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楊帆困意全無,只好爬起來吃早點。
吃完早點,楊帆並沒有別人那種吃完早點覺得新的一天開始了的生機勃勃的感覺,因為起猛了,整個一天他都很恍惚。
楊樹林說,調整調整就好了。
自打搬回家住後,楊帆覺得生活很不習慣。
原來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想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吃,現在不行了,一切時間都要以楊樹林為準,比如早上八點的時候,肯定已經吃完早飯了,中午十二點的時候,肯定是在吃午飯,晚上七點的時候,肯定已經吃完晚飯了,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楊樹林要上床睡覺了,肯定會囑咐楊帆也早點兒睡,楊帆因為沒事兒干,便也就睡了。
楊帆說,我這哪是在家啊,整個兒一坐牢。
半個月下來,楊帆竟然每天能在七點的時候自然醒,中午十二點就餓,晚上十一點就困。
楊帆畢業前沒找到工作,他學的是通信工程,上大學那年正好趕上擴招,但是四年後工作單位沒擴招,楊帆不想進小公司,大公司又進不去,於是便成為那部分差額。
楊帆覺得不公平,很多同學還不如他呢,有的連畢業證都沒有,就是因為父母說了句話,便進大公司了,進去後什麼活都不用干,每月好幾千掙著,還經常出差,住星級酒店,成天在裡面看電視,或者遊山玩水,而他的工作卻要自己找,一點兒指不上楊樹林。
楊帆知道文革時候插隊的知青里流傳一副對聯,上聯:老子無能兒務農,下聯:老子有能兒返城,橫批:比爹。
楊帆覺得,只要是在中國,這幅對聯放在任何地方和年代都適用。
楊樹林也想幫楊帆找份好工作,但苦於沒有門路,自己的工作尚且如此,如何幫得上楊帆。
一天楊樹林在街上碰到一個插隊時的女同學,她父母是高幹,所以比楊樹林他們早好幾年回北京,後來還上了大學,現在在電視台某欄目當主編。
楊樹林認出了她,她看著楊樹林愣了半天才想起來。
女同學因為還有事兒,和楊樹林閒聊了幾句便走了,給楊樹林留下一張名片。
楊樹林回家後,看見楊帆還在網上投簡歷,便想起剛才的女同學,不知道她能不能讓楊帆去她那工作。
楊樹林給女同學打了電話,介紹了楊帆的情況。
女同學問楊帆有沒有工作經驗,楊樹林說參加過學校的金工實習和社會實踐。
女同學說,我們這裡以編導為主,偏文科,你兒子的專業是理工科,不對口。
楊樹林說,我兒子高中的時候作文出過書,回頭我送你一本看看吧。
女同學說先不用了,你兒子的情況我知道了,等有合適的崗位我給你打電話,我馬上要開個會,就不和你多說了。
楊樹林還要再描述一下楊帆的優點,話筒里已經傳出盲音。
楊樹林舉著話筒自言自語:用不用再打過去客氣幾句。
楊帆拿過話筒,掛上說,不用上趕子。
楊樹林說,求人的事兒,難道你還讓人家主動。
楊帆說,那也犯不上這麼低三下四的,你還跟他說我作文出過書,都哪輩子的事兒了,說這個有什麼用。
楊樹林說,有這個經歷總比沒有好。
楊樹林認為女同學會把這件事兒放在心上的,一個欄目的主編安排一個工作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但是遲遲等不來女同學的電話。
楊樹林經常在無論正幹著什麼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句:我那女同學怎麼還不給我打電話啊,他們那怎麼還沒有合適的崗位啊。
原來楊樹林不怎麼看那個欄目,當聽說女同學在那當主編並希望她給楊帆安排個工作後,楊樹林開始每期必看,當看到女同學的名字出現在片尾的時候,楊樹林對楊帆說,將來你的名字也能打在上面。
楊帆說,你現在說這個有用嗎,早點兒吧。
楊樹林說,說著玩唄,閒著也是閒著,不說幹嘛,還不許人家暢想一下啊。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女同學的電話還是沒有打來。
