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海明威夫婦在從奈洛比飛往剛果的布卡武的途中,他們乘坐的由羅伊·馬什 駕駛的切塞納180式飛機遇到了一群大朱鷺。事後,海明威在 《聖誕節的禮 物》一文中記敘了這件事: 羅伊·馬什在這些大鳥下面猛地往下俯衝……飛機的螺旋槳和 尾部裝備觸上一根廢置的電線。飛機暫時失去了控制,後來顯然是 損壞了,必須馬上著陸…… 在著陸時聽得見金屬撕裂的聲音……瑪麗斷了兩根肋骨,當然 痛得厲害…… 海明威自己在這次事故中扭傷了右肩。第二天,一架H—89德哈維蘭輕型飛 機找到了他們,並決定把他們送往烏干達的首都,也就在這時,更大的一次 災難降臨了: 飛機開始沿著地面滑行,蹦跳得像一輛摩托車,然後慢慢地升 上天空…… 飛機無緣無故地自己飛了起來,不過也就只幾秒鐘的時間,然 後又猛烈地下降,只聽到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的異常聲音,是金屬斷 裂的聲音!只一剎那我們就看到右舷的引擎正在騰起一股火焰。 這次海明威受了重傷。他的腦殼破了,脊椎骨上的兩個椎間盤斷裂了,右臂 與肩脫了臼,他的肝、右腎和脾臟也破裂了,括約肌由於脊椎骨壓在腸骨神 經上而失控,雙臂、臉和頭部被火焰灼傷,視力和聽力也都受到了損傷。這 些殘酷的傷痛從此一直折磨著他的餘生。海明威忍受著內出血、噁心、頭暈、 嘔吐和全身痙痛的折磨,同時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在連續兩次飛機失事之 後,他居然有膽量再乘坐一架切塞納170式小飛機飛往奈洛比。 海明威連續兩次遭受空難,使得他連續兩次被美聯社、《紐約每日鏡報》 和 《紐約先驅論壇報》等新聞媒介宣告死亡,而他連續兩次死裡逃生,又使 海明威神話更加神奇。人們不禁會想,經過了迫擊炮彈、機槍子彈和無數次 意外事故的襲擊而安然生存的海明威,是名符其實的美國硬漢,是飛翔的不 死鳥,沒有什麼人和什麼力量能打垮和毀滅他——除了他自己。 海明威一生追求緊張、暴烈的生活。他崇尚戰爭,迷戀戰爭,一生中有 二十六部作品是以戰爭為主題的。此外,拳擊、釣魚、打獵、鬥牛等充滿暴 力色彩的題材,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作為美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的一條 硬漢子,海明威在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暴力而又完完全全駕馭了暴力。
飛越吉力馬札羅 《在我們的時代里》 海明威先後出過三個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里》(1925年)、《沒 有女人的男人》 (1927年)、 《勝者無所得》(1933年)。在這三個集子裡 有十幾篇是描寫同一個人的,他叫尼克·亞當斯,堪稱海明威式的第一主人 公,他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也可以稱為 “尼克·亞當斯歷險記”。一些研究 海明威的權威人士甚至指出,了解海明威的關鍵就隱藏在他的第一個短篇小 說集的第一篇小說里。 這第一篇叫 《印第安人營地》。尼克隨當醫生的父親進入印第安人營地, 去替一位難產的印地安婦女接生。那位婦女躺在雙層床的下鋪上,難產已經 兩天了,一直在叫喊,婦女們都來幫忙,而男人們不堪忍受她的叫喊都跑到 了路上。產婦的丈夫三天前腿受傷了,正躺在上鋪抽菸。尼克的父親開始給 產婦做剖腹產,由於沒有帶麻藥來,產婦叫得更厲害,四個男人按著產婦, 直到嬰兒出來。