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楊樹林開始吃,還剩半碗的時候,楊帆吃完了,楊樹林說,再給你挑點兒吧。
楊帆站起身,說,你煩不煩,說一遍得了,別沒完沒了的。
楊樹林說,我讓你多吃點兒有錯嗎。
楊帆說,我都說我夠了。
楊樹林說,我不是怕你想吃不好意思嘛。
楊帆說,我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想吃我就說了,不像你們這代人,想幹什麼不說,掖著藏著,虛偽。說完把碗拿到廚房。
楊樹林吃著麵條自言自語:從一口麵條上升到虛偽的問題上,到底是大學畢業啊。
這句話讓楊帆很不舒服,他聯想到自己最近的狀況,覺得楊樹林另有所指,好像嘲笑他大學畢業還找不到工作,這麼大了還吃家裡,於是急了,說:我不就沒找到工作嗎,你等著,等我掙了錢把你給我花的錢都還你。
楊樹林說,我說什麼了,讓你覺得我跟你要錢,我沒這意思。
楊帆說,你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意思。
楊樹林說,你是不是壓力太大了,什麼都往那兒想。
楊帆說,我沒壓力,以後我找工作的事兒你少提。
楊樹林說,你太敏感了,還不讓人說,有壓力就是有壓力,沒事兒,別太往心裡去,慢慢來,麵包會有的。
楊帆受不了楊樹林句句話都刺在自己心窩裡,但表面上還很豁達的樣子,說,我的事兒你少管。
楊樹林確實沒想招惹楊帆,只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楊帆,並不知道這樣的話會刺激到他,而且看不出楊帆生氣,依然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兩人經常因對事件的態度不同而爭吵,嚷嚷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楊帆覺得倆大男人這樣挺沒勁的,楊樹林卻樂此不疲,似乎將此事當成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閒得沒事兒,就故意招惹一下楊帆,讓他說兩句話,然後自己再說幾句火上澆油的話,楊帆便開始還擊,於是一場爭吵又開始了。
要不這樣,楊帆基本不主動和楊樹林說話,楊樹林會感覺很孤獨。
為了躲避楊樹林,楊帆開始白天出去,晚上也不怎麼回家吃飯。
楊樹林經常在楊帆出門前問他晚上是否在家吃,語氣大有對楊帆老不回家吃飯的不滿。
楊帆說,我畢了業不是為了在家吃飯的,你好意思做飯我還不好意思吃呢。
楊樹林說,那你每天都出去忙什麼啊。
楊帆說,不用你管,反正沒幹壞事。
這樣一來,更加重了楊樹林對楊帆每天都幹了什麼的好奇和對他回家吃飯的期望。
楊帆對這種現狀很滿意:在父子關係中,自己已經占據了主動。
畢業後運動少了,楊帆買了一對啞鈴在家練。
楊樹林又坐不住了,躍躍欲試。
楊帆在陽台練完,放下啞鈴正要走,楊樹林過來了,問:舉了多少個。
楊帆說,三十。
楊樹林說,我怎麼數是二十九啊。
楊帆說,多少我自己還不知道啊。
楊樹林說,你給我數著,我也練練,看咱倆誰多。
楊帆知道楊樹林想在數量上壓倒自己,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勝利,他覺得有必要和楊樹林比一下,徹底打擊楊樹林的信心,有時候老驥伏櫪還志在千里不是很受人歡迎的一件事情。
楊樹林開始舉,楊帆在一旁數著。
當舉到第十五個的時候,楊樹林已經很費勁了,動作開始變形,舉到第十八個時候,楊樹林舉了一半就放下了。
楊帆說,這算半個。
楊樹林說,我舉過肩了。
楊帆說,舉過頭才算。
楊樹林說,那你不早說。
楊帆說,行,給你算一個,算倆都行,接著舉。楊樹林強努了兩個,臉上的表情已經扭曲,實在舉不動,無奈地放下啞鈴。
楊帆說,二十個一共。
楊樹林說,你沒數錯吧。
楊帆說,二十以內的加法我還是很自信的。
楊樹林擺擺手說,今天狀態不好,改日再比。
第二天,楊帆活動自如,楊樹林胳膊抬不起來,菜也切不了。
倆人吃了一天麵條,平時楊樹林還問楊帆黃瓜是整條吃還是切絲,這次根本不問,黃瓜整根就拿上來了。
