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楊樹林聽了滿臉喜悅,有點兒飄飄然,承諾日後給在座的每人一本作文書。
有人說要拿回去讓自己兒子向楊帆多學習,楊樹林更忘乎所以,樂得臉上的肉都堆在一起,本來眼睛就小,這回眯成一條fèng兒了。
後來結帳的時候,服務員拿來帳單,不知道給誰。在她向餐桌走來的時候,有大哥大的開始撥號,沒大哥大的就看呼機,說出去回個電話,呼機也沒有的就找旁邊的人聊天,旁邊的人積極配合,話語之密集容不得服務員插話。
楊樹林還沉浸在喜悅中,沒發現勢態的變化,服務員走到桌邊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閒著。服務員站在楊樹林斜後方,問哪位買單,沒人理會。
服務員又問了一遍,然後低頭看了看楊樹林,楊樹林這時候也抬頭看了一眼服務員,兩人的目光相遇了,楊樹林很尷尬,覺得一桌人都在看著自己,自己有責任買單,自己兒子都出書了,別人兒子還待業呢。
於是硬著頭皮接過單子,一共六百多塊,幸好這幫同學在山西插隊,不是海南,點的都是山西人民常吃的內陸的肉菜糧食,沒點魚蝦蟹貝,也多虧自己昨天才發了工資。
楊樹林交了錢,打大哥大的打完了,回呼機的也回來了,聊天的也沒話了,桌上一片寂靜,誰也都不提結帳的事兒。
沉默了片刻,楊樹林說,吃好了咱們就走吧。
楊帆率先站起來響應,一桌人便陸陸續續站起來魚貫而出,在飯館門口告別。
各回各家,有人開車,有人打車,有人騎自行車。
挺著大肚子的昔日文學青年問楊樹林:老楊,你怎麼走。
楊樹林說,我家近,溜達回去。
大肚子說,那我不送你了。說完打開車門,鑽進去之前還提醒楊樹林:老楊,別忘了請客啊,還等著看你兒子的作文呢。
楊樹林在夜色中站在馬路牙子上揮揮手說,回頭給你打電話。
楊帆沒等楊樹林,一個人先走了。
回到家,楊帆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不吹牛逼會死啊。
楊樹林對楊帆說髒字並不生氣,還沒從剛才的喜悅中解脫出來,和藹地說,哪來那麼大氣啊。
楊帆說,你幹嘛跟他們說我作文出書的事兒。
楊樹林說,我又沒無中生有,為什麼不能說。
楊帆急了:有什麼可說的,屁大個事兒,好像我怎麼著似的,操!
楊樹林的態度也變了:有什麼不能說的,屁大個事兒,你真以為你怎麼著了似的,還敢罵人。
楊帆說,我這是口頭語。
楊樹林說,平時不管你你都拿髒話當口頭語了,不管你不行了。
楊帆說,你也就會管管我,有能耐自己混得好點兒,別老拿我臭顯唄。
這是楊樹林聽到的最受打擊的一句話,讓他很傷心。被別人看不起,他覺得沒什麼,連自己兒子也看不起,他覺得很失敗。
既然說到這了,楊樹林不再遮掩,袒露心聲:顯唄怎麼了,我混的不好,還不能讓別人知道我孩子好啊,從你身上我得到點兒滿足。
楊帆說,你這是自私,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你考慮過我嗎。
楊樹林說,我從自己兒子身上得到點兒欣慰不對嗎,我把你養這麼大。
楊帆說,我都長這麼大了,從沒在你身上得到欣慰。
楊樹林說,我就是沒能耐了,你能怎麼著。
楊帆說,我對你沒什麼要求,別逢人就說我作文出書了就行。
楊樹林還是很不解:我就不明白了,又不是壞事兒,怎麼就不能說。
楊帆說,算了,不跟你說了,和你有代溝。楊帆進了裡屋,關上門。
沒過多一會兒,楊樹林不敲門就進來了,問楊帆:你那作文書呢。
楊帆說,幹嘛。
楊樹林說,我買的那二十本都送完了,我們廠有個人知道你作文出書了,非管我要一本,拿回去教育他孩子。
楊帆說,不給。
楊樹林說,我先把你的給他,回頭再給你補上,反正我明天下了班還得再買二十本。
楊帆說,你不給不行啊。
楊樹林說,答應了人的事兒,不給不好。
