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以僮也笑了笑:“多謝這位大哥提醒。”

  那人空出一隻手來擺了幾下,連說:“不謝不謝。”

  那人繼續認真撐船,而蕭以僮扭頭朝向楊至修的方向,一本正經地問:“相公你信這個傳說嗎?”

  楊至修垂眸去看她的眼睛,不疾不徐道:“不信。”

  因為她不信。

  “相公已經失去想像力了。”蕭以僮將腦袋靠在楊至修肩上,閉上眼,嘴角微揚,“其實也挺有趣的。”

  良久,楊至修偏頭去看蕭以僮,卻看到她前一秒還緊閉的雙眼驀然睜開。

  對上她的視線,楊至修問:“怎麼?”

  蕭以僮直起身,揉了揉後頸,有些無奈:“不太舒服。”

  不懂那些女孩子在車上靠著自己男朋友的肩怎麼就睡得那麼香。

  楊至修頓了一會兒,側過身子,將蕭以僮攬在自己懷裡。

  “這樣會不會好一點?”

  能感覺出聲音有被放柔些許,可還是有些不自然。

  是在緊張嗎?

  就像之前好幾次親密接觸一樣,不動聲色的緊張。

  “好很多。”蕭以僮下意識地蹭了兩下,隨後乖乖閉上眼。

  小船上一下子靜了下來。

  蕭以僮覺得自己可能跟山路有仇,不然怎麼一到上山的時候就下雨。雨點不小,打在才買不久的紙傘上發出重重的響聲。如果不是路太難走,她可能還會有心情仔細地聽。

  只可惜“如果”是不存在的。

  正在認認真真盯著前行路的蕭以僮突然注意到一旁的小樹枝椏,透過其間的縫隙可以看到來時經過的“落仙”湖。

  連成線的雨滴像是順著某種軌跡落到湖面上,激起一點一點的小水花,極不規律又出人意料的和諧。雨藉助著樹木在山路與湖水間形成一層似煙似霧的水幕,頗有幾分仙境的意味。

  見蕭以僮看得認真,楊至修輕輕拉住她停下來:“歇一會兒。”

  蕭以僮也自覺停下腳步,微微笑起來,用手指著那些透著微光的縫隙:“皇上也看看。”

  人前是“相公”,人後是“皇上”。

  楊至修順著她指的方向望過去,也看到那如畫的一幕,沒再多言。然後兩人便尋了一處小亭子停下賞景,權作休息。

  沒呆多久,雨就先停了。雨後的空氣清新又濕潤,讓人不由感嘆山間自然的美妙之處。

  蕭以僮和楊至修一路走走停停,總算走到山巔上的寺廟。入寺,迎上來的是個年輕和尚,神情淡然,並未表現出半分對於有人上山拜佛感到的欣喜。

  蕭以僮也不見怪,只是隨他去見了廟中的佛像,回憶著在之前的世界了解到的禮儀認認真真拜佛。

  佛像跟上個世界的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一雙眼似睜非睜,微微闔著,整個盤膝而坐,衣襟敞開,露出胸膛,胸口上的“卍”字異常顯眼,左手置於左膝,右手伸出,姿勢標準又隱隱彰顯著某種特殊的含義,讓人不由心生敬意。

  就這麼看著,蕭以僮低聲念了幾句: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她聲音很小,小到甚至呆在一旁的年輕和尚都沒聽到。

  剛一說完,楊至修便看過來。蕭以僮察覺到他的目光,循著視線望去,恰與他四目相對。

  他所處的位置離窗邊很近,外面白茫茫的光飄進來,把立在那邊的人襯得如夢似幻,美好得不真實。跟這兒的氣氛一合,形象倒是越發丨縹緲起來。

  楊至修慢步走過來,低頭輕聲問:“你信?”

  他記得她之前沒有這些信仰,可也不能確定在她來這個世界後這些事有沒有發生變化。

  蕭以僮笑著搖頭,正欲說什麼,想了想,終是怕被年輕和尚聽到,旋即湊到楊至修耳邊,將聲音壓得極低:“我欣賞佛經,但卻不信佛。”

  她尊重這些文化,但卻沒有這些信仰。

  她本來就不是什麼喜歡改變習慣的人,這事自然從頭到尾都不會變。

  楊至修微不可查地點點頭,在蕭以僮退開的時候將頭側了側。

  蕭以僮眨眼笑了。

  她有時候真覺得他生辰那晚發生的事就是個夢。

  第18頁

  落仙石所在

  蕭以僮原本打算在廟中歇一晚,可卻被年輕和尚告知這裡不提供住宿。沒有過多糾纏,她偕同楊至修走出寺廟,心思還放在該怎麼度過這一晚的時間上。

  剛走出廟門,年輕和尚站在廟內,像是自言自語道:“沿著這條山路往下,到岔口時右轉,接著走,會看到一處人家。”

  蕭以僮愣了一下,很快便反應過來,回頭沖和尚笑了笑:“多謝小師傅。”

  年輕和尚並未看到她善意的笑容,只耷拉著上眼皮,就要往內里走去。

  視線隨著他的背影前行,蕭以僮突然注意到什麼,不由出聲:“小師傅——”

  年輕和尚腳步頓下,又轉過身來,總算正眼瞧著她:“施主何事?”

  “也不是什麼大事。”蕭以僮神態自若,“只是想問問您,廟中可是遭過火災?”

  年輕和尚眼神一凜,卻又慢慢恢復到之前那副好似沒精打采的樣子:“不過是幾個被寺廟拒留的人幹的,山雨密集,釀不成什麼大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