楊樹林想,會不會她把電話號碼弄丟了,已經有合適楊帆的工作了,但找不著自己,正著急呢。
於是他給女同學打了手機,女同學沒接,又按名片上的號碼打欄目的電話,是一個女秘書接的,問楊樹林是誰,楊樹林想了想說,是她的同學,女秘書叫來主編,女同學接了電話,知道是楊樹林後,問什麼事兒。
楊樹林說,還是孩子那事兒。
女同學問孩子什麼事兒,楊樹林說找工作的事兒,女同學說別著急,等有了合適的自然會告訴楊樹林。
楊樹林說讓楊帆去她那實習也行,不拿工資,先試試看。
女同學說她得問問製片人。
楊樹林說,我家電話你還有吧,女同學說,要不你再告訴我秘書一遍,我現在忙,然後就把電話交給了秘書。
楊樹林重複了三遍電話號碼,讓女秘書確認無誤,然後叮囑她說:您費心,一定把號碼告訴主編。
女秘書聲音甜蜜地說,好的。
楊樹林感覺很悅耳。
又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答覆。
楊樹林按捺不住了,問楊帆:你說她還會給我打電話嗎。
楊帆說,肯定不會了,她壓根兒就沒把這事兒當回事兒,真要上心的話,能兩個月沒信兒嗎。
楊樹林說,再等等,說不定人家那真的不好安排。
楊帆說,就是再等兩年也沒信兒。
楊樹林說,畢竟我們是同學,這點兒忙她還是會幫的。
楊帆說,同學多了,都找他幫忙的話,她安排得過來嗎,再說了,要是那天你們沒碰見,你倆和陌生人有什麼區別啊,關係沒到那,人家根本不願意幫你這個忙。
楊樹林說,那你說怎麼辦。
楊帆說,工作我自己找,你也甭托人了,沒用。
楊樹林說,找個熟人總比你自己生找容易。
楊帆說,還真沒我自己找容易,同樣的工作,他寧可給不認識的人,也不會讓我干。不認識的人干不好了,她還能罵兩句,我干不好,她是罵還是不罵啊,你和她的關係又沒到她能包容我犯錯誤的程度,你也別替我費心了。
此後楊樹林不再操心楊帆工作的事兒,只管打點好楊帆的日常生活,如吃飯睡覺洗衣服等問題,倆人一起待的時間長了,問題又出來了。
楊樹林經常給楊帆收拾屋子,楊帆每次回來看見屋子又乾淨了,便一肚子氣。
他跟楊樹林說過多次,他的屋子不用收拾。
楊樹林說你弄得太亂了,找東西都不好找。
楊帆說,我那是亂而有序,東西放哪我都知道,你收拾了我反而找不著,再說了,我多大了,要收拾也不用你收拾啊。
楊樹林有意把話題往那方面引:對,應該找一個人替你收拾了,你和陳燕怎麼樣了。
楊帆說,你的事兒我都不問,你也別打聽那麼多。
陳燕畢業後進了家民營大公司,倆人一直磕磕絆絆,中間鬧過若干次小矛盾,也吵也鬧,吵完了鬧完了,平靜些日子,倆人又好了,反覆多次,習以為常。
楊樹林和沈老師感情日益深厚,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倆人加一塊快一百歲了,平平淡淡,也挺幸福。
楊帆畢業後住在家裡,影響了他倆來往,所以每隔幾天,楊樹林總要加一次班,讓楊帆自己吃。
楊帆知道楊樹林他們廠要倒閉了,不要說加班,就是工作時間內都沒事兒干,但對楊樹林的加班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天,楊帆有個本找不著了,上面記了重要的電話,著急用。
楊帆氣急敗壞地對楊樹林說,我跟你說多少遍了,別動我屋裡的東西。
楊樹林正在看電視,裝得很無辜:我沒動。
楊帆說,你肯定動了。
楊樹林手,我說沒動就沒動。
楊帆說,沒動怎麼沒了,咱家又沒來過外人。
楊樹林死咬沒動過,楊帆沒辦法,就去干別的事兒。
其實本就在楊樹林那,他幫楊帆收拾屋子,看見這個本,上了記了很多電話和公司,出於關心楊帆的目的,楊樹林把本拿到他的屋看,看楊帆最近都聯繫什麼人和公司了,看完忘了放回去。
後來楊樹林趁楊帆睡午覺的時候,悄悄溜進他的屋,正要把本放下,楊帆坐起來了,咳嗽了一聲,嚇楊樹林一跳。
楊帆說:你幹嘛呢,手裡拿的什麼。
楊樹林看著手裡的本愣了愣說,我幫你找本呢,你看,不就在這呢嗎,你真粗心。
晚上吃麵條,楊樹林先給楊帆盛了一碗,楊帆端走,楊樹林又盛自己的,問楊帆夠不夠,用不用再來點兒,楊帆說夠了。
楊樹林端著碗坐在楊帆旁邊,剛要吃,又說:還是給你撥點兒吧。
