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那麼,當他得知這些險情後,必然要為自己好不容易才從中國帶回的“北京人”的命運擔心。在焦急、憂慮中,很可能出現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將其毀掉,來一個查無對證,使自己完全擺脫險境;二是找一個秘密地點隱藏起來,等將來時局有所變化再作打算。
很顯然,遠藤作為一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無疑會選擇後者。
假如這一推理成立,那麼,遠藤會將“北京人”秘藏在什麼地方呢?
當年長春之夜給中田光男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遠藤親吻“北京人”頭骨這一奇特的細節。也正是通過對這一細節的苦思冥想和反覆推敲,中田光男終於做出了如下推論——
按正常的思維方式和當時的處境,遠藤若將“北京人”藏於家中或者埼峪大學某處,是不合適也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是遠藤將“北京人”頭骨埋藏在了他那12歲即夭折的獨子的墓穴之中。因為遠藤最疼愛的獨子夭折於12歲那年,“北京人”也恰恰是面世12年後丟失。遠藤當年在長春之夜又有親吻“北京猿人”頭骨的親昵舉動,可以看作這個親生兒子和“北京人”在遠藤的心裡已是難解難分。或者說,遠藤已把“北京人”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了。
根據這一大膽推測,中田認為首先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掘開遠藤之子的墓穴,惟其如此,方能將真相大白於天下。於是,他多次直接或間接地找到東北大學的阿部教授以及與遠藤有血緣關係的一些親屬,向他們講明自己的意圖,希望在日本有關部門的監督下,秘密掘開遠藤之子的墓穴,以對歷史作一個公正的了斷。
然而,他的這一要求遭到了對方的拒絕。
無奈之下,中田光男又找到了日本眾議院議員平沼赳夫,希望通過日本政府官員的影響力,去勸服阿部教授及遠藤的其他親族,支持他那個刨墳掘墓的計劃。
作為好友的平沼赳夫對中田的想法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對刨墳掘墓一事深感為難。因為在日本要掘一座墳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既牽涉法律問題,同時還必須考慮到社會影響以及死者親屬的感情等問題,一旦真要實施起來,是相當棘手的。所以,平沼赳夫向中田光男授意,讓他找機會到中國去一次,將自己所掌握的線索奉獻於中國科學界。如果中國科學界認為有價值,可促請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正式向日本政府說明情況,提出掘墓的請求。到那時,日本再以政府的名義和阿部等人商談,這樣,此事或許有望得到解決。
第十章 世紀末尋找(8)
中田光男聽從了這位好友議員平沼赳夫的勸說,作著與中國方面接觸的準備。經過一系列籌劃與努力,終於同中華日本學會取得了聯繫。於是,1999年9月17日,中田光男從東京踏上了飛往中國北京的航班。
難以破解的墓穴之謎
來到中國後,中田下榻於北京凱萊大酒店。前來迎接他的,是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中科院研究員周季華教授。當晚,中田光男便將自己隱藏了53年的有關“北京人”秘密線索和現在的尋找計劃與周季華作了詳細的交談,懇切地希望周能與中國有關部門取得聯繫,促成此事。
多年來致力於中日文化交流事業的周季華聽罷對方的一番言談,心中異常激動。他知道,儘管“北京人”是全人類的財富,但它首先屬於中國,作為一個中國學者,能有機會協助有關方面找回“北京人”,自然是件很榮幸的事情。於是,他很快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業務副所長葉捷取得了聯繫。
葉捷聽後極為重視。翌日晚,便同本所的古人類學家董興仁一起前往凱萊大酒店,與中田光男進行了會談。中田除了將自己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秘密線索和盤托出外,還希望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與日本政府交涉,從而促成將遠藤兒子的墓穴掘開的計劃。而後,葉捷和董興仁就“北京人”的一些具體問題又作了進一步交談。當葉捷問及對方當年看到的“北京人”是什麼形狀時,中田從行李包中取出了日本考古學家松崎所著的《北京原人》一書,指著印製在此書封面上的一張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圖片說,他當年從遠藤手中看到的“北京人”化石,與這張圖片極為相似。
很顯然,《北京原人》一書封面上的圖片是一個完整的古人類頭骨,而葉捷、董興仁兩位專家知道,中國當年失蹤的“北京人”是一塊頭蓋骨,而不是一個完整的頭骨,這二者是不可混為一談的。中田則推測說,遠藤得到“北京人”頭蓋骨後,有可能別出心裁地給它作了修復,從而使之成為了一個完整的頭骨。但葉捷和董興仁仍認為這種推測只是一種合理的想像,缺乏充足的理由和證據,而任何一個科學的論斷都必須建立在證據基礎上的。最後,雙方商定,次日共赴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讓中田的記憶與實物來一番對照,以進一步印證其線索的真偽。
9月19日,中田在周季華的陪同下,同葉捷、董興仁等專家一起驅車來到周口店。在這座舉世聞名的博物館裡,中田光男仔仔細細地看著每一件陳列的化石標本,也小心翼翼地梳理著自己的記憶。當中田的目光與六個靜臥於玻璃櫃中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頭蓋骨相遇時,沒作任何反應。而當他來到一個頭蓋骨、下額骨和牙齒等都較完整的頭骨面前時,禁不住停下腳步,眼睛驀然一亮,伸手指著那件頭骨說:“對,就是它,我當年在遠藤手上看到的那個頭骨和這個頭骨極其相似!”
