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德軍3 個集團軍和2 個裝甲集群包圍了蘇軍5 個集團軍。9 月15-16 日,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合圍戰打響了。雖然史達林格勒會戰和中央集團軍群的覆滅可能會更令人痛心和更富有戲劇性,但基輔會戰是在俄羅斯帝國的遼闊領土上進行的規模最大、最激烈、而且就其對以後的影響和作用而言大概也是最具有決定意義的會戰。
9 月15日黃昏,德軍的情況如下:第2 裝甲集群的第46和第24摩托化軍在最北面作戰。由於第24摩托化軍開始在羅姆內以東的寬大正面上向南推進,第46摩托化軍不得不負責掩護東翼。右鄰的第35軍級司令部還遠在黨衛軍“帝國”師之後,第2集團軍的另一個軍,即43 軍,也由於第24摩托化軍向南運動而退居第二線,該軍命其所屬各師停止前進,並於黃昏時轉而向北行進,在這一天,第2 集團軍實際上並沒有對正在升級的會戰發揮作用。9 月16日,第2 集團軍司令部奉命撤出該線戰鬥,並於以後3 天裡,重又回到中央集團軍群的中央地段。
9 月15日以前,第6 集團軍司令部命令第51和第17軍從北面包圍了基輔。第51軍選中蘇第5 和第26集團軍的接合部為突破口,其第79步兵師(施特雷克爾中將)在這裡達成縱深突破。第29軍從西面和南面包圍了基輔;第34軍級司令部、第4 和第44軍在基輔與克列緬楚格之間的第聶伯河沿岸擔任警戒。
第17集團軍的第11軍已抵達從米爾戈羅德到蘇拉河河口之間的蘇拉河沿線。第48摩托化軍正在盧布內周圍作戰。第14摩托化軍在向米爾戈羅德以南的普肖河挺進。第55和第52軍正在寬大正面上向東北波爾塔瓦方向緩慢推進。國防軍統帥部9 月16日的報告講到了這一情況:
“在烏克蘭,德國陸軍部隊在空軍的有力支援下,大膽進攻,在寬大的第聶伯河下游的幾個最重要的地段建立了橋頭堡。他們在數天的戰鬥中,頂住了得到部分坦克支援的強大敵人的猛烈進攻,守住並擴大了橋頭堡(除克列緬楚格橋頭堡外,還有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橋頭堡),現在,德軍已從這裡出發,在寬大正面上乘勝向東實施突擊……”
9 月15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及其下屬指揮機構發現,德軍行動已加快,合圍西南方面軍的合圍圈已經封閉。9 月16日,位於合圍正面北部的蘇第5 和第21集團軍陷入瓦解狀態。它們被分割在普里盧基兩側,部隊已混亂不堪。仍堅守在基輔的蘇第37集團軍幾乎遭到三面包圍,只能在半徑為25公里的範圍內進行防禦。蘇第26集團軍仍在第聶伯河沿線設防,在克列緬楚格西北方向的第38集團軍殘部也由它指揮。同日,鐵木辛哥元帥指揮下的“西南”方向總指揮部命令第40和第38集團軍以及第2和第5獨立騎兵軍,從東面發起進攻,以求割裂德軍的合圍正面,擊退德軍的裝甲集群。儘管俄國部隊企圖堅決實施這一命令,但在向東推進的德國陸、空軍部隊的抗擊下,這一企圖化成了泡影。
蘇軍“西南”方向總指揮作戰部部長巴格拉米揚少將乘飛機飛進合圍圈,來到了普里盧基“西南方面軍”指揮所。在這裡,他口頭向基爾波諾斯上將傳達了撤離基輔、率方面軍向東突圍的命令。基爾波諾斯上將對這個口頭傳達的命令表示懷疑,命令發報員與莫斯科進行聯繫。9 月17日3 時40分,終於與莫斯科聯繫上了。基爾波諾斯問,他是否應放棄基輔,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回答說:“同意放棄!”