楊帆說,我說我不要了。
吃完早點,楊帆並沒有別人那種吃完早點覺得新的一天開始了的生機勃勃的感覺,因為起猛了,整個一天他都很恍惚。
楊樹林說,調整調整就好了。
自打搬回家住後,楊帆覺得生活很不習慣。
原來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想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吃,現在不行了,一切時間都要以楊樹林為準,比如早上八點的時候,肯定已經吃完早飯了,中午十二點的時候,肯定是在吃午飯,晚上七點的時候,肯定已經吃完晚飯了,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楊樹林要上床睡覺了,肯定會囑咐楊帆也早點兒睡,楊帆因為沒事兒干,便也就睡了。
楊帆說,我這哪是在家啊,整個兒一坐牢。
半個月下來,楊帆竟然每天能在七點的時候自然醒,中午十二點就餓,晚上十一點就困。
楊帆畢業前沒找到工作,他學的是通信工程,上大學那年正好趕上擴招,但是四年後工作單位沒擴招,楊帆不想進小公司,大公司又進不去,於是便成為那部分差額。
楊帆覺得不公平,很多同學還不如他呢,有的連畢業證都沒有,就是因為父母說了句話,便進大公司了,進去後什麼活都不用干,每月好幾千掙著,還經常出差,住星級酒店,成天在裡面看電視,或者遊山玩水,而他的工作卻要自己找,一點兒指不上楊樹林。
楊帆知道文革時候插隊的知青里流傳一副對聯,上聯:老子無能兒務農,下聯:老子有能兒返城,橫批:比爹。
楊帆覺得,只要是在中國,這幅對聯放在任何地方和年代都適用。
楊樹林也想幫楊帆找份好工作,但苦於沒有門路,自己的工作尚且如此,如何幫得上楊帆。
一天楊樹林在街上碰到一個插隊時的女同學,她父母是高幹,所以比楊樹林他們早好幾年回北京,後來還上了大學,現在在電視台某欄目當主編。
楊樹林認出了她,她看著楊樹林愣了半天才想起來。
女同學因為還有事兒,和楊樹林閒聊了幾句便走了,給楊樹林留下一張名片。
楊樹林回家後,看見楊帆還在網上投簡歷,便想起剛才的女同學,不知道她能不能讓楊帆去她那工作。
楊樹林給女同學打了電話,介紹了楊帆的情況。
女同學問楊帆有沒有工作經驗,楊樹林說參加過學校的金工實習和社會實踐。
女同學說,我們這裡以編導為主,偏文科,你兒子的專業是理工科,不對口。
楊樹林說,我兒子高中的時候作文出過書,回頭我送你一本看看吧。
女同學說先不用了,你兒子的情況我知道了,等有合適的崗位我給你打電話,我馬上要開個會,就不和你多說了。
楊樹林還要再描述一下楊帆的優點,話筒里已經傳出盲音。
楊樹林舉著話筒自言自語:用不用再打過去客氣幾句。
楊帆拿過話筒,掛上說,不用上趕子。
楊樹林說,求人的事兒,難道你還讓人家主動。
楊帆說,那也犯不上這麼低三下四的,你還跟他說我作文出過書,都哪輩子的事兒了,說這個有什麼用。
楊樹林說,有這個經歷總比沒有好。
楊樹林認為女同學會把這件事兒放在心上的,一個欄目的主編安排一個工作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但是遲遲等不來女同學的電話。
楊樹林經常在無論正幹著什麼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句:我那女同學怎麼還不給我打電話啊,他們那怎麼還沒有合適的崗位啊。
原來楊樹林不怎麼看那個欄目,當聽說女同學在那當主編並希望她給楊帆安排個工作後,楊樹林開始每期必看,當看到女同學的名字出現在片尾的時候,楊樹林對楊帆說,將來你的名字也能打在上面。
楊帆說,你現在說這個有用嗎,早點兒吧。
楊樹林說,說著玩唄,閒著也是閒著,不說幹嘛,還不許人家暢想一下啊。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女同學的電話還是沒有打來。
楊樹林想,會不會她把電話號碼弄丟了,已經有合適楊帆的工作了,但找不著自己,正著急呢。
