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游擊隊上校 海明威認為戰爭是最好的戶外運動,他喜歡打仗,從殺戳中得到很大的 樂趣。確實,他一輩子都在面對和製造死亡,從幼年起,他就開始殺魚、殺 鳥、殺各種野獸。長大後,他在鬥牛中尋找戰爭的快樂,不僅觀賞鬥牛士對 公牛的挑逗和殺戳,而且親自站到鬥牛場中,體會與公牛對抗的樂趣。他在 古巴海灣捕殺半噸重的大馬林魚,在美國西部和東部非洲獵殺兇猛的野獸, 在西班牙親眼看著士兵們殺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更是親手殺了人。 戰爭剛開始時,海明威陪馬莎一起訪問了中國大陸,考察和報導了中國 的抗日戰爭。回到哈瓦那郊區的眺望農場之後,他醉心於兩件事之中。一件 事是組織私人反間諜組織。當時,古巴有三十萬西班牙人,其中有一萬五千 到三萬人是親納粹的 “長槍黨暴力分子”,為了監視他們,防止他們干有損 於美國利益的事情,海明威組織了一個反間諜隊伍,他自己玩笑似地稱之為 “騙子工廠”。其主要情報人員是當地的漁夫、牧師、酒鬼、妓女和侍者, 他們在專業特工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只可惜沒什麼值得一提的成績。另 外一件事是駕漁船出海巡邏。戰爭初期,德國人的潛艇經常出沒於大西洋中 的古巴海面,它們襲擊盟軍的艦艇,特別是襲擊美國人的運輸船隻,阻止軍 隊和武器運往歐洲戰場。對此,海明威極為憤怒,他自告奮勇駕著自己的“皮 拉爾”號出海巡邏,船艙里堆著美國海軍提供的手榴彈之類的武器,十分英 勇地渴望和德國潛艇進行戰爭。遺憾的是,海明威的這種大無畏行為,與“騙 子工廠”一樣沒有建立什麼功勳。 海明威出色的表演是進入歐洲大陸之後。1944年5月,海明威飛赴倫敦, 投入如火如荼的戰場。儘管他出師不利,到倫敦後不久就發生車禍。汽車撞 到朗茲廣場的一個水箱上,頭部碰到汽車的擋風玻璃上,得了嚴重的腦震盪, 傷口縫了五十七針。但很快,富有戰爭經驗的海明威就如魚得水般地投入了 戰鬥中。 在歐洲戰場上,海明威不僅是個戰地記者,而且是個真正的戰士和指揮 官。他與英國皇家空軍一起飛往敵戰區,執行戰鬥任務。和美軍一起在諾曼 底登陸,端著槍向前衝殺。他參加了巴黎西南二十三英里朗布依埃周圍一帶 的戰鬥,並且趕在正規部隊之前,率領一個秘密的自由法國游擊隊小組進入 並占領了朗布依埃,他儼然以指揮官自居,設指揮部,升美國國旗,俘虜敵 軍,在室內架設武器。法蘭西抵抗運動的游擊隊員們則對他忠心耿耿,毫無 保留地接受他的領導,稱他為 “大隊長”或“首長”。最重要的是,他偵察、 收集了去往巴黎途中敵人防禦工事的情況,這是一份出色的情報,為勒克萊 爾將軍勝利進軍巴黎提供了方便。 儘管海明威並不是 (像他後來吹噓的那樣)第一個攻進巴黎的人,但他 確實和大部隊一起打進了巴黎,並親自參加了解放里茨飯店、旅行家俱樂部 和巴黎其他重要的酒店的戰鬥。隨後,他又和第一批美國坦克一同進入了德 國,報導了齊格菲防線附近施尼—艾菲爾的一場激戰。對於海明威在戰場上 的出色表現,當時的美國戰略情報局上校軍官,後來的美國駐德國大使戴 維·布魯斯作過很中肯的評價: 我對厄內斯特懷有極大敬意。不僅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是位作 家,而且還因為他是一個冷靜、機智、富有想像力的軍事戰術家和戰略

  家。我從旁觀察,看到他兼有經過考慮的大膽冒險和小心謹慎的精神, 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他懂得如何恰當地抓住一切稍縱即逝的有利時 機,他天生有帶兵的才能。雖然他有很強的獨立的個性,但是個有高度 紀律性的人,這給我們印象是很深的。 海明威筆下的一個主人公曾經說過 “絕對的自由就是殺人的自由”。他 本人也自稱殺了許多德國人,實際上也肯定殺了一些。比如,1944年8月3 日,在諾曼第的維拉迪約一波埃勒,海明威向一個據說藏有德國兵的地下室 扔了幾顆手榴彈。同年11月22日,當一些德國人前來襲擊海明威所在的美 國軍隊的指揮部時,海明威操起機關槍猛烈掃射,肯定打死了一些德國兵。 海明威在戰場上的瀟灑自如和光芒四射,加上他的得意洋洋,激怒了另 外的一些記者,引起了他們的嫉妒。他們控告海明威違反了日內瓦國際公約 中關於戰地記者不得攜帶武器的規定,指責“海明威先生撕去記者的標誌, 他的行動儼然是一位法國抵抗部隊的上校,他房間裡有地雷、手榴彈和軍事 地圖,他派出抵抗部隊巡邏隊,這種行為應該被認為是破壞了出於對記者的 信任而得到的特殊權利的。”