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萊溫斯基和弗蘭克的戰鬥群冒著炮火占領了蘇拉河起伏不平的南岸,從而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掩護。各連為了免遭敵人殺傷,以極快的速度向前推進,使隊形變得七零八落,混亂不堪。但不久,軍官們就將其分隊集中起來,繼續向洛赫維察前進,第521 反坦克營第3 連的自行火炮負責火力掩護,而第6 裝甲團第2 營的戰鬥車輛則組成突擊隊向前衝擊。然後,坦克停下來,負責掩護,自行火炮向前開進。兩個戰鬥群便這樣到達了洛赫維察附近,並於17時前占領了該城的東部。
蘇軍進行了十分頑強的抵抗。但是,當坦克開來時,他們的一切犧牲精神都徒勞無用。經過半個小時的戰鬥,蘇軍撤退了。第3 步兵團第1 營緊追不放,一直推進至城中心的十字路口。這時敵人調集了火炮、迫擊炮、反坦克炮和高射炮,阻止住了德軍各連的前進。
因此,19時,馮·萊溫斯基中校命令坦克和自行火炮撤離該城,占領城邊緣深谷中的警戒陣地。只有第3 步兵團第1 營(韋爾曼少校)留在原地,堅守洛赫維察東部城區。
9 月13日黃昏,第24摩托化軍的態勢如下:第4 裝甲師占領了蓋沃龍,黨衛軍“帝國”師到達了博爾斯納以南14公里的地方。第10摩托化步兵師緩慢地離開科諾托普,隨第3 甲師向羅姆內前進。裝甲兵上將蓋爾·馮·施韋彭布格發現,第1 裝甲集群的第16裝甲師已前進到洛赫維察以南40公里處。這40公里長的地段尚敞開著,越來越多的敵人正從這裡逃之夭夭……
9 月14日來到了,這是晚夏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一個愉快的禮拜日。這一天,在遙遠的家鄉,教堂里鳴響著陣陣鐘聲,同時,這一天也是蘇聯“西南方面軍”覆滅的開始。
胡貝少將指揮的第16裝甲師開始進攻盧布內。經短時間的炮火準備後,第78步兵團(馮·阿倫施托爾夫上校)和第64步兵團第2 營(馮德曼上校)向該城發起強攻。蘇軍放棄戰鬥,撤出盧布內。
與此同時,第3 裝甲師也在強攻洛赫維察。9 月14日天一亮,第3 步兵團第1營的部分兵力和第6 裝甲團第3 營就向洛赫維察的敵抵抗樞紐部發起了進攻。昨天沒有實現的,今天實現了!第3 步兵團第3 連(佩施克上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過該城,突然占領了北面的大橋,在一片“烏拉”聲中俘虜了敵守衛大橋的一個高炮連。敵人的抵抗徹底崩潰了。將近10時30分時,第6 裝甲團第2 營的戰鬥車輛抵達這裡,蘇軍舉手投降了。洛赫維察落入德軍手中!