很顯然,遠藤作為一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無疑會選擇後者。
假如這一推理成立,那麼,遠藤會將“北京人”秘藏在什麼地方呢?
當年長春之夜給中田光男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遠藤親吻“北京人”頭骨這一奇特的細節。也正是通過對這一細節的苦思冥想和反覆推敲,中田光男終於做出了如下推論——
按正常的思維方式和當時的處境,遠藤若將“北京人”藏於家中或者埼峪大學某處,是不合適也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是遠藤將“北京人”頭骨埋藏在了他那12歲即夭折的獨子的墓穴之中。因為遠藤最疼愛的獨子夭折於12歲那年,“北京人”也恰恰是面世12年後丟失。遠藤當年在長春之夜又有親吻“北京猿人”頭骨的親昵舉動,可以看作這個親生兒子和“北京人”在遠藤的心裡已是難解難分。或者說,遠藤已把“北京人”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了。
根據這一大膽推測,中田認為首先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掘開遠藤之子的墓穴,惟其如此,方能將真相大白於天下。於是,他多次直接或間接地找到東北大學的阿部教授以及與遠藤有血緣關係的一些親屬,向他們講明自己的意圖,希望在日本有關部門的監督下,秘密掘開遠藤之子的墓穴,以對歷史作一個公正的了斷。
然而,他的這一要求遭到了對方的拒絕。
無奈之下,中田光男又找到了日本眾議院議員平沼赳夫,希望通過日本政府官員的影響力,去勸服阿部教授及遠藤的其他親族,支持他那個刨墳掘墓的計劃。
作為好友的平沼赳夫對中田的想法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對刨墳掘墓一事深感為難。因為在日本要掘一座墳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既牽涉法律問題,同時還必須考慮到社會影響以及死者親屬的感情等問題,一旦真要實施起來,是相當棘手的。所以,平沼赳夫向中田光男授意,讓他找機會到中國去一次,將自己所掌握的線索奉獻於中國科學界。如果中國科學界認為有價值,可促請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正式向日本政府說明情況,提出掘墓的請求。到那時,日本再以政府的名義和阿部等人商談,這樣,此事或許有望得到解決。
第十章 世紀末尋找(8)
中田光男聽從了這位好友議員平沼赳夫的勸說,作著與中國方面接觸的準備。經過一系列籌劃與努力,終於同中華日本學會取得了聯繫。於是,1999年9月17日,中田光男從東京踏上了飛往中國北京的航班。
難以破解的墓穴之謎
來到中國後,中田下榻於北京凱萊大酒店。前來迎接他的,是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中科院研究員周季華教授。當晚,中田光男便將自己隱藏了53年的有關“北京人”秘密線索和現在的尋找計劃與周季華作了詳細的交談,懇切地希望周能與中國有關部門取得聯繫,促成此事。
多年來致力於中日文化交流事業的周季華聽罷對方的一番言談,心中異常激動。他知道,儘管“北京人”是全人類的財富,但它首先屬於中國,作為一個中國學者,能有機會協助有關方面找回“北京人”,自然是件很榮幸的事情。於是,他很快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業務副所長葉捷取得了聯繫。
葉捷聽後極為重視。翌日晚,便同本所的古人類學家董興仁一起前往凱萊大酒店,與中田光男進行了會談。中田除了將自己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秘密線索和盤托出外,還希望中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與日本政府交涉,從而促成將遠藤兒子的墓穴掘開的計劃。而後,葉捷和董興仁就“北京人”的一些具體問題又作了進一步交談。當葉捷問及對方當年看到的“北京人”是什麼形狀時,中田從行李包中取出了日本考古學家松崎所著的《北京原人》一書,指著印製在此書封面上的一張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圖片說,他當年從遠藤手中看到的“北京人”化石,與這張圖片極為相似。
很顯然,《北京原人》一書封面上的圖片是一個完整的古人類頭骨,而葉捷、董興仁兩位專家知道,中國當年失蹤的“北京人”是一塊頭蓋骨,而不是一個完整的頭骨,這二者是不可混為一談的。中田則推測說,遠藤得到“北京人”頭蓋骨後,有可能別出心裁地給它作了修復,從而使之成為了一個完整的頭骨。但葉捷和董興仁仍認為這種推測只是一種合理的想像,缺乏充足的理由和證據,而任何一個科學的論斷都必須建立在證據基礎上的。最後,雙方商定,次日共赴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讓中田的記憶與實物來一番對照,以進一步印證其線索的真偽。
9月19日,中田在周季華的陪同下,同葉捷、董興仁等專家一起驅車來到周口店。在這座舉世聞名的博物館裡,中田光男仔仔細細地看著每一件陳列的化石標本,也小心翼翼地梳理著自己的記憶。當中田的目光與六個靜臥於玻璃櫃中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頭蓋骨相遇時,沒作任何反應。而當他來到一個頭蓋骨、下額骨和牙齒等都較完整的頭骨面前時,禁不住停下腳步,眼睛驀然一亮,伸手指著那件頭骨說:“對,就是它,我當年在遠藤手上看到的那個頭骨和這個頭骨極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