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於是明英宗便採取措施,打算一步一步地收拾石、曹等人,這便成為錦衣衛門達、逯杲相繼得到重用的根本原因。
石亨一黨中最先倒台的是陳汝言。因為陳汝言是兵部尚書,身處要害,為將其先行剪除,明英宗密令錦衣衛指揮僉事逯杲偵查陳氏不軌之事。
陳汝言,字時獻,陝西臨潼人。正統七年(1442年)進士,授戶部主事,遷郎中。景泰中,依附石亨,遷戶部右侍郎。天順元年(1457年)以迎立功,於同年六月遷兵部尚書。當然是在前任兵部尚書徐有貞倒台後的事。
逯杲原為錦衣衛指揮僉事朱驥手下,朱驥受岳父于謙牽連被削職流放後,逯杲代任朱氏之職。其人強悍陰鷙,得到明英宗密旨後,立即著手偵查。他效率極高,第二天就向明英宗回報。
原來明英宗曾命兵部給叔叔襄王朱瞻墡增加護衛,當時朝野上下見襄王朱瞻墡恩寵無比,只在明英宗面前提了一句,被逮下獄的按察使王槩就被放了出來,還立即升為大理卿。可見走襄王朱瞻墡的門路是一條升官發財的捷徑。因此,京衛中希望去給襄王朱瞻墡當護衛的人不在少數。於是,負責這件事的兵部尚書陳汝言就奇貨可居了,他因此大力收受賄賂,專擅選調。
明英宗得知後大怒,立即命言官彈劾陳汝言。結果陳汝言被逮捕下獄,從他家中抄出了財貨巨萬。英宗怒不可遏,下令將抄出的贓款擺在大內廊廡之下,召集大臣去看,愀然道:“于謙被遇景泰朝,死無餘資。汝言抑何多也!”
言語之間,流露出皇帝對于謙被殺一事的追悔態度。當時石亨也在場,低頭無言以對。陳汝言之後一直被關在監獄,於天順五年(1461年)十二月死於獄中。
此後,明英宗對逯杲信任有加,逯杲也“摭群臣細故以稱帝旨”。當時英國公張懋、太平侯張瑾、外戚會昌侯孫繼宗兄弟仗勢搶奪官田,逯杲上奏彈劾,張懋等勛貴們被迫服罪,還田於官,事情才算了結。張懋是張輔之子,孫氏兄弟則是孫太后親弟弟,逯杲不畏權貴,由此名聲大噪。他此時官職雖然不及錦衣衛指揮使門達,但勢力卻在門達之上,門達都不敢與其爭鋒。逯杲察覺到明英宗不滿石亨作為,便暗中派人伺機窺測石亨的隱私,希望能抓住把柄。
當時石亨執掌京營兵權,侄子石彪英勇善戰,鎮守重鎮大同。有人密告石彪驕縱。明英宗顧慮倘若石亨叔侄二人內外呼應,對京師將構成巨大的威脅。天順三年(1459年)七月,明英宗召石彪還京。石彪貪戀權勢,竟然拒不從命。為了謀取大同守備的要職,石彪指使大同千戶楊斌等人入京,聯名保奏石彪為大同守備,在奏書上簽名的有四十九人。
石彪雖然居心叵測,但到底還是武將出身,在政治和策略上顯得相當幼稚。當時大同有十五個衛,三個千戶所,一衛下有五到六個千戶,總數是五十一人。此時,竟然有四十九人保奏石彪,這只能表明大同的軍隊幾乎全部在石彪掌握之中。明英宗當即疑心大起,命逯杲審訊楊斌等人。逯杲手段毒辣,楊斌等人抵不過嚴刑拷打,如實招供出保奏一事是受了石彪指使。
另外由此牽扯出一樁牽涉外交與國體的重大事件。英宗被囚禁在南內時,瓦剌首領也先為了履行當日要將妹妹嫁給英宗的諾言,派人將自己的妹妹送到大同,托大同守將石彪轉獻京師的英宗。石彪見英宗失勢,而瓦剌公主姿色可人,便暗中強占,自行消受。不久後,也先因蒙古內訌被殺,此事也無從對證。