17日清晨,基爾波諾斯上將下令實施總突圍。按照他為各集團軍規定的突圍路線,第21集團軍經羅姆內突圍,與此同時,第2 騎兵軍由東面向羅姆進攻。第5 集團軍向洛赫維察方向突圍,第37集團軍隨後跟進。第26集團軍以及第38集團軍殘部經盧布內突圍,各集團軍司令部均給普里盧基回電說“明白”。只有弗拉索夫中將指揮的第37集團軍司令部沒有回音:方面軍與基輔的聯繫中斷了。
自戰爭開始以來,曾不止一次使南方集團軍群局部受挫、迄今一直在堅固防線內戰鬥的蘇軍部隊,由於指揮已完全失靈,在合圍戰的頭兩天便已陷入混亂之中。蘇軍各集團軍被分割成了相互沒有聯繫的戰鬥群,只能根據情況和地形各自為戰。緊縮基輔合圍圈並不是按計劃進行的,而是像有孔的氣球一樣逐漸收縮的。在最初的幾天中,合圍圈已收縮到普里盧基- 基輔- 紹夫寧(相當於德國的維爾茨堡- 斯圖加特- 慕尼黑)這一三角形地區。
德第17集團軍司令部命令部隊於9 月17日向西發起進攻。直到該日,蘇拉河畔的戰線還是相當平靜的。蘇軍渡河突圍的幾次嘗試被挫敗。5 時40分,德第11軍在蘇拉河河口附近渡河,繼而沿第聶伯河向西北推進。第31和第32步兵團粉碎了敵人最初的抵抗,為本師開闢了繼續前進的道路。第257 步兵師在9 時前占領了蘇拉河西邊的高地,並俘敵290 人,繳獲76.2毫米反坦克炮10門。在這裡隨部隊渡河的馮·科茨弗萊施步兵上將負了傷,薩克斯中將任代理軍長:他的第257 步兵師由炮兵指揮官安格爾少將接替指揮。
第一批強擊群渡過河不久,師屬工兵即開始架設軍用橋,並於18時30分將橋架好了。當一個裝備100 毫米火炮的炮兵連通過該橋時,橋塌了,因此並未能加快渡河的速度。拆橋和架橋工作又隨即開始。直到次日14時30分左右新橋才交付使用。9月18 日,第477 步兵團奪占了佩爾沃邁斯科耶西南的高地,到達了蘇拉河西面20公里的地方。
9 月15日黃昏,德軍的情況如下:第2 裝甲集群的第46和第24摩托化軍在最北面作戰。由於第24摩托化軍開始在羅姆內以東的寬大正面上向南推進,第46摩托化軍不得不負責掩護東翼。右鄰的第35軍級司令部還遠在黨衛軍“帝國”師之後,第2集團軍的另一個軍,即43 軍,也由於第24摩托化軍向南運動而退居第二線,該軍命其所屬各師停止前進,並於黃昏時轉而向北行進,在這一天,第2 集團軍實際上並沒有對正在升級的會戰發揮作用。9 月16日,第2 集團軍司令部奉命撤出該線戰鬥,並於以後3 天裡,重又回到中央集團軍群的中央地段。
9 月15日以前,第6 集團軍司令部命令第51和第17軍從北面包圍了基輔。第51軍選中蘇第5 和第26集團軍的接合部為突破口,其第79步兵師(施特雷克爾中將)在這裡達成縱深突破。第29軍從西面和南面包圍了基輔;第34軍級司令部、第4 和第44軍在基輔與克列緬楚格之間的第聶伯河沿岸擔任警戒。
第17集團軍的第11軍已抵達從米爾戈羅德到蘇拉河河口之間的蘇拉河沿線。第48摩托化軍正在盧布內周圍作戰。第14摩托化軍在向米爾戈羅德以南的普肖河挺進。第55和第52軍正在寬大正面上向東北波爾塔瓦方向緩慢推進。國防軍統帥部9 月16日的報告講到了這一情況:
“在烏克蘭,德國陸軍部隊在空軍的有力支援下,大膽進攻,在寬大的第聶伯河下游的幾個最重要的地段建立了橋頭堡。他們在數天的戰鬥中,頂住了得到部分坦克支援的強大敵人的猛烈進攻,守住並擴大了橋頭堡(除克列緬楚格橋頭堡外,還有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橋頭堡),現在,德軍已從這裡出發,在寬大正面上乘勝向東實施突擊……”
