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尼克醒來後看到許多士兵在指揮所里圍著他看,覺得有點兒不好意思。 他開始和他們攀談起來,他說: “很抱歉,我沒帶巧克力來,也沒帶明信片 和香菸,不過我還是穿著這身軍裝來了。”他還解釋說他已經經歷過戰爭, 現在退役了。一位副官覺得不對勁,先後派了兩名傳令兵去找營長。這時尼 克又做起關於美國蝗蟲的學術報告來了,在這方面他的學識相當淵博。上尉 回來時,尼克已經有些好轉了。上尉感到尼克在這裡閒蕩也不是個事兒,就 勸尼克回去,尼克答應了。走之前尼克準備再睡一會兒,剛合上眼,尼克又 夢見了那座黃漆矮屋……很快他就驚醒了,“天哪,”他說,“我還是走吧。” 尼克走了。 當尼克陷入混亂時曾兩度夢見一座黃房子和一條河,這個細節對於研究 尼克是相當重要的。大約在二十年以後,海明威才在 《過河入林》中說明這 一景象是尼克受過傷的地方。另外,我們再回過頭去看 《大二心河》,就知 道為什麼尼克覺得沼澤入口處是個壞地方,而不敢過去。這種地貌上的相似, 引起他的聯想,如同再度遭受打擊。顯然,海明威正是以這樣的手法,緊緊 圍繞著對於主人公的震擊這一核心,時前時後,忽明忽暗地展開故事的。 海明威無意寫成一個 “尼克歷險記”式的系列作品,有關尼克的故事毫 無秩序地分散在三個小說集裡。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清楚地著到:從 《印地安 人營地》到 《大二心河》寫的是一個少年成長的過程。在《印地安人營地》 中尼克看到了男人的自戕,引起了他對死亡的思考。在 《醫生和醫生的妻子》 中,尼克對父母感到失望。從 《某件事情的終結》和《三天的大風》中可以 看出,尼克的戀愛不盡人意。而 《拳擊家》、《殺人者》和《世上之光》又 表現出尼克的出走行為和叛逆精神。在 《你們決不會這樣》和《大二心河》 中,我們看到尼克的戰爭創傷。 總的來看,尼克是個敏感的少年,他熱愛生活,但生活得很不愉快。因 為從一開始他就與他所面臨的現實社會發生了衝突,他扮演了眾多暴力和罪 惡的目擊者,變得早熟和複雜。由於戰爭的直接打擊,尼克又由目擊者 《成 長》為完全的受害者,他夜不能寐,半瘋半癲。他沒有真正瘋狂,但他受的 傷永遠不會完全痊癒。 因此,尼克作為海明威的 “第一主人公”是可以成立的,而且他與 “海 明威式的主人公”關係十分親近。《太陽照樣升起》中的傑克·巴恩斯、《永 別了,武器》中的佛雷德里克·亨利中尉、《喪鐘為誰而鳴》中的羅勃特·喬 丹都有過與尼克類似的經驗。 顯而易見,尼克這個形象還具有較強的自傳色彩,了解海明威生平的人 都可以發現,尼克的歷險與海明威本人的歷險有許多相似之處。作者最初甚 至用真人真名來寫作,只是後來發表時才做了改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尼 克是我們探索海明威內心世界的一條捷徑。