楊斌也將瓦剌公主一事揭發了出來,明英宗大怒,天順三年(1459年)八月,敕令石彪疾馳入京。聖旨大如山,石彪不得不從,一回到北京,就被逮捕下錦衣衛獄。明英宗隨即命逯杲趕到大同,將石彪同黨都指揮朱諒等七十六人全部逮捕。逯杲就此揭發石彪之弟石慶的罪狀,被牽連的人甚多,逯杲因此升任指揮同知。
石彪事發後,言官於朝廷彈劾,有人事先泄露給石亨。明英宗知道後大怒,遂下令:“禁文武大臣往來,其給事中,御史及錦衣衛官,不得與文武大臣交通。違者依洪武間鐵榜例治罪。”
石亨得知消息後,上書請罪,以試探明英宗的態度。明英宗也極為老練,“慰諭之”,表示石彪的罪與石亨無關。石亨又請削去石家子弟的官職,放歸田裡,當時石家子弟冒奪門之功受封者多達千人。明英宗也沒有同意。
石彪被下獄審訊後,有更多的大罪被揭露出來,比如他曾經指使人到蘇州採辦繡蟒龍衣及不是臣子所能用的特大號紅床。這就是死罪,石彪因此被抄家。朝臣紛紛劾奏石亨“招權納賄,肆行無忌”。逯杲也認為石彪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其實是受了石亨的指使,請求將石亨逮捕。明英宗念舊,還是狠不下心,只下令石亨在家養病,實際上是軟禁了石亨,並免除了他的職位。
好笑的是,逯杲並沒有就此罷休,派人長期駐守在石亨家門口,嚴密監視進出人等的舉動。結果發現石亨並不安分守己,與從孫石浚和都督杜清來往密切。
當時京師有流言說:“土木掌兵權。”眾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後來有人揭發,土木合起來就是一個杜字。於是,逯杲將目標放在都督杜清身上。
這杜清確實不夠安分,蓄養來歷不明的閒漢,還四處打聽英宗皇帝的行蹤。逯杲立即向明英宗密奏石亨與從孫石浚等造妖言,專伺朝廷動靜,謀反行跡顯著。
因為涉及自身安全,明英宗這次沒有遲疑,下詔逮石亨下獄,籍沒其家。天順四年(1460年)二月,石亨瘐死於獄中。瘐死是指在監獄中因疾病、飢餓、折磨等原因而非正常死亡。毫無疑問,這是有人故意要讓石亨死。之後,石彪、石浚等均被斬首示眾。曾經顯赫無比的權臣石氏家族頃刻間煙消雲散[11]。
石亨敗後,其門下冒功得官者被罷黜四千餘人。錦衣衛長官門達和逯杲其實也是依附石亨才得到提升,但明英宗正倚重二人,特意下詔書留任。尤其逯杲在石亨一案中出力甚多,更加得到明英宗信任。
逯杲更加得意,權勢超出於門達之上。他派錦衣衛校尉偵事四方,文武大吏、富家高門為了避禍,爭相進獻樂伎及財物給逯杲,就是皇親國戚也不能倖免。不主動進貢的人,通常都被逮捕,羅織罪名定案。當時有朝見皇帝資格的官員,一大半受到過逯杲的指控。彭城伯張瑾因為妻子病死下葬,稱病不去朝見,卻與人在私宅中飲酒,被逯杲劾奏,差點兒得了大罪。有些地方上的jian民趁機興風作浪,詐稱是錦衣衛校尉,收受賄賂,橫行無忌。
逯杲手下校尉誣衊寧王朱權後裔寧府弋陽王朱奠壏母子yín亂。明英宗派官員前往查勘,結果並無其事,就連一向與朱奠壏不合的靖王朱奠培也說這事沒有證據。因為事關宗親,明英宗很生氣,責備逯杲。逯杲為了取信於英宗,大力構陷,英宗信以為真,賜朱奠壏母子自殺。