楊帆盯著楊樹林看了看,焦慮地說,他們都說我不是你兒子,我現在也發現了,咱倆怎麼這麼不一樣啊,我到底是不是你兒子呀。
這晚的談話對楊樹林產生了一定作用,知道楊帆有自己的思想了,不能再左右他了,唯一能左右的就是給他做什麼飯,每月給他多少零花錢。
讓楊樹林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在兒子心中竟然是那種印象。
楊帆平靜下來後意識到自己的話傷害到楊樹林,儘管他對楊樹林的那些不滿都是事實,但不能從他嘴裡說出來,因為他是楊樹林的兒子。
第二天見面後,兩人都覺得很尷尬,於是兩人的話又少了,每天的生活像一部無聲的電影。
其間,楊樹林幾次想問問楊帆,又寫作文了沒有,但想想那晚楊帆對自己的批評,便把嘴邊的話又憋回去了。
直到高考前該填志願了,兩人才開始正式的的交談。
楊樹林問楊帆,想報哪兒。
楊帆心裡已經有數,但是卻說,不知道。
楊樹林說,你模擬考試的分數夠上什麼學校。
楊帆說,北京的二類本,發揮好了,能上外地的一類本。
楊樹林說,別報外地的,在北京多好,周末還能回家和我說說話。
別的同學報志願的時候都是和家長談論好幾天,常常是徹夜到天明,最後才一筆一划地把每個志願欄里都填上北京的學校。
楊帆恰恰相反,心想,只要不是北京的學校就行。填表的時候,他的耳畔響起楊樹林的叮囑,但還是毅然決然將外地大學寫在志願表的每一欄里,心想:我和你沒有共同語言,就是因為你我才離開北京的。
高考前一天,楊帆特意沒睡午覺,還打了一會兒籃球,讓自己很疲憊,但晚上還是失眠了。
他既不緊張,也不興奮,就是睡不著。爬起來上廁所。這已經是他一個小時裡第三次上廁所了,和前兩次一樣,並沒有多少尿。
楊帆回到床上,沒過多久又有了要尿的感覺。
他並沒有喝多少水,為了能睡個好覺,晚上才喝了半杯白開水,平時喝三杯茶水都不起夜,還挨枕頭就著。
楊帆邊尿邊想,也許這就是緊張吧,不一定手心出汗、兩腿哆嗦才是緊張。
可是尿了半天,還是只有幾滴。楊帆又回到床上,躺了半個小時,神智依然清醒。
夜太靜了,靜得讓人睡不著。
這時外面有楊樹林的動靜兒,楊帆出去一看,楊樹林正端著鍋,裡面盛著綠豆,在水下沖洗。
楊帆問:你幹嘛呢。
楊樹林說,睡不著,起來干點兒活。
楊帆沒再多問,躺回床上,聽著楊樹林弄出的動靜兒,有了睡意,在楊樹林清洗綠豆的水聲中進入了夢鄉,似乎還聽見點煤氣的聲音。
第二天,楊帆吃完早飯,收拾了東西,準備奔赴考場。
之前楊帆對楊樹林提出過“兩不要”的要求。第一,去考場的路上不要楊樹林陪著,回來也不要楊樹林接。第二,考完了楊樹林不要問考得怎麼樣,不要說任何與考試有關的話題。
楊樹林說,你這孩子,怎麼跟別人正好擰著,人家都希望家長陪著去,路上好有個照應。
楊帆說,他們是他們,我是我。
楊帆拿上自行車鑰匙,楊樹林沒有送他的意思,只是拿出一個保溫壺:天兒熱,把水帶上。
楊帆接過保溫壺,裝進書包,走了。路上,楊帆聽見有人叫他,回頭一看是陳燕和她媽。
陳燕趕上來,問,你一個人呀。
楊帆說,是啊,怎麼了。
陳燕媽說,剛才我們看見你爸了。
楊帆問,在哪。
陳燕說,就在你家胡同口,問他幹嘛去,他也沒說。
楊帆說,他可能是去單位了。
到了學校,還沒到進考場時間,楊帆坐在操場上等。滿場都是考生和家長,有的打著遮陽傘,有的拿著可攜式電扇,有個抱著冰塊。
楊帆掏出保溫壺,心說,大熱天的,還讓我喝開水。
喝了一口,竟然清涼慡口,還有點兒甜,倒杯里一看,是綠豆湯。楊帆又喝了兩口,不敢多喝,怕上廁所。
考完回到家,楊樹林果然沒問考得怎麼樣,只是說,綠豆湯夠甜嗎,用不用多放點兒糖,下午再帶一壺。
第一天楊帆考得還行。第二天,楊帆剛到學校門口,聽見楊樹林叫他。
楊帆說,你怎麼來了,不是說不讓你來嗎,成心不讓我考好吧。
正要急,楊樹林說,你沒帶准考證。