手術完成後,卻發現產婦的丈夫已經自殺了, “他把自己的 喉管割斷了,刀口子拉得好長,鮮血直冒,流成一大灘,他的屍體使床鋪往 下陷。” 海明威以極其平淡的語氣敘述了一個鮮血淋漓的故事。那麼它到底告訴 人們什麼呢?為什麼尼克會因此成為海明威的 “第一主人公”呢?其實尼克 什麼都沒幹,他一直端著盆子站在旁邊,父親做手術時, “他把頭轉過去, 不敢看他父親在幹什麼”,產婦的叫喊早就使他對手術喪失了好奇心。那個 印地安男人自殺時,不巧 “尼克正好在廚房門口,把上鋪看得清清楚楚,那 時他父親正一手提著燈,一手把那個印第安人的腦袋輕輕推過去。”因此, 在這篇故事裡,作者無意渲染恐怖事件,倒是讓讀者留心其中的少年目擊者 ——尼克·亞當斯,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目擊者在心靈上肯定會受到影響 “他幹嗎要自殺呀,爸爸?” “自殺的男人是不是很多,爸爸?” “死,難不難?爸爸?” 爸爸最終告訴他: “不,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尼克,要看情況。”整 個故事在尼克 “相信他永遠不會死”的想像中結束。 如果我們聯繫作家的生平來看這篇小說,還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這 里醫生與兒子所影射的兩個人都是命中注定了要自殺而死的。海明威的父親 埃德·海明威就是一位婦科醫生,他於1928年用手槍自殺;尼克·亞當斯就 是作者自己,厄內斯特·海明威,他在1961年用他心愛的獵槍把自己的頭打 掉了大半個。這第一篇小說如此奇異地預言未來,在整個文學史上是非常罕 見的。 尼克登場後,便時隱時現地出現在海明威後來的一系列短篇小說里。在 《醫生和醫生的妻子》中,尼克仍然是個旁觀者。印第安人狄克·布爾頓是 尼克的父親雇來運木料的工人,他因為給老婆治病欠了亞當斯醫生一大筆診 費。布爾頓無力償還這筆錢,因此故意尋釁,想要和亞當斯醫生打一場,以 便賴掉所欠的錢。他堅持說亞當斯醫生的木料是偷來的。醫生怒不可遏,但
最終拒絕了挑戰,跑到屋裡生悶氣去了,避免了一起流血事件。然而尼克的 母親,一位基督教科學家,卻不願相信一個人竟會像那個工人一樣行事,並 以《聖經》為依據來說服丈夫。當醫生告訴尼克他母親叫他時,尼克不回家, 卻要跟著父親去打獵。於是,父子倆一起去打松鼠了,醫生的妻子獨自在家, 她不知道尼克到底去哪兒了。 這篇故事不如 《印第安人營地》那樣暴烈,但同樣震撼人心。因為尼克 看到了邪惡的所在——賴帳加上尋釁打架,也看到了父母的兩種態度:父親 缺乏足夠的勇氣,拒絕了挑戰;母親過於天真,連邪惡都不能正視。這兩種 對待邪惡的態度無疑讓尼克很失望,相比之下,他對母親的態度更加不滿。 《某件事情的終結》是指尼克和少女馬喬里戀愛的終結。尼克帶馬喬里 去釣魚時,尼克覺得無聊,便開始賣弄關於魚和釣魚的知識,結果話不投機, 姑娘便和尼克告吹了。 在 《三天的大風》中,作者進一步敘述了尼克對於《某件事情的終結》 的感受:他覺得他和馬喬里這段感情的了結正象秋天連刮三日的大風: “突 然一場都完了……猶如一連三天的大風,掃掉了所有的樹葉。”顯然,尼克 不乏若有所失之感,因為畢竟一件事情沒有做完,但一經朋友比爾指點,尼 克又感到輕鬆起來,因為這件事情,與其做完,還不如半途而廢。比爾告訴 他,對於一個醫生的兒子來說,馬喬里出自一個 “不相宜”的階層。比爾還 說,你根本不可能把油和水混起來。 《三天的大風》是一篇精心構制的傑作,它以高超的技巧寫了少年之間 的一場談話。尼克和比爾一邊若無其事地痛飲比爾父親的威士忌,一邊醉熏 熏地談論運動、飲酒、女人、文學。飲酒在這裡對於尼克來說是個開始,但 對於海明威的主人公來說卻相當重要。 在 《拳擊家》中,尼克再次面臨暴力。