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哈德莉 阿格妞絲第一次讓海明威領略了女性的溫馨,但第一次使海明威感受到 愛情完美的,則是哈德莉·里查森。1920年 11月初,海明威和父母大吵一 次,被趕出家門後,住在芝加哥東大街一位朋友的房子裡。在那裡,他與哈 德莉相識,並且雙方一見鍾情。 哈德莉比海明威大八歲,1891年 11月出生於聖路易斯。她身材修長, 容貌端莊秀麗,滿頭金髮,風度迷人。而且,她有較高的藝術修養,是一個 頗有才華的鋼琴手,曾經在聖路易斯開過個人音樂會,只是因為身體不行而 放棄了音樂生涯 (和海明威之母因眼病而放棄音樂生涯一樣)。父母和叔叔 去世後,給她留下了一筆遺產,使得她能夠無憂無慮地生活。哈德莉的美貌 和氣質很快就打動了海明威的心,海明威的熱情活潑、激情洋溢以及戰爭中 的英雄業績,同樣吸引了哈德莉。海明威把哈德莉從一直在別人保護下過生 活的狀態中拉了出來 (哈德莉小時候曾經從窗戶上摔下來,背部受重傷,從 此一直被作為病人對待),恢復了她對生活的自信。 由於海明威住在芝加哥,而哈德莉則住在聖路易斯,因此在他們熱戀的 十個月中,他們真正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六個星期,戀愛的主要內容是通信。 在這些情書中,哈德莉訴說自己的相思之苦,充滿了痴迷的愛的囈語: 親愛的,你要知道,你是如何被深深地愛著——我們在一起總 如此和諧美滿,你和我親近時,我感到如此幸福,有力量,相信你 也認識到這一點。啊,親愛的,我從未如此熱烈地愛過別人。厄內 斯特,沒有你,我簡直無法活下去……我為你祝福世界上最美好的 一切,你要什麼,我都會盡力滿足你。 1921年9月3日,海明威和哈德莉在密執安州霍頓灣的一個衛理公會教 堂舉行了婚札。八個月之後,他們去了巴黎。 海明威始終認為他的母親控制了他父親的生活,因此,他從一開始就決 心要主宰自己的生活。他對哈德莉非常嚴厲,要求她處處屈從於自己,甚至 在日常生活開支方面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哈德莉性格極為溫順柔和,非常 感謝丈夫對她的愛,完全忠於他,因此,雖然她比海明威大八歲,但從來就 沒有扮演過他的母親的角色,有時倒是寧願把海明威當作父親對待。嚴格地 講,海明威不是個很好相處的人,他有時全身心地沉醉於創作之中,有時又 狂熱地從事拳擊、旅行和其它戶外活動。而且他對性生活有一種奇怪而又獨 特的看法。他認為性生活和文學創作之間有直接的聯繫,為了保證創作精力 和靈感, “當我辛勤創作時,我必須減少性行為,因為二者都是同一動力所 發動的。” 在巴黎的婚姻生活,一開始是非常美好的。海明威忙於結交文學界的朋 友,寫作詩歌和小說,到歐洲各地去採訪,為 《多倫多星報》撰寫有關歐洲 各國的報導。哈德莉則完全是一個賢慧的妻子,對於不太舒服的居住條件和 專心於工作的海明威毫無怨言。她學會烹飪,法文有了很大的進步,陪伴海 明威去義大利探險,去西班牙鬥牛,去瑞士滑雪。生活中似乎陽光燦爛。 陰雲很快就飄過來了。1922年12月中旬,哈德莉從巴黎趕往瑞士洛桑, 準備和海明威一起度過另一次滑雪休假,她隨身攜帶著海明威尚未發表的原

