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同學的爺爺追問怎麼回事,還俗老道開始還不肯說,後來請他喝了幾盅酒,才道,當初他當道士時,便聽說過翔雲觀里有一塊神仙磚。原來張和當年鬥敗了張天師,張天師惱羞成怒,請了雷公要將他劈死在大堂前。張和自知難逃一劫,臨死前就把自己的修行吐出來,藏在一塊牆磚里,這塊磚就叫神仙磚。如果找到磨成粉後吃下去,能抵上百年修行。後來翔雲觀屢遭戰火,觀中房子毀得乾淨,只剩一道山門,這塊神仙磚誰還找得到?唯一有線索的,就是當初張和死後,觀中道士見雨天停在這塊磚上的蟲子,不論是蚊子、蒼蠅還是蟋蟀、螻蛄,全能發光。
陳老太一開始見到光後光又消失,那是因為這條蠶還沒死。後來成了僵蠶,就不能再韜光養晦了。那同學的爺爺便問這條僵蠶還有沒有用,還俗老道說僵蠶沾過神仙磚的仙氣,多少比別的僵蠶藥力大一些,卻也沒什麼大用。聽他這麼一說,那同學的爺爺不由得嘆息,也去找那半塊斷磚。可殘磚碎瓦,遍地都是,磚上又沒什麼記號,誰還找得到?
這事本來也已了結,但前幾年回老家,我吃驚地發現陳老太太居然還在世。三十多年前她已經過了七十,現在只怕一百一十歲都已到了,精神卻還很好。有人傳說她是服過什麼仙藥,到底如何卻也沒人知道。
鬼里鬼
小時候,我被寄養在外公家,經常有那些鄉間來的老爺子上街賣完菜,過來和外公聊天。有一年夏天,突然下起了雨,有個老爺子衣服淋濕了,就拿出乾衣服來換。他脫衣服時,我看到這人肋下有一大塊黑印,看樣子也很久了,很淡,模樣有點像手掌。那時看得發毛,等他走後我問外公這人身上的印跡是怎麼回事。外公說他叫鬼摸,那個印子就是鬼摸出來的印吧。那些老爺子過來聊天時,鬼故事說得不少,我又怕還又想聽,但從來沒見過真的。這一聽居然真有鬼摸,連連追問,但外公說他也不清楚。後來外公帶我去鄉下親戚家玩,有人來請外公去吃豆腐飯,外公問是誰,那人說:“就是鬼摸伯伯,前些天剛走。”外公聽了很感慨:“他也走了啊。”
吃豆腐飯時,人們自然要說死者的生平。有人就問起鬼摸為什麼有這麼個怪名,席間有個老爺子便道:“你們都不曉得吧?我跟鬼摸做了七十年的鄰居,倒是知道的。”
原來他比鬼摸伯伯還要大個七八歲。鬼摸當初生下來,他還去隔壁看過毛毛頭。鬼摸的爹媽三十多歲才生他,愛若珍寶。那時候鄉下老鼠多,有過剛生下的小孩被老鼠咬壞的先例,所以小孩子生下來後,都包個蠟燭包放進元寶籃里,吊在房樑上,老鼠就咬不著了,鬼摸也是這樣。只是有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哭起來。爹媽嚇了一跳,連忙點著了油燈看,並沒有老鼠,摸摸尿布也沒濕,只道是餓了,但餵奶他又不吃,只得抱在懷裡哄著。可小孩還是哭個不停,怎麼也哄不好,一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他爹媽愁壞了,還是他媽媽說是不是被蚊子咬了?那時候是冬天,照理沒什麼蚊子,但也解開蠟燭包來看了看。一看,兩人都嚇了一大跳,原來小孩身上竟然有個黑黑的手印,黑得像墨一樣。