一天,尼克離家外出,偷乘貨車, 結果被扳閘工狠狠地打了下來,眼睛腫起了一個大疙瘩。尼克在黑夜中一瘸 一拐地沿著鐵軌向下一個小鎮走去,走過一座橋之後,尼克發現鐵軌那頭有 一堆火,他向著火光走去,又發現了一個人,“他坐在那兒,雙手捧著腦袋, 望著火”。他問尼克: “你哪兒弄來個黑眼圈?”尼克告訴他事情經過後, 他又說: “他打了你,我非得叫他好好領教一頓不可。”借著火光,尼克這 才看清了那人的面目, “鼻子是塌下去的,眼睛成了兩條細縫,兩片嘴唇奇 形怪狀。”而且, “他只有一個耳朵,牢牢貼住腦袋半邊。另一個耳朵只剩 下個耳根。”這種情景讓尼克感到有點噁心。那人說自己是瘋子,名叫阿德·弗 蘭西斯,以前做過職業拳擊家,尼克聽說過他。阿德又說他的心臟每分鐘只 跳四十下,堅持要尼克替他測試證明。這時,來了一個叫巴格斯的黑人,他 帶了一些火腿和雞蛋,開始在火上煎。與阿德不同,巴格斯非常溫和有禮, 他始終稱尼克為 “亞當斯先生”,而且語調很謙卑。 “亞當斯先生,請你把那袋子裡的麵包切幾片下來吧。”巴格 斯從火邊回過頭來說道。 “好咧!” 尼克把手伸進袋子裡,掏出一隻麵包。他切了六片。阿德眼巴 巴看著他,探過身去。 “尼克,把你的刀子給我。”他說道。 “別,別給。亞當斯先生,攥住刀子。”黑人說道。
飛越吉力馬札羅 《在我們的時代里》 海明威先後出過三個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里》(1925年)、《沒 有女人的男人》 (1927年)、 《勝者無所得》(1933年)。在這三個集子裡 有十幾篇是描寫同一個人的,他叫尼克·亞當斯,堪稱海明威式的第一主人 公,他由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也可以稱為 “尼克·亞當斯歷險記”。一些研究 海明威的權威人士甚至指出,了解海明威的關鍵就隱藏在他的第一個短篇小 說集的第一篇小說里。 這第一篇叫 《印第安人營地》。尼克隨當醫生的父親進入印第安人營地, 去替一位難產的印地安婦女接生。那位婦女躺在雙層床的下鋪上,難產已經 兩天了,一直在叫喊,婦女們都來幫忙,而男人們不堪忍受她的叫喊都跑到 了路上。產婦的丈夫三天前腿受傷了,正躺在上鋪抽菸。尼克的父親開始給 產婦做剖腹產,由於沒有帶麻藥來,產婦叫得更厲害,四個男人按著產婦, 直到嬰兒出來。手術完成後,卻發現產婦的丈夫已經自殺了, “他把自己的 喉管割斷了,刀口子拉得好長,鮮血直冒,流成一大灘,他的屍體使床鋪往 下陷。” 海明威以極其平淡的語氣敘述了一個鮮血淋漓的故事。那麼它到底告訴 人們什麼呢?為什麼尼克會因此成為海明威的 “第一主人公”呢?其實尼克 什麼都沒幹,他一直端著盆子站在旁邊,父親做手術時, “他把頭轉過去, 不敢看他父親在幹什麼”,產婦的叫喊早就使他對手術喪失了好奇心。那個 印地安男人自殺時,不巧 “尼克正好在廚房門口,把上鋪看得清清楚楚,那 時他父親正一手提著燈,一手把那個印第安人的腦袋輕輕推過去。”因此, 在這篇故事裡,作者無意渲染恐怖事件,倒是讓讀者留心其中的少年目擊者 ——尼克·亞當斯,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目擊者在心靈上肯定會受到影響 “他幹嗎要自殺呀,爸爸?” “自殺的男人是不是很多,爸爸?” “死,難不難?爸爸?” 爸爸最終告訴他: “不,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尼克,要看情況。”整 個故事在尼克 “相信他永遠不會死”的想像中結束。 如果我們聯繫作家的生平來看這篇小說,還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這 里醫生與兒子所影射的兩個人都是命中注定了要自殺而死的。