第3 步兵團第1 營通過大橋,占領了洛赫維察以南的亞什尼基高地以及該城西面的哈里科夫齊高地上的陣地。第3 裝甲師主力在中午時分進入了洛赫維察,並立刻占領了環形防禦陣地。莫德爾中將親臨前線,將他的指揮所設在洛赫維察一所學校的房子裡。下午,古德里安大將到達這裡;在關鍵時刻,他總是出現在前方。
當天下午,古德里安和莫德爾這兩位裝甲兵指揮官便下令組建了一支幹練的偵察小分隊,小分隊奉命立刻繼續向南突擊,與第16裝甲師建立聯繫。這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頻繁的歷史中,一個幾乎絕無僅有的插曲便由此開始了。可與之相提並論的只有1914年的騎兵遠程偵察。
第6 裝甲團第9 連連長瓦特曼中尉被任命為該偵察小分隊的隊長。但是,他僅有唯一的一輛P-Ⅲ型坦克、一輛載有無線電台的指揮坦克和幾輛人員輸送車。該偵察小分隊共有2 名軍官——瓦特曼中尉和米勒- 豪夫中尉、l 名戰地記者(特種任務指揮官海辛)和45名士兵。為封閉基輔合圍圈,他們開始了大膽的坦克奔襲。
偵察小分隊頂著烈日開始行動。洛赫維察以南公路的路面很堅硬,偶爾有幾處沼澤地段。兩輛坦克和幾輛人員輸送車在伊斯科維齊- 森昌斯基那附近駛過弗蘭克少校指揮的先遣支隊的前方警戒線,進入了寬闊的、地勢略有起伏的敵占區。從這時起,與師部的聯繫就只能通過無線電台來進行了。
行駛兩公里後,這個臨時編組的偵察小分隊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有幾輛車,其中包括僅有的一輛摩托車,由於發動機和傳動裝置損壞而停止不動了。其中一部分乘員後來遭到敵坦克的攔截,當了俘虜。偵察小分隊繼續前進……
行駛3 個小時以後,看到了第一個村莊。蘇軍的一個運輸隊正在公路旁休息。當先頭坦克靠近時,敵人慌忙丟下運輸車輛,躲進附近的向日葵地,機槍對向日葵地進行了一陣掃射,燃起了一片噝噝作響的火焰。偵察小分隊並沒有停止前進。當車輛駛過一個高地時,看到有紅星標記的卡車正在穿越公路。
又打了一陣機槍。繼續前進!當走了500 米後又遇到一批蘇軍,這是一支由火炮、輜重車、火炮前車、輕便馬車和牽引車組成,且由哥薩克騎兵護衛的長長的縱隊。機槍又響了起來。德軍坦克和人員輸送車用機槍火力在敵縱隊中開闢出一條通路,沖了過去。
瓦特曼中尉不知道什麼叫停止。他指揮其偵察小分隊通過深壑隘路、低洼地、森林地、田野和搖搖欲墜的木橋,一刻不停向前衝擊,他們在季奇附近過了蘇拉河,這裡恰好是洛赫維察到盧布內的路程的一半。這時,無線電聯絡中斷了。當車輛又到達一個高地時,洛赫維察師指揮所的無線電報務員才收聽到了“16時零2 分到達盧卡高地”的聲音。
蘇軍進行了十分頑強的抵抗。但是,當坦克開來時,他們的一切犧牲精神都徒勞無用。經過半個小時的戰鬥,蘇軍撤退了。第3 步兵團第1 營緊追不放,一直推進至城中心的十字路口。這時敵人調集了火炮、迫擊炮、反坦克炮和高射炮,阻止住了德軍各連的前進。
因此,19時,馮·萊溫斯基中校命令坦克和自行火炮撤離該城,占領城邊緣深谷中的警戒陣地。只有第3 步兵團第1 營(韋爾曼少校)留在原地,堅守洛赫維察東部城區。
9 月13日黃昏,第24摩托化軍的態勢如下:第4 裝甲師占領了蓋沃龍,黨衛軍“帝國”師到達了博爾斯納以南14公里的地方。第10摩托化步兵師緩慢地離開科諾托普,隨第3 甲師向羅姆內前進。裝甲兵上將蓋爾·馮·施韋彭布格發現,第1 裝甲集群的第16裝甲師已前進到洛赫維察以南40公里處。這40公里長的地段尚敞開著,越來越多的敵人正從這裡逃之夭夭……
9 月14日來到了,這是晚夏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一個愉快的禮拜日。這一天,在遙遠的家鄉,教堂里鳴響著陣陣鐘聲,同時,這一天也是蘇聯“西南方面軍”覆滅的開始。
胡貝少將指揮的第16裝甲師開始進攻盧布內。經短時間的炮火準備後,第78步兵團(馮·阿倫施托爾夫上校)和第64步兵團第2 營(馮德曼上校)向該城發起強攻。蘇軍放棄戰鬥,撤出盧布內。
與此同時,第3 裝甲師也在強攻洛赫維察。9 月14日天一亮,第3 步兵團第1營的部分兵力和第6 裝甲團第3 營就向洛赫維察的敵抵抗樞紐部發起了進攻。昨天沒有實現的,今天實現了!第3 步兵團第3 連(佩施克上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過該城,突然占領了北面的大橋,在一片“烏拉”聲中俘虜了敵守衛大橋的一個高炮連。敵人的抵抗徹底崩潰了。將近10時30分時,第6 裝甲團第2 營的戰鬥車輛抵達這裡,蘇軍舉手投降了。洛赫維察落入德軍手中!
