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問過白宮的最漂亮的女人。更妙的是,她和海明威有幾乎完全一樣的愛好, 喝酒、開快車、到古巴釣魚、到非洲打獵,是一位名符其實的神槍手。此外, 她具有藝術天賦,擅長創作歌曲、刺繡和雕塑,她曾經為海明威雕塑了一座 胸像。總之,她正如她自己為自己寫下的墓志銘所說的那樣, “才華橫溢, 無一精通”。海明威一見到珍妮,很快就被她迷住了。他們經常一起喝酒、 開車兜風和駕船去深海釣魚,象一對熱戀中的青年人一樣毫無顧忌,忘乎所 以。 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和情人一起尋歡作樂,波琳儘管很痛苦,但她竭力克 制自己的不滿情緒,不僅沒有責怪海明威,而且竭力討他的歡心。她設法陪 海明威一起去游泳池游泳、乘漁船釣魚、去非洲打獵,甚至把自己的頭髮染 成像珍妮那樣的金黃色。波琳在容忍和等待了四年之久之後,終於贏得了這 場艱難的競爭。 海明威準備帶波琳去非洲打獵的消息,傳到珍妮耳朵里之後,痛苦的嫉 妒使她喪失了理智,以至於魯莽地從二層樓的陽台上跳下來自殺。當她躺在 醫院病床上治療摔斷的脊背時,海明威卻帶波琳去了非洲。或許是為了報復 情人的負心,1934年底到 1935年初,珍妮和海明威的朋友布羅爾·馮·布 利克森一起赴非洲獵獅,並且在那裡和一位白人獵手理察·庫珀上校發生 了性關係。珍妮的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顯然激怒了海明威。而接下來的另 一件事,直接促使了海明威和珍妮的決裂。珍妮在接受心理治療時,曾向她 的精神病醫生勞倫斯·庫比透露了海明威的一些私生活的內容,而這位大夫 卻將這些材料用於對海明威的小說進行心理分析,這自然使海明威極為不 滿。海明威與珍妮的關係破裂了,但我們能從 《非洲的青山》、《有的和沒 有的》、 《弗朗西斯·麥康伯短促快樂的生活》等小說中的女主人公身上, 找到珍妮的影子。 波琳擊敗了珍妮,但並沒有拴住海明威那顆喜新厭舊的心。海明威在同 一個女人的愛情遭到失敗之後,經常會更強烈地向另一個女人求愛。阿格妞 絲同他斷絕關係之後,他很快就和哈德莉相愛,達芙的引誘、挑逗,促使他 去追求波琳,而1936年4月和珍妮的羅曼史的結束,使得他在同年12月遭 到馬莎·蓋爾霍恩之後,很快就和她一起墮入情網之中。 波琳一直耐心地等待海明威和馬莎的決裂,就象他和珍妮的決裂一樣, 但這次的等待卻沒有什麼好的結果。顯然,馬莎不同於珍妮,珍妮嗜酒、情 緒不穩定,而且是已婚的有夫之婦,馬莎雖然不如珍妮美艷,但她沒有珍妮 的那些毛病。在年輕的馬莎的光耀面前,四十四歲的波琳沒有任何優勢,她 原來擊敗哈德莉的所有好處:金錢、風度、機智、情趣、善於待人接物、有 決斷、討好丈夫的願望和忘我等等,全都灰暗下來,再也打動不了海明威的 心。 海明威本來想快刀斬亂麻似地與波琳分手,但事與願違,整個過程拖拖 沓沓、悔恨重重,斷斷續續辦了好幾年,當所有的努力失敗,分手成為定局 之後,波琳顯示出了她在經濟上的敏感。她說: “厄內斯特,如果你要和我 離婚,你得把你所有的東西都給我。”厄內斯特則痛快地回答道: “波琳, 如果你同意離婚,我的東西都是你的。”
馬莎 海明威每愛上一個女人,總是會自己為自己辯護:雖然過去有過幾次失 敗的婚姻,但這一次不一樣,他一定會終身愛她,永不變心。實際上,海明 威天生就是一位不斷結婚——離婚——再結婚的人,他不是一位對愛情專一 的情聖。這一點連他自己都承認: “在女人問題上,我是個糊塗蟲——我總 覺得我應該和她結婚。”不過,有一點值得他驕傲:“我要的妻子都是好的。” 馬莎和哈德莉、波琳一樣可愛。她於1908年出生於聖路易斯,比海明威 小九歲。她身材苗條頎長,金髮藍眼,聰明能幹,在事業上野心勃勃,是一 位典型的職業婦女。三十年代在美國和歐洲當過記者,出版過長篇小說 《瘋 狂的追求》 (1934)和短篇小說集 《我見過的麻煩事兒》(1936)。