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但怎麼算,沈俊彬也絕無可能是負數。
他是鐵面無私的硬石頭,誰被他抓住誰吃虧,也是被窩裡的小火爐,誰抱誰知道滋味。他是越了解越招人喜歡的神奇生物,當盛驍以為他是個精明能幹的商人時,沈俊彬能情深義重,起早貪黑地趕到他身邊只為能和他聚一會兒,當他以為他是個甜蜜撒嬌的小情人時,人家又一手遮天,隨時能拿出卡把他買下來。
盛驍果斷答:“當然不是。”
不是就好。
沈俊彬:“那為什麼不見?你就說我回來了唄。”
他一手抄兜,瀟灑地捋了一把住院期間蓄得略長了的頭髮,莫名感覺玻璃里的影子有些歡樂。
或許是身後宴會廳里喜慶的伴奏震進了他的心坎兒里,他忍不住舔了舔乾燥的嘴唇,抵肩附在盛驍耳邊道:“等叔叔阿姨來歷城的時候……我跟你一起去,好嗎?”
第104章
付常友從前給人的印象雖沒有特別優秀之處, 但做事也還利索,算得上是個中規中矩的老實人,是以至今店裡仍有人以為他是工作兢兢業業攢夠了資歷而升遷去了。
誰也沒料到, 這位“老實人”在看守所里待了一段日子, 不知受了哪來的啟發,突然變得狡猾起來:面對私收回扣這板上釘釘的事實, 他大言不慚地聲稱別人為何給他卡里打錢他一概不知;陳暮雇的人終於千方百計找到了沈俊彬遇襲的錄像,付常友也一口咬定“人有相似”。
他只是和攝像頭拍到的那人長相、身材相近罷了, 如果拿不出現場的DNA比對作為證據, 別想賴給他。
在怯懦和規矩的壓抑之下, 某些人的“善”不過是看起來的“善”。需知人心也是一處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摸爬滾打於世,經歷了多年的耳濡目染, 誰要是軟了膝蓋、要是想蒙著良心變起質來,那麼快得仿佛早就熟門熟路一般。
盛驍輾轉從業主方那兒聽說了這件事。
律師悄聲告訴他,這是有人給付常友支招了,他知道自己這回跑不了,想把時間線拉長, 能熬一天算一天。家裡人在外面想辦法疏通, 總有幾個能敲得開的門。但是這樣狡辯、糊弄也沒什麼用, 哪個法官不比他精呢?倒是沈俊彬遇襲的那天早晨, 救護車嗚啦嗚啦把人拖走, 又沒出人命,別人來看指不定是小青年鬥毆, 紫金派出所當時不可能提DNA備用,要想追究這事,可就麻煩了。
眼看只能不了了之,盛驍恨得牙痒痒。陳暮說繩之以法才是正經經商的長久之計,他那天在店裡才忍了忍沒動手的,現在看,這不是扯嗎?要不是隔著一堵高牆,他早就和付常友把這筆帳清了。
盛驍一年到頭難得向他爹請教一回。
電話打過去,他的語氣足夠軟,姿態足夠低,然而盛騰飛接電話時背景音亂糟糟的,一聽便知是在應酬場合。
盛驍沒說上幾句就被掛了電話,他甚至懷疑他爹明早酒醒壓根兒想不起來這事。
氣上加氣,他把無辜的指節個個捏得噼啪響。
第三天天剛一亮,律師聯繫他,像怕隔牆有耳似的,說話聲音小得不能再小:有人把付常友想法子弄出來暴打了一頓,又設計將人送了進去。
高牆鐵網,這一出一進要鈔票要人情要關係,哪樣都不是容易事。
費盡周折之下,不難想像這筆帳如何清算才能連本帶利討回來。
盛驍茅塞頓開,步履如飛。
書上說,退一步風平浪靜,書上卻沒說,能報的仇當場報了,才是“海闊天空”。
書上沒說的還是得親爹教他,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前人誠不欺我。
可盛驍才剛抖了沒兩下腿,想起那晚打的電話,不免又垮下臉擰了眉:他爹怎麼這麼不讓他省心?
都五六十歲的人了,心裡不能有點數兒嗎?大半夜的還在喝酒應酬,喝得話都說不順溜?丟不丟人?
花錢雇的那些人都是插花壇里擺著看的?
盛經理心到手到,立時抄起電話給盛騰飛撥了過去。
盛騰飛何許人也?給盛驍當了三十年的爹了。
他的腦神經經過多年來的反覆刺激,訓練有素,但凡看到他兒子來電話就感覺臭小子惹了麻煩,並且事兒不小,這兔崽子自己擺不平。
盛老闆今天的反射弧也靈敏得一如往日,本能地在電話接通之前就進入了橫刀立馬一夫當關的備戰狀態——他享不了這一口孝敬。
二人來回不到十句,如槍上膛,砰砰砰砰,火花四濺,之後“滴”地一聲,雙方差點沒摔了各自手機。
盛驍感覺自己有可能並不是親生的,真的,否則他和盛騰飛之間不會存在著明顯的物種或者朝代之間的溝通障礙。
太難了。
這和人不能吃燈泡、紙不能疊八次、製作永動機一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無解,絕對無解。
吃過午飯,血液中腎上腺素逐漸下降,血糖逐漸升高,人的情緒趨於穩定,盛驍順手擺弄了兩下手機。
不知是這玩意一年年更新換代,音質變了,還是他爹一年年……總之,他聽著總覺得他爹的聲音和兒時記憶里不太一樣。
想到這兒,心口有一股東西往上涌,讓他喉頭一堵,說不出話來。
只知道更想提醒他爹:給他盛驍一個面子,少喝兩杯,OK?