楊樹林並不甘心沒有楊帆舉得多,經常趁楊帆不在家的時候偷偷練習,當他能舉三十五個的時候,一天晚上,假裝無意地對楊帆說:好久沒鍛鍊了,舉幾個啊。
楊帆給楊樹林拿來啞鈴,讓他先舉。
楊樹林說,還是你先來吧。
楊帆舉完三十個,楊樹林忍住勝利的微笑接過啞鈴,舉了三十五個,然後放下啞鈴,若無其事地去看電視。
楊帆並不就此事發表意見,勝利後無人喝彩,楊樹林覺得有點失落,也看不進去電視,忍不住了,說:我說了,我那天狀態不好,要不然也不會比你少的。
楊帆說,我壓根兒就沒想和你比。
楊樹林說,因為你知道實力差距。
楊帆拿起啞鈴說,這可是你自找的。
說著舉了五十個。
楊樹林有點兒後悔,沒想到楊帆有所保留,但話說到這了,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他喝了一口水,拿起啞鈴,也舉了五十個,憋得面紅耳赤,放下啞鈴說:我低估了你的實力,咱倆旗鼓相當。
楊帆拿起啞鈴說,誰說的。說著又舉了五十個。
楊樹林傻了,但楊帆鄙夷的目光刺激到他,讓他又充滿能量,毫不示弱地接過啞鈴,舉到第三十個的時候,楊樹林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在這方面自己已經被楊帆遠遠地甩在身後了。
幸好電話響了,楊樹林放下啞鈴就去接電話,故意延長了通話時間,接完電話,又拿起啞鈴對楊帆說:你接著數,三十一,三十二……
楊帆說,你這不算,中間斷了,我是一口氣做了五十個。
楊樹林說,那我剛才做的那三十個怎麼辦。
楊帆說,行,給你算上,接著做。
楊樹林又舉了二十個,在完成任務的那一瞬間,心想:看來明天又做不了飯了。
楊樹林不希望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楊帆又拿起了啞鈴。
楊樹林說,你要幹嘛。
楊帆說,接著舉啊。
楊樹林說,不舉了,我該睡覺了,到點兒了。
楊帆說,我要是沒你舉的多你是不是還不困呢。
楊樹林說,你比我多舉兩個是應該的,你個兒還比我高呢。
楊帆說,那你晚飯還比我吃的多呢。
楊樹林說,我那是怕浪費才吃的,其實我吃不了那麼多,吃了也吸收不了——咱倆今天就算打個平手。
楊帆說,你就不能正視自己嗎。
楊樹林說,我看待自己挺客觀的。
楊帆想,何必和楊樹林一般見識呢,他都那麼大歲數了,便說,行,不分上下,你睡覺去吧。
楊樹林說,你要不服,改天咱倆再比。
楊帆說,我服了。
楊樹林說,我知道你這是口服心不服,有這種精神就好。
第二天,兩人的胳膊都抬不起來了,當電話響了的時候,誰也不接,都說肯定是找對方的,楊帆擔心是工作單位打來的,強忍著胳膊的酸痛拿起話筒,一聽,是電話局,讓交這個月電話費。
沒過多久,楊帆找到工作了,在一家生產手機的外企做研發。
楊樹林欣喜若狂,覺得這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原因是,他聽過這個手機品牌,常在電視上看見他們的GG。
楊帆是經過了筆試、口試、面試三層篩選後上崗的。
楊樹林一直替楊帆捏了一把汗,當通過了前兩關後,楊樹林叮囑楊帆:跟經理說話的時候態度好點兒,別像跟我說話似的,有點兒眼力勁兒,不該說的別說,別說人家的手機不好,就是真不好也不要說,二十四拜都拜完了,就差最後這一哆嗦了,可別功虧一簣。
楊帆說,在外面怎麼做我知道,現在招聘不興你們那一套了,不是誰聽話用誰,而是誰有本事才用誰,招你進來不是讓你占著那個地兒什麼都不干,光會來事兒沒用。
楊樹林說,古往今來,當官的都不喜歡用扎刺的。
楊帆說,我要是領導我就不用會來事兒的,沒本事的人才會來事兒。
楊樹林說,我小時候也像你這樣,特看不慣一些東西,特氣憤,特想改變,但這麼多年嚴酷的事實證明,這樣是行不通的。
楊帆對楊樹林的話很不滿,自己都二十好幾了,楊樹林還說是小時候,便說,是不是等我四十了,你還認為我是小時候啊。
面試楊帆的是一個外國人,問楊帆是否用過他們的手機,恰好楊帆的手機就是這個牌子的,楊帆拿出來,挑了諸多弊病,並結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提出了改進辦法。
回家後,楊樹林問楊帆怎麼樣,楊帆敘述了經過,楊樹林說,我覺得你懸了,準備找找別的工作吧,別一棵樹上吊死。
