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海明威沒有固定的收入,哈德莉的財產 (主要是繼承下來的遺產)也被 委託管理人損失了好幾千美元。銀行里的存款急劇減少。經濟上的窘迫使哈 德莉連一件象樣點的衣服都沒有,衣服式樣過時,而且很破舊,有時甚至連 補鞋的錢都沒有。即使是在這種窮困的條件下,海明威依然認為: “我們在 世上只活一次,讓我們痛痛快快玩一下吧。”他們去西班牙看鬥牛,去奧地 利滑雪,生活依舊充滿陽光和多姿多彩。 陰影很快就來了。正當海明威在文學上不斷進擊時,他與哈德莉的夫妻 關係開始惡化。哈德莉生完小孩後開始發胖,看起來像一個典型的家庭婦女。 同時,他們之間八歲的年齡差別也越來越明顯。海明威是一個不斷追求新的 感覺和新的刺激的人。哈德莉不能滿足他的這種要求,因此他被別的年輕女 人所誘惑,也就不可避免了。菲茨傑拉德 (著名作家《了不起的蓋茨比》、 《夜色溫柔》的作者)認識了海明威,並與他建立了友誼之後,在給另一位 共同的朋友卡拉漢的信中說: “我得出了這麼一個論斷:海明威每寫一部成 名的著作就需要一個新的女人。在寫短篇小說集和 《太陽照樣升起》時,他 有一個。接著他愛上了波琳,就寫出了 《永別了,武器》這部巨著。如果他 再有新的成名之作問世,我想我們將發現海明威會有另一位妻子。” 對海明威的第一次婚姻的威脅,首先來自一位同樣比海明威大好幾歲的 已婚婦女瑪麗·達芙·特懷斯登。當這位性感的英國女郎拒絕了海明威的求 愛之後,波琳·法伊弗填補了她的位置。1926年2月開始,海明威擺脫不了 感情的誘惑,與波琳同居。他和哈德莉在經過了痛苦的感情煎熬之後,於 8 月分居。1927年1月海明威與哈德莉因 “性格合不來”離婚,5月,他和波 琳結婚。 在新舊婚姻的變更交替和極度混亂的感情生活中,海明威創作完成了《太 陽照樣升起》。正當他和達芙·特懷斯登勾勾搭搭時,1925年7月21日他 生日那天在瓦倫西亞開始動筆寫作。接著在馬德里和昂代繼續寫作,兩個月 之後,在巴黎完成初稿,以後的半年,他仔細地修改了全書,當時,正是他 擺脫了對達芙的迷戀,愛上波琳的時候。1926年8月他修改完了校樣,並將 此書獻給被他遺棄的哈德莉和兒子,當時,他與哈德莉已經分居。1926年10 月, 《太陽照樣升起》由斯克里布納出版社正式出版。 《太陽照樣升起》一出版就贏得了廣泛的讚揚,從而奠定了他作為世界 性大作家的聲譽。狂熱的女大學生們以小說中的主人公布雷特作為自己的模 仿對象,中西部地區的英俊小伙子們則渴望成為海明威小說中男主角式的人 物。傳記作家赫伯特·戈爾曼聲稱, 《太陽照樣升起》描繪了一種“巨大的 精神崩潰”,描繪了“思想上喪失了指導目標的一代人”,描繪了“受時代、 命運或勇氣驅使而導致狂熱的一代人。” 《太陽照樣升起》無疑是海明威最 偉大的小說之一,但因為它的問世,伴隨著離婚醜聞和改信天主教 (為了與 波琳結婚,改信她的宗教),因此,它在奧克帕克不受歡迎。在他的父母看 來,他從此失去了哈德莉在道德方面的約束,陷入到一群勾引人、放縱他的 惡習的天主教徒中去了。 和波琳結婚後,富有的妻子為海明威提供了舒適的生活條件。他們有了 一套優雅、寬敞、設備齊全的住房,有了可靠的經濟保障。海明威可以無所 顧忌地投入到創作中去。不久,波琳發現, “當他心情好的時候,和他很好 相處,在他正要動手寫作之前,他是令人害怕的,不發脾氣他就寫不出東西 來。當他說以後再也不寫作時,我知道他又要開始寫作了。”