他們要求盟軍最高統帥部取消海明威的戰地記 者資格,並遣送他回國。為此,海明威在南錫接受了審查。對於這些事實, 最高統帥部知道得很清楚,但因為海明威的情報和勇敢無畏確實對盟軍有幫 助,而且海明威名氣太大,又得到法國游擊隊的擁戴,有許多美國軍官主動 提供證據,證明海明威 “並未破壞有關戰地記者的現行規定”,盟軍最高統 帥部也就沒有對海明威採取任何行動。南錫審查之後,海明威等於是得到了 特許,喜歡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為了再一次證明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審查 後不久,他就興高采烈地投入了在亞琛和波恩之間的許特根瓦爾德的激烈戰 斗。 值得一提的是,在戰場上,海明威充分表現了不怕死的硬漢子性格。1944 年9月,當德軍炮彈擊中一座美國指揮部時,裡面的人,包括所有美軍指揮 官全躲到桌子底下或是躲進地下室去了,海明威卻依然坐在那裡,若無其事, 照吃照喝。有一次,在朗布依埃碰到另一位記者、作家歐文時,他甚至興致 勃勃地跟他說, “我有一輛摩托車,咱們去找德國人,引他們向我們開火好 不好?”與此相對映,他曾經憤怒地咒罵一位假裝得了戰鬥疲勞症,實則是 怕死的美軍聯絡官,提出 “該把那混蛋槍斃”。

  非洲的青山 直到 1961年 7月2日海明威用獵槍自殺之前,獵槍一直支撐著他的生 活,與飛禽、野獸的鬥智鬥勇使他對自己的力量充滿了自信和驕傲。當然, 對於從十歲起就扛著自己的槍和父親一起出去打獵的海明威來說,不可能滿 足於打一些飛鳥和普通走獸,他顯然渴望和更兇猛、更龐大的動物對峙和搏 殺,於是,他去了非洲。 1933年底,海明威攜夫人波琳乘 “麥青格將軍”號輪船到達蒙巴薩,首 次踏上了黑非洲的土地。在一位名叫菲利普·珀西瓦爾的白人獵手的陪同下, 海明威夫婦從蒙巴薩走到奈洛比,在馬查可斯 (距奈洛比二十英里)珀西瓦 爾的農場附近打了幾天獵。12月20日,他們動身往南,到坦噶厄喀的塞倫 蓋蒂平原,這裡鄰近非洲最高峰、終年白雪覆蓋的吉力馬札羅山,到處可見 成群結隊的野生動物,在這裡,海明威的勇敢精神和槍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他生平第一次殺死了兇猛的獅子,還打死了不少其它動物。 遺憾的是,海明威在非洲的狩獵旅行很快就被迫中斷了。1934年1月中 旬,他感染上了嚴重的阿米巴痢疾,大腸因感染而腫脹,拉出體外達三英寸 長,每天大便一百五十次,拉出的血將近一夸脫,脫垂體外的大腸得用肥皂 洗後,才能托回體內。最後他臥床不起,被抬出帳篷,由珀西瓦爾的助手叫 來一架私人飛機把他送回奈洛比進行治療。 海明威的第一次非洲之行儘管大病一場,但依然可說是碩果纍纍。他們 呆了七十二天,一共打死了三頭獅子,一頭野牛,還有二十七隻其它動物。 這一成績還是很不錯的,以至於海明威回去以後吹噓了很長時間。 海明威的再次訪問非洲,是在將近二十年之後。1953年8月6日,海明 威一家乘 “鄧諾塔城堡”號郵船從馬賽到達蒙巴薩。當時的海明威,身體和 心理都已經疲憊了,病痛不斷地折磨著他,使他感到了身體的衰老,他不願 意承認自己的衰弱,渴望在打獵中重建自己的英雄形象。但他的這種努力失 敗了。身體體能 (包括視力、臂力等)的衰弱,加上毫無節制的酗酒,使他 無法準確地瞄準,很難打到一隻獅子或大象、野豬。這種挫折對他的打擊是 很大的,甚至於使他失去了殺害動物的興趣。這麼一來,在當地的狩獵監察 員丹尼斯·扎費羅的眼裡,海明威完全不像是一個勇猛的獵人了: 厄內斯特並不是那麼喜歡打獵,除了打獅子外,他甚至不願意 射殺大象,……他喜歡開著車兜圈子看看動物。在任何情況下他都 不射殺他的獅子。……他熱愛非洲,他喜歡坐在那兒注視著它。對 動物要做什麼,它們可能在什麼地方,他有一種本能的知識……他 老是看書,看書。他口袋裡總帶著軟皮書、報告和雜誌。什麼時候 放慢腳步了他就什麼時候看書。 沒有了豐盛的獵物,沒有了與人比賽槍法的豪情。相反,海明威一味地 尋求返祖體驗的樂趣,他剃光了讓他頗為自豪的粗硬的頭髮,把手上的雙管 獵槍換成了長矛,身穿土著黑人的衣服,並自得其樂地向一位醜陋、骯髒的 黑女人調情求愛。 與第一次非洲狩獵相同的是,海明威又撞上了厄運,連續兩次飛機失事, 甚至使各大通訊社和報社都發表了海明威遇難的消息。1954年 1月23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