楊帆站起身,說,你煩不煩,說一遍得了,別沒完沒了的。
楊樹林說,我讓你多吃點兒有錯嗎。
楊帆說,我都說我夠了。
楊樹林說,我不是怕你想吃不好意思嘛。
楊帆說,我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想吃我就說了,不像你們這代人,想幹什麼不說,掖著藏著,虛偽。說完把碗拿到廚房。
楊樹林吃著麵條自言自語:從一口麵條上升到虛偽的問題上,到底是大學畢業啊。
這句話讓楊帆很不舒服,他聯想到自己最近的狀況,覺得楊樹林另有所指,好像嘲笑他大學畢業還找不到工作,這麼大了還吃家裡,於是急了,說:我不就沒找到工作嗎,你等著,等我掙了錢把你給我花的錢都還你。
楊樹林說,我說什麼了,讓你覺得我跟你要錢,我沒這意思。
楊帆說,你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意思。
楊樹林說,你是不是壓力太大了,什麼都往那兒想。
楊帆說,我沒壓力,以後我找工作的事兒你少提。
楊樹林說,你太敏感了,還不讓人說,有壓力就是有壓力,沒事兒,別太往心裡去,慢慢來,麵包會有的。
楊帆受不了楊樹林句句話都刺在自己心窩裡,但表面上還很豁達的樣子,說,我的事兒你少管。
楊樹林確實沒想招惹楊帆,只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楊帆,並不知道這樣的話會刺激到他,而且看不出楊帆生氣,依然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兩人經常因對事件的態度不同而爭吵,嚷嚷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楊帆覺得倆大男人這樣挺沒勁的,楊樹林卻樂此不疲,似乎將此事當成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閒得沒事兒,就故意招惹一下楊帆,讓他說兩句話,然後自己再說幾句火上澆油的話,楊帆便開始還擊,於是一場爭吵又開始了。
要不這樣,楊帆基本不主動和楊樹林說話,楊樹林會感覺很孤獨。
為了躲避楊樹林,楊帆開始白天出去,晚上也不怎麼回家吃飯。
楊樹林經常在楊帆出門前問他晚上是否在家吃,語氣大有對楊帆老不回家吃飯的不滿。
楊帆說,我畢了業不是為了在家吃飯的,你好意思做飯我還不好意思吃呢。
楊樹林說,那你每天都出去忙什麼啊。
楊帆說,不用你管,反正沒幹壞事。
這樣一來,更加重了楊樹林對楊帆每天都幹了什麼的好奇和對他回家吃飯的期望。
楊帆對這種現狀很滿意:在父子關係中,自己已經占據了主動。
畢業後運動少了,楊帆買了一對啞鈴在家練。
楊樹林又坐不住了,躍躍欲試。
楊帆在陽台練完,放下啞鈴正要走,楊樹林過來了,問:舉了多少個。
楊帆說,三十。
楊樹林說,我怎麼數是二十九啊。
楊帆說,多少我自己還不知道啊。
楊樹林說,你給我數著,我也練練,看咱倆誰多。
楊帆知道楊樹林想在數量上壓倒自己,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勝利,他覺得有必要和楊樹林比一下,徹底打擊楊樹林的信心,有時候老驥伏櫪還志在千里不是很受人歡迎的一件事情。
楊樹林開始舉,楊帆在一旁數著。
當舉到第十五個的時候,楊樹林已經很費勁了,動作開始變形,舉到第十八個時候,楊樹林舉了一半就放下了。
楊帆說,這算半個。
楊樹林說,我舉過肩了。
楊帆說,舉過頭才算。
楊樹林說,那你不早說。
楊帆說,行,給你算一個,算倆都行,接著舉。楊樹林強努了兩個,臉上的表情已經扭曲,實在舉不動,無奈地放下啞鈴。
楊帆說,二十個一共。
楊樹林說,你沒數錯吧。
楊帆說,二十以內的加法我還是很自信的。
楊樹林擺擺手說,今天狀態不好,改日再比。
第二天,楊帆活動自如,楊樹林胳膊抬不起來,菜也切不了。
倆人吃了一天麵條,平時楊樹林還問楊帆黃瓜是整條吃還是切絲,這次根本不問,黃瓜整根就拿上來了。
楊樹林並不甘心沒有楊帆舉得多,經常趁楊帆不在家的時候偷偷練習,當他能舉三十五個的時候,一天晚上,假裝無意地對楊帆說:好久沒鍛鍊了,舉幾個啊。