海明威的父親 埃德·海明威就是一位婦科醫生,他於1928年用手槍自殺;尼克·亞當斯就 是作者自己,厄內斯特·海明威,他在1961年用他心愛的獵槍把自己的頭打 掉了大半個。這第一篇小說如此奇異地預言未來,在整個文學史上是非常罕 見的。 尼克登場後,便時隱時現地出現在海明威後來的一系列短篇小說里。在 《醫生和醫生的妻子》中,尼克仍然是個旁觀者。印第安人狄克·布爾頓是 尼克的父親雇來運木料的工人,他因為給老婆治病欠了亞當斯醫生一大筆診 費。布爾頓無力償還這筆錢,因此故意尋釁,想要和亞當斯醫生打一場,以 便賴掉所欠的錢。他堅持說亞當斯醫生的木料是偷來的。醫生怒不可遏,但
最終拒絕了挑戰,跑到屋裡生悶氣去了,避免了一起流血事件。然而尼克的 母親,一位基督教科學家,卻不願相信一個人竟會像那個工人一樣行事,並 以《聖經》為依據來說服丈夫。當醫生告訴尼克他母親叫他時,尼克不回家, 卻要跟著父親去打獵。於是,父子倆一起去打松鼠了,醫生的妻子獨自在家, 她不知道尼克到底去哪兒了。 這篇故事不如 《印第安人營地》那樣暴烈,但同樣震撼人心。因為尼克 看到了邪惡的所在——賴帳加上尋釁打架,也看到了父母的兩種態度:父親 缺乏足夠的勇氣,拒絕了挑戰;母親過於天真,連邪惡都不能正視。這兩種 對待邪惡的態度無疑讓尼克很失望,相比之下,他對母親的態度更加不滿。 《某件事情的終結》是指尼克和少女馬喬里戀愛的終結。尼克帶馬喬里 去釣魚時,尼克覺得無聊,便開始賣弄關於魚和釣魚的知識,結果話不投機, 姑娘便和尼克告吹了。 在 《三天的大風》中,作者進一步敘述了尼克對於《某件事情的終結》 的感受:他覺得他和馬喬里這段感情的了結正象秋天連刮三日的大風: “突 然一場都完了……猶如一連三天的大風,掃掉了所有的樹葉。”顯然,尼克 不乏若有所失之感,因為畢竟一件事情沒有做完,但一經朋友比爾指點,尼 克又感到輕鬆起來,因為這件事情,與其做完,還不如半途而廢。比爾告訴 他,對於一個醫生的兒子來說,馬喬里出自一個 “不相宜”的階層。比爾還 說,你根本不可能把油和水混起來。 《三天的大風》是一篇精心構制的傑作,它以高超的技巧寫了少年之間 的一場談話。尼克和比爾一邊若無其事地痛飲比爾父親的威士忌,一邊醉熏 熏地談論運動、飲酒、女人、文學。飲酒在這裡對於尼克來說是個開始,但 對於海明威的主人公來說卻相當重要。 在 《拳擊家》中,尼克再次面臨暴力。一天,尼克離家外出,偷乘貨車, 結果被扳閘工狠狠地打了下來,眼睛腫起了一個大疙瘩。尼克在黑夜中一瘸 一拐地沿著鐵軌向下一個小鎮走去,走過一座橋之後,尼克發現鐵軌那頭有 一堆火,他向著火光走去,又發現了一個人,“他坐在那兒,雙手捧著腦袋, 望著火”。他問尼克: “你哪兒弄來個黑眼圈?”尼克告訴他事情經過後, 他又說: “他打了你,我非得叫他好好領教一頓不可。”借著火光,尼克這 才看清了那人的面目, “鼻子是塌下去的,眼睛成了兩條細縫,兩片嘴唇奇 形怪狀。”而且, “他只有一個耳朵,牢牢貼住腦袋半邊。另一個耳朵只剩 下個耳根。”這種情景讓尼克感到有點噁心。那人說自己是瘋子,名叫阿德·弗 蘭西斯,以前做過職業拳擊家,尼克聽說過他。阿德又說他的心臟每分鐘只 跳四十下,堅持要尼克替他測試證明。這時,來了一個叫巴格斯的黑人,他 帶了一些火腿和雞蛋,開始在火上煎。與阿德不同,巴格斯非常溫和有禮, 他始終稱尼克為 “亞當斯先生”,而且語調很謙卑。 “亞當斯先生,請你把那袋子裡的麵包切幾片下來吧。”巴格 斯從火邊回過頭來說道。 “好咧!” 尼克把手伸進袋子裡,掏出一隻麵包。他切了六片。阿德眼巴 巴看著他,探過身去。 “尼克,把你的刀子給我。”他說道。 “別,別給。亞當斯先生,攥住刀子。”黑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