  稿、打字稿和複印本,她把它們全部裝在一個手提箱內。在巴黎上車時,她 先把裝滿手稿的手提箱放在車箱裡,然後下車去看她的衣箱是否裝上了車, 等她返回車箱時,手提箱不見了,不知是哪個小偷順手牽羊偷走了。手稿丟 失給海明威的打擊是巨大的,1951年他曾告訴查爾斯·芬頓:“手稿的丟失 使我痛苦萬分,我恨不得去做外科手術,以求忘卻它。”瑪絲琳也證實了這 一點: “他是徹底地病倒了,這件事幾乎置他於死地。”這件事是對他們的 婚姻生活的第一次災難性的打擊,也是他們愛情的轉折點。海明威認為,哈 德莉如此隨便地攜帶和丟失他的文稿,表明了她對他本人和他的事業的漫不 經心,他把這次損失與妻子的不貞聯繫在一起,把失去文稿和失去愛情同等 看待,他曾經盡力想原諒她,但始終沒有做到。 他們婚姻生活中的第二次危機是哈德莉的懷孕。年青的海明威當時正沉 浸於五彩繽紛的文學夢中,根本沒有做爸爸的準備。哈德莉懷孕後,他非常 幼稚、自私地責怪哈德莉,認為他約束與限制了他的自由,甚至在他向朋友 們宣布他妻子懷孕的消息時,毫不掩飾自己的痛苦和無可奈何。哈德莉提出 回加拿大分娩,也讓海明威很不高興。他留戀巴黎,留戀文學圈子中的朋友 們,儘管他順應哈德莉的要求,隨她一起回到了多倫多,但小孩出生後僅三 個月,他便迫不及待地攜哈德莉母子一起回到了巴黎。 哈德莉生完小孩後,逐漸發胖,外形越來越像是一個家庭主婦,同時, 她與海明威之間八歲的年齡差也越來越明顯。哈德莉希望過平穩、安寧的家 庭生活,海明威則激情勃發,活力非凡。也就在這時,他認識了一位性感迷 人的英國女郎,瑪麗·達芙·特懷斯登太太。她 “身材婀娜多姿,像賽艇的 艇身”,有一雙灰色的眼睛和一頭剪得短短的亞麻色的秀髮,而且是一位瀟 灑、富有情趣的酒友。海明威稱她為 “嗜酒的迷男狂”,並實實在在地被她 迷住了。當自己的妻子穿得又破又舊,窮得連補鞋的錢都沒有的時候,海明 威卻慷慨地把大筆錢借給名聲不佳的達芙。為了得到達芙的青睞,海明威甚 至愚蠢地和自己的朋友哈羅德·洛布互相爭風吃醋,最終發展到想用拳擊決 斗,來解決爭端。 經歷了三次危機——丟失手稿、使人討厭的多次懷孕以及和達芙·特懷 斯登的調情,海明威和哈德莉之間的婚姻依然勉勉強強地維持下來了,因為 奧克帕克清教徒似的習俗與教義的殘餘意識管束著他,使他不敢輕易拆散自 己的家庭。然而,墮入婚外戀的海明威在道義上失去了自制力,他擺脫不了 感情的誘惑。對妻子的感情日趨淡薄,婚姻的破裂只是時間早晚的事了。 作為一名優秀的女性,哈德莉幫助海明威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作家。當海 明威不再需要她時,她莊重而高貴地同意離婚,用最後一點精神力量,撐起 了自己的自尊,扮演了被拋棄的妻子這個角色。對此,海明威非常感謝,他 把 《太陽照樣升起》的全部版稅送給了哈德莉。在給哈德莉的信中,他真誠 地寫道: 對我過去的寫作,你給予了支持和幫助。要是我沒有和你結婚, 沒有你的忠誠,自我犧牲精神,經常的鼓勵和愛情方面的支持,— —以及具體的現款支持,我根本寫不成 《在我們的時代里》、《春 潮》、 《太陽照樣升起》這些著作,一本也寫不成……我多麼敬佩 你純淨的思想,你的才智,愛慕你的胸懷以及你那十分可愛的雙手, 我常常祈求上帝,願上帝補償我給你造成的巨大創傷,你是我所有