獅子·獵槍·雪 1935年,海明威出版了他在非洲打獵的專著 《非洲的青山》,但是他非 洲之行的真正收穫是 《弗朗西斯·麥康勃短促的快樂生活》和《吉力馬札羅 的雪》,這是海明威最負盛譽的兩個短篇小說。 海明威依據他本人在非洲打獵的經驗以及他的熟人的一些生活情況寫出 了 《弗朗西斯·麥康勃短促的快樂生活》。弗朗西斯·麥康勃三十五歲,他 富有、健康,也被認為挺漂亮;他的妻子瑪格麗特是個極為標緻、保養得極 好的女人。他們倆到非洲打獵冒險,僱傭了名叫威爾遜的白人獵手。這個威 爾遜有一雙極冷的藍眼睛,但臉膛總是紅通通的。 現在他們三人都坐在帳篷里吃飯,他們有些漫不經心,仿佛什麼事情也 沒有發生過。他們邊吃邊聊。威爾遜談到了剛剛獵獲的那頭獅子,他顯得很 快活。瑪格麗特對這個話題十分敏感,故意將話題引開。麥康勃一直很尷尬, 瑪格麗特走開後,麥康勃感嘆道:“我想,這後半輩子我算是洗刷不掉了。” 威爾遜勸他忘掉一切。麥康勃又擔心這事情被張揚出去,威爾遜有些火了, 他說: “不用擔心我講出去,我得掙錢謀生。你知道,在非洲,決沒有一個 女人錯過她的獅子,也決沒有一個白種男人會臨陣逃脫。”麥康勃卻說:“我 就逃跑得象只兔子。”麥康勃深受侮辱卻一點脾氣也沒有,威爾遜拿他沒有 辦法。瑪格麗特回來後,他們又商量明天打野牛的事,在交談過程中瑪格麗 特變得陰陽怪氣起來。那天下午晚些時候,威爾遜和麥康勃出去打羚羊,麥 康勃一槍就打中了一隻。當天晚上,麥康勃躺在吊床上一直忘不了獅子的事 情。 事情發生在昨天晚上。麥康勃醒來時聽到獅子一直在吼叫。拂曉時獅子 又叫了,麥康勃和威爾遜商量著去收拾它,瑪格麗特也要去看看。他們乘車 來到河邊,很快就發現了獅子,麥康勃十分害怕,甚至忘了打開槍的保險。 威爾遜首先打中了兩槍,獅子奔跑起來,接著麥康勃也打中了一槍,但獅子 又鑽進了一片高草叢。威爾遜說必須找到這頭受了傷的獅子,麥康勃驚魂未 定,甚至說出了 “我不想進那裡去”的丟人的話。麥康勃寄希望於放火燒草 或者派追獵夫去找,但這兩點都被威爾遜否定了。在威爾遜看來,麥康勃不 僅不夠勇敢,還挺自私。麥康勃只好跟著威爾遜往前走,他的妻子瑪格麗特 正在車上看著他們。獅子平伏在草叢裡已經很久了,它一直在伺機反撲。“他 們剛進入草地,麥康勃就聽到被血咽住的咳嗽般的咆哮,看見草里有個什麼 刷地衝來。往下,他所意識到的,只是自己拔腿在跑,發狂地跑,沒命地跑 出草地,跑向小河。”這時威爾遜的槍聲響了,他連發數彈,將獅子打死了, 而這一切瑪格麗特在車上看得清清楚楚。 麥康勃躺在床上一會想著獅子的事情,一會又想起和妻子的關係問題。 過去他們若即若離,但誰也沒有離開誰,還以比較幸福的一對而聞名。可現 在由於獅子的事情,新的危機已經出現了。麥康勃就這樣胡思亂想,時睡時 醒。有一次他醒過來時,發現妻子不在她的吊床上。瑪格麗特從威爾遜那裡 回來後,完全不理會麥康勃的氣憤,獨自睡去。 第二天早上,他們三人又在一起吃早餐,氣氛當然很不融洽。但麥康勃 畢竟沒有大發雷霆,他忍氣吞聲了,他決心在今天打野牛時再恢復他的尊嚴。 威爾遜卻有些擔心,他想 “但願這個傢伙沒打主意把我的後腦勺崩掉”。他 們上路了。瑪格麗特又跟著去了。這回麥康勃和威爾遜很順利,連續打中三
