認為此行乃是怯懦的表現,在西夏人面前丟了臉。

  章楶心頭明白,苗履統帥熙河軍馬,若是不壓服住他,就不能壓服住熙河路的士兵,屆時四路不配合,戰略目的定然不能達成。而且,在座的武將們的心思也會因貪功浮動,“就因為今次所耗所費巨大,所以才更因小心行事,兩城乃是基石,若一味貪功,基石不築,將來以何取西夏?”

  苗履心頭不服,一甩鬍鬚道,“掩殺賊寇只在百里內,豈能震懾敵心?我願領兵,出百里外殺敵。”

  章楶重重一拍案幾,沉聲斂顏道,“如你所言,興州、靈州也都在百里之外,難道要攻去那裡?”

  苗履忍了忍,終於還是閉上了嘴,他也知道即便目前籌備了四路軍馬糧餉,但也遠遠不足以平定西夏。

  章楶見壓服住了苗履,這才轉頭又朝向諸將,“諸位,此戰承天順民,畢功於一役。積紹聖數年之威,只可勝,不許敗。”

  “王簽判!大車籌備情況如何?”章楶將目光投向右排末的王詡。

  王詡立刻起身答道,“大車三千七百輛全部籌備完畢,俱以交付四路各處要地堡寨。”

  章楶點了點頭,繼而又轉向另一個文官道,“林簽判,小車籌備情況如何?”

  王詡鄰座的一人緊接著起身拱手道,“小車四千五百輛已交付完畢。”

  章楶隨後又查問了其他的戰略物資,坐在末排的王詡聽得咂舌不已,除開他所準備的大車三千七百輛,還有小車四千五百輛,民夫一萬人,牲口一萬六千頭,並還有大量武器裝備和築城材料。修築兩城,所耗錢財不下百萬貫。

  戰爭從古至今都是這個世界上最昂貴的遊戲,王詡心裡暗忖。

  向章楶匯報了軍備物資之後,涇原路侍衛司步軍副都統總管王文振起身道,“神虎、保捷、制勝及清邊弩手九軍兩萬七千人已齊畢。”

  涇原路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折克適緊接著起身道,“騎兵蕃落一軍三千人也已齊畢。”

  隨後,環慶路侍衛司步軍副都統總管種朴,環慶路侍衛司馬軍都指揮使李忠傑,熙河路侍衛司步軍副都統總管種朴等等四路統兵軍官皆將己路人馬報上。

  王詡在底下暗暗計算著,此次築城,集合了熙河兵團步軍馬軍三萬人,秦鳳兵團步軍馬軍一萬人,環慶兵團步軍馬軍一萬人,涇原步軍馬軍一萬人,四路大軍約八萬於人。西北种師道、折可適、王恩、王文振、姚雄等名將齊聚。堪稱一時之盛。

  章楶聽完之後,隨即作出戰略部署,“秦鳳路步軍都指揮使姚雄。”

  “末將在!”身披甲冑,眼利眉鋒,面堂威嚴的姚雄即刻抱拳起身,朗聲應諾。

  “命你領本路振武、保捷兩軍六千人保護中軍右翼!”

  “末將領命。”姚雄有些不情不願,沒能被安排在中軍殺敵。

  “環慶路馬軍都指揮使李忠傑!”

  “末將在!”一字眉。方長口的李忠傑抱拳起身。士氣絲毫不輸姚雄。

  章楶一直地圖,“命你領本路蕃落一軍騎兵三千人,出環州,與姚指揮一同掩護中軍右翼。”

  “這…末將領命!”李忠傑亦是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表情。

  “涇原路步軍都指揮使郭景修!”章楶總算是點到了本路人們,其話音一落,引來了無所或有意或無意的注意,都在看著他要怎麼安排。

  章楶面色依舊肅然。手指移到地圖中懷德軍的左側,“命你領本路清邊弩手一軍三千人掩護中軍左翼。”

  “末將聽命!”郭靖修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應聲。

  “三組人馬意在保護中軍行動,切不可輕易妄動,若有擅離職守或無視軍令一意孤行者,軍法從事!”章楶心裡明白被選中的將領多少有些不甘心。但是為顧全大局,總有人要做掩護側翼的事。

  姚雄和李忠傑對視了一眼,心頭的一些小想法隨即被打消一空。

  “另外…”章楶說著,將目光投向了末坐的王詡,“王簽判。”

  “下官在。”軍營之中,王詡不敢怠慢,雖有些不解為何章楶點自己的將,立刻站了起來。

  “介於西賊屢出騎兵。騷擾後方糧道。命你領涇原、熙河兩路巡檢司人馬配合郭都指揮使,掩護運糧民夫和大小車輛。”章楶說著。頓了頓,又嚴肅地補上了一句,“兵家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望王簽判慎而又慎,務必護住糧道,莫讓西賊有機可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