楊帆給楊樹林拿來啞鈴,讓他先舉。
楊樹林說,還是你先來吧。
楊帆舉完三十個,楊樹林忍住勝利的微笑接過啞鈴,舉了三十五個,然後放下啞鈴,若無其事地去看電視。
楊帆並不就此事發表意見,勝利後無人喝彩,楊樹林覺得有點失落,也看不進去電視,忍不住了,說:我說了,我那天狀態不好,要不然也不會比你少的。
楊帆說,我壓根兒就沒想和你比。
楊樹林說,因為你知道實力差距。
楊帆拿起啞鈴說,這可是你自找的。
說著舉了五十個。
楊樹林有點兒後悔,沒想到楊帆有所保留,但話說到這了,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他喝了一口水,拿起啞鈴,也舉了五十個,憋得面紅耳赤,放下啞鈴說:我低估了你的實力,咱倆旗鼓相當。
楊帆拿起啞鈴說,誰說的。說著又舉了五十個。
楊樹林傻了,但楊帆鄙夷的目光刺激到他,讓他又充滿能量,毫不示弱地接過啞鈴,舉到第三十個的時候,楊樹林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在這方面自己已經被楊帆遠遠地甩在身後了。
幸好電話響了,楊樹林放下啞鈴就去接電話,故意延長了通話時間,接完電話,又拿起啞鈴對楊帆說:你接著數,三十一,三十二……
楊帆說,你這不算,中間斷了,我是一口氣做了五十個。
楊樹林說,那我剛才做的那三十個怎麼辦。
楊帆說,行,給你算上,接著做。
楊樹林又舉了二十個,在完成任務的那一瞬間,心想:看來明天又做不了飯了。
楊樹林不希望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楊帆又拿起了啞鈴。
楊樹林說,你要幹嘛。
楊帆說,接著舉啊。
楊樹林說,不舉了,我該睡覺了,到點兒了。
楊帆說,我要是沒你舉的多你是不是還不困呢。
楊樹林說,你比我多舉兩個是應該的,你個兒還比我高呢。
楊帆說,那你晚飯還比我吃的多呢。
楊樹林說,我那是怕浪費才吃的,其實我吃不了那麼多,吃了也吸收不了——咱倆今天就算打個平手。
楊帆說,你就不能正視自己嗎。
楊樹林說,我看待自己挺客觀的。
楊帆想,何必和楊樹林一般見識呢,他都那麼大歲數了,便說,行,不分上下,你睡覺去吧。
楊樹林說,你要不服,改天咱倆再比。
楊帆說,我服了。
楊樹林說,我知道你這是口服心不服,有這種精神就好。
第二天,兩人的胳膊都抬不起來了,當電話響了的時候,誰也不接,都說肯定是找對方的,楊帆擔心是工作單位打來的,強忍著胳膊的酸痛拿起話筒,一聽,是電話局,讓交這個月電話費。
沒過多久,楊帆找到工作了,在一家生產手機的外企做研發。
楊樹林欣喜若狂,覺得這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原因是,他聽過這個手機品牌,常在電視上看見他們的GG。
楊帆是經過了筆試、口試、面試三層篩選後上崗的。
楊樹林一直替楊帆捏了一把汗,當通過了前兩關後,楊樹林叮囑楊帆:跟經理說話的時候態度好點兒,別像跟我說話似的,有點兒眼力勁兒,不該說的別說,別說人家的手機不好,就是真不好也不要說,二十四拜都拜完了,就差最後這一哆嗦了,可別功虧一簣。
楊帆說,在外面怎麼做我知道,現在招聘不興你們那一套了,不是誰聽話用誰,而是誰有本事才用誰,招你進來不是讓你占著那個地兒什麼都不干,光會來事兒沒用。
楊樹林說,古往今來,當官的都不喜歡用扎刺的。
楊帆說,我要是領導我就不用會來事兒的,沒本事的人才會來事兒。
楊樹林說,我小時候也像你這樣,特看不慣一些東西,特氣憤,特想改變,但這麼多年嚴酷的事實證明,這樣是行不通的。
楊帆對楊樹林的話很不滿,自己都二十好幾了,楊樹林還說是小時候,便說,是不是等我四十了,你還認為我是小時候啊。
面試楊帆的是一個外國人,問楊帆是否用過他們的手機,恰好楊帆的手機就是這個牌子的,楊帆拿出來,挑了諸多弊病,並結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提出了改進辦法。
回家後,楊樹林問楊帆怎麼樣,楊帆敘述了經過,楊樹林說,我覺得你懸了,準備找找別的工作吧,別一棵樹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