頭野牛,正當他們喝酒慶賀時,有人報告說第一頭野牛爬起來鑽進灌木叢了。 現在麥康勃不再害怕了,甚至有一種快感,他興奮極了。接近野牛後,野牛 向他們衝來,麥康勃朝它開槍,他連開三槍後,野牛正要倒下去時,麥康勃 自己的腦袋卻開了花,這是瑪格麗特從車上射來的子彈。 這篇故事充分顯示了海明威的小說技巧。它的節奏舒緩,但結構緊湊嚴 謹。一開篇就端出了一個難堪的人生處境,發生了一件非常丟臉的事,三個 人物都不知該怎樣面對它,各有各的心思。然後小說再追敘早上麥康勃打獅 子時被嚇得逃跑的事,接著是晚上夫妻爭吵的情景,最後寫第二天三人去打 野牛的經過。麥康勃的死也巧妙地在其中安下了伏筆,威爾遜給麥康勃戴了 一頂綠帽子後,暗想 “但願這傢伙沒打主意把我的後腦勺崩掉”。結果被崩 掉的卻不是他。眼看著麥康勃由懦夫變成男子漢大丈夫時,他的妻子從背後 一槍結果了他。 對話歷來是海明威所擅長的,在這裡表現得漓淋盡致。麥康勃的驚恐, 瑪格麗特的殘忍,威爾遜的冷峻,都是靠對話傳達出來的,但又盡在不言中。 主要原因是這裡的對話是採用經過精簡、修整的口語,另外說話人的語氣平 淡,幾乎不帶感情色彩。 在這篇小說中,麥康勃代表了一種類型的人,他所面臨的精神危機在打 獵之前就一直存在著。麥康勃相當富有,但精神空虛,在威爾遜面前,他不 得不承認 “有好多事情我不懂”。他只知道他很有錢,知道摩托車,知道打 野鴨,知道釣魚、鱒魚、鮭魚、大海魚,知道書里講的性問題,知道緊緊抓 著他的錢不放,知道妻子不會離開他。他的婚煙也有危機,得以維持的理由 十分簡單: “瑪格麗特太漂亮,麥康勃不會離開她,麥康勃錢太多,瑪格麗 特也絕不會離開他。” 對於麥康勃來說,非洲之行並非浪漫之旅。由於他的臨陣逃脫,他倍受 周圍人的輕蔑和侮辱。在妻子瑪格麗特面前,他不僅要屈從於她的美貌,而 且還要屈從於她對他的男子氣概喪失的鄙視。瑪格麗特抓住這一點,公然上 了威爾遜的床,給已經丟人現眼的丈夫再戴上一頂綠帽子,正象威爾遜所判 斷地那樣,瑪格麗特這樣的女人是“世間最狠心的了;最最狠心,最最殘酷, 最最劫奪成性”。後來瑪格麗特親手開槍打死丈夫,更證明了這一點。 白人獵手威爾遜則代表了海明威式的主人公。他隨身帶著一張雙人帆布 床,準備享受可能有的艷福。但在打獵上,威爾遜有自己的標準而且嚴格遵 守它。當麥康勃想叫追獵夫走進樹叢去替他找受傷的獅子時,威爾遜說,當 然可以這樣做,只不過 “那就有點害人了”。那麼不去找行不行,回答是: “一個,它肯定在受罪。再一個,別人可能會撞上它。”威爾遜非常清楚, 他的僱主們之所以尊重他,就是因為他嚴格按自己的標準打獵。 在生死問題上,他也堅持一個既定的看法: “最壞不過弄死你。怎麼說 的來著?莎士比亞真他媽的好。看看我還記不記得。啊,真他媽的好。有個 時期我常常給自己引用。咱們試試。 ‘憑良心說,我倒並不在乎;死了一次 不死第二次,我們誰都欠著上帝一條命。無論如何,今年死了明年總不會再 死。’真他媽的好,呃?”在威爾遜看來,麥康勃是個美國大孩子,但他願 意看到麥康勃 “長大成人”。當麥康勃打野牛毫不畏懼,興高采烈時,威爾 遜能體會到,這時候, “恐懼象動過手術一樣被去掉了。什麼別的東西在它 的地方生長起來。男人最重要的東西。使人成男子漢的東西。”他甚至相信 麥康勃會從此離開瑪格麗特,不再回到過去的生活里去,然而瑪格麗特不給