楊帆一翻書包,果然沒帶。接過准考證,說,行了,你趕緊走吧。
有人說要拿回去讓自己兒子向楊帆多學習,楊樹林更忘乎所以,樂得臉上的肉都堆在一起,本來眼睛就小,這回眯成一條fèng兒了。
後來結帳的時候,服務員拿來帳單,不知道給誰。在她向餐桌走來的時候,有大哥大的開始撥號,沒大哥大的就看呼機,說出去回個電話,呼機也沒有的就找旁邊的人聊天,旁邊的人積極配合,話語之密集容不得服務員插話。
楊樹林還沉浸在喜悅中,沒發現勢態的變化,服務員走到桌邊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閒著。服務員站在楊樹林斜後方,問哪位買單,沒人理會。
服務員又問了一遍,然後低頭看了看楊樹林,楊樹林這時候也抬頭看了一眼服務員,兩人的目光相遇了,楊樹林很尷尬,覺得一桌人都在看著自己,自己有責任買單,自己兒子都出書了,別人兒子還待業呢。
於是硬著頭皮接過單子,一共六百多塊,幸好這幫同學在山西插隊,不是海南,點的都是山西人民常吃的內陸的肉菜糧食,沒點魚蝦蟹貝,也多虧自己昨天才發了工資。
楊樹林交了錢,打大哥大的打完了,回呼機的也回來了,聊天的也沒話了,桌上一片寂靜,誰也都不提結帳的事兒。
沉默了片刻,楊樹林說,吃好了咱們就走吧。
楊帆率先站起來響應,一桌人便陸陸續續站起來魚貫而出,在飯館門口告別。
各回各家,有人開車,有人打車,有人騎自行車。
挺著大肚子的昔日文學青年問楊樹林:老楊,你怎麼走。
楊樹林說,我家近,溜達回去。
大肚子說,那我不送你了。說完打開車門,鑽進去之前還提醒楊樹林:老楊,別忘了請客啊,還等著看你兒子的作文呢。
楊樹林在夜色中站在馬路牙子上揮揮手說,回頭給你打電話。
楊帆沒等楊樹林,一個人先走了。
回到家,楊帆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不吹牛逼會死啊。
楊樹林對楊帆說髒字並不生氣,還沒從剛才的喜悅中解脫出來,和藹地說,哪來那麼大氣啊。
楊帆說,你幹嘛跟他們說我作文出書的事兒。
楊樹林說,我又沒無中生有,為什麼不能說。
楊帆急了:有什麼可說的,屁大個事兒,好像我怎麼著似的,操!
楊樹林的態度也變了:有什麼不能說的,屁大個事兒,你真以為你怎麼著了似的,還敢罵人。
楊帆說,我這是口頭語。
楊樹林說,平時不管你你都拿髒話當口頭語了,不管你不行了。
楊帆說,你也就會管管我,有能耐自己混得好點兒,別老拿我臭顯唄。
這是楊樹林聽到的最受打擊的一句話,讓他很傷心。被別人看不起,他覺得沒什麼,連自己兒子也看不起,他覺得很失敗。
既然說到這了,楊樹林不再遮掩,袒露心聲:顯唄怎麼了,我混的不好,還不能讓別人知道我孩子好啊,從你身上我得到點兒滿足。
楊帆說,你這是自私,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你考慮過我嗎。
楊樹林說,我從自己兒子身上得到點兒欣慰不對嗎,我把你養這麼大。
楊帆說,我都長這麼大了,從沒在你身上得到欣慰。
楊樹林說,我就是沒能耐了,你能怎麼著。
楊帆說,我對你沒什麼要求,別逢人就說我作文出書了就行。
楊樹林還是很不解:我就不明白了,又不是壞事兒,怎麼就不能說。
楊帆說,算了,不跟你說了,和你有代溝。楊帆進了裡屋,關上門。
沒過多一會兒,楊樹林不敲門就進來了,問楊帆:你那作文書呢。
楊帆說,幹嘛。
楊樹林說,我買的那二十本都送完了,我們廠有個人知道你作文出書了,非管我要一本,拿回去教育他孩子。
楊帆說,不給。
楊樹林說,我先把你的給他,回頭再給你補上,反正我明天下了班還得再買二十本。
楊帆說,你不給不行啊。
楊樹林說,答應了人的事兒,不給不好。
楊帆盯著楊樹林看了看,焦慮地說,他們都說我不是你兒子,我現在也發現了,咱倆怎麼這麼不一樣啊,我到底是不是你兒子呀。