1936年 12月,馬莎和她的家人一起到基韋斯特度假時,海明威在醉喬酒吧遇見了 她,並一見傾心 (海明威的愛情幾乎都是一見傾心)。海明威的親友和許多 後來的文學史家都認為,是馬莎主動而巧妙地打入了海明威的家庭,追求被 動的海明威。而且馬莎主要是迷上了海明威在文壇的巨大聲譽。但馬莎自己 並不這麼看,她後來始終堅持說海明威從來沒教過她寫作。 在海明威的愛情史上,哈德莉是與芝加哥及巴黎聯繫在一起的,波琳與 基韋斯特和非洲密切相關,馬莎則與西班牙戰爭及遷居古巴相關聯。海明威 四次去西班牙都是和馬莎在一起。一開始,他們非常謹慎,秘密通信,分別 出門旅行,在公開場合言行檢點,從不流露出過份親熱的風言風語。1937年 7月8日,馬莎通過她和白宮的良好關係,安排海明威和約里斯·伊文思去 白宮,為羅斯福總統夫婦放映他們拍攝的 《西班牙的土地》。可以說,當他 們是情人的時候,他們是甜蜜而快樂的,但結婚之後就不大一樣了。 1939年春,馬莎在離哈瓦那東南十二英里的聖佛朗西斯科·德保拉林, 為自己和海明威找到了眺望農場作為安家之處。1940年11月21日,海明威 和馬莎在夏延結了婚。婚後,馬莎女強人似的個性,很快就給夫妻關係帶來 了許多不愉快的因素。哈德莉和波琳過去總認為海明威的生活和工作比她們 的重要,因此,她們都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一門心思去照顧他和家庭。馬莎 則完全不同,她好動不好靜,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文學事業和記者職業,經常 把海明威撇在家裡獨自出遠門採訪。海明威是不習慣於一個人獨自生活的, 馬莎的頻繁外出,使他異常惱怒,他甚至粗俗地喊道:“難熬的冬天快到了, 哪個印第安老頭兒願意讓老婆跑開呀?”甚至在他的婚姻破裂之後,海明威 還傷感地對朋友說: “我要的是一個在床上的妻子,而不是一個在發行量最 大的雜誌上的妻子。”海明威的前兩個妻子為他生了三個兒子,他很希望馬 莎為他生一個女兒,但馬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作家和記者的事業上,而 且很注意自己的外形,害怕懷孕、生育會影響自己的身材,因此不願意要孩 子。這對海明威來說,是很難堪的,因為哈德麗和波琳都曾因為海明威不想 再要孩子而做了人工流產,當他想要孩子時,馬莎卻不要。此外,海明威的 酗酒和馬莎的潔癖,以及馬莎和別的男人調情,都是海明威和馬莎婚姻生活 中的不和諧因素。 海明威和馬莎的愛情開始於兩人一起對西班牙內戰的採訪,而結束於第 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報導之中,真可謂成也戰爭,毀也戰爭。他們兩人捲入 戰爭的初期,感情上的糾葛似乎有所緩解。他們一起到香港和中國大陸採訪, 馬莎通過她對羅斯福總統的影響,幫助正駕船在古巴海面上尋找德國潛艇的
海明威得到了他想要的武器。但這只是暫時的,在歐洲戰場上,兩人的關係 迅速惡化,直至徹底破裂。 海明威和馬莎的性格都很要強,都想處於支配對方的地位。海明威感覺 到作為戰地記者的馬莎名氣越來越大,或許是為了使她不至於和自己形成競 爭,海明威主動提出為 《礦工》雜誌提供戰地報導。這一舉動讓《礦工》喜 出望外,馬莎卻怨恨不已,認為海明威是故意拆她的名,因為她自從 1937 年以來,就一直為 《礦工》寫稿,每家雜誌只允許有一個記者在前線,這樣 一來,海明威就成為了馬莎在歐洲的上級,並剝奪了她作為 《礦工》的首席 戰地記者的機會。接下來發生的事,更突出表現了海明威的自私和對馬莎的 不滿。馬莎主動同英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的空軍武官聯繫,為海明威弄到了一 張去英國的機票,在1944年5月17日飛往倫敦。