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敢和剛強。 機會總算來了。1918年7月8日午夜,海明威在皮亞韋河畔的福薩爾塔 上演了他參戰後的輝煌一幕。當他在戰壕內分發巧克力糖時,奧地利人打過 來的一顆巨大的迫擊炮炮彈在他身邊八英尺內爆炸了,強大的衝擊波把他擊 倒在地,身上蓋滿了飛起來的土塊,他身邊的兩個義大利士兵當場被炸死了, 還有一個士兵傷勢慘重。海明威甦醒過來後,儘管他也傷得不輕,但立即背 起那位傷得更重的義大利人跑向地下掩蔽部的急救所,在途中,他又多次被 後面追過來的機槍子彈打倒。到急救所時,海明威已血肉模糊。醫師初步檢 查的結論是,海明威身中二百多塊彈片,有二百三十七處傷口 (後來有人估 計是二百二十七處)。 對於自己的參戰和流血負傷,海明威表現出了激昂的愛國主義精神。他 曾經寫信給父母說:“我們都準備獻出我們的生命,但只有少數人中選,對 這些少數被選中獻出了生命的人,也無需給予殊榮,因為他們是幸運兒…… 為祖國而獻身的人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值得驕傲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為 了表彰海明威的勇敢和捨己救人的精神,義大利政府向海明威頒發了銀質英 勇勳章,並在正式榮譽獎狀上高度評價了他的勇敢行為: “他在遭受敵人許 多彈片的創傷後,不是先考慮自己,而首先以高尚的兄弟情誼,向同時受重 傷的義大利傷員伸出了救援之手,而且他讓這些重傷員先撤離之後,他自己 才撤退。”在美國國內,由於海明威是第一個在義大利負傷的美國人,而且 身中二百多塊彈片尚能奇蹟般地不死不殘,使得他的英雄事跡得到了廣泛的 宣揚,同時也在美國公民心目中,第一次樹立了硬漢子的形象。 對於崇尚戰爭和暴力、迷戀漁獵、尚戰好鬥的海明威來說,傷痛和意外 事故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事實上,傷痛和意外事故象影子一樣 地伴隨了他的一生。早在幼年時,他曾口含一根棍子跑下小山坡,結果摔倒 了,棍子戳入他的喉嚨,把部分扁桃體都捅出來了。儘管如此,海明威在意 大利前線的受傷,對他的一生仍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成為他生命中的轉折 點之一。他經歷了戰火的考驗,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英勇形象,對自己的勇 敢,和應付困難的能力充滿了信心。同時,受傷也使他認識到,他可能死去, 更有可能活下來,他是不可征服的,應當與命運搏鬥,而不是向命運低頭。 他已經經受住了迫擊炮和機關槍的考驗,再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殺死他的了。

  壓力下的優美風度 除了戰爭以外,其它任何帶有暴力色彩的事情,都為海明威所忠愛,他 喜愛挑戰和競爭。在父親的培養下,海明威從小就熱愛打獵、釣魚,稍大一 點以後,他迷上了拳擊,到過西班牙之後,又對鬥牛如痴如醉。 海明威一生都以拳擊手自翊。並對自己的拳擊水平非常自信和得意。中 學時代他就與夥伴們拚命地練習,期望有朝一日叱吒拳壇。步入文學界後, 他曾經興致勃勃地教龐德等人拳擊,同時,他也熱衷於與人進行拳擊比賽, 在痛打別人和被別人痛打時,尋找快感和刺激。此外,他常常用拳頭來捍衛 自己的名譽,在他的雙拳下,曾經倒下過許多作家、詩人、出版商。即使在 聲名遠播之後,類似的鬥毆還發生過多次。在海明威看來,用碩大的拳頭教 訓那些誹謗自己的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1923年夏天,海明威與兩位第一次出版他著作的出版商比爾·伯德和羅 伯特·麥克阿蒙一起到西班牙旅行,此後,他曾多次重返西班牙,原因很簡 單,他迷上了那裡的鬥牛。他發現了鬥牛運動的悲劇性和美學意義, “它並 不像人們經常說的那樣殘酷,它是一幕偉大的悲劇——是我見到的最漂亮的 事物,它比干其它任何事情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技能,特別需要勇氣。就像在 一場大戰中坐在場外看戲,對你來說就什麼也沒有發生。”他迫不及待地投 身於這種運動,在與公牛的生死搏鬥中,研究和理解死亡的本質: “這裡是 你能了解到生與死的唯一場所,在戰爭已經過去的今天,暴死往往發生在斗 牛場。我打算去學,去寫,從非常簡單的事情開始,所有事情中最簡單和最 基本的事是橫死。” 海明威曾體會到戰爭與創作的關係,他說過: “是拿破崙教會了司湯達 如何去寫作”。而現在,海明威又發現了鬥牛與創作的關係,認為作者應和 鬥牛士一樣,按自己的風格去寫作、去生活。