獅子·獵槍·雪 1935年,海明威出版了他在非洲打獵的專著 《非洲的青山》,但是他非 洲之行的真正收穫是 《弗朗西斯·麥康勃短促的快樂生活》和《吉力馬札羅 的雪》,這是海明威最負盛譽的兩個短篇小說。 海明威依據他本人在非洲打獵的經驗以及他的熟人的一些生活情況寫出 了 《弗朗西斯·麥康勃短促的快樂生活》。弗朗西斯·麥康勃三十五歲,他 富有、健康,也被認為挺漂亮;他的妻子瑪格麗特是個極為標緻、保養得極 好的女人。他們倆到非洲打獵冒險,僱傭了名叫威爾遜的白人獵手。這個威 爾遜有一雙極冷的藍眼睛,但臉膛總是紅通通的。 現在他們三人都坐在帳篷里吃飯,他們有些漫不經心,仿佛什麼事情也 沒有發生過。他們邊吃邊聊。威爾遜談到了剛剛獵獲的那頭獅子,他顯得很 快活。瑪格麗特對這個話題十分敏感,故意將話題引開。麥康勃一直很尷尬, 瑪格麗特走開後,麥康勃感嘆道:“我想,這後半輩子我算是洗刷不掉了。” 威爾遜勸他忘掉一切。麥康勃又擔心這事情被張揚出去,威爾遜有些火了, 他說: “不用擔心我講出去,我得掙錢謀生。你知道,在非洲,決沒有一個 女人錯過她的獅子,也決沒有一個白種男人會臨陣逃脫。”麥康勃卻說:“我 就逃跑得象只兔子。”麥康勃深受侮辱卻一點脾氣也沒有,威爾遜拿他沒有 辦法。瑪格麗特回來後,他們又商量明天打野牛的事,在交談過程中瑪格麗 特變得陰陽怪氣起來。那天下午晚些時候,威爾遜和麥康勃出去打羚羊,麥 康勃一槍就打中了一隻。當天晚上,麥康勃躺在吊床上一直忘不了獅子的事 情。 事情發生在昨天晚上。麥康勃醒來時聽到獅子一直在吼叫。拂曉時獅子 又叫了,麥康勃和威爾遜商量著去收拾它,瑪格麗特也要去看看。他們乘車 來到河邊,很快就發現了獅子,麥康勃十分害怕,甚至忘了打開槍的保險。 威爾遜首先打中了兩槍,獅子奔跑起來,接著麥康勃也打中了一槍,但獅子 又鑽進了一片高草叢。威爾遜說必須找到這頭受了傷的獅子,麥康勃驚魂未 定,甚至說出了 “我不想進那裡去”的丟人的話。麥康勃寄希望於放火燒草 或者派追獵夫去找,但這兩點都被威爾遜否定了。在威爾遜看來,麥康勃不 僅不夠勇敢,還挺自私。麥康勃只好跟著威爾遜往前走,他的妻子瑪格麗特 正在車上看著他們。獅子平伏在草叢裡已經很久了,它一直在伺機反撲。“他 們剛進入草地,麥康勃就聽到被血咽住的咳嗽般的咆哮,看見草里有個什麼 刷地衝來。往下,他所意識到的,只是自己拔腿在跑,發狂地跑,沒命地跑 出草地,跑向小河。”這時威爾遜的槍聲響了,他連發數彈,將獅子打死了, 而這一切瑪格麗特在車上看得清清楚楚。 麥康勃躺在床上一會想著獅子的事情,一會又想起和妻子的關係問題。 過去他們若即若離,但誰也沒有離開誰,還以比較幸福的一對而聞名。可現 在由於獅子的事情,新的危機已經出現了。麥康勃就這樣胡思亂想,時睡時 醒。有一次他醒過來時,發現妻子不在她的吊床上。瑪格麗特從威爾遜那裡 回來後,完全不理會麥康勃的氣憤,獨自睡去。 第二天早上,他們三人又在一起吃早餐,氣氛當然很不融洽。但麥康勃 畢竟沒有大發雷霆,他忍氣吞聲了,他決心在今天打野牛時再恢復他的尊嚴。 威爾遜卻有些擔心,他想 “但願這個傢伙沒打主意把我的後腦勺崩掉”。他 們上路了。瑪格麗特又跟著去了。這回麥康勃和威爾遜很順利,連續打中三