第二天,父母就帶他去看郎中。那個郎中是鎮上有名的中醫,專攻兒科,看了看,卻說不出什麼名堂來。還是隔壁鄰居說:“這小孩準是遭鬼摸了。”過去人身上莫名其妙出現斑塊,就說是被鬼摸了,但從來沒見過有這麼一大塊的,還跟個手印一樣。他父母就問有什麼辦法,那人說:“鄰村有個人過去是走方郎中,找他去看看吧。”走方郎中是賣野藥的,大多不可信,但病急亂投醫,他父母便買了些糕點,去找那人。
那走方郎中原先賣野藥,因為不能餬口,現在回鄉務農,沒想到還會有人上門求醫。其實若是不認識的人,他也就大著膽子亂開點草藥了,但鬼摸父母的鄰居跟他是拐彎抹角的親戚,萬一看壞了可不成。他看了看小孩身上的印子,就說:“這個鬼摸我也看不了。”一聽看不了,孩子的父母都很失望,但這走方郎中接著說,“不過我師父准行,我帶你們去。”原來這走方郎中的師父是個和尚,住在鄰縣的一個破廟裡。找到了那個老和尚,卻見廟裡雖然簡陋,卻是滿架的醫書。原來這和尚是個兒科聖手,那走方郎中當初就是跟他學了幾手三腳貓功夫,然後就跑江湖去了。
和尚看了看孩子身上的印跡,點點頭道:“是鬼摸。病是好治,不過不除根的話,很難好。”孩子父母問怎麼除根法,和尚開了帖藥,又說你們回去看看有沒有人家有隔年的門神,噴上水揭下來,貼到自家門上就行了。門神一般是過年一換,王安石詩“總把新桃換舊符”便是詠此風俗,隔年不換的人家當真很少。好在父母回去一尋,村里還真有。兩年前有家人外出謀生,一直沒回來。家門鎖著,貼的門神都淡得快看不出來了。他們揭了那舊門神,貼到自家門上,以為沒事了。但到了晚上,聽得小孩又哭了起來,起身一看,見他身上那塊印跡越發黑了。
他父母更是著急,第二天便又帶著小孩去看和尚,說舊門神沒用。一聽舊門神沒用,和尚也是一怔,二話不說,便親自到他家看。看了一圈,指著門口點頭道:“這還挺棘手,居然連陳年門神都擋不住。”原來門口有些白霜,一片片的,倒似一些腳印。孩子父母聽說情況這麼嚴峻更加犯愁,便央求和尚說:“大師,千萬得救救我的孩子。”和尚嘆了口氣道:“本來老僧也不該管紅塵俗世,但這下實在不能旁觀。你們等一下。”說著,他找了把傘就出去了,半天才夾著傘回來,將傘橫放在門框上,說,“今晚在門口潑一盆水,明天你見地皮上有血跡,孩子的病就好了。不然的話??”說著搖了搖頭,看樣子是說邪魔太兇,自己也沒辦法的意思。
陳老太一開始見到光後光又消失,那是因為這條蠶還沒死。後來成了僵蠶,就不能再韜光養晦了。那同學的爺爺便問這條僵蠶還有沒有用,還俗老道說僵蠶沾過神仙磚的仙氣,多少比別的僵蠶藥力大一些,卻也沒什麼大用。聽他這麼一說,那同學的爺爺不由得嘆息,也去找那半塊斷磚。可殘磚碎瓦,遍地都是,磚上又沒什麼記號,誰還找得到?