她滿以為海明威會施展他 的影響為她弄到一個同機的座位,但海明威拒絕了,害得她冒著德國潛艇襲 擊的危險,乘坐一條裝滿炸藥的貨船,在海上漂泊了兩個星期,才到達英國。 當然,馬莎在感情上的報復也很堅決,當馬莎到達倫敦時,海明威正因車禍 躺在醫院裡,馬莎去看他時,不僅沒有像他所期待的那樣表現出關切和心痛、 同情,反而嘲笑他頭上纏滿了繃帶。馬莎的這種狠心和無情,讓海明威傷透 了心 (他忘記了自己對不起馬莎的事),他寫信告訴自己的第二個兒子說: 我對她那種首席女歌星的神氣已經看夠了。腦殼都撞碎了,頭 痛欲裂,可她對人還不如對一條狗。我大大地看錯了她,要不就是 她變得厲害 (我想可能兩點都有),但是主要是她變了。我不願失 去看上去這麼可愛的人,而且我還教會她打槍寫書了呢。可是我已 經把押在她身上的彩票撕掉,和她一刀兩斷,不願和她再見面了, 馬莎是海明威的幾個妻子中,唯一和他具有同等意志力和同等才智的女 子,也是他一生中,除了他母親之外,唯一敢於反抗他的女人。無休無止的 爭吵和感情上的相互折磨,最終促使馬莎在1945年11月3日提出離婚,此 後,她對海明威很不好 (正如海明威對她不好一樣),她宣布:“我花了七 年時間在海明威的軌道上運行。……如果我還擺脫不了那七個年頭,就真他 媽的不是人了。” 出於維護大男子漢的自尊心,海明威聲稱和馬莎的離婚是他提出來的。 實際上,馬莎的離婚要求對海明威並沒有多大的傷害,因為他早已選擇並准 備好了代替馬莎的人——瑪麗。不過馬莎對此的看法可能讓海明威很不高 興,她不理解瑪麗為什麼要跟他,忍受 “奴隸的生活——奴隸主是個人面獸 心的畜牲。”
馬莎 海明威每愛上一個女人,總是會自己為自己辯護:雖然過去有過幾次失 敗的婚姻,但這一次不一樣,他一定會終身愛她,永不變心。實際上,海明 威天生就是一位不斷結婚——離婚——再結婚的人,他不是一位對愛情專一 的情聖。這一點連他自己都承認: “在女人問題上,我是個糊塗蟲——我總 覺得我應該和她結婚。”不過,有一點值得他驕傲:“我要的妻子都是好的。” 馬莎和哈德莉、波琳一樣可愛。她於1908年出生於聖路易斯,比海明威 小九歲。她身材苗條頎長,金髮藍眼,聰明能幹,在事業上野心勃勃,是一 位典型的職業婦女。三十年代在美國和歐洲當過記者,出版過長篇小說 《瘋 狂的追求》 (1934)和短篇小說集 《我見過的麻煩事兒》(1936)。1936年 12月,馬莎和她的家人一起到基韋斯特度假時,海明威在醉喬酒吧遇見了 她,並一見傾心 (海明威的愛情幾乎都是一見傾心)。海明威的親友和許多 後來的文學史家都認為,是馬莎主動而巧妙地打入了海明威的家庭,追求被 動的海明威。而且馬莎主要是迷上了海明威在文壇的巨大聲譽。但馬莎自己 並不這麼看,她後來始終堅持說海明威從來沒教過她寫作。 在海明威的愛情史上,哈德莉是與芝加哥及巴黎聯繫在一起的,波琳與 基韋斯特和非洲密切相關,馬莎則與西班牙戰爭及遷居古巴相關聯。海明威 四次去西班牙都是和馬莎在一起。一開始,他們非常謹慎,秘密通信,分別 出門旅行,在公開場合言行檢點,從不流露出過份親熱的風言風語。1937年 7月8日,馬莎通過她和白宮的良好關係,安排海明威和約里斯·伊文思去 白宮,為羅斯福總統夫婦放映他們拍攝的 《西班牙的土地》。可以說,當他 們是情人的時候,他們是甜蜜而快樂的,但結婚之後就不大一樣了。 1939年春,馬莎在離哈瓦那東南十二英里的聖佛朗西斯科·德保拉林, 為自己和海明威找到了眺望農場作為安家之處。1940年11月21日,海明威 和馬莎在夏延結了婚。婚後,馬莎女強人似的個性,很快就給夫妻關係帶來 了許多不愉快的因素。哈德莉和波琳過去總認為海明威的生活和工作比她們 的重要,因此,她們都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一門心思去照顧他和家庭。馬莎 則完全不同,她好動不好靜,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文學事業和記者職業,經常 把海明威撇在家裡獨自出遠門採訪。