這晚的談話對楊樹林產生了一定作用,知道楊帆有自己的思想了,不能再左右他了,唯一能左右的就是給他做什麼飯,每月給他多少零花錢。
讓楊樹林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在兒子心中竟然是那種印象。
楊帆平靜下來後意識到自己的話傷害到楊樹林,儘管他對楊樹林的那些不滿都是事實,但不能從他嘴裡說出來,因為他是楊樹林的兒子。
第二天見面後,兩人都覺得很尷尬,於是兩人的話又少了,每天的生活像一部無聲的電影。
其間,楊樹林幾次想問問楊帆,又寫作文了沒有,但想想那晚楊帆對自己的批評,便把嘴邊的話又憋回去了。
直到高考前該填志願了,兩人才開始正式的的交談。
楊樹林問楊帆,想報哪兒。
楊帆心裡已經有數,但是卻說,不知道。
楊樹林說,你模擬考試的分數夠上什麼學校。
楊帆說,北京的二類本,發揮好了,能上外地的一類本。
楊樹林說,別報外地的,在北京多好,周末還能回家和我說說話。
別的同學報志願的時候都是和家長談論好幾天,常常是徹夜到天明,最後才一筆一划地把每個志願欄里都填上北京的學校。
楊帆恰恰相反,心想,只要不是北京的學校就行。填表的時候,他的耳畔響起楊樹林的叮囑,但還是毅然決然將外地大學寫在志願表的每一欄里,心想:我和你沒有共同語言,就是因為你我才離開北京的。
高考前一天,楊帆特意沒睡午覺,還打了一會兒籃球,讓自己很疲憊,但晚上還是失眠了。
他既不緊張,也不興奮,就是睡不著。爬起來上廁所。這已經是他一個小時裡第三次上廁所了,和前兩次一樣,並沒有多少尿。
楊帆回到床上,沒過多久又有了要尿的感覺。
他並沒有喝多少水,為了能睡個好覺,晚上才喝了半杯白開水,平時喝三杯茶水都不起夜,還挨枕頭就著。
楊帆邊尿邊想,也許這就是緊張吧,不一定手心出汗、兩腿哆嗦才是緊張。
可是尿了半天,還是只有幾滴。楊帆又回到床上,躺了半個小時,神智依然清醒。
夜太靜了,靜得讓人睡不著。
這時外面有楊樹林的動靜兒,楊帆出去一看,楊樹林正端著鍋,裡面盛著綠豆,在水下沖洗。
楊帆問:你幹嘛呢。
楊樹林說,睡不著,起來干點兒活。
楊帆沒再多問,躺回床上,聽著楊樹林弄出的動靜兒,有了睡意,在楊樹林清洗綠豆的水聲中進入了夢鄉,似乎還聽見點煤氣的聲音。
第二天,楊帆吃完早飯,收拾了東西,準備奔赴考場。
之前楊帆對楊樹林提出過“兩不要”的要求。第一,去考場的路上不要楊樹林陪著,回來也不要楊樹林接。第二,考完了楊樹林不要問考得怎麼樣,不要說任何與考試有關的話題。
楊樹林說,你這孩子,怎麼跟別人正好擰著,人家都希望家長陪著去,路上好有個照應。
楊帆說,他們是他們,我是我。
楊帆拿上自行車鑰匙,楊樹林沒有送他的意思,只是拿出一個保溫壺:天兒熱,把水帶上。
楊帆接過保溫壺,裝進書包,走了。路上,楊帆聽見有人叫他,回頭一看是陳燕和她媽。
陳燕趕上來,問,你一個人呀。
楊帆說,是啊,怎麼了。
陳燕媽說,剛才我們看見你爸了。
楊帆問,在哪。
陳燕說,就在你家胡同口,問他幹嘛去,他也沒說。
楊帆說,他可能是去單位了。
到了學校,還沒到進考場時間,楊帆坐在操場上等。滿場都是考生和家長,有的打著遮陽傘,有的拿著可攜式電扇,有個抱著冰塊。
楊帆掏出保溫壺,心說,大熱天的,還讓我喝開水。
喝了一口,竟然清涼慡口,還有點兒甜,倒杯里一看,是綠豆湯。楊帆又喝了兩口,不敢多喝,怕上廁所。
考完回到家,楊樹林果然沒問考得怎麼樣,只是說,綠豆湯夠甜嗎,用不用多放點兒糖,下午再帶一壺。
第一天楊帆考得還行。第二天,楊帆剛到學校門口,聽見楊樹林叫他。
楊帆說,你怎麼來了,不是說不讓你來嗎,成心不讓我考好吧。
正要急,楊樹林說,你沒帶准考證。
楊帆一翻書包,果然沒帶。接過准考證,說,行了,你趕緊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