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此便好。”蕭以僮並沒有過多地詢問什麼,跟楊至修並肩走著,離開了寺廟。

  反正已有個可以安身的地方了。

  至於寺廟那些被燒損的痕跡——

  蕭以僮不動聲色地瞥了眼楊至修。

  他們兩個都默契地不提讓人上山幫忙重修的事。這些僧人都有自己的堅持,他們沒必要來破壞這些定則。

  蕭以僮和楊至修兩個人沉默地走在路上,卻也不顯尷尬。她早就習慣這種相處模式,不會再像第一次獨處那樣,胡亂找話題了。

  她又看了楊至修幾眼,而那人像並未察覺一般任由她打量,也不復當初被她偷看幾眼便說出“下不為例”四個字時的冷漠。

  這人十分冷靜沉著,仿佛天塌下來也面不改色,言語行動之間淡然自若。

  蕭以僮不由在心裡暗自思索,這到底有多少是眼前的人在還是“亞年”的時候養成的習慣,又有多少是他在成為“楊至修”的時候逐漸培養出來的。

  她個人感覺是前者。

  不為別的,亞年就一直很沉得住氣。他跟她交流也不過是匿名贈送有關雕刻的材料和工具,本人卻從不露面,也不肯透露出半分個人信息。她所了解到的一切,不過是在竭力想隱瞞的人死後才知道的。

  想到這裡,蕭以僮不得不心生嘆息。

  摸了摸頸上的掛飾,她有點想再多了解他一點,和記憶中了解到的亞年做對比,看看已經變化的和未曾變化的。

  大概他早就做過這樣的事了,她真是晚得不止一星半點。

  走到那處人家的時候,恰巧有個人坐在外邊擇菜。

  那人是個年長的婦人,臉上已有歲月的痕跡,但仍然能從眉眼間依稀瞥到她年輕時的風情。

  “請問,”蕭以僮走近,詢問道,“這兒有多餘的房間嗎?”

  婦人抬頭,蕭以僮又是微微一笑,指了指山頂,接著說:“剛從山上下來。”

  婦人放下手中的東西,起身,把手放在布上抹了抹,將門拉開,請人進去,也笑了笑:“去拜佛了?”

  “是。”蕭以僮頷首,跟楊至修一同走進小院。

  瞧了瞧眼前這對璧人,婦人眼中光芒流轉——

  大概是去求姻緣了吧。

  再想想自己當年一個人做的傻事,也是不由地笑笑。

  吃過晚飯,婦人問:“我這兒只有一間空房了,你倆......”

  沒問題吧?

  “沒事。”蕭以僮笑,“能住。”

  “那就好。”婦人也笑。

  這女子都這麼說了,倆人多半是夫妻,應該沒什麼忌諱。

  楊至修從始至終一直低著頭沒搭話,不知道在想什麼。

  等到晚上兩人進同一屋之後,蕭以僮還在想楊至修這次要怎麼辦。而他本人倒是十分自然,低頭問她:“你喜歡睡外邊還是裡邊?”

  蕭以僮笑:“裡邊吧。”

  可算是勇敢一回。

  理所當然的,什麼也沒發生,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蕭以僮在和婦人聊過以後,跟楊至修一起來到了離小屋不遠的小池子。

  小池子裡的水和落仙湖裡的一樣,都是剔透的藍綠色,有所不同的是,池中央是一塊大石頭。石頭上面長著些青苔,借著水面映出的光,也是顯出藍綠色來。

  據收留兩人的婦人說,這是落仙石,是鎮山之寶。她便是依著這石居住的。

  從池邊到中央的石頭之間有一條石“路”,蕭以僮沿著這條路走過去,總算走到落仙石面前。

  下意識用手細細感受了一番,她發現這落仙石似乎是個雕刻的好材料。

  只是這石頭意義非凡,將石頭整個弄走或切成碎塊帶走這兩件事她都不能做。

  不過......

  她看了看周圍的池底,笑了下。

  取幾塊池底的小石頭倒是可行的。雖然材料不一定一樣,不過總算雕刻一個紀念品出來,也不算白來一趟。

  這樣想著,蕭以僮彎腰去撿石頭。池水很淺,她估計了一下,應該可行。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她伸手去碰石頭的過程中,自己腳下的石頭所給的“摩擦力”顯然不足。腳一滑,身體瞬間失去平衡,眼看著就要一頭栽進水裡。

  站在她後邊的楊至修見此情形,伸手拉住她,將人拉回到原地。蕭以僮站定,卻仍有些後怕。

  水不深,可要是真的頭朝下跌進去也是有些麻煩,要是摔倒小石子上,就更有“看頭”了。

  第19頁

  亞年那些事

  等蕭以僮回過神來的時候,楊至修早已彎下腰去。她忍不住叮囑一句:“你小心點。”

  “沒事。”楊至修應著,隨即將石頭撿起,遞到蕭以僮面前。

  蕭以僮接過石頭,被楊至修護著回池邊的一小段路上,腦中卻浮現著之前的情景。

  撿石頭的時候,他似乎......很熟練?

  ——大概是做過很多次這樣的事情了。

  她摸了摸頸上的掛飾。

  那這麼熟練的他,是怎麼為了拿到這個珍惜材料死去的呢?之前沒細想過也就不覺得,現在卻突然有了幾分遲來的心疼。

  蕭以僮抬頭瞥到楊至修所戴的髮簪,忽然笑著開口:“亞年你......是怎麼認出我的?”

章節目錄