頭野牛,正當他們喝酒慶賀時,有人報告說第一頭野牛爬起來鑽進灌木叢了。 現在麥康勃不再害怕了,甚至有一種快感,他興奮極了。接近野牛後,野牛 向他們衝來,麥康勃朝它開槍,他連開三槍後,野牛正要倒下去時,麥康勃 自己的腦袋卻開了花,這是瑪格麗特從車上射來的子彈。 這篇故事充分顯示了海明威的小說技巧。它的節奏舒緩,但結構緊湊嚴 謹。一開篇就端出了一個難堪的人生處境,發生了一件非常丟臉的事,三個 人物都不知該怎樣面對它,各有各的心思。然後小說再追敘早上麥康勃打獅 子時被嚇得逃跑的事,接著是晚上夫妻爭吵的情景,最後寫第二天三人去打 野牛的經過。麥康勃的死也巧妙地在其中安下了伏筆,威爾遜給麥康勃戴了 一頂綠帽子後,暗想 “但願這傢伙沒打主意把我的後腦勺崩掉”。結果被崩 掉的卻不是他。眼看著麥康勃由懦夫變成男子漢大丈夫時,他的妻子從背後 一槍結果了他。 對話歷來是海明威所擅長的,在這裡表現得漓淋盡致。麥康勃的驚恐, 瑪格麗特的殘忍,威爾遜的冷峻,都是靠對話傳達出來的,但又盡在不言中。 主要原因是這裡的對話是採用經過精簡、修整的口語,另外說話人的語氣平 淡,幾乎不帶感情色彩。 在這篇小說中,麥康勃代表了一種類型的人,他所面臨的精神危機在打 獵之前就一直存在著。麥康勃相當富有,但精神空虛,在威爾遜面前,他不 得不承認 “有好多事情我不懂”。他只知道他很有錢,知道摩托車,知道打 野鴨,知道釣魚、鱒魚、鮭魚、大海魚,知道書里講的性問題,知道緊緊抓 著他的錢不放,知道妻子不會離開他。他的婚煙也有危機,得以維持的理由 十分簡單: “瑪格麗特太漂亮,麥康勃不會離開她,麥康勃錢太多,瑪格麗 特也絕不會離開他。” 對於麥康勃來說,非洲之行並非浪漫之旅。由於他的臨陣逃脫,他倍受 周圍人的輕蔑和侮辱。在妻子瑪格麗特面前,他不僅要屈從於她的美貌,而 且還要屈從於她對他的男子氣概喪失的鄙視。瑪格麗特抓住這一點,公然上 了威爾遜的床,給已經丟人現眼的丈夫再戴上一頂綠帽子,正象威爾遜所判 斷地那樣,瑪格麗特這樣的女人是“世間最狠心的了;最最狠心,最最殘酷, 最最劫奪成性”。後來瑪格麗特親手開槍打死丈夫,更證明了這一點。 白人獵手威爾遜則代表了海明威式的主人公。他隨身帶著一張雙人帆布 床,準備享受可能有的艷福。但在打獵上,威爾遜有自己的標準而且嚴格遵 守它。當麥康勃想叫追獵夫走進樹叢去替他找受傷的獅子時,威爾遜說,當 然可以這樣做,只不過 “那就有點害人了”。那麼不去找行不行,回答是: “一個,它肯定在受罪。再一個,別人可能會撞上它。”威爾遜非常清楚, 他的僱主們之所以尊重他,就是因為他嚴格按自己的標準打獵。 在生死問題上,他也堅持一個既定的看法: “最壞不過弄死你。怎麼說 的來著?莎士比亞真他媽的好。看看我還記不記得。啊,真他媽的好。有個 時期我常常給自己引用。咱們試試。 ‘憑良心說,我倒並不在乎;死了一次 不死第二次,我們誰都欠著上帝一條命。無論如何,今年死了明年總不會再 死。’真他媽的好,呃?”在威爾遜看來,麥康勃是個美國大孩子,但他願 意看到麥康勃 “長大成人”。當麥康勃打野牛毫不畏懼,興高采烈時,威爾 遜能體會到,這時候, “恐懼象動過手術一樣被去掉了。什麼別的東西在它 的地方生長起來。男人最重要的東西。使人成男子漢的東西。”他甚至相信 麥康勃會從此離開瑪格麗特,不再回到過去的生活里去,然而瑪格麗特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