於是他給女同學打了手機,女同學沒接,又按名片上的號碼打欄目的電話,是一個女秘書接的,問楊樹林是誰,楊樹林想了想說,是她的同學,女秘書叫來主編,女同學接了電話,知道是楊樹林後,問什麼事兒。
楊樹林說,還是孩子那事兒。
女同學問孩子什麼事兒,楊樹林說找工作的事兒,女同學說別著急,等有了合適的自然會告訴楊樹林。
楊樹林說讓楊帆去她那實習也行,不拿工資,先試試看。
女同學說她得問問製片人。
楊樹林說,我家電話你還有吧,女同學說,要不你再告訴我秘書一遍,我現在忙,然後就把電話交給了秘書。
楊樹林重複了三遍電話號碼,讓女秘書確認無誤,然後叮囑她說:您費心,一定把號碼告訴主編。
女秘書聲音甜蜜地說,好的。
楊樹林感覺很悅耳。
又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答覆。
楊樹林按捺不住了,問楊帆:你說她還會給我打電話嗎。
楊帆說,肯定不會了,她壓根兒就沒把這事兒當回事兒,真要上心的話,能兩個月沒信兒嗎。
楊樹林說,再等等,說不定人家那真的不好安排。
楊帆說,就是再等兩年也沒信兒。
楊樹林說,畢竟我們是同學,這點兒忙她還是會幫的。
楊帆說,同學多了,都找他幫忙的話,她安排得過來嗎,再說了,要是那天你們沒碰見,你倆和陌生人有什麼區別啊,關係沒到那,人家根本不願意幫你這個忙。
楊樹林說,那你說怎麼辦。
楊帆說,工作我自己找,你也甭托人了,沒用。
楊樹林說,找個熟人總比你自己生找容易。
楊帆說,還真沒我自己找容易,同樣的工作,他寧可給不認識的人,也不會讓我干。不認識的人干不好了,她還能罵兩句,我干不好,她是罵還是不罵啊,你和她的關係又沒到她能包容我犯錯誤的程度,你也別替我費心了。
此後楊樹林不再操心楊帆工作的事兒,只管打點好楊帆的日常生活,如吃飯睡覺洗衣服等問題,倆人一起待的時間長了,問題又出來了。
楊樹林經常給楊帆收拾屋子,楊帆每次回來看見屋子又乾淨了,便一肚子氣。
他跟楊樹林說過多次,他的屋子不用收拾。
楊樹林說你弄得太亂了,找東西都不好找。
楊帆說,我那是亂而有序,東西放哪我都知道,你收拾了我反而找不著,再說了,我多大了,要收拾也不用你收拾啊。
楊樹林有意把話題往那方面引:對,應該找一個人替你收拾了,你和陳燕怎麼樣了。
楊帆說,你的事兒我都不問,你也別打聽那麼多。
陳燕畢業後進了家民營大公司,倆人一直磕磕絆絆,中間鬧過若干次小矛盾,也吵也鬧,吵完了鬧完了,平靜些日子,倆人又好了,反覆多次,習以為常。
楊樹林和沈老師感情日益深厚,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倆人加一塊快一百歲了,平平淡淡,也挺幸福。
楊帆畢業後住在家裡,影響了他倆來往,所以每隔幾天,楊樹林總要加一次班,讓楊帆自己吃。
楊帆知道楊樹林他們廠要倒閉了,不要說加班,就是工作時間內都沒事兒干,但對楊樹林的加班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天,楊帆有個本找不著了,上面記了重要的電話,著急用。
楊帆氣急敗壞地對楊樹林說,我跟你說多少遍了,別動我屋裡的東西。
楊樹林正在看電視,裝得很無辜:我沒動。
楊帆說,你肯定動了。
楊樹林手,我說沒動就沒動。
楊帆說,沒動怎麼沒了,咱家又沒來過外人。
楊樹林死咬沒動過,楊帆沒辦法,就去干別的事兒。
其實本就在楊樹林那,他幫楊帆收拾屋子,看見這個本,上了記了很多電話和公司,出於關心楊帆的目的,楊樹林把本拿到他的屋看,看楊帆最近都聯繫什麼人和公司了,看完忘了放回去。
後來楊樹林趁楊帆睡午覺的時候,悄悄溜進他的屋,正要把本放下,楊帆坐起來了,咳嗽了一聲,嚇楊樹林一跳。
楊帆說:你幹嘛呢,手裡拿的什麼。
楊樹林看著手裡的本愣了愣說,我幫你找本呢,你看,不就在這呢嗎,你真粗心。
晚上吃麵條,楊樹林先給楊帆盛了一碗,楊帆端走,楊樹林又盛自己的,問楊帆夠不夠,用不用再來點兒,楊帆說夠了。
楊樹林端著碗坐在楊帆旁邊,剛要吃,又說:還是給你撥點兒吧。
楊帆說,我說我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