海明威是不習慣於一個人獨自生活的, 馬莎的頻繁外出,使他異常惱怒,他甚至粗俗地喊道:“難熬的冬天快到了, 哪個印第安老頭兒願意讓老婆跑開呀?”甚至在他的婚姻破裂之後,海明威 還傷感地對朋友說: “我要的是一個在床上的妻子,而不是一個在發行量最 大的雜誌上的妻子。”海明威的前兩個妻子為他生了三個兒子,他很希望馬 莎為他生一個女兒,但馬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作家和記者的事業上,而 且很注意自己的外形,害怕懷孕、生育會影響自己的身材,因此不願意要孩 子。這對海明威來說,是很難堪的,因為哈德麗和波琳都曾因為海明威不想 再要孩子而做了人工流產,當他想要孩子時,馬莎卻不要。此外,海明威的 酗酒和馬莎的潔癖,以及馬莎和別的男人調情,都是海明威和馬莎婚姻生活 中的不和諧因素。 海明威和馬莎的愛情開始於兩人一起對西班牙內戰的採訪,而結束於第 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報導之中,真可謂成也戰爭,毀也戰爭。他們兩人捲入 戰爭的初期,感情上的糾葛似乎有所緩解。他們一起到香港和中國大陸採訪, 馬莎通過她對羅斯福總統的影響,幫助正駕船在古巴海面上尋找德國潛艇的
海明威得到了他想要的武器。但這只是暫時的,在歐洲戰場上,兩人的關係 迅速惡化,直至徹底破裂。 海明威和馬莎的性格都很要強,都想處於支配對方的地位。海明威感覺 到作為戰地記者的馬莎名氣越來越大,或許是為了使她不至於和自己形成競 爭,海明威主動提出為 《礦工》雜誌提供戰地報導。這一舉動讓《礦工》喜 出望外,馬莎卻怨恨不已,認為海明威是故意拆她的名,因為她自從 1937 年以來,就一直為 《礦工》寫稿,每家雜誌只允許有一個記者在前線,這樣 一來,海明威就成為了馬莎在歐洲的上級,並剝奪了她作為 《礦工》的首席 戰地記者的機會。接下來發生的事,更突出表現了海明威的自私和對馬莎的 不滿。馬莎主動同英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的空軍武官聯繫,為海明威弄到了一 張去英國的機票,在1944年5月17日飛往倫敦。她滿以為海明威會施展他 的影響為她弄到一個同機的座位,但海明威拒絕了,害得她冒著德國潛艇襲 擊的危險,乘坐一條裝滿炸藥的貨船,在海上漂泊了兩個星期,才到達英國。 當然,馬莎在感情上的報復也很堅決,當馬莎到達倫敦時,海明威正因車禍 躺在醫院裡,馬莎去看他時,不僅沒有像他所期待的那樣表現出關切和心痛、 同情,反而嘲笑他頭上纏滿了繃帶。馬莎的這種狠心和無情,讓海明威傷透 了心 (他忘記了自己對不起馬莎的事),他寫信告訴自己的第二個兒子說: 我對她那種首席女歌星的神氣已經看夠了。腦殼都撞碎了,頭 痛欲裂,可她對人還不如對一條狗。我大大地看錯了她,要不就是 她變得厲害 (我想可能兩點都有),但是主要是她變了。我不願失 去看上去這麼可愛的人,而且我還教會她打槍寫書了呢。可是我已 經把押在她身上的彩票撕掉,和她一刀兩斷,不願和她再見面了, 馬莎是海明威的幾個妻子中,唯一和他具有同等意志力和同等才智的女 子,也是他一生中,除了他母親之外,唯一敢於反抗他的女人。無休無止的 爭吵和感情上的相互折磨,最終促使馬莎在1945年11月3日提出離婚,此 後,她對海明威很不好 (正如海明威對她不好一樣),她宣布:“我花了七 年時間在海明威的軌道上運行。……如果我還擺脫不了那七個年頭,就真他 媽的不是人了。” 出於維護大男子漢的自尊心,海明威聲稱和馬莎的離婚是他提出來的。 實際上,馬莎的離婚要求對海明威並沒有多大的傷害,因為他早已選擇並准 備好了代替馬莎的人——瑪麗。不過馬莎對此的看法可能讓海明威很不高 興,她不理解瑪麗為什麼要跟他,忍受 “奴隸的生活——奴隸主是個人面獸 心的畜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