9 月15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及其下屬指揮機構發現,德軍行動已加快,合圍西南方面軍的合圍圈已經封閉。9 月16日,位於合圍正面北部的蘇第5 和第21集團軍陷入瓦解狀態。它們被分割在普里盧基兩側,部隊已混亂不堪。仍堅守在基輔的蘇第37集團軍幾乎遭到三面包圍,只能在半徑為25公里的範圍內進行防禦。蘇第26集團軍仍在第聶伯河沿線設防,在克列緬楚格西北方向的第38集團軍殘部也由它指揮。同日,鐵木辛哥元帥指揮下的“西南”方向總指揮部命令第40和第38集團軍以及第2和第5獨立騎兵軍,從東面發起進攻,以求割裂德軍的合圍正面,擊退德軍的裝甲集群。儘管俄國部隊企圖堅決實施這一命令,但在向東推進的德國陸、空軍部隊的抗擊下,這一企圖化成了泡影。
蘇軍“西南”方向總指揮作戰部部長巴格拉米揚少將乘飛機飛進合圍圈,來到了普里盧基“西南方面軍”指揮所。在這裡,他口頭向基爾波諾斯上將傳達了撤離基輔、率方面軍向東突圍的命令。基爾波諾斯上將對這個口頭傳達的命令表示懷疑,命令發報員與莫斯科進行聯繫。9 月17日3 時40分,終於與莫斯科聯繫上了。基爾波諾斯問,他是否應放棄基輔,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回答說:“同意放棄!”
17日清晨,基爾波諾斯上將下令實施總突圍。按照他為各集團軍規定的突圍路線,第21集團軍經羅姆內突圍,與此同時,第2 騎兵軍由東面向羅姆進攻。第5 集團軍向洛赫維察方向突圍,第37集團軍隨後跟進。第26集團軍以及第38集團軍殘部經盧布內突圍,各集團軍司令部均給普里盧基回電說“明白”。只有弗拉索夫中將指揮的第37集團軍司令部沒有回音:方面軍與基輔的聯繫中斷了。
自戰爭開始以來,曾不止一次使南方集團軍群局部受挫、迄今一直在堅固防線內戰鬥的蘇軍部隊,由於指揮已完全失靈,在合圍戰的頭兩天便已陷入混亂之中。蘇軍各集團軍被分割成了相互沒有聯繫的戰鬥群,只能根據情況和地形各自為戰。緊縮基輔合圍圈並不是按計劃進行的,而是像有孔的氣球一樣逐漸收縮的。在最初的幾天中,合圍圈已收縮到普里盧基- 基輔- 紹夫寧(相當於德國的維爾茨堡- 斯圖加特- 慕尼黑)這一三角形地區。
德第17集團軍司令部命令部隊於9 月17日向西發起進攻。直到該日,蘇拉河畔的戰線還是相當平靜的。蘇軍渡河突圍的幾次嘗試被挫敗。5 時40分,德第11軍在蘇拉河河口附近渡河,繼而沿第聶伯河向西北推進。第31和第32步兵團粉碎了敵人最初的抵抗,為本師開闢了繼續前進的道路。第257 步兵師在9 時前占領了蘇拉河西邊的高地,並俘敵290 人,繳獲76.2毫米反坦克炮10門。在這裡隨部隊渡河的馮·科茨弗萊施步兵上將負了傷,薩克斯中將任代理軍長:他的第257 步兵師由炮兵指揮官安格爾少將接替指揮。
第一批強擊群渡過河不久,師屬工兵即開始架設軍用橋,並於18時30分將橋架好了。當一個裝備100 毫米火炮的炮兵連通過該橋時,橋塌了,因此並未能加快渡河的速度。拆橋和架橋工作又隨即開始。直到次日14時30分左右新橋才交付使用。9月18 日,第477 步兵團奪占了佩爾沃邁斯科耶西南的高地,到達了蘇拉河西面20公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