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忍著點。”牛陶當即撕開了應琰的褲腿,拿出自己的水壺往上面澆水清洗傷口,然後又撕掉了應琰的衣擺,一圈圈包住了傷口。只是應琰的右腳踝也扭傷了,撐了半天也沒站起來。

  他只得半支著身子跟牛陶說,“我背簍里有些止血的藥草,是王大夫昨日贈我的。”他抬手指了指前面躺在地上的背簍,“摔下來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被丟出去。”

  牛陶走過去看了看,還余了幾株,於是趕緊用石頭搗碎了敷在傷口上,再用布包住了。

  沒有了一開始的緊張慌亂,如今再做這一拆一包,應琰倒有些欲言又止起來。

  畢竟,這個受傷的部位還是比較的,嗯……難以言喻。

  “其實我自己也可以……”

  “你可以什麼你可以,呆著吧。”

  ……哦。

  牛陶給應琰包紮完便扶著他慢慢站了起來,“我們還得趕緊下山,撐著點。”

  於是兩人沿著來時的路,開始下山了。

  雖說上山難,下山易,但是牛陶背上是裝了半筐土的簍子,肩上搭著一個半傷的大男人,這下山的路,倒真是比上山更難。

  牛陶吭哧吭哧喘著粗氣,應琰也有些體力透支,但兩人都強撐著自己咬牙趕路。

  直到牛陶的腳都有點打顫了。

  應琰實在不忍,“休息一會兒吧。”

  牛陶點頭,將應琰扶坐下以後,自己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喘著氣。

  應琰看著眼前人心中歉意萬分,“還是連累你了。”

  牛陶嘴上逞威風道,“我就知道你跟我上山,最後就會變成這樣。”原本盼著這個人在山上出點事,沒想到還真出了事,結果最後累的還是自己。“不過還是得謝謝你。推我那一下。”

  應琰剛想張嘴,就聽牛陶又道,“你別又給我謝回來啊。煩人。”

  然後兩人便都沒言語。

  午後的山間開始颳起了微風,吹得葉尖微微顫動,發出沙沙的聲響,身上的燥熱和疲憊也被陣陣清涼的山風帶走了不少。

  “哎應炎,我家裡還藏了壺好酒,等咱們回去了,喝幾杯。”

  應琰眉眼舒展,仰頭看了一眼碧色的天,“好啊。”

  牛陶抖擻精神站了起來,扶起了應琰,繼續向山下走去。

  等到牛陶和應琰回到月族大寨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

  還沒進寨子,他二人打老遠就見族長和王大夫兩個人蹲在地上對著他們招手,大概是等了有一會兒了。

  這大半天山路下來,牛陶早已立體透支,她扛著一瘸一拐的應琰走得已經極為踉蹌。應琰也沒好到哪裡去,混身血跡點點,精疲力盡又狼狽不堪。

  族長和王大夫遠遠瞧著兩人身形不對勁,趕緊迎了上去。

  然後便是各歸各家,各治各傷。

  ☆、第 10 章

  說起來,應琰已經將近半個月沒見過牛陶了。

  他那腿好在沒傷到骨,拿王大夫的藥草敷了幾天,就能自己行走了。

  因此他第三天就去找牛陶道謝去了,結果她不在。

  第四天,她不在。

  第五天,她不在。

  如此連續敲了三天門以後,應琰終於意識到事情有些奇怪了。

  “哎呀,這個時候牛陶丫頭不見人的。”應琰去問了族長,族長坐在他院裡那條青石長凳上,翹著二郎腿,呷了口茶,答得不急不緩。

  “為了制陶?”應琰想了想,大概也只有這個可能了。

  “是呀,就連我也不見。”族長握著茶杯放在腿上,“燒月陶的時候男人不能在場,一點都不能靠近。這是老規矩啦。”

  應琰點點頭。

  兩人一時間沒了話,於是應琰準備告辭。

  “應大人學問大見的也多,您覺得月陶如何?”族長對剛要起身的應琰突然發問。

  應琰想了想措辭,就聽族長說,“算不上好,對吧。”

  族長精瘦的臉上是深深的笑意,“你們漢人手巧,咱們山里人燒的土陶確實就是這樣上不了台面的。”

  應琰擺擺手,族長憨直一笑,“應大人不用客氣,老頭子我也是見過山下的東西的。”族長的眼睛看著手裡的茶杯,目光放得很遠,“但我們月陶可是傳了快千年啦。我小時候,一到六月六月陶巡街,那可是大節呦!那家家戶戶就拿著準備好的肉啊點心啊跟在巡街隊伍後面,放著月陶的供桌要被高高舉起來,前前後後全都圍滿了人,隊伍排得很長很長嘞!”

  族長說得高興,“那個時候的六月六集市全是人,西南各族的人都往月族裡涌,外族的人全都爭著往月族裡湊。哎呀,那時候真的是熱鬧咯!”

  可惜驕傲和榮光不再。族長深嘆一口氣,“人老了總是回憶以前。”然後他抬起頭來看了眼應琰,“但人老了也就看人還准一點了,應大人對月族來說不是什麼壞人。”

  應琰對著族長深深做了一揖。

  夏日裡那白得耀眼的日光灑在身上,極為明亮。

  族長失神地浸在光影里,整個人看著有些朦朧,那是陷在回憶里的人的樣子。

  “這月陶非獻不可嗎?”族長還是盯著手中的茶杯,話卻是對這應琰問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