  海明威第二次婚姻的最初成果是 《沒有女人的男人》,這本短篇小說集 出版於1927年10月,收集了他那些在 《大西洋月刊》、《斯克里布納》、 《新共和》等全國性大雜誌上發表過的十篇小說和其它幾篇尚未發表過的短 篇作品。這部內容參差不齊的選集,有意識地刪去了 “有關女性方面溫柔的 內容”,充滿了暴力、戰爭、流血、婚變、吸毒和傷亡。這部集子獲得了又 一次成功,頭六個月就銷售了近兩萬冊,評論家們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 這些小說中塑造了 “具有比較複雜的氣質和極為敏感相結合的高度文明的人 物”。多蘿西·帕克甚至認為這些 “確實堪稱頂呱呱”的短篇小說,比《太 陽照樣升起》更有價值、更動人。 1927年下半年,波琳懷孕了,出於與哈德莉同樣的考慮,波琳要求海明 威和她一起回美國生孩子。對海明威來說,他的許多朋友已經離開了巴黎, 況且巴黎雖然能勾起他對第一次婚姻的回憶,但也能給這些回憶罩上陰影。 因此,海明威接受了波琳的建議。1928年3月海明威夫婦乘“奧利塔”號輪 船離開法國,4月初抵達佛羅里達。自從離開巴黎以後,海明威再也沒有在 大城市中定居過。

  我希望成為一個正直的作家

  回到美國後,海明威夫婦選擇基韋斯特作為安家的地方。基韋斯特是佛 羅里達半島頂端伸向大西洋中的一系列亞熱帶小島中的最後一個,也是美國 最南端的小鎮。全島不到七平方英里,離古巴近 (離哈瓦那九十英里),離 美國遠 (離大陸本土一百二十英里),具有濃郁的異國風情。海明威對這個 小島充滿了熱情,他告訴朋友們 “這是我所到過的地方中最好的一個,遍地 花草樹木,羅望子樹、番石榴樹、椰子樹……”漂亮的海灣、沙灘、游泳、 釣魚、鬥雞、華麗的酒吧和走私來的威士忌酒,都使海明威興奮不已、精神 振奮。在基韋斯特的十多年中,海明威寫下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有 《永別了, 武器》、 《午後之死》、《勝者無所得》、《非洲的青山》、《有的和沒有 的》、 《弗朗西斯·麥康伯》、《吉力馬札羅的雪》、《第五縱隊》、《西 班牙的土地》以及 《喪鐘為誰而鳴》的開頭部分等等。 1928年6月28日,波琳在堪薩斯城醫院分娩,在經歷了長達十七個小 時的難產之後,醫生不得不施行剖腹產手術,取出了一個男孩。海明威給自 己的第二個兒子取名叫派屈克。 海明威討厭嬰兒,連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因此,派屈克出生後不到 一個月就和他母親一起被送他外祖父母家裡。在海明威看來,嬰兒的吵嚷和 哭鬧,嚴重地干擾了他的寫作,另外,也使他無法外出旅行。旅行是海明威 終生的愛好。從基韋斯特出發,海明威頻繁地到古巴、美國大陸各地 (特別 是西部地區)去旅行, “大牧場和銀灰色的山艾樹,水渠里湍急的流水和蒼 翠的苜蓿,還有那伸向群山之巔的蜿蜒小路和好似糜鹿般羞怯的夏日的牛 群”,都強烈地吸引著海明威。有時,海明威也重返歐洲做短暫的旅行。當 然,與這些旅行相伴相隨的是釣魚、打獵、各種各樣的冒險和各種各樣的意 外事故。 1928年 12月6日,海明威夫婦在全國各地奔忙時,得到了海明威父親 去世的消息,他們只得匆匆趕往奧克帕克。 埃德·海明威是自殺的。他是大夫,但無法治癒自己的病。長期以來, 埃德忍受著糖尿病、心絞痛、可怕的頭痛病的折磨,常常因此而情緒極度低 落,企圖自殺。恰在這時,埃德的房地產生意慘敗,損失了幾乎全部的資金, 而當他向兄弟喬治借錢時,富有而卑鄙的喬治殘酷地拒絕了他。在這種情況 下,儘管埃德篤信宗教,是個相信自殺有罪的虔誠的教徒,但他萬念俱滅, 還是主動投向了死神的懷抱,用海明威祖父從南北戰爭中帶回來的史密斯和 韋森牌32口徑左輪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埃德的自殺使海明威非常震驚,一般地講,他還是比較尊重和愛戴自己 的父親的。他把父親的自殺歸究於他的懦弱,而父親的懦弱又是強悍而自私 的母親造成的。海明威和母親原本就不睦,父親死後,海明威雖然不得不在 金錢方面支助母親,但感情上他對她已經沒有任何愛戀了。他把自己列入“知 道自己的母親是老刁婦”的那一類人之中,這使他的朋友們極為吃驚: “海 明威是我所認識的人中唯一真正憎恨他母親的人。”傳統的孝道和責任感, 與對母親的敵意,常常使他陷入矛盾之中: “上帝呀!今天是母親節嗎?那 麼我得給這個老刁婦發份電報。” 1929年9月27日,《永別了,武器》出版,引起了整個文學界的轟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