朱奠壏死後,人們剛把他屍首抬出埋葬,天氣驟變,雷聲隆隆,大雨如注,平地上積水瞬間深達幾尺。當地人都認為朱奠壏母子死得冤枉,所以上天都為之憤憤不平。然而,在政權的鞏固階段,明英宗時刻提防朝中大臣結黨,所以格外倚重門達、逯杲這類人,這是帝王權術的需要。
石亨之敗,給曹吉祥以很大的打擊,他總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尤其是明英宗聽從內閣大學士李賢的意見,下詔禁用“奪門”字樣。曹吉祥認為奪門之功被否定,心裡恐懼,漸漸醞釀異謀。而石亨倒台後,逯杲又將目標對準了司禮監太監曹吉祥。他派人刺探曹氏陰事,多有訐告,曹吉祥恨之入骨。
曹吉祥早年參加過麓川之役、征兀良哈、討鄧茂七和葉宗留等,立有軍功。每次出兵,他總是挑選達官及作戰英勇的士卒,歸到自己帳下,回師後豢養在家中,所以家中隱藏了許多甲兵。奪門之變後,曹吉祥掌管司禮監,兼總督京營三大營,兵權在握,更是蓄養了大批死士。曹吉祥原與石亨狼狽為jian,及石亨失敗,他內心不安,預感到自己亦將遭到滅頂之災,於是決定鋌而走險,大肆搜羅親信,結為死黨。
曹吉祥天天犒勞手下親信,任意贈送金銀、糧食、絲綢。親信們擔心曹吉祥一旦垮台,自己也會受到牽連,都表示願意誓死效力。曹吉祥嗣子曹欽問門客馮益道:“自古以來有宦官子弟當天子的嗎?”馮益回答道:“你的本家魏武帝便是其人。”
魏武帝是指曹操。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欽聽了大喜,更加堅定了奪權之心。但這時候卻出了一件意外的事,曹欽自己先觸發了危機。
曹欽手下有個錦衣百戶曹福來,頗有經濟頭腦,常常借採辦的名義,自己從事貿易牟利。結果,曹福來被逯杲盯上了。曹欽得知消息後大為恐慌,因為曹福來也是起事的知情者,萬一曹福來向逯杲泄露,就前功盡棄了。於是,曹欽指使曹福來的妻子去向錦衣衛報案,說丈夫得了失心瘋,不知去向。這是曹欽有預謀的伏筆,萬一曹福來泄露了秘密,瘋子的話是沒有人當真的。逯杲得報後,立即將計就計,派人緝捕曹福來。曹欽見此計不成,便決定先下手為強,派人去殺曹福來。
石亨一黨中最先倒台的是陳汝言。因為陳汝言是兵部尚書,身處要害,為將其先行剪除,明英宗密令錦衣衛指揮僉事逯杲偵查陳氏不軌之事。
陳汝言,字時獻,陝西臨潼人。正統七年(1442年)進士,授戶部主事,遷郎中。景泰中,依附石亨,遷戶部右侍郎。天順元年(1457年)以迎立功,於同年六月遷兵部尚書。當然是在前任兵部尚書徐有貞倒台後的事。
逯杲原為錦衣衛指揮僉事朱驥手下,朱驥受岳父于謙牽連被削職流放後,逯杲代任朱氏之職。其人強悍陰鷙,得到明英宗密旨後,立即著手偵查。他效率極高,第二天就向明英宗回報。
原來明英宗曾命兵部給叔叔襄王朱瞻墡增加護衛,當時朝野上下見襄王朱瞻墡恩寵無比,只在明英宗面前提了一句,被逮下獄的按察使王槩就被放了出來,還立即升為大理卿。可見走襄王朱瞻墡的門路是一條升官發財的捷徑。因此,京衛中希望去給襄王朱瞻墡當護衛的人不在少數。於是,負責這件事的兵部尚書陳汝言就奇貨可居了,他因此大力收受賄賂,專擅選調。
明英宗得知後大怒,立即命言官彈劾陳汝言。結果陳汝言被逮捕下獄,從他家中抄出了財貨巨萬。英宗怒不可遏,下令將抄出的贓款擺在大內廊廡之下,召集大臣去看,愀然道:“于謙被遇景泰朝,死無餘資。汝言抑何多也!”