  認識的人中最善良、最誠實、最最可愛的人。

  波琳 從哈德莉那裡搶走海明威的是波琳。這是位嬌小玲瓏、黑頭髮、黑眼睛 的妙齡女郎,1895年7月22日出生於依阿華州的帕克斯堡,父母和叔叔都 非常富有。比海明威大四歲。她並不是個十分美貌的人,但富於性感和討人 喜歡。1925年3月,經朋友的介紹,海明威在巴黎認識了波琳,同年秋天, 海明威在擺脫了對達芙的迷戀之後,把感情寄托在了波琳的身上,隨即,波 琳開始了從哈德莉那裡搶走海明威的努力,為此,她曾經不懷好意地向哈德 莉寫信,炫耀她和海明威的私通: “我喜歡你的丈夫海明威。只要有可能我 就想方設法多去看他幾次,同樣他也儘可能來看我。” 面對海明威和波琳之間令人羞辱的曖昧關係,哈德莉也激烈地抗爭過, 但更多的時候,他採取了容忍和默認的策略。她強忍著內心的痛苦和不快, 希望保護幼小的兒子邦比,希望海明威對波琳的迷戀逐漸冷淡下來。但她失 敗了。波琳不僅僅富有和衣著入時,而且野心勃勃,抓住海明威之後,她是 不會放棄的,除非海明威自己掙脫開來。 海明威被波琳引誘過去的原因是很多的。他還年輕,感情上尚未完全成 熟,以致不能或不願意承擔家庭和作父親的責任;受到巴黎的放蕩生活、西 班牙的多次旅行以及和達芙調情的影響;與哈德莉婚姻中的幾次危機使他感 到厭煩,渴望尋求新歡;他被波琳的風度和財富所吸引,與波琳結合後,能 過一種舒適的生活。 海明威的母親是聖公會教徒,他本人從幼年時起就是公理會教徒,他和 哈德莉是在衛理公會教堂結婚的。波琳則是天主教徒,為了和波琳結婚,海 明威不得不言不由衷地背叛自己原來的信仰,轉而成為天主教徒。1927年5 月10日,海明威和波琳的婚禮,在埃朗的聖·奧諾雷天主教堂舉行。婚後的 第一年,他們住在巴黎,波琳的富有給他提供了舒適的生活條件。波琳那個 無兒無女且十分富有的格斯叔叔,為他們在盧森堡花園附近一條幽靜狹窄的 街道上租下了一套優雅的住房。也正是這個叔叔後來出資幫助他們買富麗堂 皇的房子、第一輛汽車、漁船和去非洲狩獵。 1928年3月,海明威陪著懷孕的波琳一道乘“奧利塔”號船返回北美大 陸。並定居在基韋斯特。 婚後幾年的生活是溫馨的。1928年6月28日,波琳生了第一個兒子(海 明威的第二個孩子)派屈克。產後僅僅六個星期,波琳就把孩子交給了自 己的父母。一方面這是因為她和海明威一樣討厭孩子,另一方面,她想儘量 使自己陪伴在丈夫身邊。他們一起週遊美國各地,去歐洲漫遊,重溫往日的 歡樂。波琳儘量使自己順從海明威的意願,和他一起釣魚、打獵、看鬥牛, 以及觀賞拳擊、賽馬、自行車賽等等。1931年 11月,波琳生了第二個兒子 格雷戈里·漢考克。波琳本來想生一個女兒讓海明威高興 (海明威有了兩個 兒子,他渴望有個女兒),但命運還是安排她生了個男孩。這或者預示著波 琳將失去海明威的寵愛。 由於連續兩次剖腹產,婦產科大夫勸波琳不要再生孩子了,因為這太危 險,但波琳拒絕實行節制生育,從而導致了他們在性生活和夫妻關係上的不 和諧。然而,真正的威脅來自珍妮·梅森,海明威夫婦是在1931年9月乘“法 國島”號輪船赴紐約途中,結識這位妙齡女郎的。她年方二十二歲,端莊秀 麗,高大健美,舉止活潑風趣,文雅高貴,當時的美國總統柯立芝稱她為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