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人打著的也是把油紙傘,和杭向東的一模一樣,杭向東心想這外鄉人也真是多事,一把油紙傘都要趕過來調換。他抹了抹眼淚,把傘還給黑衣人,說:“對不住,我舅舅突然過世了,我家裡沒辦法招待你。”黑衣人一聽,馬上問:“你是不是打開過傘?”杭向東不知黑衣人話中是什麼意思,說:“是啊。”黑衣人跺了跺腳,說道:“壞了,快帶我去看看死人。”他這要求也當真無禮,不過杭向東傷心之餘,也顧不得去怪罪,說:“就在那邊。”

  黑衣人快步走到舅舅的屍體前,伸手摸了摸手腕,鬆了口氣說:“還好,沒誤事。”說罷咬破了手指,將一滴指血滴在屍體前額。說來也怪,血剛一滴下去,舅舅突然翻身坐起,叫道:“哎喲,好冷。”眾人見舅舅居然死而復生,全都破涕為笑。混亂中杭向東猛然想起那黑衣人,正待問個究竟,那人卻已經走了。雖然天上飄著雪,那人卻仍然挾著傘,走得非常快。

  舅舅醒後,除了因為在雪地里躺了一陣,覺得有點冷,別的也沒什麼,晚飯也就照常吃了。酒席上說起剛才的事,有個沒在現場的老輩人聽說這黑衣人,忽然說:“哎呀,這是陰差!”“陰差”也叫勾司人,傳說哪個人將死,陰差就會來帶走他的魂魄,那把傘準是他的法器。因為森羅殿傳說是在四川豐都,所以陰差大多是四川口音。不過話雖這麼說,誰都不會去信,有些小輩笑著說老爺子還在搞老迷信。而至於那黑衣人到底是什麼人,誰都說不上來。

  僵蠶

  我的老家盛產絲綢,過去每到夏天,村里幾乎家家養蠶。在老家的翔雲觀邊上,有戶姓陳的人家,子女都在工廠做事,老太在家沒事幹,每年便也養上兩匾蠶,秋來好賣出點油鹽醬醋錢。

  養蠶是件很費心的事,每天都得起早摘嫩桑葉,蠶小的時候還得把桑葉洗過、晾開才行。陳老太年紀大了,早上有時起不來,便放了一個小鬧鐘在床頭。有一天,陳老太醒得早,天還沒亮,看鬧鐘才三點多。外面下著小雨,天色越發顯得暗。醒來後也睡不著,就乾脆起身,撐了把傘去摘桑葉。

  她把兩匾蠶養在柴房裡,走過柴房時,卻看到裡面透出光來,她嚇了一大跳。因為那時柴房還沒拉電燈,她以為是把油燈忘在裡面了,那要燒起來可不得了,便趕忙走到柴房門口,卻發現那光很平穩,沒有一點兒晃動。油燈光不可能這樣。於是,她先從門縫往裡望了望,哪知剛一碰門板,裡面的光就滅了。陳老太推門一看,裡面什麼都沒有。天還沒亮,柴房裡更是昏黑暗淡。只是就算自己年老眼花,剛才的亮光總不會看錯。

  陳老太百思不得其解,白天把這事告訴了孫子。她孫子剛上中學,正是好事的年紀,當新鮮事跟同學說了。同學卻都不信,說他瞎編。孫子火了,說自己奶奶絕不會說瞎話,肯定是真的。幾個男孩子就相約,晚上來看個究竟。於是,當天晚上幾個人一塊兒到陳家的柴房守著,守了一晚,卻沒什麼異樣。第二天,紛紛哈欠連天地說陳家孫子吹牛。孫子很沮喪,去問奶奶是不是看錯了,陳老太自己也有點懷疑。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過了幾天,又是一個下雨天。養蠶不能讓蠶有一天飢,而帶雨水的桑葉又不能直接餵給蠶吃,所以陳老太便把桑葉一張張地擦乾。兩張匾的桑葉,也有一大堆,老太太手腳慢,孫子心疼奶奶,也來幫忙。擦完後,天也全黑了,陳家孫子就冒雨把桑葉搬到柴房去。來到柴房門外,卻發現有微光映出來,嚇了他一跳,推門進去,這束光卻沒有消失。定睛一看,柴房裡並沒有燈,光是從一條蠶身上發出來的。只是這蠶爬出了匾,趴在一塊斷磚上,已是條僵蠶了。他不敢碰這條僵蠶,趕忙連斷磚一塊兒拿起來,送去給奶奶看。

  這僵蠶身上散發出熒熒的白光,陳老太說她那天見到的光更亮一些。蠶是種蠕蟲,蠕蟲感染了真菌後會僵死,所以有了僵蠶得趕緊揀出來,不然會傳染給別的蠶。僵蠶可以入藥,中藥店會收,只是這條僵蠶為何會發光,實在讓人想不通。

  陳家孫子正放暑假,說開學後去問問老師看。他拿了個塑膠袋把僵蠶裝好,先拿去給同學獻寶,以示所言不虛。一見這僵蠶果然能發光,同學才信了。其中有個同學的爺爺,說聽老輩人說起過,蠶里有一種叫“水晶蠶”,幾萬萬條里才出一條。這種水晶蠶通體透明,像夜明珠一樣能發光。曾經鬥法擊敗張天師的翔雲觀觀主張和,號稱半仙,傳說就是吃了一條水晶蠶後才有法力的。

  陳家孫子好歹也是個中學生,不太信這個,但聽那同學的爺爺十分鄭重其事,便問怎麼個吃法。同學的爺爺搖搖頭說他也不知道,但他認識個還俗的老道,常常來這邊采草藥,說不定老道知道,還叮囑陳家孫子把這條僵蠶放好,別扔掉。可是過了一個禮拜,那采草藥的還俗老道也沒來。那條僵蠶卻慢慢地不再放光了,硬邦邦的,完全和一般僵蠶一樣。

  直到有一天,那還俗老道真的來了,同學的爺爺跟他說了這事,還俗老道登時大驚失色,要他趕緊去找陳家孫子。找到了那條僵蠶,還俗老道看了看,跌足嘆道:“可惜可惜。”又問那塊殘磚還在不在。一塊破磚頭,隔了這許多天,哪裡還會留著,自然已經扔了,扔哪裡都不知道了。還俗老道此時竟然痛哭流涕,連說:“無緣!無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