言語之間,流露出皇帝對于謙被殺一事的追悔態度。當時石亨也在場,低頭無言以對。陳汝言之後一直被關在監獄,於天順五年(1461年)十二月死於獄中。
此後,明英宗對逯杲信任有加,逯杲也“摭群臣細故以稱帝旨”。當時英國公張懋、太平侯張瑾、外戚會昌侯孫繼宗兄弟仗勢搶奪官田,逯杲上奏彈劾,張懋等勛貴們被迫服罪,還田於官,事情才算了結。張懋是張輔之子,孫氏兄弟則是孫太后親弟弟,逯杲不畏權貴,由此名聲大噪。他此時官職雖然不及錦衣衛指揮使門達,但勢力卻在門達之上,門達都不敢與其爭鋒。逯杲察覺到明英宗不滿石亨作為,便暗中派人伺機窺測石亨的隱私,希望能抓住把柄。
當時石亨執掌京營兵權,侄子石彪英勇善戰,鎮守重鎮大同。有人密告石彪驕縱。明英宗顧慮倘若石亨叔侄二人內外呼應,對京師將構成巨大的威脅。天順三年(1459年)七月,明英宗召石彪還京。石彪貪戀權勢,竟然拒不從命。為了謀取大同守備的要職,石彪指使大同千戶楊斌等人入京,聯名保奏石彪為大同守備,在奏書上簽名的有四十九人。
石彪雖然居心叵測,但到底還是武將出身,在政治和策略上顯得相當幼稚。當時大同有十五個衛,三個千戶所,一衛下有五到六個千戶,總數是五十一人。此時,竟然有四十九人保奏石彪,這只能表明大同的軍隊幾乎全部在石彪掌握之中。明英宗當即疑心大起,命逯杲審訊楊斌等人。逯杲手段毒辣,楊斌等人抵不過嚴刑拷打,如實招供出保奏一事是受了石彪指使。
另外由此牽扯出一樁牽涉外交與國體的重大事件。英宗被囚禁在南內時,瓦剌首領也先為了履行當日要將妹妹嫁給英宗的諾言,派人將自己的妹妹送到大同,托大同守將石彪轉獻京師的英宗。石彪見英宗失勢,而瓦剌公主姿色可人,便暗中強占,自行消受。不久後,也先因蒙古內訌被殺,此事也無從對證。
楊斌也將瓦剌公主一事揭發了出來,明英宗大怒,天順三年(1459年)八月,敕令石彪疾馳入京。聖旨大如山,石彪不得不從,一回到北京,就被逮捕下錦衣衛獄。明英宗隨即命逯杲趕到大同,將石彪同黨都指揮朱諒等七十六人全部逮捕。逯杲就此揭發石彪之弟石慶的罪狀,被牽連的人甚多,逯杲因此升任指揮同知。
石彪事發後,言官於朝廷彈劾,有人事先泄露給石亨。明英宗知道後大怒,遂下令:“禁文武大臣往來,其給事中,御史及錦衣衛官,不得與文武大臣交通。違者依洪武間鐵榜例治罪。”
石亨得知消息後,上書請罪,以試探明英宗的態度。明英宗也極為老練,“慰諭之”,表示石彪的罪與石亨無關。石亨又請削去石家子弟的官職,放歸田裡,當時石家子弟冒奪門之功受封者多達千人。明英宗也沒有同意。
石彪被下獄審訊後,有更多的大罪被揭露出來,比如他曾經指使人到蘇州採辦繡蟒龍衣及不是臣子所能用的特大號紅床。這就是死罪,石彪因此被抄家。朝臣紛紛劾奏石亨“招權納賄,肆行無忌”。逯杲也認為石彪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其實是受了石亨的指使,請求將石亨逮捕。明英宗念舊,還是狠不下心,只下令石亨在家養病,實際上是軟禁了石亨,並免除了他的職位。
好笑的是,逯杲並沒有就此罷休,派人長期駐守在石亨家門口,嚴密監視進出人等的舉動。結果發現石亨並不安分守己,與從孫石浚和都督杜清來往密切。
當時京師有流言說:“土木掌兵權。”眾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後來有人揭發,土木合起來就是一個杜字。於是,逯杲將目標放在都督杜清身上。
這杜清確實不夠安分,蓄養來歷不明的閒漢,還四處打聽英宗皇帝的行蹤。逯杲立即向明英宗密奏石亨與從孫石浚等造妖言,專伺朝廷動靜,謀反行跡顯著。