這事本來也已了結,但前幾年回老家,我吃驚地發現陳老太太居然還在世。三十多年前她已經過了七十,現在只怕一百一十歲都已到了,精神卻還很好。有人傳說她是服過什麼仙藥,到底如何卻也沒人知道。
鬼里鬼
小時候,我被寄養在外公家,經常有那些鄉間來的老爺子上街賣完菜,過來和外公聊天。有一年夏天,突然下起了雨,有個老爺子衣服淋濕了,就拿出乾衣服來換。他脫衣服時,我看到這人肋下有一大塊黑印,看樣子也很久了,很淡,模樣有點像手掌。那時看得發毛,等他走後我問外公這人身上的印跡是怎麼回事。外公說他叫鬼摸,那個印子就是鬼摸出來的印吧。那些老爺子過來聊天時,鬼故事說得不少,我又怕還又想聽,但從來沒見過真的。這一聽居然真有鬼摸,連連追問,但外公說他也不清楚。後來外公帶我去鄉下親戚家玩,有人來請外公去吃豆腐飯,外公問是誰,那人說:“就是鬼摸伯伯,前些天剛走。”外公聽了很感慨:“他也走了啊。”
吃豆腐飯時,人們自然要說死者的生平。有人就問起鬼摸為什麼有這麼個怪名,席間有個老爺子便道:“你們都不曉得吧?我跟鬼摸做了七十年的鄰居,倒是知道的。”
原來他比鬼摸伯伯還要大個七八歲。鬼摸當初生下來,他還去隔壁看過毛毛頭。鬼摸的爹媽三十多歲才生他,愛若珍寶。那時候鄉下老鼠多,有過剛生下的小孩被老鼠咬壞的先例,所以小孩子生下來後,都包個蠟燭包放進元寶籃里,吊在房樑上,老鼠就咬不著了,鬼摸也是這樣。只是有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哭起來。爹媽嚇了一跳,連忙點著了油燈看,並沒有老鼠,摸摸尿布也沒濕,只道是餓了,但餵奶他又不吃,只得抱在懷裡哄著。可小孩還是哭個不停,怎麼也哄不好,一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他爹媽愁壞了,還是他媽媽說是不是被蚊子咬了?那時候是冬天,照理沒什麼蚊子,但也解開蠟燭包來看了看。一看,兩人都嚇了一大跳,原來小孩身上竟然有個黑黑的手印,黑得像墨一樣。
第二天,父母就帶他去看郎中。那個郎中是鎮上有名的中醫,專攻兒科,看了看,卻說不出什麼名堂來。還是隔壁鄰居說:“這小孩準是遭鬼摸了。”過去人身上莫名其妙出現斑塊,就說是被鬼摸了,但從來沒見過有這麼一大塊的,還跟個手印一樣。他父母就問有什麼辦法,那人說:“鄰村有個人過去是走方郎中,找他去看看吧。”走方郎中是賣野藥的,大多不可信,但病急亂投醫,他父母便買了些糕點,去找那人。
那走方郎中原先賣野藥,因為不能餬口,現在回鄉務農,沒想到還會有人上門求醫。其實若是不認識的人,他也就大著膽子亂開點草藥了,但鬼摸父母的鄰居跟他是拐彎抹角的親戚,萬一看壞了可不成。他看了看小孩身上的印子,就說:“這個鬼摸我也看不了。”一聽看不了,孩子的父母都很失望,但這走方郎中接著說,“不過我師父准行,我帶你們去。”原來這走方郎中的師父是個和尚,住在鄰縣的一個破廟裡。找到了那個老和尚,卻見廟裡雖然簡陋,卻是滿架的醫書。原來這和尚是個兒科聖手,那走方郎中當初就是跟他學了幾手三腳貓功夫,然後就跑江湖去了。
和尚看了看孩子身上的印跡,點點頭道:“是鬼摸。病是好治,不過不除根的話,很難好。”孩子父母問怎麼除根法,和尚開了帖藥,又說你們回去看看有沒有人家有隔年的門神,噴上水揭下來,貼到自家門上就行了。門神一般是過年一換,王安石詩“總把新桃換舊符”便是詠此風俗,隔年不換的人家當真很少。好在父母回去一尋,村里還真有。兩年前有家人外出謀生,一直沒回來。家門鎖著,貼的門神都淡得快看不出來了。他們揭了那舊門神,貼到自家門上,以為沒事了。但到了晚上,聽得小孩又哭了起來,起身一看,見他身上那塊印跡越發黑了。
他父母更是著急,第二天便又帶著小孩去看和尚,說舊門神沒用。一聽舊門神沒用,和尚也是一怔,二話不說,便親自到他家看。看了一圈,指著門口點頭道:“這還挺棘手,居然連陳年門神都擋不住。”原來門口有些白霜,一片片的,倒似一些腳印。孩子父母聽說情況這麼嚴峻更加犯愁,便央求和尚說:“大師,千萬得救救我的孩子。”和尚嘆了口氣道:“本來老僧也不該管紅塵俗世,但這下實在不能旁觀。你們等一下。”說著,他找了把傘就出去了,半天才夾著傘回來,將傘橫放在門框上,說,“今晚在門口潑一盆水,明天你見地皮上有血跡,孩子的病就好了。不然的話??”說著搖了搖頭,看樣子是說邪魔太兇,自己也沒辦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