他是鐵面無私的硬石頭,誰被他抓住誰吃虧,也是被窩裡的小火爐,誰抱誰知道滋味。他是越了解越招人喜歡的神奇生物,當盛驍以為他是個精明能幹的商人時,沈俊彬能情深義重,起早貪黑地趕到他身邊只為能和他聚一會兒,當他以為他是個甜蜜撒嬌的小情人時,人家又一手遮天,隨時能拿出卡把他買下來。
盛驍果斷答:“當然不是。”
不是就好。
沈俊彬:“那為什麼不見?你就說我回來了唄。”
他一手抄兜,瀟灑地捋了一把住院期間蓄得略長了的頭髮,莫名感覺玻璃里的影子有些歡樂。
或許是身後宴會廳里喜慶的伴奏震進了他的心坎兒里,他忍不住舔了舔乾燥的嘴唇,抵肩附在盛驍耳邊道:“等叔叔阿姨來歷城的時候……我跟你一起去,好嗎?”
第104章
付常友從前給人的印象雖沒有特別優秀之處, 但做事也還利索,算得上是個中規中矩的老實人,是以至今店裡仍有人以為他是工作兢兢業業攢夠了資歷而升遷去了。
誰也沒料到, 這位“老實人”在看守所里待了一段日子, 不知受了哪來的啟發,突然變得狡猾起來:面對私收回扣這板上釘釘的事實, 他大言不慚地聲稱別人為何給他卡里打錢他一概不知;陳暮雇的人終於千方百計找到了沈俊彬遇襲的錄像,付常友也一口咬定“人有相似”。
他只是和攝像頭拍到的那人長相、身材相近罷了, 如果拿不出現場的DNA比對作為證據, 別想賴給他。
在怯懦和規矩的壓抑之下, 某些人的“善”不過是看起來的“善”。需知人心也是一處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摸爬滾打於世,經歷了多年的耳濡目染, 誰要是軟了膝蓋、要是想蒙著良心變起質來,那麼快得仿佛早就熟門熟路一般。
盛驍輾轉從業主方那兒聽說了這件事。
律師悄聲告訴他,這是有人給付常友支招了,他知道自己這回跑不了,想把時間線拉長, 能熬一天算一天。家裡人在外面想辦法疏通, 總有幾個能敲得開的門。但是這樣狡辯、糊弄也沒什麼用, 哪個法官不比他精呢?倒是沈俊彬遇襲的那天早晨, 救護車嗚啦嗚啦把人拖走, 又沒出人命,別人來看指不定是小青年鬥毆, 紫金派出所當時不可能提DNA備用,要想追究這事,可就麻煩了。
眼看只能不了了之,盛驍恨得牙痒痒。陳暮說繩之以法才是正經經商的長久之計,他那天在店裡才忍了忍沒動手的,現在看,這不是扯嗎?要不是隔著一堵高牆,他早就和付常友把這筆帳清了。
盛驍一年到頭難得向他爹請教一回。
電話打過去,他的語氣足夠軟,姿態足夠低,然而盛騰飛接電話時背景音亂糟糟的,一聽便知是在應酬場合。
盛驍沒說上幾句就被掛了電話,他甚至懷疑他爹明早酒醒壓根兒想不起來這事。
氣上加氣,他把無辜的指節個個捏得噼啪響。
第三天天剛一亮,律師聯繫他,像怕隔牆有耳似的,說話聲音小得不能再小:有人把付常友想法子弄出來暴打了一頓,又設計將人送了進去。
高牆鐵網,這一出一進要鈔票要人情要關係,哪樣都不是容易事。
費盡周折之下,不難想像這筆帳如何清算才能連本帶利討回來。
盛驍茅塞頓開,步履如飛。
書上說,退一步風平浪靜,書上卻沒說,能報的仇當場報了,才是“海闊天空”。
書上沒說的還是得親爹教他,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前人誠不欺我。
可盛驍才剛抖了沒兩下腿,想起那晚打的電話,不免又垮下臉擰了眉:他爹怎麼這麼不讓他省心?
都五六十歲的人了,心裡不能有點數兒嗎?大半夜的還在喝酒應酬,喝得話都說不順溜?丟不丟人?
花錢雇的那些人都是插花壇里擺著看的?
盛經理心到手到,立時抄起電話給盛騰飛撥了過去。
盛騰飛何許人也?給盛驍當了三十年的爹了。
他的腦神經經過多年來的反覆刺激,訓練有素,但凡看到他兒子來電話就感覺臭小子惹了麻煩,並且事兒不小,這兔崽子自己擺不平。
盛老闆今天的反射弧也靈敏得一如往日,本能地在電話接通之前就進入了橫刀立馬一夫當關的備戰狀態——他享不了這一口孝敬。
二人來回不到十句,如槍上膛,砰砰砰砰,火花四濺,之後“滴”地一聲,雙方差點沒摔了各自手機。
盛驍感覺自己有可能並不是親生的,真的,否則他和盛騰飛之間不會存在著明顯的物種或者朝代之間的溝通障礙。
太難了。
這和人不能吃燈泡、紙不能疊八次、製作永動機一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無解,絕對無解。
吃過午飯,血液中腎上腺素逐漸下降,血糖逐漸升高,人的情緒趨於穩定,盛驍順手擺弄了兩下手機。
不知是這玩意一年年更新換代,音質變了,還是他爹一年年……總之,他聽著總覺得他爹的聲音和兒時記憶里不太一樣。
想到這兒,心口有一股東西往上涌,讓他喉頭一堵,說不出話來。
只知道更想提醒他爹:給他盛驍一個面子,少喝兩杯,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