因為涉及自身安全,明英宗這次沒有遲疑,下詔逮石亨下獄,籍沒其家。天順四年(1460年)二月,石亨瘐死於獄中。瘐死是指在監獄中因疾病、飢餓、折磨等原因而非正常死亡。毫無疑問,這是有人故意要讓石亨死。之後,石彪、石浚等均被斬首示眾。曾經顯赫無比的權臣石氏家族頃刻間煙消雲散[11]。
石亨敗後,其門下冒功得官者被罷黜四千餘人。錦衣衛長官門達和逯杲其實也是依附石亨才得到提升,但明英宗正倚重二人,特意下詔書留任。尤其逯杲在石亨一案中出力甚多,更加得到明英宗信任。
逯杲更加得意,權勢超出於門達之上。他派錦衣衛校尉偵事四方,文武大吏、富家高門為了避禍,爭相進獻樂伎及財物給逯杲,就是皇親國戚也不能倖免。不主動進貢的人,通常都被逮捕,羅織罪名定案。當時有朝見皇帝資格的官員,一大半受到過逯杲的指控。彭城伯張瑾因為妻子病死下葬,稱病不去朝見,卻與人在私宅中飲酒,被逯杲劾奏,差點兒得了大罪。有些地方上的jian民趁機興風作浪,詐稱是錦衣衛校尉,收受賄賂,橫行無忌。
逯杲手下校尉誣衊寧王朱權後裔寧府弋陽王朱奠壏母子yín亂。明英宗派官員前往查勘,結果並無其事,就連一向與朱奠壏不合的靖王朱奠培也說這事沒有證據。因為事關宗親,明英宗很生氣,責備逯杲。逯杲為了取信於英宗,大力構陷,英宗信以為真,賜朱奠壏母子自殺。
朱奠壏死後,人們剛把他屍首抬出埋葬,天氣驟變,雷聲隆隆,大雨如注,平地上積水瞬間深達幾尺。當地人都認為朱奠壏母子死得冤枉,所以上天都為之憤憤不平。然而,在政權的鞏固階段,明英宗時刻提防朝中大臣結黨,所以格外倚重門達、逯杲這類人,這是帝王權術的需要。
石亨之敗,給曹吉祥以很大的打擊,他總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尤其是明英宗聽從內閣大學士李賢的意見,下詔禁用“奪門”字樣。曹吉祥認為奪門之功被否定,心裡恐懼,漸漸醞釀異謀。而石亨倒台後,逯杲又將目標對準了司禮監太監曹吉祥。他派人刺探曹氏陰事,多有訐告,曹吉祥恨之入骨。
曹吉祥早年參加過麓川之役、征兀良哈、討鄧茂七和葉宗留等,立有軍功。每次出兵,他總是挑選達官及作戰英勇的士卒,歸到自己帳下,回師後豢養在家中,所以家中隱藏了許多甲兵。奪門之變後,曹吉祥掌管司禮監,兼總督京營三大營,兵權在握,更是蓄養了大批死士。曹吉祥原與石亨狼狽為jian,及石亨失敗,他內心不安,預感到自己亦將遭到滅頂之災,於是決定鋌而走險,大肆搜羅親信,結為死黨。
曹吉祥天天犒勞手下親信,任意贈送金銀、糧食、絲綢。親信們擔心曹吉祥一旦垮台,自己也會受到牽連,都表示願意誓死效力。曹吉祥嗣子曹欽問門客馮益道:“自古以來有宦官子弟當天子的嗎?”馮益回答道:“你的本家魏武帝便是其人。”
魏武帝是指曹操。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欽聽了大喜,更加堅定了奪權之心。但這時候卻出了一件意外的事,曹欽自己先觸發了危機。
曹欽手下有個錦衣百戶曹福來,頗有經濟頭腦,常常借採辦的名義,自己從事貿易牟利。結果,曹福來被逯杲盯上了。曹欽得知消息後大為恐慌,因為曹福來也是起事的知情者,萬一曹福來向逯杲泄露,就前功盡棄了。於是,曹欽指使曹福來的妻子去向錦衣衛報案,說丈夫得了失心瘋,不知去向。這是曹欽有預謀的伏筆,萬一曹福來泄露了秘密,瘋子的話是沒有人當真的。逯杲得報後,立即將計就計,派人緝捕曹福來。曹欽見此計不成,便決定先下手為強,派人去殺曹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