他告訴作家菲茨傑拉德,鬥牛 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一種更重要的但很少外露的氣質,他稱之為 “壓力下 的優美風度”。他認為鬥牛士通過征服恐懼來支配死亡,就會從死亡與恐懼 中解脫出來,”鬥牛是藝術家面臨死亡威脅的唯藝術,在這種藝術中表演精 彩程度取決於鬥牛士的榮譽感 “對鬥牛運動的狂熱愛好,使海明威成為鬥牛 運動的鼓吹者和宣傳者,隨著《午後之死》等大量描寫鬥牛運動的小說問世, 這項充滿 “甜蜜的”血腥味的殘酷運動在全世界聲名大振。為此,西班牙人 至今仍在感謝海明威。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除了作為駐歐記者報導土希戰爭之外,海明威並 沒有轉入到別的什麼戰爭中去,但傷痛卻不停地在折磨他,因為意外事故經 常光顧這位似乎連迫擊炮彈和機槍子彈都打不死的硬漢子。1922年4月,他 採訪義大利熱那亞的國際經濟會議時,衛生間裡的熱水器突然爆炸,飛濺的 金屬碎片擊傷了海明威。1927年海明威與他的第二位妻子波琳度蜜月時,他 的腳被割破,感染了炭疽桿菌後紅腫起來,迫使他在床上躺了十天。同年12 月,一天夜裡他給兒子邦比把尿時,邦比的手指甲戳進了海明威那隻視力正 常的右眼,在瞳孔上劃了一道半月形的傷痕,影響他的視力達幾個星期。1928 年3月,海明威被掉下來的衛生間的天窗砸破了頭,致使小動脈破裂大量出 血,縫了九針之後,在眉毛上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疤痕。1930年8月22日, 海明威騎馬穿過一處牧場的密林時,馬脫韁狂奔,他的四肢和臉部被樹枝劃 破,腿上穿了一個洞,臉上縫了十四針。兩個月後,11月1日,他駕駛的福

  特無後坐篷車發生車禍,右手臂嚴重骨折,右手三個手指頭折斷,左腕和右 手一共縫了十六針。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海明威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場反法 西斯的戰爭中,他堅定地站在共和派一邊,捐錢、捐救護車,為共和派做了 力所能及的一切,他與荷蘭電影導演約里斯·伊文思合作拍攝了紀錄片 《西 班牙的土地》,謳歌西班牙人民的正義鬥爭,揭露和譴責佛朗哥和德、意法 西斯軍隊的戰爭暴行。作為北美報紙聯盟的戰地記者,海明威深入戰爭的最 前線,報導火線上的消息,這從他的一則戰地通訊中可以看出來: 第一次的進攻發生在塔胡尼亞河畔英拉塔防區那些灰色的密 布橄欖樹的起伏的山丘之間,我和朋友伊文思一起,準備拍下戰鬥 中步兵和坦克的鏡頭。我們跟在步兵後面走,眼看坦克船兒似的爬 上陡峭的山頭,進入陣地,於是就拍下這些鏡頭。 通過大量類似的戰地通訊,他抨擊了法西斯勝利者卑劣的動機—— “他 們殺人有兩個目的:摧毀西班牙人民的士氣,並試驗各種炸彈的性能,為德、 意即將發動的戰爭作準備。” 在西班牙戰場上,海明威經歷了最艱難的戰地採訪:冷得要命,難得吃 一頓像樣的飯菜,經常通宵開車、寫東西,時不時地注意躲避敵人的子彈。 但海明威始終保持著高昂的激情。當然,在西班牙,海明威畢竟只是個記者 而不是戰士,只是個旁觀者而不是參戰者,他對武器的狂熱愛好,有時也會 給別人帶來麻煩。有人曾經抱怨海明威:“他坐在一架機關槍的護彈壁後面, 衝著敵人亂放了整整一盤子彈。結果引起敵人好一陣迫擊炮轟,他反倒走 了。” 除了筆和槍以外,海明威最喜歡拿在手上的東西,大概就是釣竿和酒杯 了。他四、五歲時,就開始跟隨父親一起去沃倫湖邊垂釣。二十年代末移居 基韋斯特島之後,他對於釣魚的愛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自己買了一 條漁船 “皮拉爾”號,三天兩頭地出海捕魚,而且經常到深海去,在波濤洶 涌的海面上塑造自己硬漢子的形象。而且海明威的捕魚本領也是令人欽佩 的,他能夠一口氣駕駛“皮拉爾”號十個小時,捉到大魚時,站著同它搏鬥, 不必坐在繫著安全帶的座位上,用魚繩或魚竿來拉它上船。其中最讓他自豪 和津津樂道的是,他在黑西哥灣流中發現並捕獲了足有半噸重的大馬林魚。 酗酒是海明威生活傳奇中,最能體現他的粗獷、暴烈性格的情節之一。 從青年時代起,酒吧間就是海明威最常光顧的地方,每到任何一個地方,他 都要表演他的豪飲。既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負傷後,護士小姐們也經常從 他病床上的枕頭下、被褥下搜出一個又一個的酒瓶。令人吃驚的是,海明威 是一個極為優秀的酒客,不管肚子裡倒進去多少酒,他很少醉翻在地。海明 威曾經說過,酒精是他最好的朋友。晚年的海明威甚至依賴酒精生存。但海 明威最後還是被這位朋友打倒了,酒精加速了他的身體狀況的惡化,徹底擊 垮了他的心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