第3 步兵團第1 營通過大橋,占領了洛赫維察以南的亞什尼基高地以及該城西面的哈里科夫齊高地上的陣地。第3 裝甲師主力在中午時分進入了洛赫維察,並立刻占領了環形防禦陣地。莫德爾中將親臨前線,將他的指揮所設在洛赫維察一所學校的房子裡。下午,古德里安大將到達這裡;在關鍵時刻,他總是出現在前方。
當天下午,古德里安和莫德爾這兩位裝甲兵指揮官便下令組建了一支幹練的偵察小分隊,小分隊奉命立刻繼續向南突擊,與第16裝甲師建立聯繫。這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頻繁的歷史中,一個幾乎絕無僅有的插曲便由此開始了。可與之相提並論的只有1914年的騎兵遠程偵察。
第6 裝甲團第9 連連長瓦特曼中尉被任命為該偵察小分隊的隊長。但是,他僅有唯一的一輛P-Ⅲ型坦克、一輛載有無線電台的指揮坦克和幾輛人員輸送車。該偵察小分隊共有2 名軍官——瓦特曼中尉和米勒- 豪夫中尉、l 名戰地記者(特種任務指揮官海辛)和45名士兵。為封閉基輔合圍圈,他們開始了大膽的坦克奔襲。
偵察小分隊頂著烈日開始行動。洛赫維察以南公路的路面很堅硬,偶爾有幾處沼澤地段。兩輛坦克和幾輛人員輸送車在伊斯科維齊- 森昌斯基那附近駛過弗蘭克少校指揮的先遣支隊的前方警戒線,進入了寬闊的、地勢略有起伏的敵占區。從這時起,與師部的聯繫就只能通過無線電台來進行了。
行駛兩公里後,這個臨時編組的偵察小分隊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有幾輛車,其中包括僅有的一輛摩托車,由於發動機和傳動裝置損壞而停止不動了。其中一部分乘員後來遭到敵坦克的攔截,當了俘虜。偵察小分隊繼續前進……
行駛3 個小時以後,看到了第一個村莊。蘇軍的一個運輸隊正在公路旁休息。當先頭坦克靠近時,敵人慌忙丟下運輸車輛,躲進附近的向日葵地,機槍對向日葵地進行了一陣掃射,燃起了一片噝噝作響的火焰。偵察小分隊並沒有停止前進。當車輛駛過一個高地時,看到有紅星標記的卡車正在穿越公路。
又打了一陣機槍。繼續前進!當走了500 米後又遇到一批蘇軍,這是一支由火炮、輜重車、火炮前車、輕便馬車和牽引車組成,且由哥薩克騎兵護衛的長長的縱隊。機槍又響了起來。德軍坦克和人員輸送車用機槍火力在敵縱隊中開闢出一條通路,沖了過去。
瓦特曼中尉不知道什麼叫停止。他指揮其偵察小分隊通過深壑隘路、低洼地、森林地、田野和搖搖欲墜的木橋,一刻不停向前衝擊,他們在季奇附近過了蘇拉河,這裡恰好是洛赫維察到盧布內的路程的一半。這時,無線電聯絡中斷了。當車輛又到達一個高地時,洛赫維察師指揮所的無線電報務員才收聽到了“16時零2 分到達盧卡高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